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新型城镇化问题探讨
——基于江苏省淘宝村的研究

2019-01-29

镇江高专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淘宝城镇化江苏省

孟 芳

(江苏科技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强调要将互联网创新成果有效运用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城镇化是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第二产业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城镇化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互联网技术正在前所未有地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建,有助于城镇化向更深层次迈进。

1 近年来相关研究综述

《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度推进新型城镇化。淘宝村的发展给新型城镇化进程注入了一股新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当前,对淘宝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模式、发展阶段、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瓶颈应对、农民就业问题、产业集群和推动新型城镇化等方面。对典型个案的研究是淘宝村研究的重点,如福建龙岩培斜村、广州军埔村、浙江义乌青岩村、江苏徐州东风村等,研究的个案以福建、广东、浙江和江苏四省居多。近年来,随着西部地区淘宝村的产生与发展,对淘宝村发展推动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脱贫致富的相关研究也开始增多。

近几年来,阿里巴巴集团每年发布关于我国淘宝村发展的系统的年度研究报告,作为淘宝村发展先驱和重点的浙江省也推出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浙江省淘宝村年度研究报告。江苏省淘宝村数量居全国第三,淘宝村发展给当地所带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学者们对徐州市沙集镇东风村与宿迁市颜集镇堰下村等典型个案的经验、不足及改进措施进行了研究,但缺乏对整个江苏省淘宝村发展现状与不足、对策与前景的系统研究。

2 江苏省淘宝村的发展

淘宝村在我国最早出现在2009年,这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淘宝村是大量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聚集在某个村落,以淘宝网为主要交易平台,以淘宝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为依托,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的网络商业群聚现象[1]。淘宝村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是特有的经济现象,它拉动了农民创业和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提升了农民幸福指数,在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8年10月,在第六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上,阿里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8)》,该报告显示,全国3 202个淘宝村广泛分布在24个省(市、区),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福建、河北六省的淘宝村数量领先,合计占比超过95%。江苏省淘宝村有452个,较2017年多190个,位居全国第三。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利好政策持续出台,江苏省农村地区正处于加速互联网化的进程中,淘宝村的发展得到进一步推动,宿迁、徐州、苏州的淘宝村数量位居江苏省前三位。

在“互联网+”背景下,苏北地区淘宝村的发展在江苏省内处于领头羊的地位,农村电子商务在苏北地区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大大推动了苏北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当地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新的尝试。新型城镇化发展本质上包含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经济空间布局,让农村地区能有机会以较低的成本对接大市场,共享发展资源。农村地区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和无边界的特性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低成本信息交换和流动,推动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

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徐州和苏州等地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主要包括交易服务、营销服务、支付服务、物流服务、培训服务、IT服务、电商园区、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融资服务等。江苏省内大多数淘宝村已经出现专业化的电子商务服务公司,如宿迁的淘助理、徐州的淘宝店诊所等,主要提供广告策划、互联网课程培训等服务。江苏省淘宝村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推动、产业需求和电子商务平台的鼓励。淘宝村电子商务先行者的受益带动了更多后来者的加入,加速了网店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扩张。

依托较强的县域产业基础、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发达的交通物流,江苏省淘宝村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如丰县大沙河苹果、沭阳花木、阳澄湖大闸蟹、无锡水蜜桃等,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现象。家具产业是睢宁的支柱产业,全县约三分之一劳动力人口从事电子商务相关工作。据《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8)》,2018年睢宁县淘宝村数量达到92个,成为江苏省第一大淘宝村集群、全国首个“所有乡镇都有淘宝村”的县。淘宝镇是阿里巴巴集团2014年提出的名称,指的是一个镇、乡或街道拥有的淘宝村大于或等于3个,即为淘宝镇。江苏省一共有50个淘宝镇,睢宁县就有10个淘宝镇,覆盖超过一半乡镇,其中沙集镇、高作镇的所有行政村都是淘宝村。

江苏省淘宝村的产生和快速发展推动了人口、信息、生产、物流等在农村的聚集,加速了江苏省农村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江苏省淘宝村在未来5~10年还会呈现常态化的发展,农村信息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江苏淘宝村在促进江苏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就业创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转变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 江苏省淘宝村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

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的道路,促进城镇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江苏省淘宝村的发展对于农村居民现代化、农村人口转移、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繁荣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解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3.1 农民现代化程度提升——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明确人是城镇化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是城镇化的终极目标。城镇化是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镇型转化,是城镇文化和价值观在地域上的扩散,是生产和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商业文化通过互联网深刻地影响着江苏省乡村文明的发展,有利于乡村现代文明的构建。淘宝村的发展推动了江苏省乡村文明的再造,广大农民通过互联网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限制,及时对接市场,更多地接触现代文明,而且淘宝村的发展对于农民现代化认知方式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农村居民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使农村居民逐步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农民,实现真正的“人的城镇化”,加快了江苏省新型城镇化进程。

