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童谣当代教育价值研究*
——以浙江童谣为例

2019-01-30蔡根畅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童谣儿童

蔡根畅

(温州大学 图书馆,浙江温州325035)

童谣发源于民间,多为儿童传唱或吟听的歌谣,语句简短,结构简单,内容通俗、易懂,深受儿童喜欢。它与儿童教育密切相关,能激发儿童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促进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使儿童对未来人生产生憧憬。

一、我国民间童谣内涵的演变过程

童谣在我国产生时期较早,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童谣的内涵也相应产生变化。

我国古代,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童谣出现在《国语·郑语》。

宣王之时有童谣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1]整首童谣讲述的是褒姒误国的故事。

最初的童谣并没有与儿童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反而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预言性质,这类童谣可以称为“谶谣”。

“谣”这个字的释义最早见于《毛传》。在注解《诗经·魏风·园有桃》的“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时《毛传》有“曲和乐曰歌,徒歌曰谣”[2]的说法,认为“谣”是指没有乐谱的歌唱,这一观点得到了广大学者的认可。

最早关于“童谣”的定义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韦昭在为《国语·丙之晨》作注解时云:“童,童子;徒歌曰谣。”[3]在肯定《毛传》对“谣”的释义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童谣是由儿童所传唱的歌谣。这一说法具有开创意义,得到了颜师古等学者的认同。综上所述,儿童之间传唱的没有乐谱的歌谣就是童谣[4]。至此,童谣的概念有了较为统一的认定。

从“三国”到“明清”的童谣普遍忽视儿童的主体地位,在内容上没有反映儿童的生活,反而作为预言政权更替的思想工具流传于坊间。

我国近代,从“五四”运动时期开始,学界对童谣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与之相应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使人们对于童谣有了更为清晰准确的认识。自1918年北京大学创立《歌谣周刊》开始,童谣才真正成为一种独立的儿童文学体裁。

这一时期,在童谣研究领域做出过突出贡献的首推周作人先生,他否定了把童谣作为预言的迷信方式,提出“儿歌者,儿童歌讴之词,古言歌谣”的说法,[5]将童谣定义为儿童间所传唱的歌词,巩固儿童在童谣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将当时的童谣研究分为了文艺学、教育学和民俗学三个派别。学界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明确其文体的独特性,并且广泛搜集民间流传的童谣,对它们进行筛选和分类,例如朱介凡先生搜集整理了一千五百余种童谣,分别加以详细的分析讲解,系统梳理了童谣的流传渊源及发展变化,并著成《中国儿歌》一书,加快了我国童谣研究的步伐。可以说,近代是我国童谣研究的奠基期,为日后的童谣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童谣已有相对稳定的内涵,是在儿童间流行的歌谣,形式比较简短[6],“是为儿童所喜爱、易于被儿童所接受的有特定节奏的韵文,其内容纯朴率真,语言简练押韵,易于传播且不为政治。现代的童谣,更多地被称作‘儿歌’”[7]。

二、童谣的当代教育价值

(一)审美教育价值

童谣具有语言浅显易懂、旋律节奏明快和感情色彩浓厚等特点,易于上口,故在儿童中广泛传唱,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教育中经常使用的娱乐方式,具有审美教育价值。

1.对于音乐美的认知。歌唱是人类的天性,儿童通过唱童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抒发自身的情感。著名的儿童诗人金波曾经说过:“我许多最初的生活知识是从童谣中得知的。就连对韵律节奏这些音乐性的感受能力,也是在童谣的诵唱中逐渐培养起来的”[8],认为在孩童时期所歌唱的童谣对自己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由此可知,童谣可以使儿童掌握节奏和韵律等音乐知识,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喜爱,使他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童谣的音乐性通常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语句押韵。押韵的方式可以使童谣音韵和谐,便于诵读和歌唱。在瑞安流传着许多催眠曲,其中有一首的歌词是“天皇皇,地皇皇,莫惊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戚爷会抵挡”[9]135。这首童谣每一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形成句式上的押韵。这种押韵形式使得童谣连贯自然,便于记诵,并且形成了一种音韵美,符合儿童的审美能力,易于他们接受。押韵的童谣能够使孩童在聆听和唱诵时获得音乐的美感,带来听觉上的享受。

