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芒博琼博》的研究现状综述

2019-01-29许家琳胡笑瑛

淄博师专论丛 2019年3期
关键词:里德黑人学者

许家琳,胡笑瑛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也已然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族裔文学的蓬勃发展恰是世界文化多元化在文学领域的映射,且美国非洲裔文学又在世界族裔文学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美国非裔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作家迭出、各领风骚,伊什梅尔·里德(1938-)正是其中备受瞩目的一位。

伊什梅尔·里德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后现代作家,同时又被称为继拉尔夫·埃里森之后最受关注的美国非裔作家。里德是一位多产作家,且创作领域广阔。自1965年开始创作,迄今为止已发表了10部小说、6部诗集、10部文集以及9部戏剧。目前,已杖朝之年的里德仍笔耕不辍,在文学写作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在文学创作伊始,里德便另辟蹊径,以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和多元文化理念挑战美国高度制度化与体系化的文化与文学,傲视文化霸权,颠覆传统,为新一代黑人作家开辟了崭新的创作空间,也为推动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曾一度获国家图书奖提名、两度获普利策奖提名,并先后斩获了古根海姆写作奖、麦克阿瑟奖以及旧金山文化节的“北非海岸奖”等。文学界和评论界对其作品的认可既是对里德文学成就的肯定,又是对非裔文学、非裔文化以及其作为构成美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价值认同。

伊什梅尔·里德对当代美国文学的重要贡献之一在于他推动了美国社会多元文化主义思想的发展。里德倡导解放思想、学术自由,以及文化的多元化,反抗文化霸权,反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一元论。他在作品中揭示并批判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清教徒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掠夺与精神奴役,并不断以边缘他者的身份,以其民族文化挑战白人精英社会和主流文化。里德重视对历史的重新解读,在创作中他试图通过被人们忽视的、遗忘的事实对美国历史进行重新构建,以此颠覆白人社会的“正统”历史,为多元文化的融合以及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奠定历史基础并提供发展依据。

其次,伊什梅尔·里德的创作既根植于黑人的传统、文化和宗教,又把握时代的脉搏对美国黑人文化进行创造性的阐释,这对黑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里德以源于非洲传统宗教的伏都教为基础,吸收其兼容并蓄的发展特点,并通过学习其他民族文化,融合时代发展特征,建构了“新伏都美学思想”体系,丰富和发展了美国黑人美学。“新伏都主义美学”几乎贯穿于里德的每部作品中,他利用“新伏都主义美学”回访历史,并对历史进行修正,从而揭示黑人民族乃至全体少数族裔在以白人为主导的美国社会中所遭受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以及他们为获得平等、权利与尊重而斗争的辛酸史与血泪史。里德在创作中更强调由精神的压迫以及文化的侵略而导致的自我身份的丧失与人心理的扭曲,所以对里德而言,传统的根基、精神的自由和文化的开放性是建立平等和谐社会的支柱。

因此,研究伊什梅尔·里德的文学创作对读者了解当代美国文学现状、黑人文学的独特文化特征以及美国社会复杂微妙的种族关系,对领略并欣赏美国黑人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魅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芒博琼博》是伊什梅尔·里德于1972年发表的第三部小说,也被公认为是他最重要的一部小说,为奠定和巩固里德在美国黑人文学史乃至整个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部小说以反侦探的形式讲述了一个侦探故事,侦查的过程表现了黑人历史、宗教、文化的演变史,以及多种角度解释神话的可能性,作者借此表达了其欲将作为边缘文化的非裔文化纳入正统史学的强烈历史诉求。

