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9-01-30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0期
关键词:三角形数学知识创设

(吉林省大安市两家子镇中心小学校)

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在具体教学中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早已不能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需求,要不断加强对于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从目前小学数学的现状来看,要加强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充分认识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基础上,更好地运用该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其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现状

1.没有关注问题的趣味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对于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基础是指,教师创设的数学问题情境是否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是否可以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兴趣进行激发。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学生并没有积极地参与其中,大部分学生并未主动地投入到数学课堂中,学生普遍存在兴趣不浓厚和对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没有兴趣的现象,因此,造成数学课堂中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不具备有效性。

2.没有对问题难度实施分层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数学教师并没有对问题实施分层,只是主观地认为只要创设了问题情境,并对问题进行了设计,就达到了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目的,严重缺乏对问题难度进行分层与分类的意识,一味地将问题情境给予学生,最终造成一些数学知识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不能在问题情境中进行较好的锻炼,一些数学知识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被匹配到了较难的问题,导致问题情境创设形式化色彩浓厚。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造成影响。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对策

1.利用分层教学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不能了脱离分层教学法的有效利用。利用分层教学法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主要指的是教师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把问题难度和学生自身的数学知识水平进行合理地匹配,也就是说,把问题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匹配给学习成绩比较好,思维能力比较活跃以及数学能力较高的学生,把难度较小的有效问题情境匹配给各方面一般或者是比较弱的学生。将分层教学运用在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可以帮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进行锻炼,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对课堂重难点进行练习,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促进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如“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安排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并在此前提下,教师能够将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三角形的特点都有哪些”“三角形的组成部分都有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都有哪些”“三角形本身的特点是什么”等问题,将这些问题交给数学能力一般或者是水平较弱的学生进行处理。就三角形的底与高的认识和三角形画高来说,都是比较重要的课程难点。教师提出,“哪位同学可以讲述一些三角形底与高的定义”“三角形的底一共有几个”“三角形的高一共有几个”“你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知道的”“同学们可以在三角形内画高吗”,将这些问题匹配给数学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如此一来,按照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方面的能力分层次地进行问题匹配,实施分层提问和共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在数学课堂中的积极性,同时,还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

2.利用生活实际对有效问题情境进行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展现的数学主要来自于生活,要运用具有生活特点的知识,让学生感同身受,更好地体会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以及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自信心。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创设和学生生活环境与知识背景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自己要在这一课程中做什么,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经验与思维方式积极地参与到问题情景中去,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有余数的除法”的课程中,老师就能够创设一个和全班同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如“二年(2)班一共有学生60名,每8名学生被安排在同一个篮球架中打篮球。当你是体育老师的话,应该怎样去安排才更加地合理呢?”提出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探究,随后再以组别的形式让学生讨论。解决这一问题之后,可以提出两道比较现实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决。如一共有50名同学要去春游,学生们在途中需要划船,其中,每条船当中最多只能坐5人,那么,怎样去安排,用的船才最少呢?同学们认为怎么分配才更加地合理呢?一共有车轮15个,全部需要装到小汽车中,那么,一共需要几辆车呢?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都是来自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学生对于问题情境并不陌生,因为与自己息息相关,学生的主动性更高,整节课学生都会表现地急剧兴趣,并提出自身对于问题的看法,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激发,真正发挥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并认真仔细地分析数学课堂中的重难点知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活动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

就数学课程而言,这是一门具有抽象性和比较复杂的课程,这一课程的学习不能只通过教师的讲解进行传授,更多的是,需要在特定活动情境当中借助教师创设的启发性问题,并经过点拨所获得。因为小学生自身具有好奇和好动与好胜的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借助活动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这是激发小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形式,能够让一些抽象不易理解的数学知识在活动当中被学生所接受,进而实现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有效问题情境教学的模式已经开始被使用,而且获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加强对于该教学方法的全面认识,与此同时,结合学生本身的特点,灵活地在课堂中运用有效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三角形数学知识创设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