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阑尾炎围术期临床观察
2019-09-14陈燕
陈 燕
(江西省于都县中医院外科,江西 于都 342300)
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上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急腹症的一种,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从新生儿到高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少年为多见,尤其是20~30岁的青年为高峰,约占总数的40%,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该疾病的发生在整个急腹症中占25%,患者的表现主要为病情发展快、起病比较急,治疗手段多为进行外科手术。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外科手术也逐渐成熟,手术对患者产生的创伤逐渐减小,显著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了身体恢复,并从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外科手术是一种有创治疗手段,手术期间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安全有效地护理非常重要,这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1]。我院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阑尾炎治疗的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28例。对照组男20例,女8例;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44.1岁。研究组男22例,女6例;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44.6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研究获得了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与批准。
1.2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的阑尾炎诊断标准,经过检查确诊为阑尾炎;(2)配合度较高的患者;(3)所有患者均知晓同意此次研究。
1.3 排除标准 (1) 存在其他疾病的患者;(2) 免疫功能异常的患者;(3)伴随有肿瘤的患者。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告知患者在进行手术时的相关注意问题,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生命体征变化,定点对患者的病房进行巡查,观察患者的情况,如发现患者有不正常的现象,则要及时通知进行处理[2]。
1.4.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要在术前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对患者的详细资料进行详细的了解,带领患者对医院的环境进行熟悉。(2)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及个性差异对其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
中医护理内容主要如下:(1)根据中医辨证对患者的发病机制、症状表现进行研究与分析,按照患者的情况不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如果属于瘀滞类,则要对患者进行清热理气措施,饮食安排要清淡;患者如果属于蕴热类,则要对患者进行祛湿通气措施,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咳痰,告知患者多喝水,以减少咳嗽,减轻疼痛感,保证患者排便顺畅,无便秘症状;患者如果属于毒热类,则要对患者进行止痛、体内排毒等措施,多让患者卧床休息[3]。患者在术后极大多数因为疼痛而出现烦躁的情绪,这时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和患者讲明在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安抚患者家属,如果患者疼痛难忍,可以应用呼吸减压法,通过进行规律、节奏性深呼吸,放松患者的全身肌肉,进而有效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逐渐减轻疼痛带来的感觉,疼痛严重的患者还可以选择适量的镇痛药物进行治疗,达到气血平和的功效,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2) 穴位按摩:取胃俞、内关、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在进行穴位按摩前要先将膀胱内的尿液排空,后选择平卧位,操作人员要将指甲进行修剪,按摩时要进行顺时针按摩,当患者的按摩部位出现热感后采取摩法顺时针按压,患者出现热感为最佳,一次按摩为20~30周,按摩时的力度要均匀,动作要柔和。(3)穴位艾灸:进行艾灸时选取的穴位为关元穴、神阙穴、足三里穴、天枢穴,后为患者选择平卧位,对进行艾灸的部位进行暴露,但是要做好保暖工作,将点燃的艾灸条应用回旋灸法对施灸部位进行来回移动,艾灸条与艾灸部位相距大约3 cm,反复进行熏灸,大约为20~30 min,以患者的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为最佳,注意不要烫伤患者。
西医护理主要内容如下:(1) 术前护理:术前医护人员要探访患者,对患者的病理信息进行核对。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最真实的内心想法,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并对患者给予同情、理解,将治疗成功的案例应用合适的语言告知患者,增加患者对此次治疗的信心,同时对需要注意的问题告知到患者,让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另外,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及个性差异对其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2)术中护理: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应当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并记录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等,一旦出现其他情况应及时告诉医生进行处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情志疏导,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展。(3)术后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切口有无出血或感染;对患者的创口疼痛情况进行观察,对产生疼痛感的原因告知患者,将预防措施也告知患者,尽可能让患者多了解与疼痛有关的知识,及时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安抚、鼓励等措施减轻患者焦躁、恐惧的心理,减轻疼痛感。
1.5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主要有红肿、疼痛、发热。(2)应用本院自制的调查表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满意:>88%,基本满意:70%~88%,不满意:<70%[4]。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х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阑尾炎患者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 (P<0.05),见表 1。
表1 2组阑尾炎患者并发症比较 (例)
2.2 2组阑尾炎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阑尾炎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主要是内源性感染,致病菌多来自患者自身肠道,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2大类,主要为大肠杆菌,肠球菌及脆弱类秆菌等,患者主要表现为阑尾壁受到不同程度的细菌侵袭所发生的化脓性感染,行外科手术切除感染的阑尾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阑尾炎手术属于外科手术,方法比较简单,时间也较短,但是临床往往忽略护理而导致最终的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对护理引起重视是保证效果的关键。在进行阑尾炎手术期间患者常会发生脓肿、感染、疼痛、腹腔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这对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之阑尾炎发病比较突然,病情发展速度快等特点,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此时就应该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5]。在阑尾炎围手术期期间进行护理时,首先在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其次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让患者对阑尾炎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让患者稳定情绪,提高依从性,以便使手术顺利进行,同时配合护理更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这对促进患者恢复有积极的作用。研究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这就说明,在阑尾炎围手术期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同时,该护理手段有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治疗费用。
在中医学中,阑尾炎属于一种常见的病症,但是没有具体的特征,需要根据临床体征和病因等情况进行分析,一般可以分为3种类型,其中包括瘀滞型、蕴热型和毒热型,对于不同症状的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瘀滞型的患者,主要是通过清热顺气和控制饮食,在饮食方面患者要选择食用以下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护理工作者也需要和患者进行沟通,稳定住患者的不良情绪。蕴热型的患者,主要是通过祛湿通气排便,让患者平时多喝水,患者如果有肠胃不适的,可以选择多次进食,排便频繁的患者要时刻观察注意,必要时补充营养液。毒热型的患者,主要是通过排毒、止痛,患者必须卧床进行治疗,在此期间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体征变化进行检测。对阑尾炎围手术期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尽快缓解患者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对减少并发症也有积极的作用。另外,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饮食护理等,更有利于加快患者恢复,提高患者满意情况。研究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这就说明,对阑尾炎围手术期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患者更容易接受,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护理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显著,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