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轲刺秦王》“乃请荆卿”的“请”字义辨

2019-01-30程知文

中学语文 2019年9期
关键词:刺秦王战国策荆轲

程知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文《荆轲刺秦王》第二段开头有这么一句话:“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句中的“请”字作何解释?本人认为,这里的“请”不能理解为“请求”之意,释为“谒见、拜见”有辞书释义为依据,更符合句意,更符合原文语境,也可在同时代的作品中得到印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文《荆轲刺秦王》第二段开头有这么一句话:“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句中的“请”字作何解释?

教材对此无注解,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及若干教辅资料的注解都将“请”字解为“请求”之意。本人认为,这里的“请”不能理解为“请求”之意,应为“谒见、拜见”,其理由有以下四点:

其一,释“请”为“谒见、拜见”有辞书释义为依据。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请”的第二个义项就是“谒见、拜见”;另外,《康熙字典》也有类似的释义。《说文解字》曰:“请,谒也。从言青声。”可见“请”的本义应是拜谒,即“谒见、拜见”之意。至于“请求”之意,不过是“请”的一个引申义而已。

其二,释“请”为“谒见、拜见”更符合句意。太子丹说的话只有三个分句。第一个分句“秦兵旦暮渡易水”,意思是“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了”,意在说明大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第二、三两个分句“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意思是“虽然我想长久侍奉您,又怎么可能呢?”婉转含蓄地表明不能长久侍奉您了,还是在强调燕国形势危急。可见,太子丹说的话全部在于强调当时的形势,并没有向荆轲提出任何请求。因此,与其理解为“请求荆轲”,不如理解为“谒见荆轲”或 “拜见荆轲”,跟荆轲谈当时的形势,更符合句意。

其三,释“请”为“谒见、拜见”更符合原文语境。课文《荆轲刺秦王》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篇。对照《史记》可以发现,在语言上以遗词造句凝练准确著称的文章大师司马迁,作《史记·刺客列传》时,对有关荆轲的部分,大量抄录了《战国策》的原文,有些文字作了改动,以求准确生动、凝练传神,用三言两语就能活画出人物性格,但是从荆轲与太子丹首次相见时“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到荆轲刺秦王失败被斩杀这一部分,几乎是全文照抄,一字不改。可见,语言艺术大师司马迁对这部分文字的高度认可。不管是《战国策》还是《史记》,在课文的记叙之前都有几段文字提到了当时的情景。太子丹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两部书都提到:“于是尊荆轲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日造问……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可见,太子丹对荆轲十分礼遇,每天前去问候,尽量满足荆轲的欲望,以便让他称心如意。养兵千日,用在一朝。现在,国家危急,太子丹自然要去“谒见、拜见”荆轲,而不是直接“请求”荆轲。唯其如此,才能体现出太子丹对荆轲的礼遇,也与前面“日日造问”(每天前去问候)的习惯相一致。这样,文从字顺,前后呼应。

其四,释“请”为“谒见、拜见”可在同时代的作品中得到印证。《战国策》虽然是战国时期纵横家言论的汇编,是战国时期的谋士游说的活动记录,但最后的整理工作是西汉刘向完成的。与刘向同时代的司马迁在《史记》中也用“请”表达“谒见、拜见”之意。如《史记·魏公子列传》中就有两处。其一是“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结合下文可知,此处讲魏公子接交侯嬴的过程;再联系上文“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的总括,可以推断,此处只能是公子前往“谒见、拜见”,而不能是前往“请求”。如果理解为“请求”,不仅与上文礼贤下士的总括无关,而且他跟侯嬴还不相识,听说有这么一个人就前往“请求”,有失礼节,又怎能接交到侯嬴这样的隐士?其二是“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侯嬴刚提及公子不认识的隐者朱亥,如果公子就多次前往“请求”,自然有失礼节,“朱亥故不复谢”也在情理之中,不存在“公子怪之”一说。所以,此处“请”也只能理解为“谒见、拜见”,整个句子翻译成“公子多次前往谒见、拜见,朱亥故意不回访致意,公子觉得他奇怪”,则合常合理,公子礼贤下士的形象也跃然纸上。可见,西汉时已经用“请”表达“谒见、拜见”之意。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乃请荆卿”的“请”应翻译为“谒见、拜见”。鉴于“请”的“谒见、拜见”之意在高中教材所选文言作品中出现的次数不多,属于常用文言实词的不常用义,建议教科书把“乃请荆卿”的“请”注解为“谒见、拜见”。

猜你喜欢

刺秦王战国策荆轲
高枕无忧
在层层深入中培养思考批判能力——以《战国策·楚策一·狐假虎威》教学为例
荆轲刺秦王意义的崩溃与重建
文言实词小课堂
荆轲刺秦王
中外历史中的“刺杀”故事
《战国策》中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郑袖
砚有浓涛,贯在破理
荆轲之死
荆轲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