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育信息化绩效理论的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发展策略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

2019-01-30

中小学电教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创建活动实名制吉林省

(吉林省电化教育馆,吉林 长春 130033)

一、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发展,教育方式、教学场景等不断发生变革,网络学习空间应运而生。“十二五”期间,国家强调建设“三通两平台”,其中“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作为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有效手段,得到全国电化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教育部关于发布<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的通知》(教技[2018]4号)、《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教技[2018]16号)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纵观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情况,其空间覆盖普及程度比较广泛,但从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水平来看,还存在很大差距,用户有空间而不会用空间的情况较为普遍。吉林省将“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计划”作为推进吉林省教育信息化2.0行动的重要手段,不但参与教育部组织的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还将“基于吉林省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行动”作为厅长攻坚项目,在理论支撑与实践中探索吉林省的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发展策略。

二、理论依据

(一)网络学习空间

根据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指南来看,将网络学习空间拆分成个人空间和机构空间两类。其中,个人空间服务对象为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等;机构空间服务对象为班级、学校和区域等用户。空间为所有用户提供基本服务,不同用户根据角色需求和权限的不同可通过空间调用不同的公共应用服务并查看不同的数据分析结果[1]。

(二)教育信息化绩效

若要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就要分析教育信息化结构模型。教育信息化的绩效结构包括效果、效率和效益三个层面。教育信息化效果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过程中,可观察的、具体的、可量化的产出,是教育信息化绩效的显性部分;教育信息化效益是教育信息化应用过程中,信息化主体信息素养的提高、信息综合能力的提升而带来的可见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包括信息化主体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而带来的不可见的社会效益;教育信息化效率是教育信息化完成目标、达到水平或取得收益所利用的时间,即单位时间内教育信息化效果、效益发展的程度[2]。

三、吉林省网络学习空间概况及发展瓶颈

(一)吉林省网络学习空间概况

截至2019年10月30日,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共有注册机构4000余个,注册教师29万余名,注册学生235万余名,注册家长451万余名,注册用户总数达到716万余人次,其中,中心校以上学校注册率达到100%,教师注册率达到99.9%,一线教师注册率超过99%,学生注册率达到99%。月均活跃用户超过17万人。

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层面,吉林省教师用户共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发表文章近120万篇,发布照片数263万余张,上传个人资源73万余条,网络学习空间累计发布个人动态603万余次,线上交流互动221万余次。2019年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共有8万余名教师通过网络学习空间使用教学应用,累计使用90万次,教师累计收藏、下载资源16万余条。

(二)发展瓶颈

1.平台管理效率还需增强

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基础要求是要完成实名制认证工作,即对已经在平台的用户进行实名制认证,未在平台用户进行实名制注册,各地区实时监测实名制用户动态还有一定困难。

2.平台社会影响力有待提升

从我省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与建设数据来看,几乎涵盖了全体教师,资源上传也达到千万余条。但是,各个资源与用户之间都是分散独立存在,管理整合能力还要提升,用户对于平台的资源应用了解不够深入,平台影响力要进一步提升。

3.平台应用效果有待提升

本研究育成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9171A育性彻底,且育性不受温度影响,9171A的育成不仅丰富了杂交油菜的不育材料,同时还提供了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

累计只有不足10%的用户使用过应用,在这部分用户中,人均使用次数不足3次。吉林省平台目前在线的82个应用中,只有一师一课等活动类应用和教学助手等核心应用得到了相对多的使用,其他应用由于应用属性、培训推广、用户体验等角度,并未获得用户的关注。

四、吉林省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发展策略

(一)技术升级促效率

从教育信息化绩效理论结构来看,解决平台管理效率关键在于技术提升,即单位时间内提高对平台的管理效率。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省平台”)整合已有的资源、数据、服务,完善个人空间和机构空间功能,设立基于吉林省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行动”专区,创建活动页面,提供与国家服务体系实名制认证接口,制定实名制认证流程,实时监控实名制完成情况。与此同时,省平台新增加2台服务器并对相关数据库进行了升级改造。吉林省互联网+教育大平台页面已初步完成开发,于7月上线。一方面,平台提供与国家服务体系实名制认证的接口,制定实名制认证流程,后台可实时监控实名制完成情况。另一方面,在平台创建活动页面,开设了厅长攻坚项目专区,确立月报制度,展示各地进展数据。

对于解决平台实名制管理问题而言,省内平台管理机构提出明确要求,为新生注册人人通空间时,优先引导学生使用上一学段已有账号。同时,与平台技术支持研讨制定并实行用户实名制等管理制度。协同行政部门、各业务部门鼓励和引导各级各类机构将积累或开发的优质资源批量投放至平台上,为本地师生提供更加精准、实用的平台资源。按照全体培训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思路,加强对平台应用推进缓慢地区的实地调研与培训,逐一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以加速工作进程。

