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的医疗档案管理探析

2019-01-29王彦

智慧健康 2019年8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医疗机构医疗

王彦

(沈阳市法库县卫生健康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办公室,辽宁 沈阳 110400)

0 引言

大数据作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和应用模式,能够借助数据整合共享和交叉使用的模式采集、整合、保管和利用数据信息,形成智力资源与知识服务,为人们的决策提供准确数据信息。但是面对新时代的数据信息管理,如何顺应时代的脚步,规范档案信息管理,通过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医务人员提供精确的数据,提高档案信息的使用率,是当今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1 大数据技术给医疗档案管理带来的机遇

在医疗事业中,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体现在可以完善的整合医院档案信息,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尤其是在医疗机构管理规模不断扩大时,更加需要档案数据管理的规范化,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的质量和查询档案的效率。并且由于以往的纸质档案记录属于手工记录,打印复印效率低,不能保证准确性,还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导致信息失误层出不穷,难以满足现代医疗档案管理的需要,因此扩大档案信息管理的深度,借助大数据技术本身的优势科学管理医疗档案,分析档案中病人的费用、治疗效果和病人体征等各项数据,结合数据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从根源上解决治疗不足和过度医疗等问题,减少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增强医疗机构各部门的凝聚力,解放管理部门的人力,节约物力、财力。另外,医疗机构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医疗档案信息细化管理,保证医疗机构档案记录详细化,有利于在查阅信息时,方便、快速地筛选和分享数据信息,提高医疗机构档案管理效率,促进医疗机构管理发展的进程。且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医疗机构的档案储存的安全性能,具体体现为医疗档案管理与医疗机构的整体运用密切联系,一旦医疗档案管理不当,势必导致医疗机构面临倒闭的风险。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医疗机构档案管理提供安全保障,借助各种计算机技术来规避档案管理风险,确保医疗卫生信息准确、完整,防止病人的就医情况等各项隐私信息泄露出去,充分体现出大数据技术在医疗档案管理带来的机遇[1-2]。

2 大数据技术对医疗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

医疗档案信息的原始凭证均是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储存信息,医疗卫生档案信息的查询也是使用人员在登录系统后方可查询,期间使用人员不能及时见到真实的原始医疗凭证,均是通过上传的信息资料,但是信息的上传都是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人员借助手工录入系统来完成,数据信息本身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使得后面使用者在识别与纠正数据信息时存在诸多不便。甚至部分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人员为了个人经济利益,篡改医疗卫生档案,不仅给各医疗卫生机构带来经济损失,还与大数据技术应用的理念背道而驰。另外,大数据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因以往纸质档案管理模式的应用根深蒂固,加上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推广程度不够,不能彻底改变医疗卫生档案管理的传统理念,无法深入推广大数据技术,这些均是领导管理层和各个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档案管理人员受传统理念的影响而引起,没有认识到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优势,接受新观念和新技术的意识不足,导致医疗卫生档案管理效率下降,仍利用以前的档案管理模式来管理医疗卫生档案。并且医疗卫生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没有完整的医疗卫生档案管理制度,即便部分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有档案管理制度与流程,但是由于制度的贯彻执行力度不足,缺少约束力,对档案资料的保存不规范,存在混乱管理的现象。除此之外,信息化的使用虽然能够规避使用者经常翻阅纸质档案,但是日常的医疗档案信息录入和原始档案储存花费时间,且这些数据信息保存未能实现信息化,没有科学地划分保存条件,加之对于纸质档案的管理没有做好防水、防尘、防火、防潮等工作,使得档案资料的使用效率下降[3-5]。

3 基于大数据的医疗档案管理措施

3.1 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医疗机构档案管理方式的选择与医疗机构领导层的态度相关,如果医院的管理者积极参与到大数据技术在医疗档案应用中,会有效扩大大数据使用的深度。表明了医院管理者思想认识在大数据技术推广中的重要性,因此不管是各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人,还是从事医疗卫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都需要及时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将数据共享理念应用到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中,实现医疗档案管理的智能化与信息化,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另外,医疗机构还需加大资金投入,重视对计算机人才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训,安排计算机方面的专家与优秀的档案管理人员讲解有关知识,强化医疗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经受利益的诱惑,从根源上保证医疗档案信息上传的真实性[6-8]。

