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诞生于军工部门的日用品

2019-01-30弗拉迪斯拉夫格林科维奇

海外文摘 2019年1期
关键词:微波炉俄罗斯

弗拉迪斯拉夫?格林科维奇

你可能不知道,无线电广播、微波炉、互联网、GPS定位系统、全球航天导航系统、越野汽车、人造汽油、人造纤维等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原本都是军事用品,现代汽车配置的油箱是纳粹德国工程师为发动“闪电战”、便于运输汽油而发明的,常见的货物集装箱是二战时期美国军队为了运输士兵和物资而设计的,就連最不起眼的万能胶都是在军部实验室里诞生的。

各个大国的军工部门向来是最容易出先进技术的地方,这里有稳定的财政来源,固定的市场需求,不受消费需求、市场动荡、资本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像民用工业那样需要处处考虑资源和成本问题。

在科技转化方面,苏美之间的立场截然相反。据说苏联政府并不同意军事产品商品化,不遗余力阻止国防科技产品转化为民用产品。美国则认为这种转化不但能带来更多利润,还能减轻经济负担,把淘汰的军事科技转化成资金又可以推动新技术的研发,何乐而不为?

GPS 的出现首先要归功于美苏之间的太空竞赛。

| 汽车和钢铁 |

一些新兴行业是在国家军部的推动下出现的,比如铸造业、重型机械制造业等。

第一辆蒸汽机车出现在路易十五时期。1764年法国工程师尼古拉斯·约瑟夫·库诺接到陆军大臣艾蒂安·德·舒瓦瑟尔伯爵指示,让他设计一款运输大炮和弹药的火炮牵引车。库诺用了5年时间终于组装出一辆被他称为“火焰车”的样品——一辆蒸汽驱动、橡木板拼成的三轮车。车子配备双活塞蒸汽机,最高时速可达4公里。

第一辆蒸汽机车本是用来运输大炮和弹药的。

这辆低速蒸汽机车毁于一次交通事故——由于驾驶人没有把控好方向,汽车撞上了工厂的墙壁。不过库诺并没有灰心,一直潜心改进蒸汽机车。若不是他的大靠山舒瓦瑟尔侯爵被罢黜,资金链断裂,说不定第一辆汽车的发明人就是他而不是英国人。库诺的第一辆汽车仿制品于1794年被放入巴黎工艺博物馆收藏。

同一时期的俄罗斯也在国防部牵头下形成了一个工业体系。彼时与瑞典之间漫长又艰巨的“北方战争”(1700—1721年)让俄罗斯下定决心大力发展国内的黑色冶金工业。虽然俄罗斯的冶金业起步早,但由于规模小且产量低,他们只好向瑞典购买钢材。

然而随着战争爆发,瑞典的供货自然就停止了,俄罗斯不得不寻找一个可替代的供货商,否则保证不了战争所需的武器供应。于是彼得大帝开始推行具有俄罗斯特色的公私合营模式:强迫私企业主在乌拉尔投资修建冶金厂,回报就是国家保证给工厂稳定的订单并提供牢犯和农奴作为工厂的劳动力。这项改革措施非常成功,到1720年,乌拉尔地区工厂的产量不但能覆盖国内的需求和战争的需要,还有很多节余。

俄罗斯思来想去,决定把多出来的钢铁卖出去。这时候英国出现了。英国一边帮着瑞典跟俄罗斯打仗,一边从俄罗斯购买钢材。然后西方国家就发现,俄罗斯的钢材太便宜太划算了,于是向俄罗斯购买钢材的国家从英国扩大到法国、荷兰乃至整个北美。钢铁销售从此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柱,至今仍是俄罗斯联邦的主要出口产品之一。

| 微波炉和万能胶 |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加速了军事科技研究的发展进程,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国防部门与民用部门之间的互动转化增强,很多国防科技和发明纷纷解密,走向民用领域。国防部门以技术作为交换,从经济区域换取资金、设备、人才等资源。这种转化模式在美国推行得非常顺利,但在苏联因为体制的局限和重要部门意见不一,最终效果一般。

