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学前卫生学教学困难因素分析及建议
2019-01-30◆
◆
(南阳幼儿师范学校)
一、幼师学前卫生学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学前卫生学是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学前卫生学通过研究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从而找到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这一门课程着重的考察了学前教育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实践运用能力,是学前教育学生转变为幼儿教师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学前教育学生能否全面的掌握好学前卫生学将直接的影响到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成长状况。与此同时,学前卫生学是学前幼儿心理学以及学前教育学等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有助于为幼师的自我认知提供了学前教育相关知识的积淀。然而,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存在一系列的教学问题,特别是在学前卫生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学前卫生学理论,轻实践应用的问题,导致学前教育学生在后期的学前教学实践中难以掌握必要的教学实践能力以及与学前儿童交往适应能力。《纲要》明确的指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一批在学前儿童教育领域优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然而,学前卫生学教学活动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幼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以及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呵护。基于此,幼师学前卫生学教学困难因素分析及建议研究工作的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借助于丰富的学前卫生学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从而加大学前卫生学教学实训比重,以教促学,鼓励幼师从学中悟教,确保幼师学习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还增强会教的能力,为构建学前儿童教育领域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人才的基础和保障。
二、学前卫生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因素
1.教学内容繁多,缺乏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各个版本的《学前卫生学》的教学内容能够发现,无论是哪个版本的《学前卫生学》均涉及到“人体概述”“学前教育学生生长发育论述”“学前教育学生日常生活保健制度”“学前教育学生营养卫生分析”“托幼机构安全教育机制”“传染病以及常见疾病综述”“幼儿园生活环境卫生创设”以及“学前教育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及分析”。由此可见,《学前卫生学》的教学内容基本上覆盖了学前教育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突出了幼儿园的日常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机制,使得学前卫生学综合了解剖学、学前教育学生营养学、学前教育学生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生卫生学以及学前教育学生保健学等众多的学科门类。面对如此繁多的教学内容,如果学前卫生学教师无法把握学前卫生学的教学重点,那么将会导致学前卫生学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存在教学目标定位模糊、教学内容重难点不突出、教学课时难以得到充分利用以及教学内容过于复杂等问题的发生。
2.教学模式单一,难以有效提升学前卫生学教学工作质量
作为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的《学前卫生学》,由于学前卫生学是一门典型的理论课程,使得教师在日常的学前卫生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往往会耗费大量的教学课时用于理论知识的教授中。一方面,教师注意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模式作为学前卫生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模式,导致在日常的学前卫生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更注重于对学前卫生学知识点的阐述以及一些常见案例的讲解,这种教师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模式难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面对大量文字的学前卫生学,不少学前教育学生不由自主的产生了畏难的情绪,从而严重的抑制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笔者通过对学前卫生学的课时安排进行调研分析,大部分的教师对学前卫生学的课时安排缺乏合理的规划,他们将80%的学前卫生学的课时用于理论的教学当中,从而导致教学模式呈现出单一的状态,学生在面对难以理解的学前卫生学晦涩知识时,往往无法有效地提升学前卫生学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严重影响了学前卫生学教学工作质量地提升。
3.教学考核标准单一,难以客观的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学前卫生学教学活动的考核标准单一,这种单一性主要呈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以学前卫生学理论知识考试为主,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以学前卫生学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从而将其作为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表现的重要指标;第二个方面是以学前卫生学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即将学前卫生学期末考试成绩视为评估教师学前卫生学教学活动开展成效的主要指标。虽然现有的教学考核标准在某种意义上能够反映学生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表现,然而这种过于侧重于量化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难以帮助教师评估学生对于学前卫生学的学习状态。实际上,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一批在学前儿童教育领域优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过于单一的教学考核标准导致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偏移,从而影响了幼师的培养质量。
4.实践教学活动开展频率较低,难以有效提升幼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通常来说,一个标准的《学前卫生学》的教学课时主要以48个学时为主,其中,有80%以上的学时属于理论教学学时,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学时以支撑理论教学工作的开展。学前卫生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之一,一般开设在初期,初次涉及该专业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更不用说实践经验了,导致学生面对深奥复杂的生理学知识往往难以全面的吸收。以学前儿童卫生生活制度的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在讲解以学前儿童卫生生活制度时往往采取语言的描述以及图片等形式来展示幼儿园的生活制度,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见习机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盲人摸象”的感觉,难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抓住教学的重点。
三、学前卫生学活动的改善性建议
1.精简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突出教学重点
学校应当正确的认识到学前卫生学自身所特有的教学属性,学前卫生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同时,还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因此,学前卫生学的部分教学内容往往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出现重叠。如《学前卫生学》中的“人体八大系统的生理解剖特点”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与《人体解剖生理学》这门学科出现重叠。一方面,学校应当精简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突出教学重点,要求教师重新梳理一遍学前教育专业全部学科的教学内容,找出学前卫生学与其他学科的重叠部分,有针对性的将重叠部分的知识删减掉。另一方面,教师在日常的学前卫生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当将幼儿园的实际教学需求作为学前卫生学的教学重点,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迅速的应用到后期的教学实践中。例如,教师可以将幼儿一日生活以及幼儿园保教活动作为学前卫生学的教学重点线索,从而将“传染病以及常见疾病综述”“学前教育学生日常生活保健制度”以及“托幼机构安全教育机制”等教学内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梳理学前卫生学的实践应用方向。
2.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有效的提升学前卫生学教学工作质量
为了有效提升学前卫生学教学工作质量,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日常的学前卫生学教学活动中,所谓的案例教学法指的是通过创设具体教育情景来鼓励学生对所创设的教育情景开展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学前卫生学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性以及应用性,为此,教师应当将案例教学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以“常见疾病及传染病的预防和处理”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借助禽流感等常见疾病作为教学案例,鼓励学生借助于网络、报纸以及到幼儿园等方式来分析常见疾病的病症识别方法以及疾病预防措施。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到日常的学前卫生学教学活动中,以“托幼机构常见意外的处理”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三种托幼机构常见的意外事故场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幼师应当如何处理意外事故,课后师生共同讨论每一个学生意外事故的处理方式是否妥当,从而总结出恰当的处理方法。
3.优化教学考核标准,客观的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
为了能够客观的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应当采取量化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作为考核标准。一方面,教师应当把握好平时考核以及期末考试之间的比重关系,为了能够有效的突出平时考核的重点,教师应当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要求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评价。以“托幼机构常见意外的处理”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为例,小组进行模拟演练之后其他小组应当对该小组的演练标准进行打分,打分的标准应当以学前卫生学的教学内容为主,借助这种方式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于学前卫生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以及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采取多元化的形式进行期末考核,除了基本的理论闭卷考试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于观摩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教师可以播放幼儿园卫生保健的相关视频,要求学生分析幼师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正确,并进行理由的阐述,借助于这种方式不仅使得学生思维的有效扩散,还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的知识转为实践的知识。
4.提升实践教学活动开展频率,增强幼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学校应当重新梳理学前卫生学的教学课时,在确保理论知识教学课时充裕的同时,适当地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的比重。如在现有的48个课时中分配20个课时用于学前卫生学的实践教学,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实践教学成效,教师还应当以情景模拟演练、到幼儿园观摩以及案例视频分析等形式来将理论融入到实践当中。以“学前教育学生的膳食”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借助于案例视频分析等形式来要求学生自行为学前教育学生编制合理的膳食方案,要求学生以PPT的形式来阐述膳食方案的设计思路以及理论依据,最后邀请幼儿园的院长进行评价,从而找到学生存在的思维盲区,以便于学生在后期的学前卫生学学习时有侧重点的把握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