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英语微课程创建研究
2019-01-30范月红陈姗普璇华鲁丹秦渝兵
◆范月红陈姗普璇华鲁丹秦渝兵
(1.昆明医科大学外语部;2.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云南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向乌干达派援助医疗队,至今已有30多年。昆明医科大学外语部长期以来承担了援外医疗队的英语教学培训工作。近年来随着医疗队派出更为频繁,英语培训由原来的每两年一次变为每年一次。培训周期缩短,培训量增加。仅由英语教师集中培训暴露出了较多缺陷:如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个性化的学习,学习时间、地点受限制等。仅依赖这种形式的教学已不能满足医疗队的语言需求,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希望能借助现代化技术和教学手段,为援外医疗队创建一套能满足他们语言学习需求的课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具有“主题突出、短小精悍、趣味性强、应用面广”等特点,无疑是能实现“针对性、个性化,随时随地”学习的很好的方式。下文将简单介绍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和微课的结合,并对医学英语微课程创建的思路和原则、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微课:辅助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蔡基刚对我国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他认为,我国的ESP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理论探索时期,实践时期。尽管迈出实践教学的第一步,ESP教学的“课程设置、培养要求、教材编写、师资培训、教学方法等几乎是空白……因此无经验可借鉴,许多学校都在艰难地摸索,摸着石子过河。”做好ESP教学,可谓是挑战与机遇并存。蔡基刚认为,现阶段在继续ESP启蒙教育的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全面提高ESP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这明确了技术对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保障作用,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
当今时代,网络和移动端使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为微课的广泛使用提供了基础。学习者通过观看视频,即可自行学习相关内容。这点对于医务工作者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工作繁忙,语言能力参差不齐,他们对学习时间要求不尽相同。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学习的自主性增强了,信息量增大了,教学的引导性作用更加凸显。选什么样的内容,以什么样的方式组织呈现,必须更加谨慎思考。微课不是简单的课程录制,它要把教材内容“微课化”,也就是进行碎片化、情景化整合,把复杂的教学内容整合制作成视频置于网络,服务于开放教学和终身教育。微课创作也要注意平衡独立的知识点和内容的连贯性的关系。多项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微课程的一大问题是内容缺乏连贯性。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创建医学英语微课程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的。
二、医学英语微课程创建思路及原则
我们通过知网、百度文库和其他网络平台以及相关医学英语、诊疗英语和微课制作书籍收集文献和视频资料,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我们对微课制作的整体定位是:使用对象主要是援外医疗队的医生,他们本身已具有专业的医学知识,我们主要的任务是语言服务。在这一定位下,微课制作应遵循以下思路和原则。
1.以学习者需求为重要考量
微课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能让学习者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知识点。医学英语范围涵盖之广,微课要“抓重点”,实属不易。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应成为具体素材选取、组织策略的重要的考量角度。援外医疗队在工作中涉及的内容包括外科、内科、药学、妇产科、儿科、泌尿科、眼科、生殖感染科、神经科和牙科等,我们的微课程创建也将主要围绕这些科目展开。每个科目设置基本概论,旨在梳理脉络的同时传递与科目相关的重要英文表述;还设置相应科目的诊疗英语,对问诊、查房、会诊等常用的英文表达和句式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学习者能用英语更好地与当地患者沟通及诊治病情。同时增加医学术语,学习词根与医学知识的关系,进一步了解构词规律,扩大词汇量,为参加医学会议做一定的准备。
