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变应变:中职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面临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9-01-29雷宁
雷 宁
(江苏省金湖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淮安 2116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国家提供人才支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指出:“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上述一系列大政方针的颁布出台都为中职学校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提出要求并指明方向。
一、中职学校教师学习状况的调查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09万所。专业设置共19类500余种专业,在校学生达1 597.32万人。[1]当前,我国已建立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现代职教体系的基本框架。但中职校面临因专业多而散,产教融合不深,体系不完善、专业吸引力较弱等问题,急需提升中职教师团队的力量。[2]
以金湖中等专业学校为例,目前学校开设了机电专业(包括机电、汽修、数控等)、计算机专业(包括计算机、平面设计、组装维修等)、会计、旅游等17个专业,虽然专业数量较多,但每个专业都不强。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共194人,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有99人,30周岁以下的教师只有5人,教师队伍整体呈现老龄化状态;其中,一线教师156人,外聘教师32人。本次调查对一线教师共发放问卷156份,回收156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51份,有效率为96.8%。
调查显示,能够主动学习的教师只有26人,占16.7%,他们是学校的中坚力量,能够部分引导和带领青年教师学习;想学习却无学习方向的教师有91人,占58.3%,这部分教师有学习愿望,却找不到合适自己的途径,没有适合的人引导或带领;想学习却没有时间和精力的教师有31人,占19.9%,这种类型的教师都是50多岁的老教师,因为家庭、儿女或老人等原因没有充足的实践和精力去学习;无心工作什么都不在乎只想混日子的教师有8人,占5.1%,这部分教师因为身体差、专业萎缩、职称晋升无望、没有升学压力等原因没有继续学习的动力。
二、建立中职学习型教师团队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年龄老龄化
江苏省金湖中等专业学校是由电大、进修学校、职中三个学校合并而成,加上近几年中考人数每年递减,而今年初三学生只有1 800人左右。一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两所普中,一部分学生选择五年一贯制大专院校,最后能选择学校的学生只有十分之一而已,学生生源量很少。因招生数量少,学校多年没有新教师加入,30周岁以下的老师只有1人,49周岁以上的教师高达99人,教师老龄化严重。大部分老教师被家中子女、老人或身体拖累,没有时间和精力教学。
(二)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
国家开放二胎政策以后,青年教师既要承担教育教学、各类大赛、论文、课题等任务,又要照顾家庭,出现了工作上应付、懈怠的现象。除了教学以外,抱着能不参加就不参加的态度,即使是参加的老师,也是在学校的压力下,应付式的参赛,缺少主动要求自我成长的意识。加上绩效机制,让教师看不到自身价值,无成就感,导致教师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青蓝工程流于形式
根据上级要求,很多学校都开展了教育、教学上的“青蓝工程”,但是只看到文件、条例,却没有真正的实施,只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青年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是主力军,需要老教师的指导和引领。虽然学校开展青蓝师徒结对,但是只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做到解惑引领的作用。
三、中职教师学习型团队建设的应对之策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组建教师团队,改变中专教师现有的学习态度,实现教师团队的力量,帮助教师个人快速成长,从而推动学校师资力量的提高和发展。
(一)打破教研组,组建教师团队
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人才培养规格,打破教研组结构,形成学习共同体,由一群专业知识与技能互补的教师构成的教师团队,具备教学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在中职教育教学问题上为形成统一的团队目标,相互持续交流学习、共享信息、合作探究,取长补短,促进教师共同成长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共同实现的教育教学目标。[3]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要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青年教师的打拼、新教师的亲和力。为了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校统筹制定关于教师团队的相关政策标准,并组织实施、进行经验总结和评定诊断。每个教师都有值得被其他人学习的优点和长处,也可以通过他人的优点不断完善自身的缺陷,使个人能够快速的成长,这样我们就不能仅局限于教研组所形成的教学团队,要利用每个教师的长处和优点,由教学能手、教育先进个人、技能大赛、教学大赛、论文、课题等方面组成的教师团队。如参加团队的省级“李学喜化工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包括:省人民教育局李学喜、市化工学科带头人、市技能大赛能手、市教学大赛评委、企业工程师等,通过学习型教师团队,大家共同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有效的解决问题,并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提出有效措施,边研究、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
(二)打破传统认知,追求先进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说:“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教师不能沉浸在自己的学识中,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企业的进步来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要认清现在社会的形式,更要知道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中职教师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实行中职特有的“做学教合一”教学理念,教师需要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效率上着力,让学生能够真正“动起来”,与企业融合,使得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到知识点,学到企业操作和技能。教师要从学生出发,一切以学生为中学,以就业为导向,以掌握技能为目的,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中职教师要不断学习,认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明确学习要点,懂得教师团队的重要性,会善于运用团队的力量和智慧不断提升自我素质。
(三)专家引领,青年教师茁壮成长
江苏省职教处的方建华所长通过对职教一线的调查与研究,撰写了《当前,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师专业发展》,引领中专教师要全面发展,加强教师间的学习、合作探究,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力量。中职教师既要有上好课的基础,又要有实践操作的能力;既要有教师的威严,又要有知心姐姐的情怀;既要有培养学生成为灰领人才的能力,又要学习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强教师团队建设,能够为教师间的交流学习、合作探究提供平台,唤醒教师们持续学习及改革创新的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学校及教师的发展。
教师学会“做中教、做中学”,发挥团队的智慧,建立工作学习平台,让每位教师既能发挥自己的主观力量,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学优势,也能学习团队其他教师的优秀观点,从而更加完善自身,让自己能够在团队的引导下茁壮成长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建设,能够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为教师相互交流学习与分享经验提供平台,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与成长,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借助信息化,实现资源共享
当前是大数据信息化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的优势,特别是像金湖中专这样的县域中专,很多教师局限于学校这个小区域,认为自己从事职业教育多年,且高级职称已评,可称为“职教大师”,自我感觉良好。却不知自己就像“井底之蛙”一般,看到的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井口,因而要鼓励教师借助信息化,学习全国优秀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先进观点,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教育理念,让中职教师在全国职教的海洋中不断学习成长,学习他人的优点,主动完善自己,让自己逐步也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
(五)借助多种形式,形成教师团队合力
根据“职教20条”:全力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要制定教师团队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任务:
·组织学习最新职教文件,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
·每年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1~2本;
·每年至少参加教学大赛、技能大赛或基本功大赛1次;
·每年撰写德育论文或教育论文1篇;
·每学期安排走出校门,学习考察至少1次;
·每年参加专题培训1~2次;
·组织团队教师参加“双师型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
·组织团队教师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
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领军人才、省中心教研组成员、市学科带头人等优秀人才带头交流学习心得,力求能起到“领学促学”的作用;在学校党委的支持下,在听取广大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完善并落实“倾向一线教职工”“多劳多得”的绩效方案,激发了教师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合力,为学习型教师团队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以教育科学为统领,以学科专业知识、职业知识和职业经验为基础,通过实践、培训来不断整合,使之和谐统一,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
(六)制定管理制度,促进教师团队的发展
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由教务部门牵头,结合各部门的力量,参考教师代表的意见,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制度方案,为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提供了经济和管理上的保障。每天的值班教师做到:听取一节随堂课、检查一个教案、检查学生作业5本、参加一个教师团队的活动。修改绩效方案,加大教师个人发展的力度,为参加教学大赛、技能大赛、论文、课题的教师们提供经济保障,让教师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学习型教师团队,并借助学习型教师团队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研科研能力,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