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扶正法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研究
2019-01-30徐海娥姜林芳牟新军
徐海娥,姜林芳,牟新军
(潍坊市中医院,山东 潍坊 261041)
0 引言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日益剧增,成为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本病起病急,进展快,致残率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临床上常表现为偏瘫、偏盲、肢体感觉障碍、失语、吞咽困难及情绪异常等,卧床后容易出现肺炎、上消化道出血、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主要是抢救缺血半暗带,提高脑灌注,清除自由基,时间窗内予以Rt-PA或尿激酶静脉溶栓及动脉取栓治疗,但是目前三线城市患者入院时大多超出时间窗,失去溶栓及取栓机会,导致致残率高,目前常规的中西医治疗疗效有限。本病在属于“中风病”的范畴,大多患者年老体弱,脾气亏虚,本虚为主,由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烦躁易怒、情志不舒引起,造成气、血、风、火、痰、瘀等病理产物,导致气机运行失常,血液瘀滞,阻滞脉络,发为中风病。目前临床上采取的辨证分型之中药联合西医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一些患者仍然存在许多并发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低生活质量的缺点。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益气扶正法是治疗急性期中风的有效方法,具有较好的固护肺脾肾之气,排泄浊气的功效。取得了稳定缓解病情、防治并发症、提高生存率的临床疗效,故对我院2017年-2018年住院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益气扶正之黄芪、党参加常规中西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7.1-2018.12收住院的2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住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0例。观察组:女3例,男7例;年龄49-79岁,平均发病时间(3.58±1.24)h;对照组:女2例,男8例;年龄41-80岁,平均发病时间(3.47±1.43)h。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和病情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上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过潍坊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参加本研究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主动参加。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参照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2]:排除脑出血、脑外伤、中毒、癫痫、瘤卒中、脑炎及系统疾病引起的脑部病变,排除短暂性脑缺血,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72小时内,性别不限,年龄40-80岁,中医辨证属中风病,具备气虚、痰浊、血瘀表现者。所有研究对象均高级皮层功能正常,自愿主动配合,住院后均能接受中药和西药治疗。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进行规范的卒中治疗接受抗血小板、他汀、降糖、清除自由治疗,若适合静脉溶栓及动脉取栓患者积极治疗,中药以涤痰汤为基本方口服中药汤剂,中药予以橘红15g、半夏10g、丹参15g、川芎15g、地龙12g、全蝎10g、大黄5g、甘草5g,水煎两次共4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日一剂,服用28天。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中药加黄芪60g,党参30g,服用天28天。
1.4 观察指标:NIHSS评分
跟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将脑卒中患者用NHISS评分减少程度来判断疗效;疗效标准:显效:缺血性卒中症状或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以上,病残程度为0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少50-90%以上,临床症状或者体征基本消失,病残程度为1-3级;无效,NHISS评分减少,0-49%以下,临床症状或体征尚存,病残程度3级以上(不包括3级)[3]。
实验室肝功、肾功,治疗前后均在正常范围无变化,证明无肝肾功能损害。
ASL脑血流灌注量,此指标在实际工作中指标大多数灌注无异常,血管狭窄的可见异常,没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跟血管狭窄有关。
梗塞面积大小,根据磁共振DWI计算梗塞面积。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t检验用于计量资料;χ2检验用于计数资料并以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总体有效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临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P<0.05),观察组10例,1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80%;对照组10例,0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有效率为70%。
2.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前,观察组10例,评分17.03±4.25(分),对照组10例,评分16.25±5.16(分),具有可比性(t=0.31,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NHISS评分有所下降,观察组的10例,评分10.29±3.78(分),对照组10例,评分12.56±4.51(分);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远优于对照组(t=3.1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脑梗死面积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梗死面积无明显差异, 观 察 组 10例, 面 积90.12±2.31mm2, 对照 组 89.56±3.45mm2, 具 有 可 比 性(t=0.29,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梗死面积均有所下降,观察组10例,面积70.12±1.26mm2,对照组75.95±2.65mm2,且观察组的梗死面积程度远优于对照组(t=4.12,P<0.05)
3 讨论
缺血性卒中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临床上主要表有偏瘫、偏盲、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吞咽困难或者意识障碍,以及卒中后抑郁,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本病易发生残疾,容易发生肺炎,应激性溃疡,双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易导致反复发病。因此,中西医临床工作者非常重视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稳定缓解病情、防治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急性缺血性卒中属中医“中风病”病范畴,中老年发病居多。该病病位在脑,以“正虚积损”为本,以内生“风、火、痰、瘀”等邪实为标,诸邪交织,蕴化为毒,终成“瘀毒”,进而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脑络,引发中风。本虚标实,气虚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贯穿始终,由于气虚导致气不能行,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形成淤血,血不能濡养,气虚行血无力,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侵入,导致气滞血瘀、脉络闭阻,容易导致肢体偏废口歪眼斜、半身不遂等症状[4],因此,在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时,重视益气方法的应用,能稳定病情,强化肺、脾、肾气,起到预防治疗并发症的作用[5];益气扶正法的理论基础是加强肺、脾、肾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益气药具有阻滞钙通道、清除自内基、拈抗兴奋性氨基酸(EEA)和改善脑细胞代谢的作用。益气固本属中医八法中的补法,“虚则补之”为治疗方法。本治疗中加入益气之中药黄芪和党参两位药,本人多年跟从师承导师姜林芳主任从医,姜林芳主任认为即脾肾同治。内经曰:“年四十阴气自半……”即指中年以后,肝肾之阴渐亏,日久水不涵木,致肝阳上亢,甚则引动肝风,脏腑亏虚,阴阳失调,气血津液代谢紊乱,必致痰、瘀滞留,痰瘀互结,血脉不畅,脑失所荣,发为本病。而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先天不足可由后天补充,但后天不足必致先天更虚。中年以后,脾胃渐虚,气血生化不足,是肝肾亏虚的源头。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致痰湿内生;气不足鼓动无力,致血脉瘀阻;故脾虚亦是痰瘀产生的源头。因此在补益肝肾的同时,重视顾护脾胃,即补中益气之法。作为益气扶正主药之黄芪,具有补气行气之功效,行气又不至于阻滞气机,形成瘀血,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黄芪甲苷是黄芪中的有效成分,可减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善脑血流和微循环,扩张脑血管和小动脉,增加脑灌注,清除自由基以及发挥抗脑缺血作用,从而保护脑组织神经元[6]。此法中另外一种药物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动物实验研究,党参可以改善神经行为学评分[7],有学者动物实验研究证明了党参可以显著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增加红细胞数目,增强机体有氧氧化能力[8],从而减少了缺血再灌注组动物的缺血性卒中体积[9]。故益气扶正法具有增加脑灌注,清除自由基,从而发挥抗脑缺血[10]、保护脑组织神经元细胞的作用[11]。因此治疗上针对气虚这一主要病机,“益气活血化瘀”为其主要治疗原则。故而临床治疗以补气与祛邪并重,标本兼顾以达到气充血旺,脑络畅通,从而恢复脏腑神机功能。急性缺血性卒中属于本虚标实之疾病,以气虚为主,应用益气扶正之法治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梗死面积,提高临床疗效,并且可避免一些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中风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