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着》为例谈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2019-01-30王林
王 林
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就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地给予指导。而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缺乏课程意识,更多的时候像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犹如无头苍蝇。因此,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应形成有序列的微课程。
整本书阅读的微课程包括导读课、交流课、比较课、延伸活动课等。其中导读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予一些读前方法的指导;交流课主要赏析文本,体悟生命;比较课是通过文本或作家的对比阅读,来提升学生对相似性作品的鉴赏能力;延伸活动课比较庞杂,可以开展写、辩、编、演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笔者以余华的小说《活着》为例,谈一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一些实践探究。
1.导读课
一本书学生愿不愿意读,兴趣很重要。课堂上,笔者模仿毕淑敏《我的五样》设置了一个情境,让每位学生在空白的纸上写下生命中最重要的五个人的名字,想象某一天和这五位重要的人乘坐热气球环游世界。途中突遇气流变化,热气球损坏,必须减轻重量才能继续飞行。热气球飞翔在茫茫的大海之上,学生必须选择牺牲其中一位(除了自己之外),才能保全剩余者的生命。更为残忍的是,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让一位重要的人跳向大海,学生在纸上每一次划去那位重要的人的名字时,都面色凝重,最后泣不成声。
学生们感受到了所有亲人离我们而去后的那种孤独痛苦,这时笔者适时地推荐余华的小说《活着》,告诉他们书中主角福贵也经历了人生的生死离别,最后所有亲人都离他而去,只剩下一头老黄牛和他做伴。福贵到底遭遇了哪些苦难?这是怎样一种历程?他又是如何面对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活着》。
这是学生对文本的初次阅读,笔者认为不需要布置相应的任务去干扰他们。初读文本最好保持松弛的自由状态,粗细快慢,让学生自己把握。
2.交流课
经典文本的阅读需要反复咀嚼,在完成初读后,笔者安排学生的再次阅读。和第一次不同的是,笔者在第二次阅读前给学生设置了相关思考题,以此来引导学生的深层阅读。以下是笔者设置的问题:
(1)在阅读过程中,哪些地方让你会心一笑,哪些地方让你默默流泪,请圈画出来并思考原因。
(2)除了主人公福贵之外,全书中你最喜欢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3)有人说福贵是苦痛的一生,有人说福贵是幸福的一生?你怎么看?作者余华又是怎么看?
(4)文中有两个“我”,第一个民歌采风者的“我”多余吗?
第一个问题主要是结合学生的阅读感受,来发寻情感的触发点,文本中大量的细节值得学生一读再读。第二个问题是理解人物形象,发掘平凡之中人性的闪光点。第三个问题是思考文本的主题。第四个问题是探究文本的写法,即“双重视角”的运用。四个问题的设置是根据文体(小说)的特点,由浅入深,符合解读文本的规律。
一周后,在学生第二遍阅读的基础上,笔者开设了一节交流课。围绕前两个问题,学生品读细节,分析人物,在分享自己阅读体会的同时也能聆听他人的感受,感人之处比比皆是。第三个探讨主题的环节,笔者安排了一次小辩论,认为福贵是苦痛的一生为一方,认为福贵是幸福的一生为另一方,课堂上双方各抒己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生成的结论令笔者惊叹,学生最后总结出福贵的一生虽是苦痛,但同时也伴有幸福。福贵的生命中有一次次的“离去“,但同时也伴随一次次的“归来”,痛苦与幸福也在不断地转化。在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人生充满荒谬和孤独。但是福贵在经历了一切后,能淡然自若地向“采风者”娓娓道来他的故事,就已经诠释了生存的意义,那就是活着,好好地活着,幸福地活着。那节课上,学生感悟到了生命的厚重,笔者从他们震颤的语调里分明感受到了幼小灵魂的成长。
3.延伸课
第二次对文本的精读后,笔者布置学生观赏张艺谋导演的《活着》影片,之后再进行文本的第三次阅读,思考文本描写和影片表述的差异,比较之间的优劣。为此,笔者开设了一节延伸活动课,交流心得。此外,笔者还将一些名家的评论与作者自己的看法打印给学生,在“巨人的肩膀上”再次审视文本。最后留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写一小段文字,制作成书签夹在小说中。由此,经典文本的三次阅读目标完成。
苦难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生命中充满了不能承受之痛,可是人精神上的韧度之强难以置信,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将这股力量书写下来。为此,笔者布置了一项作业,以《苦难的韧劲》为题,写自己的一段苦难经历,或参访一位亲人,书写下他们承受的苦难。
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提升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笔者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改进,虽然也有无法言说的苦累,可一个个跳脱的生命的成长也让你有无法言说的欣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