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域下的非遗工艺翻译
2019-01-30邱夏子
邱夏子
(韩山师范学院 潮州师范分院,广东 潮州521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广东省潮州市是历史文化古城,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资源孕育出手拉壶、麦秆画、大吴泥塑、花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民间工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引领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舞台,在对外展示民族形象、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和多元文化共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全球背景下进行宣传与交流,离不开专业的英译外宣资料。随着非遗相关政策的出台,非遗的保护和发展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然而非遗外宣资料的翻译工作却跟不上脚步,相关研究比较少见,专业、详尽的非遗工艺英语外宣资料极其缺乏。笔者以潮州非遗工艺为例,在分析相关词汇、句子以及段落翻译目的的基础上,探讨具体的英译指导思想和翻译方法,力求使翻译结果既能准确传达信息,又能保留地方特色。
一、目的论及归异化策略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由Katharina Reise提出,认为在翻译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译本的功能特征。随后德国译论家Han Vermee于80年代发展了翻译目的论,把人类的行为定义为“ 发生在一定语境中的有意图、有目的的行为”,而翻译则是一种基于源语文本的转换行为,任何翻译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1]26。Vermee认为文本目的(skopos)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目的原则(skopos rule)指的是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和翻译所采取的手段,所有翻译者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Christiane Nord对功能派理论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完善,提出“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2]29。翻译的目的在于让接受者理解,文本只有被接受者理解才有意义。Jeremy Mundy提出为了译出功能对等的译文,翻译的目的决定了译者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3]78。
归化和异化是重要的翻译策略,是美国译学理论家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的概念[4]34。归化是指在翻译中源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处理以目的语为归宿,像目的语作者那样与读者直接对话。归化策略倡导将译文读者置于首要位置,让原文参与到目的语语言及其文化中去,使译文向目的语靠拢。在翻译过程中源语语言与文化特征在目的语中消失,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审美与接受心理,增强译文的可读性。而异化策略指的是翻译过程中以源语或原文读者为归宿,尽可能不去打扰原作者或破坏原文。异化策略采取源语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要求译者向原作者靠拢,主张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域性。异化策略使译文吸收外语的表达方式,与目的语及其文化保持距离,使目的语读者在阅读时感到“陌生”,了解异国文化。
二、归异化与非遗工艺翻译
归异化是在翻译中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的两种对立的观点,也是一直以来翻译界学者争论的主要话题。笔者从搜集到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的研究得知,很多学者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中选择其中一种进行非遗英译探讨。归化策略具有目的语文化取向,可以克服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使译文更加地道和流畅,更容易让读者接受。然而归化翻译把一种文化中的异质成分转化为另一种文化中人们熟知的内容,它以牺牲大量附载的外来信息为代价。所以当翻译涉及具有民族特色的文本时,归化翻译的译文或多或少会影响源语文化特性的呈现,阻碍文化信息的传递。异化策略则具有源语文化取向,它把一种文化及语言中的信息以近乎保持其本来面目的方式传播给另一种文化及语言,为后者带来了新鲜的成分。异化翻译能够充分保留异域特色,有利于本土语言、文化的对外传播,并且推动不同文化的交流以及不同语言的自我丰富。但另一方面,异化策略可能会使译文生涩难懂,有时候反而会阻碍语言和文化的有效交流。
由此可见,归化和异化都有其优势和不足。事实上两者之间并不矛盾,甚至完全可以互为补充。在翻译实践中不应该有永恒的、绝对的归化或异化。正如赵玉珍指出的:归化和异化的内涵不断丰富,二者的关系“从二元对立发展为部分地统一”[5]32。谭华也提出“不存在或很难有纯粹的归化翻译或异化翻译”,二者的统一在于它们“不可能完全分离,往往共生于译文中”[6]84。任何文本的翻译都可以灵活共用这两种翻译策略,而同样的文本也可以因为不同的目的而在归化或异化的指导下产生不同的译文,异化翻译的译文甚至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被认为是归化翻译的结果。因此,在非遗工艺的翻译中,我们不必拘泥于选择某一种翻译策略,而应该在上述目的论的指导下对归异化两种翻译策略进行适当的共用。翻译非遗工艺资料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行为,有明显的目的性。翻译时应采取归化策略还是异化策略,取决于具体的翻译目的。在非遗资料的翻译中,译者可以以目的论为指导准则,根据具体的翻译目的对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进行选择并综合运用。