(2)节奏明快。押韵是体现童谣音乐性的方式之一,节奏的巧妙安排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有些童谣的形式类似于诗歌,例如瑞安市的《神童牧牛》童谣:“一把茅筅节节高,神童牧牛读文章;着起蓑衣戴箬笠,脱掉蓑衣穿红袍”[9]141,形式和七言绝句的形式相同。这首童谣在朗读的时候,采用的是四三、四三的停顿方式,应读为“一把茅筅/节节高,神童牧牛/读文章;着起蓑衣/戴箬笠,脱掉蓑衣/穿红袍”。整齐划一的停顿方式使节奏清晰明快,读来朗朗上口,从而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还有一些童谣的节奏是通过句式的长短排列来实现的,如“划啊划,划到外婆家,外婆随手烧卵汤。外婆待我好,叫我小宝宝;外婆讲我会,叫我小宝贝”[9]145。节奏相对丰富,整首童谣的节奏韵律为:三五七五五五五。句式长短交错,富于变化,儿童在学习时也会因其特殊的节奏而感到新奇。由于童谣的内容相对简单,因而在韵律节奏上的变化可以突显出童谣活泼风趣的特点,符合儿童的性格特征和发展特点。

(3)反复咏唱。童谣中使用反复手法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阿姆汪汪,阿姆汪汪,看牛细儿门前过。天已乌乌,黄头雀儿已归窠,鸡鸡鸭鸭早在窠。阿姆也困觉,快快困觉”[10],这是一首流传于乐清和永嘉交界处的摇篮曲。其中“阿姆”是孩子的意思。整首歌谣通过小牛、天空、黄雀和鸡鸭等在夜间的状态引导孩子入眠。“汪汪”和“乌乌”以及两次出现的“困觉”都是反复现象。由于幼儿年纪尚小,叠字的使用和多次的语言重复符合他们的语言认知,可以对儿童起到很好的感染效果。

还有一种常见的反复手法是在语句的开头和结尾都使用同样的语言,例如“虎蚁哟哟,外公闷头杀大猪哪,虎蚁哟哟,早来爬到吃精肉哪,虎蚁哟哟,迟来爬到啃骨头哪,虎蚁哟哟”[9]146。这首童谣的内容是鼓励儿童早起。在每句话的开头和结尾都使用了“虎蚁哟哟”四个字,形成叙述上的反复,也起到增强韵律和节奏的作用。字词的反复和叙述的反复在童谣中经常交互出现,有利于儿童理解和记忆歌词内容。由反复而形成的音韵感和节奏感,也能够增强儿童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

童谣具有的语句押韵、节奏明快和反复咏唱等特征增强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他们进行了初步的音乐教育,奠定了他们在音乐上的艺术审美能力,体现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2.对于绘画美的认知。童谣除了具有音韵节奏等音乐美之外,因其内容描绘的生活场景丰富生动,同样具有绘画美。恰如《神童牧牛》童谣,描绘了一幅儿童牧牛的生活画面,讲述一位儿童牧牛和读书的生活故事。儿童可以想象“着起蓑衣戴箬笠,脱掉蓑衣穿红袍”的日常生活画面,提高了儿童对于美的感受能力。而《阿姆汪汪》这首童谣,则描绘了夜幕降临、黄雀归巢和鸡鸭回笼的生活场景,营造出静谧祥和的氛围,引导儿童进行画面想象。其中,夜色的黑和鸟雀的黄丰富了儿童对于色彩的认识,提高了他们对于绘画的感知能力。

童谣在使用和传播的过程中增强了儿童对于音乐和美术等艺术形式的感受能力,激发他们对于艺术的热爱,提高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审美教育价值。