3.2 农民就业本地化——“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城镇化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对劳动力的需求减缓,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城市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受到影响。淘宝村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本地就业的机会,有利于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推动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有数据显示,1个淘宝村网店大约可以提2.8个直接就业机会。据《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7)》,2017年,在全国返乡农民在电子商务领域创业最活跃的10个县中,江苏常熟排名第五。截止2017年底,江苏沭阳拥有41个淘宝村,电子商务创业氛围浓厚,25万余人就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花木是农民创业的主要方向。江苏睢宁拥有92个淘宝村,电子商务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显著,全县共有3万多个网店,直接带动就业8万多人,间接带动就业约13万人。在很多淘宝村,年轻人负责打理网店,中年人负责家具的生产和制作,老年人和残疾人负责简单的包装和其他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农村社会的众多社会难题得到有效化解[2]。淘宝村是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向乡村传播的结果,现代生产与生活方式促进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改革。江苏省淘宝村发展带来的“离土不离乡”的本地化就业模式有利于家庭结构的完善、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缓解农村“空心化”现象,一些淘宝村所在地的治安事件不断减少,推动了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发展。江苏省淘宝村的发展促进了农民返乡就业和就近就业,推动了农村人口城镇化聚集,也进一步加速了江苏省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3.3 农民收入增加——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淘宝村发展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农民在淘宝村扮演着多重社会角色,如老板、生产人员、售后服务人员、营销人员、会计、快递员、网络技术员等,就业多元化带来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据《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7)》,2016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40个淘宝村人均收入1.62万元,比全县人均年收入高17%,促进了农民的就业增收,也对周边村庄起到了辐射和示范作用,带动了更多人脱贫致富。江苏省新沂市新段村的仿皮草业务占据了淘宝同类产品的半壁江山,经过集聚发展,新段村从事电子商务的达1 480多家,2016年实现网络销售7亿元,带动周边就业人口3万余人,人均年收入超过5万元。淘宝村发展吸引来的外来就业人口又促进了本地生活方式和公共服务的发展,推动了本地产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配套服务的完善,推动了当地农村的城镇化。

3.4 农村产业转型和商业模式创新——农村生产方式的城镇化

“互联网+”背景下,部分农民在市场引导下通过互联网加入电子商务领域,低成本对接全国或者全球大市场,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商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江苏省一些地方政府为推动当地淘宝村发展陆续兴建了产业园,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服务机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淘宝村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的完整生态系统。农民被分化成生产商、服务商和网商的角色,农村社会市场分工日益现代化。淘宝村发展也促进了相关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商业模式的转型,带动了相关配套服务行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生产方式的城镇化。江苏省宿迁大众村通过大力发展家具电子商务,年销售额达数亿元,淘汰了废旧塑料加工业,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成功转型,实现了绿色发展。江苏省沭阳颜集镇有3200多个网店、8000多个家庭花卉农场,年销售额10亿多元,极大推动了农民的就业和增收。淘宝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利用先进信息手段和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促进了农村产业转型和大规模业务扩展[3],推动了农村生产方式的城镇化。

3.5 农村信息化——城乡信息鸿沟不断缩小

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不断发展赋予了城镇化新的内涵,催生了新型城镇化的新模式。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在农村的不断普及,城乡间的信息鸿沟不断缩小。广大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快速发展,给淘宝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到目前为止,江苏省已经实现农村数据热点区域的有效覆盖,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数据业务需求覆盖率达到95%。淘宝村成为传统乡村主动学习和利用先进信息技术的试验场,城乡间构成了一个联系更加紧密的网络系统。淘宝村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实现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能量流、信息流的畅通,有助于城乡间的自由平等交换、开放合作,促进城乡一体化[4]76。“互联网+”背景下江苏省淘宝村电子商务对信息化技术的利用推动了乡村经济转型和社会和谐,成为强农、惠农和便农的新平台,也成为新型城镇化的试验场。

3.6 淘宝镇发展——小城镇发展的新探索

在信息化时代,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从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集中式城镇化模式和路径转变为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分布式城镇化模式和路径[5]。小城镇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服务业为依托,在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江苏省部分淘宝村的发展呈现集聚的特点,淘宝镇也随之出现。据阿里研究院《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8)》,2017年江苏省有30个淘宝镇,2018年有50个淘宝镇[6]。越来越多淘宝镇的出现是江苏省淘宝村集聚发展的产物,是江苏省淘宝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跨区域整合和再造的成果,是“互联网+”背景下江苏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发展的新探索,推动了地区产业分工优化和产业规模扩大,为城镇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对江苏省乡镇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转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4 “互联网+”背景下江苏省淘宝村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对策

