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化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9-01-30吴爱荣朱锦舟
吴爱荣 朱锦舟
改革是新时期教学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实现高效教学创设的重要保障。案例教学以案例为驱动因子,着力于教与学的构建,以实现互动式课堂教学。因此,案例教学契合了消化内科教学的要求,消化内科教学的优化与调整,应着力于教学方法的创新,为高效教学的实现创设条件。相比于传统教学,案例化教学法促进了教与学的有效互动,提高了合作式学习在教学中的实践效果,转变了传统教学形态。以案例为驱动因子,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案例任务的完成中,实现有效学习。案例化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本文就如何实现案例化教学的有效实践,做了具体阐述。
1 案例化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消化内科教学应以新的教学视野,优化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法。案例化教学以开放式的教学空间,促进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充分体现出案例化教学的应用价值[1]。传统消化内科教学僵化、单一,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创设。以案例教学为导向,优化消化内科教学环境,为创新教学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具体而言,案例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案例化教学法有助于构建互动式教学
消化内科教学实践案例化教学,有助于优化教学环境,创设互动式教学空间,为教与学的有效互动创设良好条件。首先,案例化教学转变了传统教学形态,消化内科教学以典型案例为载体,构建互动式课堂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生成[2];其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互动式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之下,实现有效学习,盘活教学氛围,转变僵化的教学现状。案例化教学通过案例因子,在特定情境之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生成。因此,互动式教学的创设,为学生有效学习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空间,也为教师的教学开展,提供了教学环境,促进教与学的有效互动[3]。
1.2 案例化教学法有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是案例化教学在消化内科教学的实践特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强化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转变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导的教学现状,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创设[4]。因此,在案例化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了良性互动,同时也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创设了条件。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形态更加多样化,能够基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有效教学的构建,也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生成,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是当前消化内科教学的改革重点[5-6]。
1.3 案例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枯燥的教学环境中,难以形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案例化教学通过特定情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教师立足教材内容,选择经典案例,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帮助学生建立学科学习的热情,也进一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实践应用[8]。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难以促进有效教学的开展,也不利于案例教学的导入。因此,案例化教学法活跃了教学氛围,也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了良好条件,在趣味性、启迪性案例中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开放式、互动性有效教学的开展。
2 案例化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案例化教学法的实施中,应注重教学流程的有效构建,从病例导入、课堂举例到病例分析、探讨,应建立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之下,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生成提供有力保障[9]。教师要立足教材内容,合理选择病例,并通过病例的有效引入,让学生在病例的实践分析中,更好地理解疾病的致病因子。并且,教师通过教学引导,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讨论分析病例,形成自我理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疑惑,进行现场解答,进一步强化对疾病诊断知识的理解[10-11]。
2.1 以问题问导向,创设探究性案例教学
首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病例资料,并从中发现问题,并对病情进行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自我学习的思考与问题,不仅为教学的组织开展提供了“教学资源”,同时也激活了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病情,巩固学生在病理学、生化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在重难点知识的讲授中,以病例为分析载体,对病例的致病因子形成全面认识[12];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交流,并做好学习考核工作,切实保障案例化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学生在学习中,要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在思考分析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实现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
案例:患者黄某,男性,52 岁,因“上腹不适2 年,反复性食欲不振”,于2018 年8 月10 日入院治疗。患者入院前,排便1~3次/d,且不成型,为黄稀便;两年前进食之后,出现持续性上腹疼痛。B 超检查:胰体尾部回声不均,治疗1 周后患者血淀粉酶(AMY)正常后出院。近日,患者排便次数增加,5~6 次/d,且伴随间断性上腹疼痛,血淀粉酶(AMY)558 U/L。患者有饮酒史,但近两年未饮酒。针对此病例,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分析,盘活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问题1:针对病例资源,可考虑哪些疾病?问题2:为明确疾病,需做哪些检查?问题3:针对患者病情,当前的需采取什么治疗措施。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思考问题,并在合作讨论中,完成案例任务,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转变传统教学形态。
2.2 以合作学习为依托,创设互动式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应注重合作学习空间的创设,引导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实现有效案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提高案例教学质量。首先,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导向,通过合作学习,促进案例教学的导入,也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转变传统沉闷、枯燥的课堂环境,通过“案例教学”+“合作学习”的教学创设,盘活消化内科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互动式教学的生成,创设良好内外条件[13-14];再次,互动式案例教学能够转变僵化的教学形态,通过案例因子,驱动学生有效学习的开展。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开放式、互动式教学空间的创设,能够更好地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消化内科教学的改革发展,适应新时期消化内科教学的发展要求。例如,在案例导入中,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之下,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提高案例学习的自主合作性,促进知识内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化教学在消化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化,也是紧扣课程教学特点,构建互动式课堂,促进教与学的有效互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着力点在于选择典型案例,科学导入,为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的创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消化内科教学的优化提供良好环境。在本文的探讨中,消化内科教学的优化与调整,应注重教学环境的有效创设,在案例化教学的驱动之下,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