3.2 加大安全保护力度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拥有储存方便、占用空间少、查询快捷等优势同时,也发生篡改、窃取盗用等安全风险,降低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针对上述情况,医疗机构管理层在应用大数据技术管理医疗档案时,应利用加密技术设置医疗档案的使用权限,提高医疗卫生档案的安全性能,达到提高技术服务效率的同时,降低因漏洞导致泄密风险。例如在医疗机构方面应用大数据技术时,医疗机构领导应组织档案管理即技术管理等工作人员,按期检查和维护电子档案的软硬件,确保档案信息的可读性与完整性,避免存在漏洞和病毒感染的可能。同时还需在软件安全管理方面设定专用资金,用于购买签署技术、防火墙、身份验证和仿写措施等安全技术,保证医疗档案管理软硬件设施,实现系统的升级改造,增强系统的安全防护性能,并设定密码权限,禁止越权使用档案资料。同时统一数据端口,形成一个完整的医疗档案安全管理系统,为医疗档案管理提供安全保障。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医疗档案的管理,为了防止数据丢失,还应做好档案备份工作,每周定期实现数据移动硬盘的保存和刻录光盘存档工作。

3.3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医疗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取决于规章制度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与制度化,因此在医疗档案管理工作中,为了统一工作标准、流程和规范,医疗机构应在国家实施的法律制度上,根据档案管理法及其规章制度,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各医疗档案管理部门中,做好档案医疗档案的采集、整理和保管工作,根据不同的医疗档案分类方案组织编目、分类、组合以及排列,规范医疗档案管理工作[9-11]。以某医疗机构的档案管理为例,为提高整个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形成相互衔接、支持和配套的档案管理机制,由领导和各级主管牵头,由档案管理部门及其人员全体负责,结合医疗机构对档案管理的需要,基于《档案法》、《医药卫生档案管理办法》等国家颁布的法律规定上,完善保密、归档、利用、保管、授权共享、奖惩问责制度、岗位责任、审查监督以及检查评估等集中管理系统,并将这些管理工作制度落实到每个部门、个人中,达到统一、规范管理档案信息的目的。

3.4 做好档案管理的保管防护工作

为了提高医疗档案管理的水平,应做好医疗档案的保管防护工作,在远离磁场和电场区域建设电子文件档案室,选择镍合金制作防磁金属柜,禁止选择铁制盒子,同时合理控制档案室内的温度与湿度,加强内部光线、灰尘和有害生物等防范工作,防止原始档案资料变质,影响到档案使用效能[5]。例如在医疗原始档案的保管防护方面,应根据国家标准机房的建设要求,结合医疗机构档案系统范围的大小建立相同等级的机房,并在机房中设定防盗门禁,安装监控,实时监控机房的运行状态,避免入室盗窃。同时通过双回路供电的方式连接发电机,安装自动灭火装置,利用短信、电话和圣光报警的方式传送信息,避免带来损失。同时控制电子档案的环境温度,保持在14℃~24℃,以防温度过高造成档案介质变脆,降低带机械强度,加快老化速度。而湿度过大导致磁带、磁盘膨胀和变形,无法保存。另外,在保管原始档案资料时,应直立排放,做好避光、防尘等工作,尽量远离强磁场与有害气体。

4 结束语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而如何有效的应用这些资源,最大的发挥医疗效率,是每个医疗机构领导者和医务人员永远的课题。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就是解决这个课题的实践,借助计算机技术加强对医疗档案管理,整合各种医疗档案信息,对数据实现智能化、精确化管理,利用最少的资源解决最大的管理问题,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节约医疗机构投入的费用,让医疗能够紧跟时代的脚步,稳定发展,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医疗机构医疗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