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非遗工艺文本资料,我们在翻译时应考虑以下问题:翻译的目的是什么?要如何翻译才能达到翻译的目的?翻译时是否只需要满足于让译文读者流畅地接收字面意思,还是需要以源语为归宿,借助译文带出原文包含的异域文化知识?具体的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从而决定一切翻译行为。
三、非遗工艺的翻译策略
非遗工艺的翻译涉及面较广,具有技艺翻译与文化翻译的双重性质,要求译文不仅能向外国读者介绍工艺信息,而且能充分地传递非遗工艺这个载体所蕴含的文化因素。笔者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特别是句子和段落的翻译)无须严格区分采用的是归化还是异化,大多数情况下的翻译策略应该是以归化为主或是以异化为主,而不是绝对的归化或是绝对的异化。下面将从翻译目的论出发,选取潮州非遗工艺手拉壶、麦秆画等相关资料的词、句以及段落进行翻译,探讨归化/异化策略以及翻译方法的具体运用。
(一)工艺翻译——归化策略为主
在非遗工艺的资料中有很多关于用料、技艺手法的技术性说明文字。翻译这一类资料的目的在于让译文读者准确接收有关非遗的技术性介绍信息。当这些信息并没有涉及深层次文化因素的时候,翻译时可以采用归化策略,更多地向译文读者靠拢,采用自然、通顺的目的语进行翻译。在归化策略的原则下,可运用意译的方法对非遗工艺的资料进行翻译。
意译就是根据原词的意义译成适当的英语。对译文读者而言,接收到技术性信息的意义是最重要的。翻译时应以准确、易懂、易记为标准。对这种“不拘小节”的翻译方法,译者可以采用增译、减译、改译等翻译技巧,使译文通顺自然,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例如下面有关手拉壶制作的介绍文字:
例1:潮州手拉壶是历史悠久的民间茶具工艺,采用的是手工拉坯法。它与宜兴紫砂壶成型的拍打镶接技法不同,是最为原始的辘轳旋转手拉而成的制陶技法,即在拉坯机上(转盘上)用手把泥料拉成壶。经过开底、拔筒、成型等步骤完成壶身和壶盖的制作,最后配上壶嘴、壶把。
这段文字在介绍手拉壶的制作手法时提到宜兴紫砂壶,因为两种壶都是中国著名的茶壶,对它们做比较有助于本国读者更好地了解手拉壶。然而外国读者不一定听说过紫砂壶,当他们在试图认识“手拉壶”时,突然又闯入另一新事物,这样的比较对于译文读者而言,是不必要的。翻译目的是为了让这一非遗项目走出去,让全世界了解手拉壶的制作工艺信息。因此原文信息取舍很重要,翻译时更适合以目的语及译文读者为归宿,在这里有必要运用增译、减译等相关翻译技巧把原文译为更通俗易懂的文字。试翻译如下:
Chaozhou clay teapot is a folk handicraft with a long history. The teapot is made by the technique of throwing, which is the earliest forming method As the solid ball of soft clay turns on a wheel, potters shape it into pot body and pot lid by opening (making a centered hollow into the clay), pulling (shaping the walls to an even thickness) and trimming (removing excess clay to refine the shape). Finally the spout and the handle are stuck to the pot body.
再以下面一段介绍潮州麦秆画的文字为例:
例2:麦秆画以麦秆为主要原料,制作工序十分复杂,整个过程由手工完成。先将麦秆浸泡、熏蒸、漂洗、晾干,再采用剪、切、染、贴等方法,使看似平淡无奇的麦秆在画纸上形成图案。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皆可入画。潮州麦秆画装饰性强,制作精细。比如对于鱼鸟的鳞片和翅膀的刻画都十分的仔细,利用重复的方式让平面上的鱼鸟似乎活了起来。在创作的过程中,这些意象通过夸张、变形等种种手段被表现了出来,让潮州麦秆画的艺术价值变得更强。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麦秆画的技艺特色和表现题材,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让译文读者了解麦秆画是如何制作的、画面的内容是如何取材的。然而这段文字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中式思维的输出结果,若要译文读者顺利接收信息,需要根据目的语的语言特点进行内容的删减和顺序的调整。廖七一提到中国思维重视语言的整体性、象征性和暗示性,条理和层次皆显示出隐性关系;西方思维则更注重语言的分析性、逻辑性和形式结构性,条理和层次一目了然[7]9。因此对这段文字的翻译应以准确、易懂、易记为标准,用意译的方法,不拘小节地改动原文使之具有较强的逻辑顺序,再做翻译:
Chaozhou straw painting is made of wheat straw and always represents the pattern of landscape, flowers, animals and figures. Wheat straw is soaked, steamed, whitened and dried before drawing a design. Then the artists make up the shapes by cutting, dyeing and pasting. All steps of straw painting is hand-made and delicate. Take fish scale and the feather of bird’s wing for example, based on repeating patterns, artists press the straw carefully in order to make the animals almost alive. Chaozhou straw painting has a high artistic value for its exquisite workmanship.