(二)语言文学价值

童谣是儿童较早接触到的语言文学形式。早在婴幼儿时期,母亲哼唱着摇篮曲,儿童便与这种文学形式结下了不解之缘。民间童谣以口耳相传为主要途径,以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以及人们的生活实践为主要内容,以简单明快的语言特点进行传播。它所倡导的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深刻地影响着儿童的知识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童谣承担着对儿童进行早期语言教学的教育功能,是儿童理解和学习语言的重要工具。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儿童可以从童谣中学习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名称,懂得基本的修辞和创作手法,并且训练发音。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童谣具有地域性,不同地域的童谣里面会保留当地的语音习惯,从而使这些方言在儿童当中代代相传,使地方语音得到传承。

1.创作技巧认知

(1)摹拟手法的运用。儿童对于词语的理解能力受到他们认知的限制,对于抽象性或者概括性的词语不能够准确地掌握,但是对于生动形象地表达事物某一方面特征的词语却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运用。童谣中选用形象的词语,强调人物的动作特征以及事物的形态特征,使儿童读起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在创作中运用了摹拟的表现手法,增加了童谣的形象性。

摹声和摹状是摹拟较为常见的表现方式。摹声即摹写事物的声音。洞头有一首名为《鸡角出世》的童谣,开头部分为“鸡角出世喔喔啼,母鸡生卵团团圆,鸡卵密密孵出囝,孵出金鸡叫五更”[11],童谣就用“喔喔”形容鸡鸣的声音,描绘儿童对鸡鸣的具体感受。摹状,意即摹写事物的形态。如苍南县童谣《看牛大王》中“看牛大王,四脚健壮,踏石会溜,踏土会陷”[12]的描写,描绘出儿童看牛大王时的直观感受,想象构造出儿童心中的牛大王形象。儿童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首先是通过感官来进行的,听觉和视觉是他们感受世界的主要途径,因此摹声和摹状的运用可以引起儿童对事物的关注,从而使儿童更好地感知到童谣带来的乐趣。

(2)修辞手法的运用。修辞手法是在语言创作时,为了表达更为准确具体而采用的表达方法的总和。修辞的种类繁多,但在童谣中,较为常见的主要有比喻、拟人、顶真、反复和回环等形式。瑞安市有一首童谣《看吊儿》:

吊儿,吊儿,你哪里来啊?吊儿,

天上落暖,宝宝。

天上落来伲事干啊?吊儿,

寻火种嗳,宝宝。

火种寻来作伲用啊?吊儿,

点盏灯嗳,宝宝……[9]136

“吊儿”是鸟儿的意思,这首童谣记录了一名儿童和鸟儿的聊天内容。儿童询问鸟儿来自何方和来干什么等问题,鸟儿也一一回答。显然,这是将鸟儿拟人化了,赋予了鸟儿和人一样的思考方式和语言能力,增进了鸟儿和儿童之间的感情,使整首童谣显得活泼生动,趣味盎然。

另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是顶真,意即下句的开头是上句结尾的词语,形成首尾相接的链式结构,便于记忆和朗读。运用这种修辞方式的代表作有文成县童谣《老鼠蝙蝠》:

老鼠蝙蝠,飞到洞桥;

洞桥推猪,碰着油车;

油车打油,碰着黄牛;

黄牛相触,碰着破镬;

破镬漏酒,碰着扫帚;

扫帚扫地,碰着土地;

土地公公,背个水桶;

水桶背到娘娘宫,双脚摔得红通通。[13]

这首童谣类似于打油诗,是儿童娱乐所用。语句之间环环相扣,形成锁链式的文体结构,也形成了一种节奏上的美感。由于上句和下句之间有所衔接,故而能够根据上句记起下句的内容,能帮助儿童进行记忆训练,而其独特的节奏感也会引起儿童的好奇,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等创作技巧在童谣中的运用,形成了童谣活泼风趣的语言特点,便于儿童理解认知客观事物。在引发儿童学习童谣热情的同时,促使他们初步了解比喻和拟人等写作手法,有助于儿童语言能力的表达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2.语言语音传承

