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博物馆筹备改革开放主题展陈的若干思考

2019-01-30文/叶

文物天地 2018年12期
关键词:深圳经济特区陈列深圳

文/叶 杨

1988年“今日深圳——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成就”展展厅

1990年,“将军团”参观展览

深圳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涉足当代史收藏、研究、展示的博物馆之一。从1981年建馆开始,深圳博物馆先后举办“深圳改革开放史”“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以下简称“大潮起珠江展览”)等七个改革开放主题陈列,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里系统回顾这七个展览的筹展过程,并对办展经验、心得进行简要梳理总结,以资国内外文博界同行参考借鉴。

一、深圳博物馆策划改革开放主题展览历程

深圳博物馆获批于1981年,这是深圳建市后的第三年、经济特区建立后的第二年,可以说深圳博物馆是伴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而诞生,与特区一起成长。自成立之日起,深圳博物馆就承担着展示城市历史,特别是深圳改革开放历史的使命,自1988年开馆至今,先后举办过“今日深圳”“深圳经济特区十年成就展”“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览”“深圳市建市20周年成就展览”“记忆深圳——深圳改革开放史实物资料展”“深圳改革开放史”六个大型展览。

(一)1988年“今日深圳”展览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充分肯定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和取得的成功经验。这引发了各大媒体对深圳建设成就和经验的报道,以及全国学习特区的热潮。深圳博物馆决定将经济特区研究和展示列为重要工作内容。《深圳市博物馆〈建馆陈列大纲〉》将“深圳历史”陈列内容从时间上延伸至当代,因为“深圳市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在经济特区中创建的博物馆。因此,它应当以古代、近现代和当代的文物资料所组织的陈列展览作为其主要的活动形式,反映深圳特区的历史发展进程”。深圳市委、市政府也认识到“当代深圳”展览意义重大,关系到“如何正确评价特区建立以来在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四个‘窗口’的作用,促进特区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挥积极作用等重大问题”。1984年10月,深圳市委宣传部决定邀请市有关单位对“当代深圳”陈列设计进行讨论研究,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各条战线和有关部门提供展览所需的资料和展品。

1985年4月,深圳博物馆成立了专门研究特区历史的部门——“特区研究部”,负责征集见证特区建立、发展历程的图片、文献和各种实物资料,并启动筹备“今日深圳”陈列。

1988年11月1日,深圳博物馆开馆,推出“今日深圳”陈列。该陈列为“深圳历史”陈列的当代部分,属于历史展,是常设的展示深圳改革开放成就的大型展览,面积1,500平方米。展览以大量实物和图片歌颂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展览形式上,大量采用灯箱片、沙盘、雕塑、模型以及多媒体、投影、三维动画等声、光、电技术手段,实现内容与形式协调统一,成为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深圳改革开放成就的生动教材。

改革开放初期,关于特区的意义、地位,以及它对全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影响等问题在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学术界对深圳当代和改革开放历史的研究也处于空白。考虑到上述实际困难,深圳博物馆决定筹办反映深圳改革和发展的成就展——“今日深圳”。它成为当时反映经济特区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也是国内外观众了解特区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1990年“深圳经济特区十年成就展”

1990年初,为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10周年,深圳博物馆向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筹办“深圳经济特区十年成就展”。其“主要表现在党中央正确路线指引下和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特区人民艰苦创业的过程,特区迅速发展的历史经验,十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以及特区建设的光辉前景”。深圳市委宣传部派出专家,协助博物馆编写大纲,筹办展览。

1990年11月23日,“深圳经济特区十年成就展”开幕,展览分开拓篇、繁荣篇、进步篇、未来篇四个部分,展示了经济特区的创立和改革实践、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经济特区的未来规划。一经展出,引起强烈反响。展出第三天,江泽民总书记来馆参观并给予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两次播放开幕盛况,海内外十多家媒体积极报道。随后,解放军各总部、各兵种、各大军区和军事院校领导组成的十几个“将军团”前来参观。展览被外宾誉为“改革的缩影,开放的窗口”,成为深圳市委、市政府接待世界各国党政及经济代表团体的定点参观项目。

