NYTIMES法国推进“博物馆外交”
2019-01-30
国际公关 2019年6期
摘编自《纽约时报》2019年11月6日
作者:AMY QIN
编译:曹劼
十多年前蓬皮杜中心(Pompidou Center)首次提出在中国设立分馆的想法时,法国国内持怀疑态度的人还在激烈争论,该国所珍视的国家博物馆,是否应该在促进法国的海外政治和商业利益方面发挥作用。
但随着近年来阿布扎比卢浮宫(Louvre Abu Dhabi)和马拉加蓬皮杜艺术中心(Pompidou Málaga)的开放,法国利用“博物馆外交”在海外提升形象的战略正在顺利推进。周二,这座著名的巴黎现当代艺术博物馆在中国设立分馆,标志着该努力向前迈出了大胆的一步。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出席了开馆仪式。
新馆位于黄浦江边,这里是上海的博物馆大道(Museum
Mile,纽约一条著名博物馆云集的大道——译注)。这个名为“蓬皮杜x西岸项目”的新馆,位于新落成的西岸美术馆内。该馆由英国建筑师戴维·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设计,展览空间超过2.7万平方英尺。美术馆的外表覆以翡翠般的玻璃,由三个展厅组成,通过一个中庭相连。蓬皮杜方面称该项目是法中两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文化交流项目”。相较于阿布扎比盧浮宫(法国和阿联酋政府为此签署了一份30年协议),它的规模并不算大。
据法国《观点》周刊(Le Point)报道,蓬皮杜馆长塞尔日·拉维涅(Serge Lasvignes)在7月接受采访时称上海项目背后的主要动机是促进对话,而不是牟利。在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的带动下,中国去年成为世界第三大艺术市场。中国还拥有一个包括策展人、收藏家和艺术家在内的不断壮大的艺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