(二)文化因素翻译——异化策略为主
如果说上述的工艺翻译以归化策略为主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译文读者对原文信息的需求,是一种“求同”,那么在翻译非遗文本资料时同样也需要“存异”,即尽可能保留源语文化的地方特色,体现异质性。只有在非遗翻译中做到既“求同”也“存异”,才能将中国非遗项目带到世界舞台,实现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目的。当非遗工艺资料出现蕴含民族文化因素的文本时,翻译需要“存异”。宋洁认为,由于文化负载词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与文化的关系密切,因此在翻译时“不能只寻求语言上的对等,更应该充分挖掘语言外的文化因素”[8]176。这时候翻译的目的是传递源语文化的特殊性和异质性,让译文读者了解异国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因此更适合用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直译和音译是重要的异化翻译方法。直译是按照源语言文本的字面意思找出目的语中的对应词进行翻译,以保持原文内容和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直译能够较大程度地保留源语言的文化特征。音译,顾名思义就是把源语的语言符号用目的语中与它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语言符号表达出来。音译法是一种重要的消解可译性限度的有效途径[9]41,能够填补语义空缺。下文选取非遗资料中涉及文化因素的文字,尝试通过直译、音译等方法进行翻译。
例3:潮州手拉壶扎根于工夫茶文化,是实用性、艺术性和本土文化特性完美结合的艺术精品。手拉壶 “圆”的基调体现了潮州人圆融、谦逊、儒雅、平和的特征。作为工夫茶的重要器具,手拉壶的使用处处体现了潮州功夫茶“和、敬、精、乐”的核心精神。
这段文字将手拉壶与工夫茶融合在一起,以显现手拉壶的文化特性。其中“工夫茶”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表达,其茶叶、沏泡技艺、工具等无不表现出与普通饮茶不一样的特点。这里可以用音译的方法用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把“工夫茶”译为Gongfu tea,弥补英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此外,工夫茶已不单是茶本身,其精髓在于茶道,所以可将“工夫茶”完整地译为Gongfu tea ceremony。潮州工夫茶是一种多人共饮的品饮艺术,饮茶中主客互敬、长幼互让,和融气氛充满茶座,体现了“和”与“敬”。而“精”指精致,“乐”指工夫茶带来愉悦。“精”“乐”是潮人文化的特征之一,是潮人自娱自适自乐的生活哲学。“和、敬、精、乐”可用直译的方法翻译为harmony、courtesy、exquisiteness、enjoyment。例3可翻译如下:
Rooted in Chaozhou Gongfu tea ceremony, Chaozhou clay teapot, the important tea set, is an art treasure perfectly combining practical value and the local culture. The feature of its roundness reflects the local people's characteristics: flexibility, modesty, refinement and gentleness. The usage of this tea set always shows Gongfu tea ceremony's spirit, which is harmony, courtesy, exquisiteness and enjoyment.