(三)1995年“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览”

1995年9月28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6周年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15周年,由深圳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和市计划局承办的“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览”在深圳博物馆开幕。该展览面积1,500平方米,由“伟大决策”“石破天惊”“一夜新城”“文明之光”“东方奇迹”“信息天桥”“科技精华”“五洲窗口”“飞越时空”“再创辉煌”等展区组成,全方位展示了深圳经济特区15年来两个文明建设、社会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展现手法以声光电组合的三维动画、多媒体、全景模型、幻灯、画卷、时空列车、幻彩涂绘、雕塑、宽荧幕音乐电视、特形布景建筑及大量实物和图文组成,打破传统的文物展柜陈列模式,以大手笔描绘和装饰展览空间,突出体现现代化,将思想性、科学性、真实性、趣味性与艺术性融为一体。展览开幕后引起巨大反响,外宾、各级领导和观众络绎不绝,成为深圳对外宣传的窗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课堂,把深圳博物馆的展览水平推上新台阶。1998年,该展览荣获“第一届(1996-1997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四)1999年“深圳市建市20周年成就展览”

1999年是深圳建市20周年。深圳博物馆在1995年举办展览基础上修改提高,筹办了“深圳市建市20周年成就展览”,同时参与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崛起的深圳——深圳市改革开放历史与建设成就展”总体设计工作。“崛起的深圳”展览在高交会馆展出,由于场馆使用原因,展出不到一年就撤展了。

(五)2005年“记忆深圳

——深圳改革开放史实物资料展”

2005年,深圳博物馆筹办了“记忆深圳——深圳改革开放史实物资料展”,展览面积1,000平方米,展出实物1,000多件、照片250幅、文件40多份、音像资料10多个,展现深圳经济特区25年改革发展的艰辛历程,以及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温家宝总理参观了展览,表示展品“很有纪念意义”,展览营造了“新旧对比的感觉”“准备工作蛮充分”,并评价该展览发挥着反映深圳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作用,是“大海中折射太阳光辉的一滴水”。

(六)2008年“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

2003年5月,深圳博物馆开始撰写“深圳改革开放史”陈列大纲。至2008年12月新馆开馆,大纲先后修改32次,并于2005年5月、2008年7月两次经深圳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期间,深圳博物馆召开全国性高层次专家评审会和各种形式的专家论证会20多次,同时向深圳市历任领导、国内专家学者,以及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和全市各区、部、委、办等相关部门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6万多字的意见和建议。此后,博物馆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分镜头脚本”,并将陈列大纲设计效果图两次在博物馆老馆展示和网上公示。2008年9月,“深圳改革开放史”陈列彩立面图被分送全市30个局和相关部门审查,核实文字、补充数据,更换照片,内容进一步翔实。

该陈列大纲构建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大背景下深圳改革开放史诗般的历史长卷,共分三篇:经济特区开创阶段(1978—1992年),重点表现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初期大规模城市建设、大胆突破旧体制和市场取向改革、实行外引内联、发展外向型经济和邓小平视察深圳等内容,以体现特区对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作用;增创新优势阶段(1992-2002年),以深圳在中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全面展示深圳增创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产业升级、法制建设等方面的新优势,充分体现特区的示范辐射作用;实践科学发展观阶段(2002年—),以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为中心,反映深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取得的成就以及对全国的带动作用。这一展览采用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结构,将重要史事分别列目,独立成篇,集中展示,如蛇口开发、国贸建设、工程兵工棚、土地拍卖、股票市场和小平南巡等场景,既突出改革开放主线,又使这些专题给观众以完整印象。

