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熟颂于口 濡染于心
——经典诵读与普通话教学有效结合

2019-01-29罗筱娟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普通话语音教学

罗筱娟

( 遵义师范学院,贵州遵义 563006)

高校的普通话教学,立足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知识,需掌握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要领,掌握语流音变如上声、轻声、“一”“不”的变调规律以及语气词“啊”的音变,并能在语言表达中使用,同时还应具备方言语音语调的辨正能力和自我训练能力,能比较规范地用普通话进行朗读和交谈。通过训练,学生能清晰、流畅、得体表达,有一定应变能力,语态自然大方,为择业打下良好的口语表达基础。现在高校普通话课堂面对的都是“90后、00后”大学生,他们思想开放,思维活跃,面对这些年轻人,教学的理念、内容、途径、方式和方法都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适应新形势,体现新特点,方能满足新要求。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比较喜欢以诵读代训练的方式,也就是在字词短文的朗读之上加入经典诗文诵读训练。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文化史上的艺术瑰宝,是中国千百年来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诵读,可以明智、修心,可以让人领略美的同时创造美。教育家们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品性和气质很难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这样的人文素养须通过陶冶、熏习来获得。用经典让学生将中华美德熟颂于口、濡染于心,即为方法之一。清代文学家曾国藩也曾在《谕纪泽》中谈及诵读的体会:“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1]只有在吟诵中去充分玩味每个字的含义,方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因此,经典诵读与高校普通话教学的有效结合,既能使学生在诵读中体味感悟,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在诵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用浸润的方式提升学生品性和修养,也成为提升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普通话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课堂练习单一,教学缺乏针对性

我校的普通话课开设在大一上学期,师范专业自然班教学,非师范专业2个班合上。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字词、短文训练来提升学生口语表达的规范性,以老师教读学生跟读的方式为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对学生发音部位和口形的规范。但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口音各异,南北方差异较大,同一地区的话语音面貌也参差不齐,在有限的课时内和同一的课程教学下,无法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普通话的教学中不能用一把尺子、一种方法对待语音情况迥异的学生”[2],这样会导致语音面貌较差的学生的语音辨正效果不佳,班级普通话口语整体水平的提升不明显。

(二)理论讲解面面俱到,学生练习时间缩减

普通话虽然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也必须有理论的架构,以语流音变的轻声教学为例:教学时数为1课时,西南方言区的高校大部分都是本地的学生,方言中没有轻声,所以得讲清楚轻声的基本概念、性质,总结轻声变读的规律,然后在此基础上分类进行训练。理论的讲解就占据了课程的大部分时间,剩下较少的时间就只能迅速进行集体训练,难以兼顾个别学生。轻声的掌握还需要训练《普通话常用轻声词表》中的内容,也只能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就出现了理论讲解与实际操练时间上的均衡问题。

(三)学生课外“自主”训练,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

在本地学生占比较大的情况下,学生日常交流基本使用方言,氛围的缺乏,加上课堂教学时数少,学生的普通话提升更多地是通过朗读训练进行规范。在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中,教师无法进行充分指导,虽然也有老师尝试用微信群发语音的方式进行语音的纠正,每周一两次的听辨交流是可以实现的,但要把每个班一百多名学生逐一听音并纠正,如一个老师每周六节课3个大班约三百名学生,工作量太大,并不现实。因而,学生自主练习没有教师充分指导,掌握不了方式与技巧的训练,以至于事倍功半。

(四)缺乏普通话诵读的氛围

学生学业的繁重与浮躁的状态,导致他们普通话的学习多停留在课堂,课外的自主学习性并不高,而学生在课外训练的过程中,又无法反馈自身的语音问题,不断重复语音的错误或缺陷,就会产生训练也没有用的认知,更是无法营造起学好普通话的氛围。同时,网络中的流行语与时尚表达方式给普通话的规范表达带来了巨大挑战,如“蓝瘦,香菇”“美腻”等系列词语,让边音“l”和鼻音“n”本来就很混淆的南方同学,更是分不清楚了。网络用词与语法,导致学生在坚持说普通话的情况下,普通话语音的规范程度有退化的现象。这种现象也给高校提出要求,必须重视语言文化环境氛围的营造与建设。