此外,在介绍非遗工艺优秀作品时,由于涉及历史典故、传统文化、地名人名等,译者应在翻译中把这些内容原汁原味地带给译文读者,体现民族性和异质性,达到传播本土文化的目的。以这样的翻译目的为出发点,翻译非遗工艺作品名时更适合以异化策略为主。
例如,用音译、直译的方法把麦秆画作品《汉学家饶宗颐》和《潮州广济桥》译为SinologistJaoTsung-IChaozhouGuangjiBridge。同样的方法,可将手拉壶作品《平安壶》译为Ping’anTeapot。“平安”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中文词,使用频率极高。这里用中国英语“ping’an”比用“peace”“safety”“tranquility”等英语单词更有优势,因为“ping’an”不仅有这些英语词的意思,还寄托中国人对“平安”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表达中国人追求安稳、不喜变化的传统思想理念。“Ping’an Teapot”的译名简洁准确,凸显民族性。
大吴泥塑作品《出花园》如果用直译的方法译为outofgarden,则会让译文读者不明所以,但完全意译又使这件作品失去民族特色。因此可以用音译加注的方法,对“出花园”这一潮汕地区独有的,且富有文化内涵的概念做进一步的解释,将此作品译为Chuhuayuan-Coming-of-ageCeremony。
潮州花灯作品《嫦娥奔月》用直译法译为Chang’eFlyingtotheMoon并不是很合适。这里需要考虑中西思维的差异。中国思维重形象、直觉,西方思维重抽象、理性。在很多艺术作品的命名上,中国人喜欢有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的作品名,可以引起想象,发人深思;而西方人更趋向于用简单词概况,比如用人名、地名为作品名,以突出主人公形象。因此对《嫦娥奔月》的译名,在形式上可以结合归化策略,考虑译文读者的思维模式,突出“嫦娥”即可。用音译法和增译、减译的技巧将此作品名译为TheGoddessChang’e。对于没听过“嫦娥”的译文读者,这样的译法可以引起他们了解此传说的兴趣。由于在作品名合适的字数以内难以把传说的来龙去脉讲清楚, 所以没必要在作品名的翻译上做更多的关于此传说的描述。
(三)项目名称翻译——归异化结合
在非遗资料的翻译过程中,有些文本的翻译并不能用完全意译或完全直译的方法来完成。比如非遗项目名称的翻译就必须在归异化结合的策略下,综合使用音译、直译、意译等方法来完成。“手拉壶”这一非遗工艺名称曾被译为hand-shaped teapot或者hand-pulled teapot,从直译的角度上看,这样的翻译结果是正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中文的表达之所以用工艺技法“手拉”命名,是由于这个叫法一直被沿用,已成为一种标签。当英文用“hand-shaped” 或“hand-pulled”作为这种工艺的名称时,并没有明显地突出此工艺品的特色,代表不了潮州手拉壶,因为世界上很多陶器都是由手工制作的,“手拉”也是很多地方传统的制陶技法。因此,有必要在英文名称中加上“潮州”,让这一种手拉壶与其他种类的手工壶区别开来。另外,潮州手拉壶的特色还体现在它的泥料上,因此可以将手拉壶的原料“clay”加在译名中。如果将手拉壶译为Chaozhou hand-shaped clay teapot,则显得太长,不符合易记、简洁、顺口的要求。如此需要舍弃较为次要的信息点,可将“潮州手拉壶”译为Chaozhou clay teapot,既具有代表性,又简明易记。
麦秆画是潮州的民间特色手工艺,但世界上其他民族也有类似的手工艺品,在用料、技法上十分接近。用麦草、麦秆拼画也出现在墨西哥、塞尔维亚等地方。straw painting是英语中本已存在的表达,指的就是以麦草、麦秆为原料进行拼画的艺术形式。虽然各地的straw painting用料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是燕麦、小麦、黑麦等植物的麦草或麦秆。作为非遗项目名称最好是能在“求同”中“存异”,所以可以用音译加直译的方法把“潮州麦秆画”译为Chaozhou straw painting。
按照归异化相结合的翻译思路,选择音译、直译、意译等方法对潮州非遗项目名称进行翻译。示例如下:潮州花灯——Chaozhou lantern;潮州木雕——Chaozhou wood carving;大吴泥塑——Dawu clay sculpture;嵌瓷——porcelain inlay;铁枝木偶戏——Chaozhou puppetry;潮州抽纱——Chaozhou drawnwork。
四、结语
非遗工艺根植于本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载体。准确的文本翻译可以发扬中华民族的非遗文化,令其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并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翻译非遗工艺最有效的途径是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指导。翻译目的论的核心理念是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行为。针对非遗资料,译者应以翻译的目的为出发点,根据具体的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并综合运用直译、音译、意译、音译加注等方法进行翻译。本文以潮州市非遗工艺为例,对工艺技术性资料、文化内涵资料以及非遗工艺名称分别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主、归异化结合这三种翻译策略,使译文既有归化策略下的“求同”,即根据译文读者在思维和认知上的需求对原文信息进行适当的取舍,使读者在最大程度上理解和接受译文,又有异化策略下的“存异”,即保留非遗工艺的民族性和文化的异质性,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以及不同文化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