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巫山地区大溪文化玉石器的分析研究

2019-01-30梁冠男

文物天地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大溪耳饰绿松石

文/梁冠男 何 纳

大溪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因发现于重庆巫山大溪遗址而得名。对于巫山地区的调查最早源于1925-1926年,美国中亚探险队的纳尔逊(N.C.Nelson)等一行到三峡地区考察,在巫山大溪镇发现一批石器、陶片及鱼骨,其调查报告刊载于《自然科学》[1]。本文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巫山地区出土的玉石器,从形制和材质上进行分析和研究,得知玉石器的质地主要以透闪石、非透闪石和绿松石为主,形制上仅见装饰品类,大多是长江下游地区常见的史前玉器造型,但也出现了不同于其他史前玉器的特征,如器物边缘上的锯齿纹,黑色油石器的类型多是耳饰和人形或动物形的圆雕饰件。

一、历次发掘中玉石器的情况

从1959年开始,在对巫山地区相关遗址和墓葬的多次发掘工作中,陆续有大溪文化玉石器的发现。1959年7-8月及11-12月,四川省长江流域文物保护委员会文物考古队对巫山大溪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工作,共发掘遗址228平方米,墓葬74座。在遗址中发现的玉石器有玉玦、玉璜及玉石圆心(可能是制作玉玦及环时所旋下的圆心),在墓葬中的玉石器如玉璜、玉玦、玉环等大多发现于人骨架的胸颈之间,特别注意的是在儿童的墓葬中,发现了一件人面形玉饰[2]。

1975年10月-1976年1月,四川省博物馆、万县市(现为万州区)文化馆、巫山县文化馆联合对大溪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清理墓葬133座。墓葬中发现的玉石器比较丰富,早期墓葬出土的玉石器集中在女性墓中,主要是耳饰玉玦和耳坠,晚期墓葬出土的玉石器种类增多,男性和女性墓中均有,耳饰有玦形耳饰、梯形耳饰、圆形耳饰、方形耳饰和双环形耳饰,质地中出现绿松石,新出现玉璜、玉镯和玉璧三个类型,多置于墓主人头上部、手臂或胸部,部分玉石器边缘刻有锯齿纹,生产工具的制作普遍使用切割和钻孔技术,钻孔采用管钻法,有单面钻和双面钻两种[3]。特别注意的是,墓葬中出土的双环形耳饰呈滑轮状,石质黑色,根据杨建芳先生的研究,这种造型奇特的装饰品,迄今尚未在其他史前文化遗存中发现[4]。

图一 新石器时代 大溪文化玉镯

图二 新石器时代 大溪文化玉镯

1985年11月-12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在对大溪遗址的调查中,采集到较多的石器、骨蚌器和陶器,未见玉器[5]。

1994年3月-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三峡工作队对巫山境内古遗址进行了调查、发掘和全面钻探。此次发掘,发现了大溪文化墓葬3座,出土一批石器和陶片,未见装饰品和玉器[6]。

为配合三峡库区地下文物的抢救保护工程,2000年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组织了大溪遗址工作队,同年5月,工作队对大溪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勘探、测绘和调查,初步确定了早晚遗存的分布区域和聚落内部的功能分区。从2000年10月-2001年3月,对该遗址进行了正式的大规模发掘,取得了重要的收获[7]。此次发掘共揭露了新石器时代墓葬155座,分为4期,仅在2期、3期墓葬中出现玉石器,在2期墓葬中有玉玦、玉环、玉珠等,玉玦的位置在耳下,玉环套在手上,3期墓葬中只出现了玉玦[8]。

2014年3月至9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巫山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巫山县大水田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共计1,300平方米,发现大溪文化、商周、战国中晚期至西汉早期、六朝、唐宋遗迹473处。其中大溪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最具特色,集中发现一组动物造型的黑色油石饰,如猪形油石饰、穿山甲形油石饰、鸟头形油石饰,另有人面形油石饰[9]。

二、馆藏巫山地区出土的大溪文化玉石器类型分析

2000年以来,直至2014年,巫山地区的考古发掘工作持续进行,目前尚未发布详细的发掘报告,所以笔者就移交给本馆的部分大溪文化玉石器做简要分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巫山地区出土的大溪文化玉石器共有22件,2000年至2003年间出土于巫山地区。除了两件人形和动物形黑色油石饰出土于巫山古城遗址(人民医院),其余如玉镯、玉玦、玉璜、玉饰、绿松石饰和其他黑色油石饰皆出土于巫山大溪遗址。

馆藏大溪文化玉石器从质地和外观特征上来看,拟划分为以下三类:

1.玉镯、玉玦、玉璜及其他玉饰

馆藏的大溪文化玉镯2件,玉玦3件,玉璜3件,玉饰2件。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玉镯(图一),藏品号85025。径8.9厘米,玉质青白色。器呈圆环状,内外缘等厚,外缘略微磨薄。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玉镯(图二),藏品号85029。径9.5厘米,玉质土黄色。器呈圆环状,内外缘等厚。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玉璜(图三),藏品号85021。长10厘米,玉质灰白色。器扁薄,底平,两端上翘,各有一圆形穿孔,似桥形。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玉璜(图四),藏品号85032。长9厘米,玉质灰白色,少许土沁。器体呈弯条弧形,两端各有一圆形穿孔。

图三 新石器时代 大溪文化玉璜

图四 新石器时代 大溪文化玉璜

图五 新石器时代 大溪文化玉璜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玉璜(图五),藏品号85033。长8.2厘米,玉质黄色。器扁薄,底平,两端上翘各有一圆形穿孔,璜中部有切割痕迹,切割处两边各有一圆形穿孔,似由两件玉璜组合而成。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玉玦(图六),藏品号85024。径6.4厘米,玉质黄色。器呈环形,内外缘等厚,缺口较窄,表面粗糙,琢工不精。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玉玦(图七),藏品号85030。径5厘米,玉质青灰色,少许土沁。器呈环形,内外缘等厚,缺口较窄,表面粗糙,琢工不精。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玉玦(图八),藏品号85031。径4.5厘米,玉质浅黄色,带有浅绿色条纹。器呈环形,内外缘等厚,缺口较窄,与缺口相对处有四个喇叭形钻孔,制作粗糙。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青玉佩(图九),藏品号85035。长5.4、宽1.4厘米,玉质深绿色。器呈扁长条形,边缘磨薄,顶端有一U形穿孔。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玉坠饰(图十),藏品号85041。径1.5厘米,玉质黄色,少许土沁。器呈圆算珠形,制作粗糙。

玦和璜是大溪文化玉器中数量最多的,同样也是河姆渡、崧泽、良渚等文化最流行的玉饰[10]。本馆所藏的大溪文化玉镯均呈圆环状,采用管钻工艺,制作十分规整,其中一件在玉镯的外缘有略微磨薄的现象。玉玦形制一致,属于饼璧形,也是采用的管钻工艺,玦的内外缘等厚,其中一件在玦身有4个桯钻的喇叭形圆孔,可能是用于系挂。

馆藏的大溪文化玉璜仅有3件,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形制,有弧形璜、桥形璜和缀璜。其中的桥形璜玉质灰白色,璜身平直,两端上翘,这样的形制仅见于长江流域史前玉器。另有一件缀璜,与北阴阳营出土的缀璜相似,系由两段完全相同的部分组成[11]。北阴阳营出土的缀璜是由两段“半璜”缀合而成,半璜均为单系孔,而本馆的大溪文化缀璜与此有略微不同,是由两件体量相当的玉璜缀合而成,故为双系孔。通过近距离观察两件玉璜中间的粘接处,发现并未进行有意的切割,而是在原有的断裂处直接进行拼合粘接,可以判断是古代修复后的再使用。

图六 新石器时代 大溪文化玉

图七 新石器时代 大溪文化玉

图八 新石器时代 大溪文化玉

2.绿松石饰

馆藏的大溪文化绿松石饰5件。

用棉签蘸一下耳道内粘稠物,涂抹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螨虫 (图2),该载玻片置于室内数日,视野内的虫体仍然活动。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绿松石坠(图十一),藏品号85036。长4.7、宽2.5厘米,绿松石质。器呈不规则梯形,底部及边缘有磕缺,顶端有一圆形穿孔。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绿松石坠(图十二),藏品号85037。长3、宽1.6厘米,绿松石质。器呈椭圆长方形,底平,两侧呈弧形,顶端有一圆形穿孔。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绿松石坠(图十三),藏品号85038。长3.4、宽2厘米,绿松石质。器呈梯形,底部圆弧状,左下角有磕缺,平顶,顶部有一圆形穿孔。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绿松石坠(图十四),藏品号85039。长3、宽1厘米,绿松石质。器呈扁长条形,底平,顶端有一圆形穿孔。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绿松石坠(图十五),藏品号85040。长3.2、宽1厘米,绿松石质。器呈梯形,底平,顶端有一圆形穿孔。