“碎片化”是英国学者希克斯分析组织功能分化的一种隐喻,是指不同功能的专业和组织之间,囿于缺乏沟通而不能有效协作,各自为政而难于处理共同的难题,导致组织间个别或者整体目标执行时的失败[7]。

淘宝村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有益探索,对新型城镇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淘宝村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土地、资金、人才、监管、经营能力提升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克服“碎片化”,需要农民网商、政府部门、相关行业协会和电商企业等展开充分有效的沟通与协作。

4.1 政府部门支持引导

政府应为“互联网+”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对淘宝村发展进行积极扶持,以淘宝村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化。

第一,政策扶持。江苏省各级政府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土地、资金、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帮助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突破发展瓶颈。2018年7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助力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在江苏的发展,为江苏省淘宝村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加强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江苏省高校数量在国内领先,各级政府要支持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围绕“互联网+”开展人才培训与应用研发工作,建立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注重培养和拥有一批质量高、数量足、结构合理的优秀农村信息人才队伍,尤其是淘宝村发展的带头人和实用人才。

第三,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城镇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为互联网在江苏农村的普及提升网络质量。第四,增进协作。各地政府部门在不同组织和个人的沟通与协作过程中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扶持成立以农民电子商务为主导的商盟,促进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合作。正如埃文斯等人强调的,政府在推动跨界合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积极的政府和充分动员起来的社会能够增进彼此的成就[8]。

4.2 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自我提升

广大农民是淘宝村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人的城镇化”,农民素质的提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江苏省有一些淘宝村消失,除了低成本竞争这一影响因素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乏较高素质的电子商务运营人员。总体而言,江苏省淘宝村就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缺乏互联网、知识产权、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淘宝村的持续深入发展,也对江苏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产生一定不利的影响。

江苏省淘宝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应积极关注并主动参与由政府、大型电子商务企业或者行业协会所举办的各种有关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活动。在具体学习内容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主动学习并积极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第二,加强电子商务领域知识的深入学习。学习按照客户个性化、差异化的要求去提供产品和服务,及时把握所从事电子商务领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第三,加强知识产权相关内容学习,淘宝村电子商务要做成规模型的商业模式,知识产权问题是关键,不仅要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而且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4.3 电子商务和物流企业积极参与

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市场趋势,作为“互联网+”积极推动力量的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企业应向广大农村地区不断拓展业务。江苏省淘宝村的发展得益于淘宝网所提供的宝贵平台,也需要淘宝网的积极有效参与,特别是在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方面。要切实推动大学生村官的信息化知识培养工作,助力大学生村官成为淘宝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淘宝网对江苏省淘宝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应该因地制宜并更符合农村居民的工作与生活习惯,要走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户在电子商务发展方面的需求和不足,直接面向农户开展信息化培训和指导。

物流公司也是淘宝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但是有很多物流公司只是在乡镇一级设点,村庄的物流点数量还不能较好地满足淘宝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农户的需求,应增加村庄的物流点数量,完善乡镇村级物流服务,提高物流服务质量,进一步促进江苏省淘宝村的发展。如顺丰物流公司加快布局全国农村的物流网络,已将物流网络覆盖全国大约40%以上乡镇,鼓励员工回乡创业,带动服务网点下沉,建立乡村站点,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影响力,助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农村居民广泛就业。

4.4 行业协会协调推动

2016年1月,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三农服务办公室在北京成立,主要负责研究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编写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大纲,组织开展人才培训,推广普及相关技术应用等。各地电子商务协会也越来越多关注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近年来,江苏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各地电子商务协会充分发挥了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作用,对推动本省电子商务的拓展、交流、合作起到了积极影响,也成为“互联网+”服务农村的重要推动力量。

江苏省各地电子商务协会应积极争取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加入,并成立专门的组织,为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咨询服务与沟通渠道。要积极为淘宝村电子商务发展争取政策和资源支持,努力争取和创造有利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规环境。要及时反映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诉求,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监督,努力实现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间的互动、资源互补和利益共享的目标,助力淘宝村电子商务的健康持续发展。江苏省各地电子商务协会应进一步开展相关专业方面的培训,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服务;定期开展关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学术研讨和交流、项目洽谈、网络展览展会等活动;定期开展农村电子商务调查研究,协助政府部门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江苏省淘宝村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发展。淘宝村的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创新和实践,也是新型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探索。江苏省淘宝村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从而让农业、农村和农民更多分享互联网创新的成果。

猜你喜欢

淘宝城镇化江苏省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校园“淘宝”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淘宝试衣间
淘宝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与报纸双赢——二论赢在守护这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