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理论论治不寐※

2019-01-29洋1邓剑平1罗方涛1郭颖慧1薇2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五经泻火心安神

曹 洋1 邓剑平1 罗方涛1 郭颖慧1 章 薇2*

(1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湖南 长沙 410208;2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湖南 长沙 410007)

由湘西刘氏小儿推拿“五经助制”推治法发展而来的“五经配伍”理论[1],是湖湘针推学术流派的主要学术思想之一。其本局限为小儿推拿的临床运用,后由严洁教授将其学术理念推广应用到针推临床,并提出“针经治脏”“灸经调脏”“五经配伍”等学术观点及临床施治理念。在流派初期,五经意为从拇指到小指螺纹面的五个穴位,分别为脾、肝、心、肺、肾经,现谓“小五经”[2]。经过流派的发展,其意义拓展为与五脏对应的经脉在五行之中的特殊关系,即我经、子经、母经、克我经、以及我克之经,现谓“大五经”。五经配伍理论是在经典经络及脏腑辨证的基础上,结合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理论以及经脉脏腑相关理论,选取大五经的穴位,通过补虚泻实、补母泻子的治法来平衡脏腑阴阳,恢复脏腑阴平阳秘状态的方法。

本文以不寐的针灸治疗为例,介绍“五经配伍”的学术方法及理念,并希望能通过运用“五经配伍”理论,为针灸临床治疗不寐提供新思路。

1 不寐与脏腑的关系

不寐,现代医学称之为失眠,是指在具有充分的睡眠条件的情况下,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进而导致日间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症。临床表现为心烦不寐、入睡困难、睡眠短浅、多梦易醒、甚则彻夜不眠等症状[3]。《黄帝内经》中有关不寐的病名记载为“目不暝”“不得卧”或“卧不安”。

《续名医类案》中记载了难经阐述的五脏与睡眠之间的关系,认为人之所以能安然入睡,是由于五脏各安其位:神归心,魄归肺,魂归肝,意归脾,志藏肾。夜寐佳,五脏所司之魂神意魄志皆处于休生养息的状态。《类经·不得卧》亦云:“凡五脏受伤,皆能使卧不安。如七情劳倦、饮食风寒之类皆是也。”五脏被扰,则魂神意魄志不安,夜寐差。由此可见,睡眠与五脏关系密切。

1.1 不寐与肝 《灵枢·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肝血不足,则魂无所舍。《普济本事方·卷一》中也记载:“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外邪扰肝,魂不守舍,神魂不安则不寐。《症因脉治·内伤不得卧》中也认为肝火导致的不寐一为恼怒伤肝,二为谋虑扰肝。肝主疏泄,调情志,喜条达,恶抑郁,恼怒伤肝及所欲不得,终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阳火扰动血室,扰乱心神,故见夜卧不宁。肝经血虚,气机不畅所致之虚证,或由暴怒伤肝、肝火扰心所致之实证,皆可导致不寐,其中以实证居多。

1.2 不寐与心 《灵枢·本神》曰:“心藏脉,脉舍神。”《景岳全书·不寐》云:“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原因一为心主神明,乃君主之官,主宰人的意识、思维、情感,心神安定,则人体各脏腑相互协调,全身安泰。其二心主血脉,推动气血运行、流注全身,发挥濡养的作用,操劳过度,耗心气,伤阴血,损阴津,心神失养而神明逆乱,可致不寐。此为虚证。《灵枢·胀论》记载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张仲景亦认为心被水扰,则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卧不安”责之于实邪侵扰,烦心意乱所致。

1.3 不寐与脾 《诸病源候论》云:“夫食过于饱,则脾不能磨消,令气急烦闷,睡卧不安。”论述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宿食停滞,郁而化痰化火,脾胃不和,而致不寐实证。《类证治裁·不寐》曰:“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不居集》也认为劳倦思虑太过,伤及心脾,导致气血耗伤,气虚精陷、心神失养而不成寐。此证乃属虚。

1.4 不寐与肺 《素问·病能论》中记载:“肺者,脏之盖也,肺气盛则脉大,脉大则不得偃卧。”肺为华盖,与心同居胸中,肺心关系密切,外感内伤犯肺诱发咳嗽,咳逆倚息不得卧。若肺气虚弱,则行血无力,也可引发不寐。《症因脉治》中分析了不得卧的原因:一为肺热,金被火刑,二为肺寒,气机不利,三为痰扰,肺气闭塞,四为伤津,肺热焦满。肺主宣发肃降,气机调畅,情志如常,方能寐安。

1.5 不寐与肾 《素问·病能论》曰:“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安,故人不能是其病也。”肾乃封藏之本,主蛰,乃精之处也,若精血无处封藏,则原神不守而生不寐。《问斋医案·卷一》曰:“肾水下亏,心阳上亢,阳跷脉满不成寐”。论述了心肾不交所致之不寐病机。肾水亏虚,一则不能藏纳心神,故寐而不深,二则不能上济于心,故致相火流烁。心火炽盛,不能下交于肾,心肾不交,则神魂不安,寐卧不宁。

2 针五经 调五脏治疗不寐

不寐虽主责心肝,但与脾肺肾均有关联。由于五脏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因此,在治疗不寐时,应辨证论治,先辨其主责脏腑,再根据各脏腑之间的关系,选择针刺相应的经络如我经、子母经、克辱经来调节脏腑的阴阳使其平衡,从而治疗疾病。其中我经包括本经、同名经及表里经。

