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谭永东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临床经验※

2019-01-30姜入铭厉海洋谭永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川牛膝化生乌梅

姜入铭 厉海洋 谭永东*

(1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上海 201802;2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上海 201802)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多见于高龄人群,具有高致癌风险,被很多学者视为胃癌前期病变,可作为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1-3]。因此逆转肠化生可降低胃癌的发病率。中医学认为,该病病变在胃,牵涉脾肝,久则累及五脏。病机是由于脾失运化,胃失受纳,清气不升,浊阴不降,升降失常,清浊壅滞中焦,气机不畅,导致受纳、运化呆滞。故而治疗中需依据实际情况辨证治疗。

谭永东主任是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为首届“嘉定区名中医”,是谭永东名中医工作室负责人。谭永东主任曾师从国医大师伍炳彩先生,苦学几载,尽得薪传。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工作中,注重中医理论指导临床思维,形成独特的学术风格,尤其在中医脾胃病方面。经过30余年的临床实践,谭永东主任总结出了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的经验方“欣胃化肠方”,疗效显著,现举例分析。

1 欣胃化肠方组成

党参、焦白术、茯苓、甘草、杜仲、川牛膝、柴胡、枳壳、炒白芍、郁金、延胡索、香橼、薏苡仁、砂仁、生山楂、乌梅共16味中药组成。功效:健脾益肾、和胃化湿,疏肝理气、活血通络。主治:主要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的患者。方解:欣胃化肠方中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和胃,杜仲、川牛膝补益肝肾,共奏补益先天后天不足;柴胡、枳壳、炒白芍、郁金、延胡索、香橼化裁于柴胡疏肝散,起到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效;薏苡仁、砂仁健脾化湿;乌梅、生山楂健胃消食,生津和胃。川牛膝、郁金、生山楂共奏健脾化瘀、活血通络功效。

2 医案举隅

李某某,女,60岁,上海嘉定人。2017年10月10日初诊。患者诉近5年来长期胃纳不佳,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胃脘隐痛不适,遂于2017年8月8日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行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活检,结果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肠化(++)。刻诊:患者胃脘部隐隐作痛,嗳气纳差,饭后胃脘部胀满不适,面色萎黄,腰膝酸软,神疲无力,大便偏烂,小便尚调,舌淡,舌边有少许瘀斑、苔薄黄腻,脉弦细。谭主任认为:患者女60岁,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论述:“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患者证属脾肾亏虚,夹气滞湿热血瘀。处方:欣胃化肠方(党参、焦白术、茯苓、甘草、杜仲、川牛膝、柴胡、枳壳、炒白芍、郁金、延胡索、香橼、薏苡仁、砂仁、生山楂、乌梅)。

2017年10月17日二诊:临床表现:胃脘部胀满不适明显减轻,胃纳渐佳,仍腰膝酸软无力,舌淡红,舌边仍少许瘀斑,苔薄,脉弦细。治疗原则:健脾益肾、活血通络、重在补益肝肾。处方:欣胃化肠方+菟丝子、补骨脂各10 g。

2017年10月24日三诊:临床表现:腰膝酸软乏力明显减轻,但近日食用生冷水果,出现嗳气泛酸,食管灼烧感。治疗原则:和胃降逆、制酸止痛。处方:欣胃化肠方+姜竹茹9 g,煅瓦楞子15 g;并嘱患者勿进食生冷甜酸油腻坚果类食物。

2017年10月31日四诊:临床表现:无呕吐泛酸,但因家事烦扰,胃脘胀满不适,夜寐差,甚至彻夜无眠,善叹气(肝气郁结,心神不安)。治疗原则:疏肝和胃、养心安神助眠。处方:欣胃化肠方+合欢皮20 g,首乌藤15 g。

2017年11月7日五诊:临床表现:胃脘无明显不适,心情舒畅,睡眠渐佳,患者诉近感风寒,鼻塞流涕,头少许疼痛。治疗原则:疏风散寒、祛风止痛。处方:欣胃化肠方+荆芥、防风各10 g,白芷9 g。

2018年1月9日六诊:临床表现:无明显不适,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复查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处方:继续服用欣胃化肠方。

