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医学生职业教育中的路径研究
2019-01-30王爽蒋大力
王爽 蒋大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深层次转型的需要,具有一定素养的专业技术人才成为首要需求。“工匠精神”在2016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再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必然需求[1]。“工匠精神”成为当下社会的主要价值追求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工匠精神在我国流传千年,在新时代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工匠精神”在新时代是职业、专业、专心的代名词。各行各业都在自己的领域践行“工匠精神”,在当今医患关系紧张冲突不断的前提下,医生的职业教育培养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也成为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助力之一。“工匠精神”在医学生职业教育培养中也在逐渐被重视[2]。
1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解析
“工匠精神”在我国古代已有之,最早关于“工匠精神”的记载见于《诗经·国风·卫风》中的“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中国古代的“工匠精神”指的是当时的手工业者在生产力低下的环境里,潜心于技艺,创造出令世界惊叹的瓷器、丝绸等手工制品。古代的工匠们怀着对自然崇敬,对技艺膜拜,对作品的虔诚,以专注、专心和执着创造出中国古代的辉煌的科技文明。中国古代的工匠们倾其一生、毕其全力投入到技艺制作中,技艺为骨,匠心为魂,为我们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价值。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学科视角,赋予“工匠精神”不同的内涵与特质。虽然不同的专业学科下内涵、外延不甚相同,但“工匠精神”在新时代也有其共同的特质[3]。在新时代“工匠精神”更多的是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的体现。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国人对服务的水平的要求的提高,医患关系也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在众多医患事件中,因为医生的职业道德失准和职业品质欠缺而发生的医患纠纷不占少数,因此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工匠精神”是整个医疗行业和医学院校所急需坚持和发扬[4]。
2 当前医学院校的职业教育现状
医学从来都不是一个专门的技术学科,而是专业与人文的结合。虽然,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医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但是职业的道德和态度才是推动医学持续发展进步的关键。因此,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在医患冲突的今天,人们更多关注的除了医疗水平的进步,还有对医环境和就医过程的要求的提高。因此,在新时代背景“工匠精神”也是医疗领域呼唤的新的时代主题[5]。当前,各医学生的职业教育培养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2.1 医学生个体职业教育主体认识不足
医学院校的在校生们普遍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不足,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医学生们在校期间更关注的是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追求,在医学生们心目中,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医学生繁重的专业学习负担也让学生们来不得懈怠。因此,从学习主体讲医学生并未对职业教育投入足够的重视和热情,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同样重要的职业修养、职业态度、职业品质的学习。
2.2 医学院校对职业教育开展不足
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背景下,社会、医院、学校各方都在努力缓解或减少医疗冲突。医生们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与品质也正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点,各医学院校对在校医学生的培养中也在逐渐加强职业教育的比重,很多医学院校都开设了职业教育的相关选修课,开展相关的职业教育报告会,但各医学院校在开展相关职业教育时普遍存在课时不够,课程设计缺乏连贯性和整体性,教学方法传统简单等问题。医学生们很难在现有的职业教育环境下取得良好的、正确的、充分的关于职业认知的教育效果。
2.3 社会大环境对医学生职业教育的影响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国人们的认知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不知从何时起“高收益”“回报快”“高收益”成为人们衡量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偏颇的标准。这种不良的认识,也正在影响着校园内的准医生们。现在的医学生们更关注的是工作的收入、奖金、红包、个人发展等,很少有医学生认识到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在未来几十年行医生涯中的重要性。医学需要的是苦心专研专业技能,同时兼具崇高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的从业人员。医者仁心是对医务工作的基本要求,当前的医学生普遍缺少的是对医疗工作的专心、专注和执着。“工匠精神”正是对这种专业的职业态度的最好诠释[6]。
3 “工匠精神”背景下医学院校职业教育的路径
3.1 提高医学生主体对职业教育的认知
任何主体的学习过程,只有学习的主体提高认识,主动完成学习认知过程,才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匠精神”背景下,医学生的职业教育也应以提高医学生的主体对职业素养、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的认知为出发点[7]。因此,医学院校在开展医学生职业教育时,应注重对医学生职业热情的激发和正确职业职业观的培养。医学生在校时间长,课业负担严重,医学院校在进行职业教育时,应针对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制定教育计划。医学院校应在医学生刚步入校门,开始开展职业认知教育,注重启动职业热情,培养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职业教育中更多的是引领教育和示范教育。医学生只有从自身提高对职业的认知,对使命的感知,才能从主体上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医学院校的职业教育也才会收到实效。紧张的医患关系的缓解应从在校医学生的职业教育培养着手。
3.2 丰富医学院校职业教育的手段、方法
医学教育同其它学科教育的明显不同点就是医学是为人服务的行业,救死扶伤是医生的使命与责任。因此,医学院校针对医学生的职业教育实践要突显医学专业的特色,多元化医学生的职业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医学是一个专业与人文相结合的学科,因此在医学生职业教育的培养中要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作用。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主要是由思政教师和辅导员老师来完成[8]。首先,医学院校要合理设计职业教育方案,从新生入校即应开始相关的医学伦理学、法律基础、道德基础等职业教育相关课程,保证职业教育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从大二开始在专业课中加入职业教育,树立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树立对病患的尊重观念。在实习阶段应由医院的带教教师在临床实践中进行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其次,在医学生职业教育的具体方式方法上要传统的填鸭讲授式教学,充分利用网络时代微博、微信等在大学生中广受欢迎使用的交流工具开展职业教育[9]。医学院校应通过完善职业教育网络平台,开通相关公众账户,定期推送职业教育的相关案例和文章,让医学生们在闲暇刷微博、微信的同时进行职业教育,职业信念的培养。开通网络课堂,从课上到线下,拓宽职业教育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再次,发挥传统职业教育课堂的作用,利用PBL教学、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们最大限度的参与课堂教学,通过自身的查阅资料学习,提升主体对职业教育的认知[10]。
3.3 优化医学生职业教育的环境
任何个体的成长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没有任何个体可以离开环境独立的成长,环境对任何个体的成长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医学生们也是在众多环境的影响下求知成长的,环境对医学生正确职业观念的形成不可小视。我们要培养具有专业职业素养、高尚职业道德的医学生,就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职业教育的环境[11]。医学生在校时间长,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会对医学生产生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取得有效职业教育的方法之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宣传、培育医学生职业道德的最好的活动手段。医学院校可以再具有中有的重要纪念意义的时间点如护士节、重要医护人员纪念日、重大医疗事件纪念日等开展相关纪念活动,让医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校园环境中,感受医生这个职业的使命与责任,提高医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感和归属感[12]。志愿活动是当前校园活动的热点,借助志愿活动的平台,开展义诊、下乡医疗等充满医学特色的志愿活动,通过志愿活动让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真切的感受到医生神圣与使命。
医者仁心,是对医学真谛的诠释。医学院校应加强医学生的职业教育,培育具有专业职业素养和崇高职业道德的医学从业者,为紧张的医患关系提供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