二、经典诵读如何与普通话教学相结合

(一)选择典范文本,营造诵读氛围

1.首先是文本的选择,应该是经过历史长河积淀下来的反复吟诵的经典著作,既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深厚的人文情感,又能使诵读者怀揣着积极向上的力量,同时还需适宜诵读,因此篇幅不宜太长或太短。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宋代苏轼、柳永、李清照的词等皆为诵读的好篇目,例如学生耳熟能详的《将进酒》,这首诗非常适合青春飞扬的大学生诵读,在诵读中体味自信、自傲和遭遇挫折后的乐生哲学,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读来酣畅淋漓。又如汉魏时期的诗词、散文亦有不少适宜诵读的优秀篇章,如曹操的《短歌行》、曹植的《白马篇》,节奏感强,寓意明畅,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现代诗词当中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大气磅礴,学生读时激昂豪迈、意气风发。以上这些经典诗文都具有典范性,意蕴隽永,深入浅出,学生容易理解,适合诵读。在诵读中,师生以一种植根于当代社会和文化的时代精神,由表及里对文本进行解读,实现了课堂教学中的育人理念,营造了普通话学习的良好氛围。

2.其次是内容的讲解,根据不同的专业调整讲解的关注点。如文科或文字功底较为深厚的理工科专业学生,解读也不必过深,可以在“大学语文”教材中选择先秦诸子散文、汉乐府等较难的篇章进行尝试,在讲解内容的过程中进行适当延伸;而艺体类专业和部分理工科专业学生,内容讲解应浅显明白,可在古诗词中选择较为简单的篇目,范围适度扩大到现代诗歌、散文,主要针对诵读技巧进行讲解。

(二)丰富诵读形式,体会经典韵味

可以让学生采用各自朗读、小组齐读、男女同学搭档诵读、朗诵表演、吟咏表演等同方式进行诵读,尽可能扩大学生课堂诵读的参与面。

1.小组诵读。首先在班内进行分组,每组约8人,在每次课开始时到讲台上进行诵读表演,文本自主选择,可以是旧体诗、新诗、散文等,自行配乐、进行角色分配和其他形式的设计,时间五分钟。表演结束后,师生针对三方面进行点评:一是语音错误,二是态势规范,三是情感表达。

2.集体诵读。在教师的讲解后,全班集体诵读。在文本的选择上,因专业而异,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简单的角色分配,如果是男女生比例较为均衡的专业就采取男女分角色诵读,如果是男女生比例失衡的专业,如学前教育专业一个班可能只有一两个男生,这种情况下只能是按组来分角色诵读,诵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全体起立。

(三)构建诵读路径,掌握诵读技巧

在诵读的过程中要达到训练普通话的目的,首先要构建一个科学的教学路径,以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诵读为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文通,即教师进行范读和释义或者播放名家的诵读录音以作示范。通过范读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此诗的意境情感状态,但是这对教师的诵读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对文本有深入并独到的理解,因此教师也需不断提升自己的诵读水平。然后释义,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去诵读。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全诗情感急切,将诗人的喜悦之感描写得酣畅淋漓,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诗歌的情感要义,然后在诵读的过程中调度情绪。

2.字顺,将生僻字,易错字正音,为通顺流畅的诵读打好基础。就西南地区高校的大学生语音情况分析,这首诗首先是平翘舌的区分,特别是翘舌音的缺失或不到位现象较普遍,因此诗中的“传、收、初、裳、愁、诗书、日、春、穿”的声母发音须到达硬腭的位置;其次是后鼻韵的归韵,通常会将后鼻韵读为前鼻韵,如诗中的“青”字,后鼻韵母的鼻尾音是“-ng”,发音时舌根起作用,要抬起抵住软腭,前鼻韵母在发音时有一个口腔闭合的过程,后鼻音韵母则须是口腔打开的过程;第三是“h”“f”的区分,南方在“h”与“u”相拼的时候,会将“hu”发为“fu”,如“虎、户、湖”等,而诗中的“忽闻”极易错读为“fwén”;第四是受方言的影响导致阳平和上声混淆,如“北”字原调值为214,文中变读为21,但受方言语调的影响会误读为阳平“béi”,另外一个“即”为阳平,易错读为去声。其他一些为偶有的缺陷,如“剑、酒、下”等会有少部分学生出现“j、q、x”的舌尖音现象。在文通字顺后即可进行诵读的训练。