2.1 疏肝泻火 从肝论治 临床上与肝相关之不寐常见有肝火扰心、肝郁气滞、肝血不足,其中以肝火扰心最为常见。本证常伴见急躁易怒、头晕头胀、目赤耳鸣等症状。肝火扰心属木经实证,主病之脏责于肝,治当疏肝泻火,镇心安神。其母为肾水,其子为心火,其胜为脾土,其不胜为肺金。根据补母泻子的原则,此证当泻肝经及心经,其肾经则当补之以“滋水涵木”,脾经宜补以“培土抑木”,肝经气血已失衡,故泻所不胜之肺经,即泻肝、心、金,补土、水。

根据五经配伍理论已选定补泻之经,其次则为选穴。选穴当首泻肝经太冲、行间、大敦以清肝泻火。心包和肝经同属厥阴,取其内关、劳宫以通经泄热。肝胆互为表里,取胆经侠溪、光明疏泄肝胆实火。泄子经心经之少冲、少府、神门清泻心肝之火,补其母经肾经太溪以“滋水涵木”。肝火日久而乘脾土致其神疲乏力、不思饮食者,治以“培土抑木”,配以三阴交、阴陵泉实脾土。其所不胜之肺经尺泽、合谷针以泻之。

2.2 养心安神 从心论治 心火炽盛,心失所养、心肾不交皆可致不寐。本文主要讨论阴血不足致心失所养证,证属虚,其主脏在心。主补本经之原穴神门配以表里经之络穴内关以安神宁心。“虚则补其母”,然而因补肝经易引动肝风,根据肝肾同源的理论,当通过稍补肾经太溪以代补肝,以防太过而乘心。“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当以足三里、血海、三阴交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心失所养、心气亏虚,为防金反侮,当轻泻肺经尺泽以制脏腑平衡。2.3健脾养血 从脾论治 主脏在脾之脾虚血亏、宿食阻滞也可致不寐。脾虚血亏所致心脾两虚之不寐证属虚,针刺当用补法。其脾在五行属土,其母为火,其子为金,其胜为水,其不胜为木。取我经之公孙、三阴交以健脾益气,同名太阴肺经之太渊助脾升发,选表里胃经之足三里、梁丘穴健脾助运。根据“五经助制”理论,当主补脾经,兼补心经,补肺经,清肝经,补三抑一。同时轻泻心经之神门穴,肺经之太渊以及肝经太冲,以平衡脏腑阴阳。

2.4 补肺益气 从肺论治 主脏在肺之不寐多见于肺气虚耗、外邪壅肺之证。其肺气虚耗属虚证,当用补法补益肺气。根据“五经配伍”理论当以补金、补土、补水、泻木、泻火。选本经太渊穴、尺泽穴以补肺安魄。脾经乃肺经之同名经和母经,补其三阴交、足三里、血海以培土生金。表里大肠经之合谷、曲池补益气血。泻木经太冲、行间、侠溪及火经神门、内关。

2.5 交通心肾 从肾论治 不寐之心肾不交证属本虚标实,肾水亏虚、心火炽盛,心肾不交。其主脏在肾,当补水、补金、补土、泻火、泻木。选取肾经太溪以滋阴降火。心经为同名经及反侮经,泻其神门以防心火旺盛反侮肾水,此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之“泻南补北法”。肾俞以滋补肾阴,太渊以补益肺气,脾经之足三里、三阴交之以滋养后天之本。

综上所述,五脏的任一脏腑功能失调均有可能导致不寐的发生,故其治疗当从整体观念出发,分析不寐与各脏腑之间的关系,从而正确施治。但其不寐主责仍在心与肝,应坚持以疏肝泻火、养心安神为基本治则。

3 医案举隅

王某,女,55岁。诉“失眠多梦5年余,加重半月”。患者平素操劳忧虑、急躁易怒,5年前出现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眠,期间多处求医未见明显好转,不规律服用镇静剂及中药,失眠症状时有反复,半月前患者因在家中与子女争吵后出现失眠症状加重,往往通宵不能合目,彻夜难眠,日间亦不能入睡,精神疲惫,伴见头晕头胀、口苦面赤,纳欠佳,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诊断为不寐(肝火扰心证)。治则:疏肝泻火、镇心安神;取穴:行间、太冲、劳宫、内关、侠溪、光明、少冲、少府、尺泽、合谷诸穴针以泻法,阴陵泉、三阴交、太溪针以补法,得气后留针30 min,连续治疗2周,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嘱其逐渐减少服用镇静剂,治疗时辅以心理疏导,持续治疗2月后,不服用镇静剂亦可安睡4~6 h。

方义:此为肝火扰心之肝经实证,根据五经配伍理论,当泻肝经、表里之胆经、同名心包经、子经心经及肺经,补肾经,稍补脾经。取太冲、行间泻肝经实邪,取侠溪、光明以疏泄肝胆实火,内关、劳宫以通经泄热,少冲、少府以清泻心火,尺泽、合谷以泻肺热。三阴交、公孙实脾以“培土抑木”。其母经则当补之,故补太溪以“滋水涵木”。

4 小结

不寐的发生虽然与五脏机能的紊乱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其主病之脏仍属心肝,临床治疗当以疏肝泻火、养心安神为其基本治则,并贯穿始终。在临床治疗不寐时,应当准确辨证分型,辨其主脏及虚实,根据五行生克理论,选取相关联的经穴调节脏腑阴阳平衡,以恢复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这是中医整体观念及治病求本理念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体现,也为临床针灸治疗不寐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思路。

猜你喜欢

五经泻火心安神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养心安神常按神门穴
心悸失眠方
“四书五经”包括哪几部书
勤向窗前读五经
清肝泻火 试试槐花入膳
口腔溃疡煎甘草黄芩
入秋藕如玉
莲子灯草饮能治疗失眠
朱熹的《四书》与“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