然而,有时为了避免新技术的转化和推广削弱国防力量或是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局限,一项新技术或新产品从军工品变成日用商品的道路十分漫长,有时甚至可达十年之久。微波炉就是这样的例子。

20世纪中期喷气飞机的出现要求配备更新型、更完善的检测设备。苏联和美国同时开始研发有检测功能的磁控管(可发射高强度辐射光束)。据说1945年雷神公司的工程师珀西·勒巴朗·斯宾塞在进行实验时,发现靠近仪器的巧克力融化了。他敏锐地觉察到是某种肉眼看不见的辐射光线融化了巧克力,经过多次改造,他最终制作出了第一台微波炉。

1946年,斯宾塞获得微波炉专利,雷神公司推出第一代微波炉。初代微波炉重达300多公斤,售价将近3000美元,在当时可谓天价。由于成本高昂、操作复杂,早期的微波炉主要用于轮船、飞机或餐厅等工业用途。雷神公司本身的老客户军队也是微波炉的第一批用户,但它的用户群始终维持在少数。直到40多年以后,技术的进步使得微波炉尺寸变小,价格也不再那么昂贵,微波炉才终于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家用电器。

还有一个例子是万能胶。1942年,美国伊斯曼哥达公司的工程师们致力于研发一种用于清洁枪械瞄准器的材料。在一次实验中,哈里·库弗博士分离出一种被称为氰基丙烯酸酯的粘性材料,因为它的粘性太强了,什么都能粘而且粘得特别牢固,库弗博士深感挫败。但是库弗很快就意识到了这种材料的市场价值并花了很长时间说服了老板,最终推出了一款名为“万能胶”的产品。此时距离万能胶首次被发现已经过去了9年时间。

| 卫星定位和互联网 |

相传GPS的出现要归功于美苏之间的太空竞赛。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以科学家理查德·科希纳为首的美国工程师团队在追踪卫星轨迹的时候发现,当卫星接近时,信号频移增强,而当卫星飞远时,信号趋弱(多普勒效应)。也就是说,只要知道了地球上的坐标,就可以计算出卫星的速度和位置。

同理,只要知道了卫星的准确位置,就可以计算出自己的坐标和速度。卫星定位系统的概念由此诞生了。6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成立了一个研究改进型天基导航系统的小组,该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堪称是当今GPS系统的先驱。1973年美国又推出了轨道更高的定位系统,并正式称之为GPS。在最初的10年里,GPS仅限于军事使用,直到1983年韩国波音事件发生,美国当局才最终决定向民用部门开放GPS系统。

然而要说历史上转化得最成功,对人类生活改变最彻底的军事科技,必定是互联网。美国军部构思互联网的初衷是为了在原子弹战争时保持通讯。具体地说,是将军们需要一种能够在经受了美苏互扔核弹后还能在各个军事主体之间维持联络的技术。60年代末,洛杉矶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犹他州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分别加入了计算机研究项目。1969年,他们初步建立起一个4所大学间互联互通的网络——ARPANET。这一天被视为“互联网的诞生之日”。其实全球互联网的真正始祖是另一个名为NSFNET的项目(1984年)。NSF网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投资,作为民用网络连接全球各个大学和图书馆的电脑。

ARPA网和NSF网最初都是为科研服务的。随着互联网的商业化,其在通信、信息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被挖掘出来,互联网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并最终走向了全球。

[译自俄罗斯版《明镜周刊》]

1917年4月

金佰利公司为美国军队提供纤维棉制成的包扎绷带。战争结束后他们囤积了海量的纤维棉,经过研究把纤维棉制作成了卫生巾,即为第一代高洁丝卫生巾。

1935年2月  

杜邦公司的研究员合成出尼龙。这一发明在两年后才被公布出来。

1937年

德国军事工程师设计出的油箱被延用至今。矩形的形状便于堆放,3个把手便于搬运。

1946年

美國雷神公司工程师珀西·斯宾塞根据磁控管原理发明出微波炉。磁控管原本是用于生产雷达的。

猜你喜欢

微波炉俄罗斯
俄罗斯猫展
金属餐具不能放进微波炉
便携式微波炉
安全使用微波炉
用途广泛的微波炉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严防死守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