3.情起,领悟诵读内容的情感。诵读情绪的把握也是有章可寻的,首先要学会停顿,节奏上的掌握是情感的基础,“要做到慢而不断,快而不乱”[3]。可以将此诗作如下停顿:“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然后再看情绪,首联“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忽传”说明捷报来得太突然,以至于在“初闻”的一刹那喜极而泣、悲喜交集;颔联写到悲喜交集的诗人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实在不易,诗人回过头本想对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言表,亲人们都不再愁眉苦脸,弥漫在家中的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的气息;颈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此时的诗人已是老年,既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而今他既要“放歌”,还要“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正好春天已经来临,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还乡;尾联写诗人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至故乡。“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地之间路途漫长,从巴峡到巫峡舟行险峡,所以是“穿”,从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襄阳到洛阳走陆路,所以用“向”,串连起来了一个疾速飞驰的画面从读者眼前闪过。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诵读者的情绪也至高潮,意犹未尽时戛然而止。诵读的情态是惊喜——悲喜交集——笑逐颜开——手舞足蹈。

4.言表,辅以态势,声情并茂。态势语是在诵读的过程中通过身姿、手势、表情、眼神等手段传递信息的一种行为方式,是诵读的深化与补充,使表达更有力、更准确、更生动。

(1)站姿。诵读须站立,要求站姿重心正、双肩平,精神饱满。

(2)表情。常用的表现情绪的面部语言有:害羞、发怒、高兴、害怕,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主要的表情变化是惊讶、又喜又悲、欣喜与畅快,随着情绪的起落而推动的则是眼神的转变,目光要柔和,不可呆滞和游移不定。

(3)动作。即手势语言,一类是情意手势,主要表达诵读者的喜、怒、乐的强烈情感,既能渲染气氛,又助于情感的传达,如“漫卷诗书喜欲狂”可用;一类是指示手势,具有指明具体事物所在的作用,可以引导听众的目光跟随诵读者看向相应的事物,如吟诵到“你”“我”“他”“这”“那”等时,手点到即止,让听众清楚看到;还有一类是形象手势,这类手势主要用来描摹事物,给听众一种形象的感觉,如诵到“白日放歌须纵酒”时可以用手握杯去碰杯的态势表达,这样的态势既具体又形象。

(四)听记诵读录音,反馈训练结果

对课堂训练的加固有赖于课后的训练,同时也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在听了学生提交的诵读录音后,将其在诵读过程中的成系统性的语音问题进行反馈,同时给予诵读中断句、节奏、情绪度的建议。如果发现学生开始主动表达,并且敢于表达,那么在语音规范的程度上学生口语表达水平提升得更快了。如果在课间听见学生们或大声吟诵或小声争论,并指出邻座同学的语音错误,那么学生普通话的学习呈现出积极的其乐融融的状态。更有学生会私下与笔者探讨人生,倾诉自己对学业的困惑与迷茫,在普通话课结束之后依然保持着对语言表达的认真与热爱。作为老师而言,这就是莫大的快乐,收获的不仅是课堂上的认可,更多的是让学生怀揣一颗向上的心,朝着自己的理想目标前行。

三、结论

清代孙洙编辑的《唐诗三百首》序言中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4],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与学生们交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并不热爱阅读,但通过经典诵读,将诗文了然于心,久而久之也就能“腹有诗书气自华”。由此可见,经典诵读在普通话教学中应该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激发情感、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方面有着相当大的作用。教师通过对普通话课堂的精心设计,让学生在诵读中入情、入境、入心,细细品味,并为之动情,日积月累,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提高,在人文精神的养成过程中,行为亦得到规范,同时经典文化亦得到传承,书香浸满大学校园。将经典诵读与普通话教学有效结合,让中华文化瑰宝徜徉在大学课堂,熔铸在学生的生命里,愿大学课堂以经典相伴,与圣贤同行。

猜你喜欢

普通话语音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