(二)活动支持促效益

从教育信息化绩效效益模型分析,通过创建活动使信息化主体信息素养提高从而带来隐性社会效益。重新梳理平台现有应用,下线用户访问量低的应用和未与平台深度对接的应用,按照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入围名单,上线更新更优质的应用,为平台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为丰富省平台用户体验,基于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小空间、大作为”活动,活动以开放式的主题创建活动为切入点,探索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师生互动新模式,推进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与深度应用。在整体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吉林省电化教育馆与省平台技术通过多次研讨,最终确定了打卡模式和评价标准,通过打卡并可以获得相应积分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每日的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科学统筹,分级管理

省电教馆发布活动方案后,建立了“小空间、大作为”活动微信群,省市县三级活动负责人通过微信群加强交流,省级技术支持在群中及时解答相关问题,确保平台用户简便顺畅的参与体验。各市级组织单位协调各自辖区内的区域空间建设与应用,充分发挥市级组织优势,形成区域特色网络学习空间整体推进。

2.技术更新,服务升级

省电教馆开通了可以与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教育平台公共服务资源互联互通的移动端教育APP—“吉教云”。教师、学生、家长可以通过吉教云APP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沟通,浏览教育方面的资讯、学习资料等所有网页端平台的资源,让教师和家庭沟通更加深入生活,增强教育沟通的时效性。通过APP参与此次活动,以平台APP为媒介,使假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学生每天都有在同个“教室”里学习和交流的一段时间,形成“益效应”,让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3.数据分析,综合评价

此次活动以学生为主、家长为辅、教师助推的多方联合方式开展,为实现活动进程可监测、各项活动可测评、区域进展可呈现,“吉教云”APP增设了“数据驾驶舱”模块,各级区域管理员可以通过观测深度应用指数,随时随地查看到所辖区域内活动进展情况。在7月中下旬,活动系统进行攻防演练,平台还为广大用户开通了补卡功能,用户可以在“悦读日历”中手动补齐7月24日-7月31日之间的未打卡记录,以形成完整的活动轨迹。

(三)示范引领促效果

教育信息化效果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过程中,可观察的、具体的、可量化的产出,是教育信息化绩效的显性部分,从数据上可以明显看到地区参与情况,故采用典型示范形式,使各地找准自身网络学习空间建设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效果提升。

1.典型案例——长春市南关区

长春市南关区共有14560名学生参加“小空间、大作为”主题创建活动,共计作品26万余个,位居长春市各县区榜首。南关区通过独特的“三三三”工作模式,推动“小空间、大作为”主题创建活动的全面开展。⑴三加强:即①加强“小空间,大作为”主题创建活动覆盖面,定期通报各学校及学生参与活动情况;②加强活动过程(流程的)组织、宣传及管理,鼓励各个学校以学校空间或学校公众号的方式,宣传报道学校、班级及个人学习活动的最新动态;③加强活动后续总结与表彰活动,鼓励学校在主题创建活动结束后及时召开总结会。⑵三发挥:即①发挥南关区网络学习空间优秀区域示范辐射作用,助力全省主题创建活动开展;②发挥南关区网络学习空间优秀学校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全区中小学广泛开展;③发挥课题体系实验学校辐射促进作用,协同全区中小学共同发展。⑶三结合:即①“小空间,大作为”主题创建活动与网络学习空间大赛相结合;②“小空间,大作为”主题创建活动与课题体系研究相结合;③“小空间,大作为”主题创建活动与学校信息化发展相结合。

2.典型案例——梅河口市

梅河口市在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引领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师生参与“小空间、大作为”主题活动。通过全市电教工作微信群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工作微信群等工作交流媒介,多次宣传布置此项工作,要求各校全员参与。教育技术中心提出各校必须建立班主任的专项活动群的指导意见,同时要求区域管理员不定时抽查,各校管理员每天一督促,班主任定时将本班参与阅读的统计表截图上传,作为工作考量的重要依据。各校管理员高度负责的完成督导工作,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活动参与风格。突出的特色活动形式有讨论组、每日通报、学习笔记、统计表、教师即时点评等。在经典诵读活动板块中,梅河口市学生多次上榜吉林省的每周“阅读之星”。

五、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互联网技术与应用水平迈向新高度,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美好愿景更是为互联网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作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研究者,面对网络学习空间的蓬勃发展,更要抓住机遇,面向用户需求升级空间功能与服务,完善保障机制,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网络空间应用策略,促进吉林省教育信息化绩效水平,打造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示范典型。

猜你喜欢

创建活动实名制吉林省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3月份吉林省原煤产量89.67万t 同比下降11.19%
2月份吉林省原煤产量53.67万t 同比下降49.92%
青岛市构建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系统
实名制验证快速闸机通道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十佳工作品牌 “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活动
快递实名制怎样才可行?
省妇联精心组织开展“我爱我家”主题系列活动 大力推动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创新发展
实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