1995年“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览”开幕式

1995年“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高科技厅

该陈列面积3,200平方米,展出文物展品1,644件(套),照片1,200多张,历史文件213份,影视资料23份。展览空间设计雄浑大气,演绎了恢弘壮丽的改革开放历史画卷;陈列手段新颖,综合运用展板、实物辅以沙盘、模型、场景以及各类声、光、电技术,立体、全方位地展示了深圳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2009年,展览被评为“第八届(2007-2008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此后,博物馆每年都根据深圳发展情况补充丰富陈列内容,并向省内外推送各类专题展览。2010年,展览被列为纪念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要项目进行全面更新完善,增加了深圳在自主创新、深化体制改革、和谐社会构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深港合作等方面内容,于当年9月5日接待胡锦涛总书记及中央、省、市领导参观。

2014年,深圳市纪委与深圳博物馆合作,在“深圳改革开放史”陈列中补充了廉政建设板块。该展览成为深圳首批反腐倡廉教育基地之一。

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深圳博物馆总结深圳自2012年以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和深圳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全面推进特区各项事业所进行的重大改革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深圳改革开放史”陈列中增加“第四篇勇创新局 迈向新时代(2012年—)”,使得陈列结构更加完备,内容更为丰富完善。

30年来,深圳博物馆推出的改革开放主题系列展览已成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教育阵地。

二、参与筹办“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为更好地回顾历史、铭记使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加坚定自信,改革再出发,奋进新时代。经中央批准,广东省委、省政府筹办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主办大型基本陈列“大潮起珠江”展览。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物局,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体旅游局领导下,根据工作分工,深圳博物馆负责展陈工程,撰写深化展览脚本,以及全省改革开放藏品征集工作。

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位于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内,“大潮起珠江”展览布置于展馆四楼与五楼,面积6,300平方米。展览分“敢为人先 勇立潮头(1978-1992)”“增创优势 砥砺前行(1992-2012)”“走在前列 当好窗口(2012-2018)”三个部分,全面展示了广东改革开放40年的峥嵘岁月,生动再现广东改革开放重大决策、重大突破的壮阔历程,深入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展览共展出照片730余张,实物1,908件组,视频音频48个,图表52个,图板20个,互动体验15项,触摸屏七个,模型沙盘21个,场景15个,影院1个,地图11张,雕塑5个,液晶屏5个,电子翻书2个,其他形式4个。

展览旨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和引导全省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闻鸡起舞、日夜兼程,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 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览在充分吸收借鉴近年来国内举办改革开放主题展览经验基础上,重点突出思想性、历史性、科技性和艺术性。在思想性方面,展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在历史性方面,展览以广东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为脉络,通过重要照片、主题场景、实物藏品背后的故事,生动展示广东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成就。在科技性方面,展览以无人工厂、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船等展品,大亚湾核电站华龙一号主控室、天河二号超算系统、散裂中子源、港珠澳大桥等重大项目和供冷、绿色建筑、污水处理等生态保护项目模型,充分展现广东制造、智造水平。同时,展览采用68米投影长卷、“南海一号”沉船水下考古互动项目等一系列创新的展陈手段。在艺术性方面,配套展出《改革再出发》等一批反映改革开放题材的优秀美术作品,以艺术的形式生动展现改革开放的思想内涵和发展成就。

1999年“崛起的深圳——深圳市改革开放历史与建设成就展览”开幕式

2005年“记忆深圳——深圳改革开放史实物资料展”展厅

三、改革开放主题展览策展经验及思考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史研究是当代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改革开放主题的历史性展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要做好一个展览,必须先有深刻的理论研究。思想的深度和高度,决定了展览的基本魅力。展览的主题思想是展览的灵魂。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一部分,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已经启动多年,并有日渐丰富的研究成果。要突出通史类改革开放主题展览的思想性,就必须合理梳理历史脉络,进行严谨的历史分期,深度研究,高度概括历史阶段特征,选择需要展示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改革、重要成果、重要人物,理顺和组织好相互之间的历史关联与逻辑关联。研究有突破,思想才会有显现出来。办好改革开放主题的展览,要研究透彻改革的什么,如何改革和开放,改革和开放的成果,不同改革之间的关系,不同阶段同一改革之间的关系,改革与开放之间是什么关系。2008年深圳博物馆推出的“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从特区初创时期的突破旧体制的束缚,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的构建,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随着改革层层推进,历史脉络梳理清晰了,展线逻辑才会清晰,观众看展览才能清晰了解历史。