2.注重微课的连贯性、课程的完整性
一直以来,微课被人诟病的一个缺点是知识碎片化。它一般只有8~10分钟,优点是能在学习者注意力集中最有效的时间内引导他们学习,缺点是每课只能讲清一个知识点,容易造成知识的孤立和片面。这就提示我们,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知识点、语言点之间的内部联系,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原则列出,让孤立的微课关联化和体系化。医学微课的内容广泛,涉及专业知识、医学人文、医学学术等方面,我们认为按科目划分是较为合理的安排。从学科简介到诊疗英语案例再到医学术语等微课,层层递进,把一系列知识点融合,形成完整的体系。每个科目三到四个视频,其中第一个视频为简介,梳理过程中提到的重点疾病诊治将会在随后的诊疗英语视频中以案例的形式出现;第二和第三个视频呈现具体案例,内容与简介相呼应,最大可能地模拟英语语境下的医生和患者的交流情况;最后一个视频为相关的学术英语。整个微课程环环相扣,以期帮助学习者系统掌握知识。
3.知识点与实用性、趣味性相结合
微课有自身的优势,但是跟传统课堂相比缺少了可以和教师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在学习过程中,能与教学者或同伴交流是促进学习效果的要素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微课仅是对课本知识点的讲解或是课堂的录制,将会显得枯燥和没有竞争力。实用性和趣味性此时成为弥补这一状况的两个重要因素。实用性我们还是要回归到对学习者需求的考量:工作当地最常见遇到的疾病是什么吗?某些微课中,主要问题是医学英语词汇的问题,还是诊疗对话的问题?怎样在案例中穿插文化风俗,帮助了解生活中跨文化交流问题?只有能帮助解决在实际工作会遇到的问题,才能引起不断学习的兴趣,微课程才有意义。此外,还需兼顾趣味性。医学英语本身就很难,如果呈现手段单一,学习者可能很快就会放弃。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应合理使用音频、视频,图片、文字,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整合所有信息,把内容生动地呈现给学习者。
三、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医生及技术人员形成合力,提高微课质量
大部分教师能完成微课创作,但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微课创作团队人员结构单一,英语教师一人承担组织材料、讲授、录制和剪辑等多项工作,耗时耗力,且制作出的微课专业度不够。目前,微课创作主要采用如下“平民化”的软件:BBflashback,Catania Studio、录屏王等录制软件,视频编辑王、爱剪辑等视频制作软件。英语教师对使用这些软件仍在在学习和摸索阶段,导致录制的视频在画质、音质方面都不是很理想。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技术上,也影响到内容的准备。要制作更高质量的微课视频,一是技术层面上还需要不断加强,二是内容上还需不断完善。这必须是软件专业人士与英语教师,再加上医学专业人员三者的共同努力。英语教师负责学习研究专题涉及的知识并组织讲稿、音频和视频材料,并设计PPT;其中医学知识部分由医学专业人士校稿;专业录制团队负责录制和后期剪辑,这样才能制作出质量更高的微课程。
2.完善测评体系,促进微课学习的实效性
学习者对微课资源的应用情况和学习体验对完善微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但微课学习的测评方法有待商榷。杨慧文在文章中提到了“微学分”,要求学生每学期完成规定次数的微课作业,并在平时成绩中占一定比例。把微课学习过程纳入评价范围,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组织作业等活动,让学生反馈和应用微课传授的知识,是既传统又有效的方式。随着技术的革新,我们可以把微课程放到自主学习平台,教师利用平台布置与微课内容相对应的活动,如练习题、口语拓展、情景剧等;也可及时解答学生问题。当然,我们还可以针对学生在活动中反映出的难点在线下继续进行探讨,实现教学有的放矢。教学和测评,就是“放”和“收”的关系,具体怎么“收”,怎么量化,应视具体科目,具体学习状况而定。但必须明确的是:把微课学习时间和完成活动情况列为形成性考核的重要借鉴,是促进微课学习的有力保障;只有科学合理的测评,才能促进学习的实效性。
四、结语
为我省援外医务人员创建一套医学英语微课程,对语言服务研究具有较强理论意义和时代意义。从微课走向微课程这一过程中,希望上述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借鉴作用。接下来我们将对学习者的需求做更为细化的研究,不断丰富微课程内容;进一步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化语言教学和培训效果,推进基于自主学习平台和微课程的校本研修模式形成,达到资源共享。以期为医疗队能圆满完成任务提供语言服务支持,也为云南省“一带一路”战略计划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