在这部小说中,里德彻底颠覆传统的小说写作模式,大胆地将图片、拼贴、脚注和参考书目等形式纳入文本之中,拓展了文学创作与创新的视野和空间。此外,里德的“新伏都美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框架在该小说中被建立完成。他在该小说中以非洲传统宗教——伏都教挑战西方传统的犹太基督教,利用“新伏都美学”的文化多元思想反抗西方文化思想一元论,反抗主流文化对少数族裔弱势文化的打压与贬低,主张文化平等、不同文化间相互包容、和谐发展。这为游离于主流文化边缘的少数族裔文化的生存、发展与繁荣提供了新的契机,对推动世界范围内文化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也具有借鉴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芒博琼博》是里德著名的代表作,也是里德对美国非洲裔文学以及“黑人新美学”的发展做出的又一贡献。该部作品结构新颖、内容奇特且寓意深刻,展现了作家非凡的创作才华与独特的美学思想,蕴涵丰富,值得深入挖掘与探究。作品一经发表便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与批评研究,尤其是21世纪以来,学者对此作品的研究热情日益高涨,研究角度更加广博。目前,国内外对该小说的研究取得大量的成果。现将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以对这部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概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芒博琼博》发表之初便成为国外学者与评论家关注的焦点,而且在其历经了时间洗礼与岁月的沉淀之后,评论家对此作品的研究兴趣与日俱增。研究者主要从黑人民俗文化研究、幽默与讽刺叙事、“厌女症”、意指策略等方面对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此外,也有研究者将《芒博琼博》与其他作家的作品进行了比较研究。

1.黑人民俗文化研究

弘扬民族文化、解构文化霸权并倡导多元文化主义一直是伊什梅尔·里德作品中所表现的主题之一,《芒博琼博》自然也不例外。这部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引起相当一部分研究者们的关注。如学者萨米·路德威戈(1994)通过分析《芒博琼博》的对话中或显露或隐藏的多元文化主义视角,强调了该小说中所体现的多元文化主义对话。[1]又如学者金俊永(2004)利用吉尔罗伊的跨大西洋黑人文化理论研究了作品中美国非洲裔文学流散现象并肯定非洲流散文化将以其富有成效的想象性在美国后民权主义的时代背景中继续生存与发展。[2]同时,他在文中指出里德通过对非洲流散文化矛盾的渲染戏剧性地描述了新伏都的真实性以及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此学者旨在探讨此部小说如何修正非洲中心主义与非洲本质主义的极端态度并携手其他民族文化走向共同的文化遗产,在新世界中开拓未来。

2.幽默讽刺

伊什梅尔·里德是一位伟大的讽刺大师,他犀利的笔锋中隐蕴的幽默元素对强化作品主题具有重要意义。幽默讽刺已然成为里德独特的写作风格并广受文学评论家的关注。如学者莎伦·A·杰西(1996)通过分析《芒博琼博》中幽默讽刺叙事指出幽默与讽刺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了主题——批判西方主义意义下的自我与身份。[3](P127-139)在文章中,学者认为里德利用黑人口语艺术、多种叙事维度等来制造幽默讽刺的效果,并且肯定“幽默”在该作品中是一把讽刺的利剑,不可忽视其背后隐藏的严肃内涵。该学者还强调里德在《芒博琼博》中讽刺任何形式的本质主义与种族中心主义,尽管在作品中里德以“叶斯·格鲁”为象征的美国非裔文化对抗美国白人文化霸权的象征“阿托恩”,但“叶斯·格鲁”是超越传统黑人民族文化,不断融合、发展的理想主义下的文化状态。里德在此小说中以幽默讽刺西方政治霸权、文化压迫,并为读者重新审视并思考历史、政治、艺术与科学提供了多重视角与维度。

3.“厌女症”

里德热衷于与评论家对话以期推动文学领域内的艺术形式革新,然而他本人持有的怀疑主义、反本质主义以及不妥协的姿态却常使他陷入与文学批评家们的唇枪舌战之中。其中,他与女性主义者尤其是激进女性主义的矛盾尤为突出,女性主义的评论家断定里德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负面消极,里德甚至被贴上“厌女主义者”的标签,这曾为里德带来恶劣的负面影响。然而,随着学者对其文学理念不断深入的了解,对里德的研究愈趋全面化。派特里克·麦吉(1997)通过对里德的《芒博琼博》的讨论指出应该在一定的历史语境下辩证公平地看待里德作品中的“厌女症”倾向。[4]他指出里德在作品中塑造了负面女性人物或他的作品中女性人物具有某些缺陷,这并非为了丑化女性而是对人性丑恶的揭露与讽刺。里德对女性主义者反思其内部出现的种种矛盾与问题起到了敦促作用。