儿童在学校教育之前就已经接触到童谣。这时他们还不具备识字的能力,通过听、说、唱童谣的方式学会语言发音,因此,童谣除了能够为儿童带来游戏时的愉悦,更是一种易于为儿童所认可的教育资源。

首先,通过童谣,儿童可以认知常见事物的名称和读音。如鸡、鸭、牛、羊、猫和狗等动物,树木、青草和花朵等植物以及爷爷、奶奶、嫂嫂和舅舅等亲属关系。尽管不识字也不会写字,但是却具有了一定的生活常识,不会将事物的名称混淆,看到一只小猫不会发出“gou”的读音。《阿姆汪汪》中有一个“窠”字,较为难写也不便记诵。但家长会在教小孩唱这首童谣时告诉他们这是动物巢穴的意思,那么孩子们在日后的生活中见到动物的巢穴就会正确说出“窠(ke)”字读音,童谣的教育功能便由此凸显出来。

其次,各地方言特有的词语。各地的童谣会体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将本地特有的词语和发音保留下来传承给儿童,起到保护地方语言的作用。以浙江地区为例,青田县有首童谣名为《哄蚁谣》:

眼眼,早来吃精肉哪眼眼,迟来啃骨头哪眼眼,大哥担肉卖哪眼眼,二哥背秤杆哪眼眼,碎哥柯秤锤哪眼眼。[14]671

外地人看到这首童谣很难理解内容和题目之间的关系,那是因为在青田县“眼眼”就是“蚂蚁”的意思。有了这样的解释,整首童谣的意思就可以解释通顺了。浙江地区方言种类繁多,从而使得童谣中保留的方言词汇也非常丰富。如流传在瑞安市的童谣《阿姆你相能》:

阿娒,你相能,大姐叫你赶牛牛。牛牛缚在猪栏头,蓑衣箬笠挂墙头,麦饼贴在饭镬头。[9]142

里面有两个词是地方特有的,一个是“阿姆”,即孩子的意思;另一个是“相能”,是乖乖听话的意思。只有掌握了这些方言才能够理解童谣中的内容。笔者通过对瑞安地区童谣的整理,得知在瑞安市“健起”是活起来的意思,“冇解”是没命的意思,“叫天光”是吃早饭的意思,“勿个”是不要的意思,而“伲”是什么的意思。瑞安儿童在学习这些童谣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了解到自己家乡独特的语言文化内涵,体会到独特的文学趣味。同理,各地的童谣都很好地反映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儿童在学习、传唱当地童谣的时候也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并产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

儿童在刚开始学习语言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出现发音不准确的现象,反复练习是提高发音准确度的有效方式。民间童谣采用最为生动形象的词汇和最为简单干练的表达方式,改变了枯燥乏味的练习过程,使儿童在传唱童谣时既能得到语音上的锻炼,又能感受到语言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文学的热情。

学习童谣有助于儿童认知创作技巧,传承本地的语言文化,体现出童谣在语言文学方面的价值。

(三)民俗文化价值

童谣所表现出来的“是儿童赖以生存的那个社会的全幅图景”[15],具有历史的和民俗的内涵,儿童学习一个地区的童谣,就是了解历史常识和学习当地民俗文化的过程。

首先,在童谣中保存着一些历史知识和生活常识。民间童谣是对日常生活和人民情感的真实反映,除了保存真实的历史事件外,还表达出人民对于历史事件的看法,包含着深厚的思想感情。比如在瑞安市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

燕啊燕,飞过殿,殿门关,飞过山,山也平,路也平,阳关栈道最不平![9]131

根据记载,这首童谣讲述的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的故事。在迁都过程中,道路难行、气候恶劣和任务繁重,百姓苦不堪言,对朱棣心存不满,因而创作了这首歌谣。通过这首童谣,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燕王夺位和迁都的历史事实,还可以感受到百姓对皇权专制的不满与埋怨。