(二)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统一

通史类展览必须尽量真实全面反映历史,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领域的方方面面,在经济部分,也要反映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历程与成就,某些地域、某些行业不凸显可以简要叙述,尽量做到不缺项,但切忌平铺直叙,因为展览面积毕竟有限,必须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以面显体,形成一个宏大的展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展示,直接决定了展览亮点是否突出。参观完一个展览,观众能够留下印象的也是这种重点内容。在知识点的宣传和介绍上,展览不同于历史教材和统计公报,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知识索引,通过艺术化的形式,引起观众对知识点的兴趣,观众如果想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知识,可以在展览外翻阅专业书籍、统计公报。短短40年,广东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以“敢为天下先”的历史担当和“杀出一条血路”的革命精神,在改革开放探索中先走一步,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为全国提供了有益经验。这些“第一”涉及广东所有城市、不同部门、各个领域,展览面积有限,肯定不能全都展示,如何合理挑选展示这些“第一”是一项重要工作。2018年,广东省确定了创办经济特区、率先放开物价与初步建立商品市场、举办高交会与文博会、成功抗击“非典”、率先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等广东省改革开放40年40条重要印记,这些重要印记就必须展示,而且是重点展示内容。

2008年“深圳改革开放史”序厅

2008年“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国贸大厦建设场景

2008年“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蛇口开山炮场景

“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序厅

“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展厅

(三)编年通史展示与板块集中展示相结合

构思历史类展览的展陈框架,最普遍的做法是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设计,展示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但这难免出现不同历史阶段内,要反映同一领域内容的情况。如果这一领域的内容特征与该历史阶段整体特征基本吻合,可以按照编年体做法。如果阶段特征不明显,或者历史事件是跨阶段发生,则需要进行集中展示,即安排在某一历史阶段内以板块的形式按历史脉络展示,这也是纪事本末的历史学处理方法,这种处理可以给观众一种完整的知识体系。深圳在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不仅在经济领域不断改革突破,取得成就,在政治领域也不断探索,发生了一些重大事件。在1978年至1992年这段时间,深圳政治领域的探索并未取得突破性成果,所以“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采用板块式集中展示的方式,将1978年至2002年期间的政治发展历程在展览第二部分“增创新优势”阶段(1992-2012年)集中展示。

(四)多种艺术形式相融配合展示

一个展览无论政治性的主题有多强,都必须回归博物馆展览的本质,即艺术性的文化产品。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将历史语言转化为展览语言。提高展览艺术性,可以增强展览的魅力,吸引观众更长时间参观和停留,了解更多展示内容。对此,当代史陈列更要注重使用国内外最先进的展览手法和工艺,不断改进创新,精益求精,提高展览的科技含量和趣味性。根据展示的重点内容,可以全面使用场景、模型、沙盘、投影、多媒体,场景内配合使用最新的声光电技术,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巧妙利用展馆内四至五楼的68米悬空地带,采用投影融合拼接技术,分“壮美广东”“珠水春潮”“生活巨变”“创新引领”四个独立篇章,分别以超高清实景图片、水墨画、沙画和三维特效等形式,生动讲述广东改革开放40年城乡面貌蝶变、百姓生活变迁和改革创新引领等方面梦幻般的传奇故事,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深圳经济特区陈列深圳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深圳:无人机灯光秀精美绝伦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民国时期北平古物陈列所的陈列展览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获通过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