4.意指策略

黑人民间意指是里德作品中较为突出的文学写作策略,《芒博琼博》中对意指的运用也吸引了学者的兴趣。如学者莉迪亚·可儿(2012)对该作品中虚构与真实历史的交杂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象征与指涉做了分析解读。[5]该学者强调小说中现实与虚构的交织不仅通过对自我指涉和语言不确定性的利用定义了《芒博琼博》是一部后现代小说,更值得注意的是里德意图进行一场艺术的游击战,即里德在文中暗指了一些历史人物以及他们所象征的更广阔的历史和文明背景,并对所谓的“伟大与文明”做了辛辣的讽刺。此外,该学者在文章中通过比较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与里德创作的《芒博琼博》的潜在巧合性,指出该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5.比较研究

国外学者除了从上述角度对《芒博琼博》进行分析研究外,还对该作品进行了比较研究。如学者穆巴亚(2002)将伊什梅尔·里德的《芒博琼博》、佐拉尼尔·赫斯顿的《骡子与人》和詹姆斯·鲍德温的《向苍天呼吁》三部作品中的非洲因素、种族关系与流散身份进行了研究,并对作品中的民间故事、布道、世界观和修辞策略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肯定了上述三位作家既传承了传统黑人民族文化又吸收了欧美西方文化构建出的双重文化身份在他们作品中的体现。[6]他将后殖民主义理论下的非洲文化流散作为其研究的理论基础,指出当代黑人文化具有现代性和双重意识,表现出混合性、跨国性和不连续性的特点,并讨论了里德意欲在流散黑人民族与非洲土著黑人之间建立起某种特殊关系的尝试与探索。

又如学者詹姆斯·卡希尔(2005)结合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对话理论、复调理论和未完成理论将四部幽默式小说:伊什梅尔·里德的《芒博琼博》与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约瑟夫·海勒的《第22条军规》以及托马斯·品钦的《叫卖第49组》进行了比较研究。[7]他在文中从人物之间的互联性、话语意义,以及人物、对话与情节的不确定性与开放性剖析了作品并用狂欢理论分析了四部作品对美国社会现实的讽刺与鞭挞。卡希尔肯定了里德在《芒博琼博》中对美国种族秩序的质疑与颠覆。

(二)国内研究现状

虽然非裔美国文学批评研究在中国起步并不晚,但是国内学者对里德的关注相对较晚。相较于国外研究,国内对小说《芒博琼博》研究是从2000年之后才有对其进行专门研究的期刊、论文,且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根据笔者目前收集到的资料,仅有少量期刊和论文专门对《芒博琼博》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其中,以从作品的后现代性入手对其后现代性元素进行研究的文章居多。此外,还有学者将《芒博琼博》与伊什梅尔·里德的其他作品做了比较研究。

1.元小说叙述

里德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挑战传统文学式样,大胆创新艺术表达形式,强调艺术的原创性。首先,《芒博琼博》以元小说叙事策略吸引了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如学者曾艳钰(2001)通过分析该小说对后现代叙述手法的运用,打破传统的叙事结构框架,充分体现了里德对传统话语模式的颠覆。她指出“里德对传统叙述结构的‘颠覆’主要表现在对‘元小说’叙事的应用上,在进行小说叙述时将琳达·哈琴的‘元小说’理论、米哈伊尔·巴赫金的复述策略贯穿于他自己的美学思想之中。”[8]而且她在文章中同时结合巴赫金的复调叙述理论分析小说,揭示了小说通过多重视角进行叙事,将不同的声音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对话。这既体现了后现代小说的典型特征,更是里德以对话形式的多样性表达对多元文化主义发展的坚持。

