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索
2019-01-30张瑛
张 瑛
高中语文教育是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对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负有重要的责任。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面对这种时代背景和现实要求,需要承担起传播优秀文化的重任,立足课堂,放眼课外,采取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走进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将之不断发扬光大。
一、立足课堂,发散迁移
课堂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在建筑“铸魂工程”时,教师首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然后才能确保在有限的课堂上将最精华的部分以最好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走进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典诗文这部分时,笔者曾经尝试过以下几种手段:
(1)配乐诵读。古诗词所特有的音韵美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彰显出来。教师或利用朗读音频资料,或运用本身的朗读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吟诵,一起沉浸在诗歌“美”的意境中。
(2)吟唱。有些传世佳篇已经被谱成曲,成为流行歌曲。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清照的《一剪梅》等,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一起吟唱的方法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借助优美的旋律完成对诗歌意境的多角度审美。
(3)互动游戏。找到契机,寓教于乐。如在讲授完诗歌意象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用“月”“花”为关键词,轮流说出含此意象的古诗词,展开一场“飞花令”大比拼。经班级选拔后,还可以进行整个学校的 “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在竞争大比拼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学生高涨的热情往往是难以想象的。
当然,还可以利用多种媒介来丰富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如影视、美术、方言等,教师可适时整合教学资源,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全面的理解文章中的内涵,更是对其思想道德品质的升华。
2.打破常规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因此它分析问题的思维模式是打破常规,跳出框框去思考,不满足于提出一个固定不变的答案,鼓励人们寻找新颖而独特的方法和解决方式。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往往比较零散,尤其是常识部分。
如对“义”的精神探索,在语文课本中处处可见可感。《烛之武退秦师》中,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烛之武的不顾个人恩怨,在国家安危面前义不容辞,只身退敌师的孤胆英雄形象。这种“义”很直接,易于接受,但“义”的内涵很丰富,还有更多的“义”需要教师指引。教师可以趁此机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发散迁移:你还能想到哪些“义”的形象?
学生马上会联想到荆轲,在进一步评价荆轲时,可能会产生一些疑惑,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荆轲的精神本质,在弱肉强食的背景下,人们推崇的“义”更多的是扶助弱小,反抗强暴;是牺牲自己,成全正义;更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与果敢。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舍生取义”。
这种悲壮之大“义”,是根植于我们传统文化的大树上,是一代又一代的士大夫们穷尽一生,前赴后继去践行的。从孔子“颠簸流离,游说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可终日”的奔波开始;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不愿苟全性命,而愿“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执着延续;一直到《无问西东》里沈光耀,出身豪门,却甘愿奔赴劫难的继承;甚至到尽头,我们无数科研工作者,呕心沥血,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的科技实力……他们崇尚大义,知其不可而勇敢为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书写了动人的传说。
二、自主学习,整合贯通
1.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2017年,高中语文新课标正式颁布。建构学习任务群是本次课标修订的一个亮点,也是组织课程的综合方法。语文学科学习任务群有18个,内容丰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其中最显眼的一个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的提出,很显然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对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高一两个学期,每学期读两本书。高二选修也会考虑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整本书阅读要列入教学计划,时间又紧,这必须是很特别的课型,特别在于课内讲得少,主要是课外进行阅读,教师只是组织者,学生才是主体,这就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即通过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在读文化经典方面,如何开展此项任务,笔者以《论语》整本书的精读研讨为个案,提出以下三种路径:
(1)主题式阅读。 如何把书从“厚”读“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按主题分类阅读。可以打乱《论语》原书的顺序,把全书分成若干个主题,每个主题下分出若干细目,按细目进行深入阅读。
(2)传记式阅读。 阅读《论语》时,以人物为线索,打乱原书顺序,将孔子言行汇辑在一起,孔门弟子的言行辑录在一起,其他人物的言行另外编辑在一起。最好给学生推荐一些相关阅读资料,让他们能全面深入把握人物形象。用这种方式阅读《论语》,要把握一个度,就是要尊重历史,切不可用流行的随意演绎的做法戏说历史。
(3)比较式阅读。《论语》阅读的核心,在于其文化价值的解读。如果站在文化的大视野背景下来解读《论语》,会有全新的启示。比如与《孟子》进行比较阅读,既能把握儒学两位大家的共同之处,也能初步了解二人思想上的侧重点。
在任务结束前,最好能呈现学生的读后札记或读书报告,如果能组织进行汇报展示就再好不过了。
2.深入挖掘整合教学文本
王蒙曾在一个讲座中向听众抛出过一个问题,“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该如何阐释?”对此,他的解答是“通”,即孔子、孟子、庄子、老子的思想,都有共通之处。他还强调说,“千万不要认为中华文化是僵硬的文化,它是灵活的。”所以,我们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僵硬,要学会变通,学会整合贯通,这样才能将其思想精髓系统完整地根植于心中。
教师在使用课本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整合相关内容,使之系统化,整体化。笔者曾尝试以下做法:
(1)整合吟咏自然山水的诗词篇章,引导学生学会审美,在优美的文字中积淀自身的文化底蘊。
(2)整合盛唐时期的古诗文,体会同一时期不同诗人的风格特点,感受盛唐气象。
(3)整合与民族精神有关的篇章,并对相关英雄人物的事迹加以补充(引用史料),使学生对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外在表现既有形象的感悟,又有理性的分析体悟,达到能够在自身的处事理念中加以内化的效果。
(4)整合有关中华民族生存智慧、核心价值观的有关文本,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较为集中地获得引领,从而构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三、课外实践,拓展延伸
要想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心中,一定要让学生进行亲身实践。
1.课外活动课程
例如,北京二十五中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设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学习,象民族舞蹈、茶艺、京剧、剪纸、经典诵读、编织、书法、曲艺等都已经成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
通过剪纸课程学习,学生能掌握剪纸基本功,让更多的学生去认识这门传统的民间艺术。引导学生学会植根于深厚的生活土壤中寻找创作灵感,并能够掌握剪纸艺术背后的文化、历史。通过茶文化的研究学习,了解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感悟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陶冶个人情操,提升人格修养。
当下,戏曲进校园已经在多地推进,不少学校还开设了传统戏曲课,这也是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很有效的方式之一。
2.研究性学习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思想文化的经典,对于现实的解读仍然有力。具体来说可以做一些主题调研,主题辩论,帮扶活动,社区公益等等,让学生得到锻炼,也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现实传承。
可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开展“寻访家乡,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的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用多种手段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家乡的文选典籍,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饮食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通过搜集、整理、调查、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初步的学习成果,形成书面的研究性报告,并在学生中进行交流互动,达到普及传统文化知识的目的。
3.社会实践活动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如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及归属感是传承传统文化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家乡文化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可以利用寒暑假开展“寻访家乡,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的社会实践考察活动: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考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等。
四、聚焦现代,创新融合
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这是古今中外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共同法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品质为追求,以普通大众和市场为导向,走创新、融合发展之路,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和持久的繁荣。
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传播要敢于创新。现代社会,充分利用文化传播的优势,是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央视率先垂范,创新播出方式,成功举办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一系列节目,就是鲜活的例子。各地在欢庆元宵节的活动和电视节目中,又巧妙地融入了猜谜语、玩龙灯、展演非遗项目等元素,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鲜活起来,焕发出勃勃生机。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使得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系统,更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智慧和文化。构建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是语文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