1975年对巫山大溪遗址的第三次发掘中,在墓葬和文化层均有大溪文化绿松石饰件的出土,报告将其归类为耳饰,分别为梯形耳饰Ⅰ式(长梯形)、梯形耳饰Ⅱ式(短梯形)、方形耳饰和圆形耳饰,墓葬中的出土情况如下:

梯形耳饰Ⅰ式:八件。长梯形,顶端穿孔。M138:1,绿松石,较厚,长2.5厘米。M93:2,燧石,黑色,体薄。

梯形耳饰Ⅱ式:三件。短梯形,顶端穿孔。M205:5,绿松石,浅灰色,长1.5厘米。

方形耳饰:三件。M101:29,绿松石,一面黑色,一面灰色,体薄,上端穿孔。长 1.6 厘米。

文化层出土情况:

梯形耳饰:三件。上端穿孔。B:69,燧石,下端残。B:70,绿松石[12]。

由于报告中并未标识绿松石和燧石各自的数量,所以无从统计绿松石究竟有多少件,但仍然可以得知大溪文化绿松石饰件具有相当的数量。馆藏的大溪文化绿松石饰件均是在2001年巫山大溪遗址出土,多为单系孔的片形饰件,根据《巫山大溪遗址第三次发掘》报告中对绿松石耳饰的分形分式,馆藏的大溪文化绿松石饰件中,除1件形制为扁长条形以外,其余4件应属于梯形耳饰Ⅰ式。大溪文化的遗址众多,绿松石主要在巫山大溪遗址有发现,其重要因素在于巫山大溪遗址距离古代绿松石产地的竹山、郧西等地较近[13]。

图九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青玉佩

图十 新石器时代 大溪文化玉坠饰

图十一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绿松石坠

图十二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绿松石坠

图十三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绿松石坠

图十四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绿松石坠

图十五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绿松石坠

图十六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贝形油石饰

图十七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纺轮形油石饰

图十八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纺轮形油石饰

图十九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环形油石饰

图二十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车轮形油石饰

3.黑色油石饰

馆藏的大溪文化黑色油石饰7件。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贝形油石饰(图十六),藏品号84338。径2.5厘米,黑色油石质。器呈圆形,略扁,束腰,一面有阴线刻划符号。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纺轮形油石饰(图十七),藏品号84339。径1.5厘米,黑色油石质。器呈圆形纺轮状,束腰。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纺轮形油石饰(图十八),藏品号84340。高1、径1.6厘米,黑色油石质。器呈圆形纺轮状,束腰,中有一圆形贯穿孔,上环略大,边缘呈锯齿状。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环形油石饰(图十九),藏品号85034。高1、径1.8厘米,黑色油石质。器呈环形,磨制光滑。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车轮形油石饰(图二十),藏品号84341。高0.7、径1.7厘米,黑色油石质。器呈圆形,中央有一圆形穿孔,中间与轮面有3个条形连接。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圆雕人形油石饰(图二十一),藏品号85042。高6.8、宽3.5、厚3厘米,黑色油石质。立体圆雕大小两人,作背负状,前面大人双手叉于腿上,作半蹲状,后面小人贴于大人后背。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龟形油石饰(图二十二),藏品号85043。长6、宽2.2厘米,黑色油石质。造型呈厚片状,简单勾勒出乌龟的形态,背部有锯齿纹,腹部阴线刻划“△”“∣”等符号。

大溪文化的黑色油石器非常有特色,就目前的出土情况看,这类油石器尺寸不大,主要以饰件为主,形制有两种,一种是纺轮形、车轮形和贝形等小饰件,另一种是人形和动物形的圆雕饰件。馆藏的大溪文化油石器包含了以上两种形制,第一种纺轮形等小件饰品出土于巫山大溪遗址,其中的大溪文化纺轮形油石饰呈圆形纺轮状,束腰,中有一圆形贯穿孔,上环略大,边缘呈锯齿状,这是大溪文化玉石器特殊的装饰手法[14],在《巫山大溪遗址第三次发掘》报告中将此类饰件称之为“双环形耳饰”,是大溪文化的典型玉器之一[15]。另一种人形和动物形圆雕饰件均出土于巫山人民医院,分别为人形和龟形,其中的大溪文化圆雕人形油石饰非常有特色,高6.8、宽3.5、厚3厘米,立体圆雕大小两人,作背负状,前面大人双手叉于腿上,作半蹲状,后面小人贴于大人后背。

图二十一 新石器时代 大溪文化圆雕人形油石饰

图二十二 新石器时代 大溪文化龟形油石饰

三、馆藏巫山地区出土的大溪文化玉石器成分分析

为探明馆藏大溪文化玉石器的材质,采用EDAX公司Orbis聚焦型扫描X-射线荧光能谱仪,选择了其中的7件文物做了初步的无损检测,为保证样品数据的准确性,每件文物选择了1至2个点进行检测。测试条件:电压25kV,电流300mA,靶材为Rh。检测结果显示其材质可以分为两类,透闪石类与非透闪石类。