随访3个月:临床表现:无胃脘部隐隐作痛,胃纳佳,无腰膝酸软,精神状态不错,体质量增加3 kg,面色红润。处方:嘱患者:勿进食生冷甜酸类食物,少吃煎炸熏烤之食物,畅情志,慎起居,定期复查胃镜。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患者发病初期多为“胃脘痛”,至中晚期,出现较为严重的肠化生时,则可归属于“痞满”的范畴,病因较为复杂,主要有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中焦升降之凝结壅闭;脾胃较弱,不能消受水谷,导致痰饮停积于中脘;如饮冷,可伤胃阳,凝结阴寒;饮食不节,可导致湿热内生;如出现七情六欲之火时,可日积于内,导致脾阳损伤,胃阴损耗较重;怒时,气上行;多思时,可发生气结,忧思日益积聚,使气机出现郁滞。目前,临床上医家对病机的认识,各有所见,如杨学信主任[4]指出CAG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情志、饮食、劳倦诸因伤胃,导致脾胃虚弱,日久则气虚血瘀,气血同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本虚标实,脾胃气虚为本,胃络血瘀为标,气虚血瘀,互为因果。谢晶日[5]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弱,以痰饮、湿热、气郁、血阻、食积为标,导致中焦脾胃气机阻滞,升降失常。沈舒文教授[6]认为本病为慢性胃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中阳久虚,阳不布津化液致“饮浊弥留胃底”,久凝成痰,痰滞胃络,又使胃络瘀滞,痰瘀互结于胃而成。却很少有人提到本病的发病基础是脾肾亏虚。《景岳全书·积聚》提出:“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盖脾虚则中焦不运,肾虚则下焦不化,正气不行则邪滞得以居之”。南翔医院主任医师谭永东主任据此理论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患者多为本虚标实,其中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主要为气滞、湿热、血瘀。谭永东主任自拟欣胃化肠方,此方由党参、焦白术、茯苓、甘草、杜仲、川牛膝、柴胡、枳壳、炒白芍、郁金、延胡索、香橼、薏苡仁、砂仁、生山楂、乌梅共16味中药组成。欣胃化肠方中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和胃,杜仲、川牛膝补益肝肾,共奏补益先天后天不足;柴胡、枳壳、炒白芍、郁金、延胡索、香橼化裁于柴胡疏肝散,起到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效;薏苡仁、砂仁健脾化湿;乌梅、生山楂健胃消食,生津和胃。据研究发现[7],薏苡仁煎剂、醇及丙醇提取物可有效抑制癌细胞。而中药乌梅在《本经逢源》中有“恶疮胬肉,已烧灰研敷,恶胬自消”的记载,证实了乌梅具有去死肌恶肉的效果,且部分学者[8]也对乌梅治疗肿瘤进行研究,发现:乌梅水煎剂可抑制移植肉瘤S180生长,降低肿瘤恶性程度,这一结果提示乌梅具有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免疫、诱导凋亡、增强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血管等多途径共同发挥作用[9];此外,乌梅还可收缩肠壁,促进肠蠕动和消除肠道炎症[10]。因此,谭永东主任认为乌梅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对肠化生应该也有一定逆转作用。川牛膝、郁金、生山楂共奏健脾化瘀、活血通络功效。欣胃化肠方16味中药共奏健脾益肾、和胃化湿,疏肝理气、活血通络之效。

谭永东主任总结的欣胃化肠方,是其在临证遣方时在传统的配伍理论基础上,借鉴现代药理研究而得出的。在临床中运用此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川牛膝化生乌梅
Efficacy of Wumei Baijiang prescription (乌梅败酱方) on regulatory T cells/ helper T cells Immune balance in mice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胃黏膜肠化生的处理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幽门螺杆菌对肠化生胃黏膜Cdx2和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的影响
乌梅水泡脚治足跟痛
川牛膝临床注意事项
胃黏膜“肠化生”就意味着胃癌?NO!
老拉肚子,喝乌梅茶
怀牛膝与川牛膝功效小考
川牛膝种子成熟度与发芽率、生活力之间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