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教育部43号令和教育部24号令的文本比较研究

2019-01-30王佩弦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号令教育部队伍

◆王佩弦

(广东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06年9月,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教育部24号令),迄今已有12年,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伴随着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求,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众多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亟需新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度的出现。2017年10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教育部43号令)由教育部再次修订颁布实施,对于促进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本文拟通过对教育部43号令和教育部24号令的文本进行比较,探讨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一、修订原因

1.落实和贯彻中央新理念新精神。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于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进步贯彻和落实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于辅导员及所有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意见》,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新的定位,由过去的条块思路转变为整体思维和制度推进,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依据和理论保障。教育部43号的出台,就是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形势下,对于推动新时代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进行制度上的完善。

2.现行的24号令存在不完善的方面

自2006年9月教育部24号令颁布实施以来,各地的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呈现积极向上发展态势,辅导员队伍的年龄构成、学历构成、知识储备不断优化,职业化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为进一步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需求,自教育部24号令实施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来保障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实践。2007年,教育部先后在全国二十一个地方设立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2008年到2010年,全国高校辅导员研究会成立,《高校辅导员》、《高校辅导员学刊》相继创刊,同时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开始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和辅导员专项。

2006年、2013年,教育部先后制定《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和普通高校辅导员培训计划》(2013-2017年)。2014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规范和要求。由于2006年以后一系列关于辅导员的政策和措施的颁布,教育部24号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定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发展的需求。

二、内容变化

1.总则

(1)对于辅导员的职业性质定位更加清晰。

教育部24号令对于辅导员性质就有了明确的定位,“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43号令在24号令的基础上将其修订为“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辅导员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需要扮演好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双重角色,角色更加清晰,表述更加规范。

(2)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更加明确。

教育部24号令自2006年9月颁布以来,经过12年的完善发展,极大地推进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教育部在24号令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提高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

2.要求和职责

(1)工作要求更加明确

教育部43号令变化最大就是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和工作职责,工作要求是根据《标准》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精神制定的,修改后的工作要求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把《标准》所阐述的职业守则作为工作要求的内容。第二个方面和第三个方面是贯彻和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精神,围绕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阐述“四个正确认识”的内容以及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要求。

(2)工作职责边界愈加清晰

教育部43号令对于工作职业的论述,主要依据《标准》对辅导员工作职责的九个规定,相比较24号令的内容,《标准》的表述更加科学、更加规范。从横向看,《标准》解决了辅导员职责泛化、职责淡化的问题。从纵向看,《标准》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依据,促进了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教育部43号令对于辅导员工作的九个职责,在《标准》基础上做了修改和创新。一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修改为“思想理论和价值引领”,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统领了辅导员工作职责的所有内容,辅导员所做的事情就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思想理论和价值引领”表述更为准确,从概念上厘清了“思想政治教育”同其他职责之间的关系。二是将“学业指导”修改为“学风建设”,从而厘清了辅导员和专业认可教师的关系。三是针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内容阐述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3.配备与选聘

(1)更加明确了专兼职辅导员的身份和待遇问题

教育部24号令未对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的身份和待遇做明确的论述,43号令则对专、兼职辅导员的构成和待遇都有了清晰的要求。专职辅导员由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学工人员以及团委书记等专门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构成,同时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兼职辅导员则是从专任教师、管理人员和研究生中的择优选聘。并对兼职辅导员的工作量有了明确的界定,按照专职辅导员工作量的三分之一来核定。

(2)明确了选聘辅导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教育部43号令对于担任辅导员的基本条件有了更为明确的标准,由原来的三条变为五条,在辅导员职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对纪律观念、规矩意识和廉洁自律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复合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和党员身份要求。

(3)对于青年教师兼任辅导员有了明确的要求

教育部43号令不仅鼓励高校青年教师应以多种形式支持和参与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而且规定在青年教师职称晋升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担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对于青年教师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4.发展与培训

(1)辅导员晋升和职业发展通道更加通畅

43号令更加明确了辅导员“双线”晋升发展通道,尤其是对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评聘更为重视。强调辅导员的职称晋升要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辅导员工作过程中的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可以作为将来职称评审材料的重要依据。

(2)完善和建立多层次的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

教育部43号令为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培训体系,强调高校师资队伍和干部培训队伍要把辅导员的培训纳入其整体培训的计划之中,建立国家教育部、省级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三级教育培训体系,规定辅导员应该五年参加一次国家或省级的培训,学校培训的学时应不少于16个学时。

(3)为辅导员提供去基层实践锻炼的平台

2013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基层实践锻炼的通知》,该通知对高校辅导员深入基层实践锻炼提出了专门的制度化的规定。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都是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43号令在24号令的基础上对于辅导员去诸如党政机关、企业单位、基层社区等地挂职锻炼有了明确的规定,支持辅导员结合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学科的发展进行理论研究。辅导员通过基层的实践和锻炼,增强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结语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教育部43号令是国家在新时代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时代,辅导员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常态、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新情况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特征,归纳和总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对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号令教育部队伍
教育部:脱贫家庭辍学学生保持动态清零
号令 西安守城(上)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咏犬
小螃蟹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