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与成人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上的心理差异性

2019-01-30孙影

卷宗 2019年1期
关键词:儿童

摘 要:“每一位儿童都是艺术家”这句话将儿童的艺术活动提升到了与艺术家相媲美的高度。但是,儿童艺术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儿童艺术与成人艺术家之间的联系到底是什么?本文将从儿童与成人艺术家在艺术创造方面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等四个心理要素进行比较,进而探究儿童艺术的本质及其与成人艺术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儿童;成人艺术家;艺术创造;心理差异

绘画大师毕加索说过:“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的像一位大师,但我却要用一生去学习画的像一个儿童”。我们发现无论是儿童之间丰富的文字游戏,还是他们模仿的歌曲,亦或是他们笔下的世界,都是令人感到神秘莫测。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是“胡写乱画”,可是“胡写乱画”的背后是成人艺术家一辈子苦心积虑的追求。这种追求的本质其实是儿童艺术与成人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上的差异性的体现,儿童艺术的艺术创造对于成人艺术家也有很大的啟发与帮助。

从艺术创造的角度来看,一切生活现象只有变成创造主体的心理现象才有可能变成艺术意象。这样的过程,它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是艺术化了的审美形态。艺术创造的心理活动经历了一个由审美感知、想象、思维到情感的过程。因此,本文主要从这几方面分析二者两者的差异性。

1 审美感知

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映像。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在艺术创造中感觉和知觉总是交织在一起。儿童,在感知阶段,能够协调感觉输入与运算能力,形成行为图式到前运算阶段利用符号表征和理解环境信息,是对事物本身的感性形式的感觉,比如个别色彩、质地等使人产生的感受,是直接由生理和心理的活动引起的。而成人艺术家的感受不仅是对对象客观物理属性的感受,而是对其文化属性的感受,比如个别色彩、质地等产生的感受是由艺术家联想获得,这种联想可能与艺术家的经历、民族心态以及审美经验有关,在成人艺术家的世界里不排除生理的因素,但是将生理因素和社会生活情感恰到好处的结合,形成某种社会意义。

知觉活动不是被动地将各种感觉要素加在一起,而是以一种主动的态度去阐释和理解,在知觉的过程中,过去的经验、习惯会积淀成为一定的“图式”。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审美知觉要比成人的更加敏锐,成人对社会符号的运用会因为社会规则、自我经验的入侵而变得迟钝。

2 审美想象

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过程。审美想象包括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

成人艺术家的想象一般是再造性的想象,一般不能完全脱离眼前的事物或客观世界,是面对客观物像和艺术作品展开的,当艺术家的全部心理功能活跃起来,投入对客体对象的关照的时候,眼前的情景就与过去的生活经验和难以抹去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并在情感、意志等因素的作用下,幻化和生成新的意象。如果从这个划分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儿童的审美想象属于创造性的想象,儿童可以脱离眼前的知觉对象,对感知到的客观事物的表象进行彻底的改造,并创造出新的形象。儿童在想象进行的过程中往往呈现的是一触即发的直觉活动,是在非理性的状态下实现的,儿童会在自己的奇异想象中迅速的对客观事物进行整合,就像在儿童的艺术作品中太阳可以是红色之外的其他颜色,眼睛可以是三角形等等。

3 审美思维

审美思维是人在审美中对客观对象进行概括,间接、能动的反映。其客观基础是对象的存在和被主体所感觉、主观基础是主题的感官、大脑皮层对外来信息的储存等。

在儿童的世界里,一切事情都是互相渗透的。自我与外界,梦与清醒,现实与幻觉,思想与感觉等。对他们而言,几何图形不光是可见的概念,还是外在世界的客体存在,是神秘力量的象征。这种对神秘未知事物的亲近态度中有一种真正艺术的东西,几乎有一半的孩子都有—某种声音伴有某种色彩形象的状态出现。儿童的这种模糊概念显然受到了万物有灵论和互渗论的影响,他们无法认识到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限定,也不能将无生命的事物与有生命的事物区分开来。因此在成年人眼中无生命的惰性事物,在儿童眼中大部分是活的和有意识的。儿童的这种特征反映在绘画中,是他们力图在纸上再现出记忆中的形象。这些形象并非是真正的复制品,而是简化了图解,它从解释的简化过程中产生出来,由大的结构线组成,充满强大的生命力。

但是,成人艺术家的思维往往具有理性或意识的控制,意识到各个领域间的常规界限,以及社会道德的约束,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可以说是精确地“复制”。他们画出来的东西可能达到机器一样的准确清晰,但是,这样一来,作品便失去了生命力。所以在成人的艺术思维中带强烈的功利的性质,而少了最真挚的个性表达.

4 审美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审美情感则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所有儿童和成人艺术家之间的共性就是对于他们二者而言,艺术媒介提供给他们的是应对各种重大意义和情感的方式,是一些难以言表,无法通过普通语言交流得来的。

一两岁之后,儿童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直接了解身边的人和事物,他们与世界间的联系也变得革命性的变化。根据古德曼的理论,可以看出,儿童的艺术其实是表达了具体的情绪、表情或情感,当然这种情感也是距离生活最近最真实的情感。就像自闭症儿童会将自己的生活世界展现在绘画中,儿童的审美情感就是纯粹而又单纯的,不会加入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由于儿童不大可能去遮掩或伪装自己的强烈感受,所以他们可能体验到与大多数成人完全不同的情感。因此,当儿童面对对象时,常常产生出欣赏、恐惧、嘲笑或不安的情绪,这种情感起到一种焊接物的作用。统一情感与恰当的应对带给作品以特殊的形式美感。同时,儿童情感的专一性和剧烈性强化了他们审美经验的力量。许多儿童作品之所以具有魅力,是因为他们既没有照搬原有的框架,又没有应对出那种不连贯、不明确的情绪。确切地说,他们直接反映了激发其构成的那种强烈情感的形式和真义。儿童情感的另一特征,是他们对艺术对象的反应往往伴随着身体的反应。

成人艺术家的审美情感涉及到人的心理能力的各个方面,在审美知觉中,艺术家将自己的心灵投射到审美对象中,给对象补充进很多东西,在审美知觉的过程中产生快感。成人艺术家的审美情感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多层次的,多方面的,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在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审美对象内容的不同会引起艺术家不同的审美情感态度。在艺术活动的过程中,主体的立场、观点、愿望等条件的不同,具体的审美情感也会不同,面对同一个审美对象,它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是有利还是有害,与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是相吻合还是格格不入,都会引起艺术家相应的情感变化。

5 结语

当然,儿童与成人艺术家的差异性不仅体现在艺术创造的心理要素方面,在艺术技巧等都有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之间最紧密的联系存在于艺术的表现形式上面。艺术为他们提供了特殊甚至唯一的途径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只有如此,他们才能开始了解自己并用他人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最后,便产生了他们极具个人色彩并根植于社会的艺术成就。

参考文献

[1]David R.Shaffer & Katherine Kipp 著 邹泓等译 发展心理学:第八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加德纳,齐东海.艺术·心理·创造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田川流,刘家亮.艺术学导论[M].齐鲁书社,2006.

作者简介

孙影,山东枣庄人,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硕士。

猜你喜欢

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2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9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7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0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74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69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