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得意穷趣 知音知心
——读《列子(一则)》

2019-01-30

中学语文 2019年9期
关键词:钟子期伯牙江河

张 勇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人生于世能找到一位知音,真算是一大幸事了。伯牙钟子期的故事千百年来为世人所钦慕神往,正表现了人们对这样的知己之谊的期待。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选录了《列子》中的这一则故事,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品读交流,感触很多。

一、爱音乐,奠定相识的前提

伯牙善奏。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它没有词汇的表达,也没有色彩的渲染,它在音调的抑扬缓急之中,将演奏者的所要表现的画面呈现出来。这确实非常不容易。伯牙可以做到。“志在登高山”“志在江河”,他的琴声可以描摹高山的巍峨雄伟的状貌,可以表现大河的浩荡汹涌的气势,可以将自己心中所想像的情景通过音乐来具体描绘出来;“心悲,乃援琴而鼓之”,他将自己的丰富的情感通过音乐来细腻描摹出来。在伯牙弹奏的乐曲中,每一个跃动的音符中,都融进了他真切的内心世界。但这个世界又是孤独的,因为他完全属于弹奏者个人,对外常常是封闭的。

钟子期善听。他喜欢音乐,当伯牙的音乐响起的时候,他便情不自禁地欢悦起来“善哉、善哉”,连续地发出满足的感叹;他理解音乐,从音乐的语言中看到了所描绘的画面,那里有泰山,那里有江河;他感悟音乐,从伯牙的琴声中,他感受到了泰山的高大巍峨的气势,感受到江河的奔腾汹涌的壮阔。

伯牙善奏、子期善听,音乐将伯牙与钟子期联系到了一起。这多么像江湖豪侠的见面场景呀,桃李春风一杯酒,无须曾相识,只要一杯酒就够了。伯牙与种子期之间,也只需要有一曲琴音就够了,在音乐中他们找到了各自所期望的另一方。

二、得其意,拉近相知的距离

有资料说,钟子期只是山间的一个樵夫,我颇有怀疑。我想,钟子期不会仅仅是一个困守于深山之中砍柴卖薪的孤陋寡闻之徒,一定是一个想象富有且广有阅历的人。他对自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想象,哪一颗火热的心跃动在胸膛,等待着时机,并一定会喷薄而出。

伯牙的琴声,让钟子期有了这样的一种心灵的依靠。伯牙想象着自己在登高山游江河,于是这些情景便在音乐中流泻出来,钟子期感受到了。他从音乐中,看到了伯牙所期待攀登的高山,所向往的江河,而且完全融入其中,仿佛也和乐者登山揽胜,神游江河。因此,他发出 “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江河”的赞叹。那凌绝顶而览四方的壮阔情景,游江河而历其境的神奇体会,不需要语言的描述,单单是从琴弦上流淌出的音乐,便已经让钟子期真切地感受到。钟子期不仅能感受到了伯牙音乐中的景物存在,而且通过想象,将自己的精神融入其中,走进了那个神奇的情景,体会到这些情景带来的精神愉悦。

钟子期对伯牙音乐的理解,不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了冷冰冰的观察或认知,而是作为一个参与者感同身受的融入和体会。这种融入,将弹奏者和听曲者的心灵距离一下拉近了。理解,是靠近的基础;靠近,是相知的基础。

三、穷其趣,走进相互的心灵

常有这样的一个问题萦绕在脑海:钟子期如此善于聆听和理解音乐,那么每一个乐者弹奏的音乐他都应该可以听得懂,为什么他只是和伯牙成为了知音呢?

我想这首先还是伯牙的琴声的与众不同,或许别的琴音也可以用音乐描绘自然风物生活百态,但他们却并不能像伯牙一样,将自己精神世界也融入其中。音乐与人的相互交融,音乐即伯牙!暴雨将他困厄与泰山背面的岩石下面,他的内心是有着细腻的变化的。最初的时候,他可能感到的是一丝焦虑和烦躁,于是拿过琴来,弹奏的是“霖雨之操”,绵绵不绝的雨脚与伯牙此际的内心是一致的;但暴雨久下不停,伯牙内心一定倍感焦虑,甚至非常悲伤,于是他弹奏出“崩山之音”,那天崩石裂的情境不仅仅契合了当时的泰山暴雨肆虐的景象,而且也真是伯牙内心无限的悲伤之情。此时,泰山之景,鼓琴之音,伯牙之情,三者融为一体。

天底下能听懂音乐的人,一定不止钟子期一人,但只有钟子期能体会伯牙的内心最细腻的情感的。无论乐曲怎样的变化,无论伯牙将怎样的情感情景融入在琴声之中,钟子期都能深刻的理解。同喜同悲同有同乐,钟子期在音乐中,走进伯牙的内心,他们相互的心意是相通,第一时间里它们的情感得到融通。子期不仅仅是“得之”,知道乐曲描绘的情景,更是“穷其趣”,感悟乐曲细腻丰富的旨趣了。

能有人通过自己弹奏的音乐,深入自己内心的深处,达到心灵的共鸣,这该是一种怎样的幸福?伯牙是幸福的!“吾于何逃声哉”,伯牙的感叹不是一种无奈和懊恼,而是一种快乐和欣慰。有友如此,夫复何求?同样,能在别人的音乐中体会到乐者的旨趣,获得感同身受的心灵律动,这又该是一种怎样的幸福?因此,钟子期也是幸福的!

《吕氏春秋》中写到这则故事的时候还增加了一个情节“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这句话中“无足”一词用的非常好,是对伯牙子期之间深挚的情感最好的注解。伯牙的摔琴,并不是天下没有听懂音乐的人,而是因为天下不再有听懂心灵的人。没有心灵的融通,所有的交流都只是肤浅的形式,那还有什么意义呢?“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伯牙摔碎的不仅仅是琴,也是自己的一颗心。

从得其意到穷其趣,子期与伯牙从知音到知心,深刻诠释了友谊的真谛,为千百年来的后人所追慕。

猜你喜欢

钟子期伯牙江河
江河里的水鸟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
知 音
何谓“知音”
江河 万古流
高山流水
伯牙:自然是最伟大的老师
草根公民的江河十年行
江河如此多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