7件文物的主要成分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

测试的7件文物中,85030(玉玦)与85043(龟形油石饰)的主要成分MgO, SiO2, CaO的含量分 别 为26.28%~31.74%,37.51%~48.49%,14.33%~18.02%,接近于透闪石W0-1Ca2(Mg,Fe)5[Si4O11]2(OH)2(W组阳离子主要为Na2+,K+,H3O+)的理论值,24.8%,59.16%,13.8%,并且根据表1中R*[Mg2+/Mg2++Fe2+(3+)]的值为0.941~0.981之间,可以判断85030与85043两件文物为软玉(Nephrite)且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Tremolite)。85021(玉璜)两组数据差值较大,85021-1的数据更接近透闪石的理论值,而85021-2的成分接近CaCO3,其原因可能是接触交代作用不完全,有母岩残留。

85024(玉玦)与85031(玉玦)两件文物中SiO2的质量分数均小于10%,从能谱结果来看可以确定不是硅酸盐矿物,可能是方解石类的似玉(Near Jade)材质。

85029(玉镯)与85035(玉佩)两件文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MgO, SiO2,接近蛇纹石Mg6[Si4O10](OH)8的理论化学组成:MgO44.3%, SiO244.1%,从能谱结果来看,两件文物的主要矿物成分为蛇纹石(Serpentine)。

四、结语

从本馆所藏的大溪文化玉石器的情况看,玉石器的质地主要以透闪石、非透闪石和绿松石为主,形制和制作工艺上既有与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玉器相似的方面,也有自身独有的特征。

在玉石器的质地方面,除绿松石外,我们从其余的玉石器中选择性的挑选了7件文物,借助X-射线荧光能谱仪做了抽样无损检测。从中发现,玉玦、玉镯和玉璜等饰件的质地既有透闪石类,也有非透闪石类的蛇纹石和方解石类的似玉材质,说明大溪先民已经具备从普通的石头里面拣选出玉石的能力,制作出各类装饰品,体现了朴素的审美意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大溪文化特有的黑色油石器,通过这次对龟形油石器的检测,初步可以判断这一类型油石器的主要矿物成分是透闪石,符合软玉的特征。

在玉石器的形制上,仅见装饰品类,大多是长江下游地区常见的史前玉器造型,但也出现了不同于其他史前玉器的特征,如器物边缘上的锯齿纹,黑色油石器的类型多是耳饰和人形或动物形的圆雕饰件。所以,不仅有文化交融的结果,也有大溪先民创造性的玉石器制作,才会形成与长江流域其他史前玉器不同的特点。

?

[1]郑德坤:《四川考古论文集》(T.K.Cheng,Archaeological Studies in Szechwan),剑桥大学出版社,1957年。

[2]四川长江流域文物保护委员会文物考古队:《四川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记略》,《文物》1961年第11期。

[3]四川省博物馆:《巫山大溪遗址第三次发掘》,《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

[4]杨建芳:《大溪文化玉器渊源探索——兼论有关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传播、影响的研究方法》,《南方民族考古》1987年第一辑。

[5]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巫山县文化馆:《巫山境内长江、大宁河流域古遗址调查简报,《四川考古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三峡工作队:《巫山县大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年),文物出版社,1997年。

[7]邹后曦、白九江(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巫山大溪遗址历次发掘与分期》,《重庆·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3年。

[8]邹后曦、白九江:《巫山大溪遗址再次发掘发现丰富遗存》,《中国文物报》2002年5月10日第1版。

[9]代玉彪,白九江:《巫山县大水田遗址》,《红岩春秋》2015年第6期

[10]同[4]。

[11]陆建芳主编,方向明著:《中国玉器通史·新石器时代南方卷》,海天出版社,2014年9月。

[12]同[3]。

[13]庞小霞:《中国出土新石器时代绿松石器研究》,《考古学报》2014年第2期。

[14]同[4]。

[15]同[11]。

猜你喜欢

大溪耳饰绿松石
水利部标准化管理工程:大溪水库
晚秋
蒙古国某地绿松石玉的矿物组成及其成因
悠悠老街的浅浅时光
——关于大溪老街历史与现状的调查报告
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大溪枢纽设计
乐风精品耳饰在线撩人
花朵耳饰
线性耳饰
浅谈绿松石
简述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及作用——以大溪遗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