2.戏仿艺术

《芒博琼博》是一部后现代主义的试验性小说,其中体现的对传统小说体裁的彻底颠覆与对经典文学模式及内容的戏仿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又一焦点。如学者林元富(2008)着眼于作品对经典侦探小说的三大要素:侦探形象、罪案之谜以及叙事结构的解构来探讨该小说对侦探小说文类所进行的大刀阔斧式的“改革”。他在文章中指出,里德通过戏仿,“将政治、文化和种族等主题嵌入作品之中”,既重视对文类的改写又兼顾对价值的重构,形成了具有非裔民族特色的侦探小说变异模式。[9](P119-123)此外,学者林元富(2008)还分析了该作品在戏仿过程中融合的伏都教模式,阐释作品中体现的多元文化意识,并强调对此文本的政治性评判。[10]

学者庞好农(2017)则从“异质建构与陌生化的戏仿、历史与传说人物的戏仿与黑人灵魂的戏仿”三个方面入手,探究了里德如何通过后现代戏仿手法在本小说中的运用来歌颂黑人民族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自由、活泼的艺术形式,反驳西方主流文化对黑人民族文化的丑化与贬低,并倡导各民族文化的平等[11](P82-88)。在文章中,此学者指出里德匠心独运设计的文本形式与结构层级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并赋予文本独特的艺术魅力,并肯定了里德对美国非裔小说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3.比较研究

此外,国内学者还对《芒博琼博》进行了比较研究。如学者蔺玉清(2015)选取了伊什梅尔·里德在不同创作时期的5部作品《芒博琼博》《飞越加拿大》《鲁莽的注视》《春季日语班》以及《刺激》,以“新伏都”多元文化主义为核心,从文化构建、历史改写、政治意指、多元文化主义反思和话语批判五个层面出发,注重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新伏都”,从将近半个世纪的文化思潮变迁中分析里德是如何构建、发展和完善“新伏都”政治美学体系,并利用其艺术表现形式、政治与宗教含义作为对抗西方霸权社会、争取话语权力并书写主体身份的强有力手段的。蔺玉清指出里德的早期作品对伏都宗教元素的使用较多,而《芒博琼博》是“构建‘新伏都’体系的基础”,在作品中“根植于历史和政治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审视,从文化阐释者的角度关注美国的历史构建”。[12]而以《鲁莽的注视》为代表的后期作品中伏都宗教元素的使用减少,但学者蔺玉清认为里德在后期的伏都书写更注重从社会政治因素突出“新伏都”的文学书写策略与文化多元主义。

三、问题与建议

就研究角度而言,国外学者对《芒博琼博》的研究视角更广博、更深入。既探索了《芒博琼博》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急先锋与代表作,其张扬或隐晦的叙事特征及写作策略,又剖析了《芒博琼博》作为一部美国非裔文学,其写作内容或形式中体现的民族性及文化意识的双重性。同时,又有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文本与女性主义既冲突又融合,既矛盾又统一的复杂关系。国内学者研究角度则相对局限,集中于对《芒博琼博》后现代主义写作元素的分析与探究。就研究成果看,相较国内而言,国外可谓研究成果丰硕。尽管伊什梅而·里德及作品《芒博琼博》已得到国内学者一定的重视,但对其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与延伸,并需要不断改进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首先,《芒博琼博》至今为止还没有汉译本,这无疑阻碍了国内学者对此作品的关注,使得对此作品的关注人群局限于英美文学方向的学生和老师,所以翻译权威的汉译文本亦是国内学者的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国内学者要不断拓宽对《芒博琼博》的研究维度,如要看到小说中丰富的后现代主义元素,也要重视对本小说蕴含的民族性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的研究。总之,国内对伊什梅而·里德及作品《芒博琼博》研究需要不断深入与扩展,进一步挖掘探索作品的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里德黑人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黑人谈河流
“港乐”第三只“指环”《齐格弗里德》再攀高峰
收藏球鞋的当铺
学者介绍
善跑不擅游的黑人
“野兔子”传奇
美国第一位黑人三军主帅——鲍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