童谣中也常常留存着一些文化常识,便于儿童掌握基础的生活知识,使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接受知识文化的教育,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青田县有首名为《小孩捺公鸡》的童谣,十分有趣:

小孩捺公鸡;公鸡啄蜜蜂;蜜蜂叮烂头;烂头背步枪;步枪打老虎,老虎吃小孩……[14]688

这首童谣采用顶真的修辞手法,首尾衔接,形成节奏感和韵律美,可以无限制的循环往复下去。儿童在游戏时会准备六张图片,分别是小孩、公鸡、蜜蜂、烂头、步枪和老虎,然后唱诵这首童谣。每念到一物就展示相关图片,以便理解万物相生相克的自然规律。

这样样式的童谣很多,学习童谣时,儿童自然会明白面筋是甜的、盐是咸的、姜是辣的、鸭子会叫、鸟儿会飞等生活常识及事物特征,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加深了他们对于事物的认识。

历史知识和文化常识在童谣中的展现,丰富了童谣的内涵,增强了童谣的知识性,使童谣更好地承担起教育者的职责和功能,让儿童在游戏中愉快地接受知识文化的熏陶,提升他们的知识储备量和生活技能。

其次,在童谣中还保留着许多民间风俗和节庆习俗。美国学者本尼迪克认为,“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和行为”[16],可见风俗文化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古至今,歌谣和民俗的关系都十分密切,作为歌谣组成部分的童谣,自然也是反映民俗事物的载体,传达出特定地区的人文面貌和风土习俗,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体现出民俗文化内涵。

最能体现这一内涵的是包含节庆习俗的童谣。节日,是一个民族根据自己的传统习俗约定俗成确定下来的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重要日子,是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日当天,人们需要举行一些特定的仪式来进行纪念。例如元宵赏花灯、端午赛龙舟和中秋吃月饼等,虽然各地在仪式上会存在差异,但这类仪式通常是被集体中所有成员所共同认可和参与的。仪式的反复举行和呈现,最终会形成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产生“民族性”。童谣中对这些节日仪式的记录同样也呈现出民族性的文化内涵。具有代表性的是苍南县的童谣《新年规》:

初一专,初二搅,初三夹整条,初四如乔乔。初五初规,初六担肥,初七幼崽不乖捉来捶。[12]183

这首童谣带有苍南县的方言特色,记录的是春节期间初一到初七要遵守的规矩。过去苍南山区过新年的时候,正月初一都要吃白米饭,称为“专”;初二就吃白米和番薯丝对半搅拌在一起的饭,称为“搅”;初三全都吃番薯丝,称为“夹整条”;初四开始可以吃杂粮,称为“乔乔”;初五恢复以往的规矩;初六才可以挑粪尿等肥料;直至初七的时候可以开始打孩子。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看重的节日,通过这首童谣,我们可以了解到苍南县的语言特色,同时明白苍南地区的独特过年习俗。

节庆童谣既体现出特定时期和地域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也表现出儿童对于节日的期待和盼望。节庆期间,儿童可以享用到节日专属的美味食物,参与节日特有的文化活动,传唱属于节日的童谣。通过一次次的亲身体验,逐渐领会民俗文化的内涵,形成关于节日的文化记忆,继承本民族的文化基因。

民间童谣通过保存历史知识、文化常识、民间风俗和节庆习俗的方式,展现其历史的、民俗的内涵,继承和保留民族历史文化和优秀民俗文化,体现出其民俗文化价值。

三、结语

民间童谣对儿童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当今社会,童谣的教育价值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消失,反而由于传播途径的增加而增强了其教育功能。因此应当合理地运用童谣这一教育工具,使其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一方面,将优秀的民间童谣选入教学系统,扩大童谣的传播范围,有助于儿童对地域特色文化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可以在童谣中加入如剪纸、脸谱等文化因素以及符合新时期价值观的思想内容,使儿童在获得丰富的传统文化滋养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童谣所具有的审美教育价值、语言文学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使其成为传承民族精神、传播文化知识和培养儿童素质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童谣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湖南童谣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