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水果语言”的对比与翻译
2019-01-29王慧峰侯学昌
王慧峰,侯学昌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一、引言
水果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资来源和生产对象,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对象之一[1]。人们最初只是将水果名称作为一种起到指代和区分作用的符号。随着一个民族语言交际的发展,出于表达更加丰富情感的需要,一些跟水果名称有关的语词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语言表达中的一部分。因此这些水果名称不仅具有最初的指代意义,还具有了新的文化内涵,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具体体现。这种被赋予的内涵和意义往往具有动态性,在不断更新、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逐渐沉淀下来,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本文拟通过追溯并汇总英、汉语中具有文化内涵的“水果语言”的来源,对其文化意义进行比较,并提供几种关于英、汉“水果语言”的具体翻译策略。
二、“水果语言”的界定及其来源
(一)“水果语言”的界定
尽管英、汉两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各不相同,但英语和汉语都含有一些水果名称并非仅仅用来对水果进行指称,还具有本民族文化特定的联想含义。还有一些水果名称的表达已形成固定搭配或习惯用语,其含义往往不能从字面领会,此类语言即为“水果语言”。“水果语言”多体现在一些固定搭配及习语中,包括熟语、俚语、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惯用语、俗语,等等[2]。
在文章的遣词造句中,若能引经据典,使用短小凝练、生动形象的“水果语言”,往往具有一定的幽默感,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脑海中呈现出丰富、形象、立体的意象,文章更具有民族色彩和文化气息。例如,一个人劝另一个人看书不要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这简短的七个字便生动地点明对方看书的状态——看书太快、未仔细品读;如此态度看书的结果——不知其味;以及暗含了贬损意味——用猪在汉民族中的文化义“蠢笨的”来比喻所指对象。
(二)英、汉“水果语言”的来源
若不同时了解英、汉两种文化中“水果语言”的形成之源、具体特征、文化意义、习惯用法和语用环境等,在翻译时常会不明所以、张冠李戴、错误迭出。以下介绍几种常见“水果语言”的形成之源,但并非所有“水果语言”的形成仅源于其中某个单一因素,而往往是交互产生、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分别将其复杂的形成要素进行溯源。
1.源于水果自身特点
由于水果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故其有很多自然的特征。在人类语言文化的产生、演化过程中,出于人类对水果自身特点的认知,产生了不少“水果语言”。
(1)源于水果的颜色
首先,水果的果皮或果实颜色形成“水果语言”。英语中,色泽白里透红的“peach(桃子)”有“年轻貌美的迷人女子”的联想义。在医学表述上,用“strawberry mark(草莓记号)”来指代一种颜色鲜红、凸出于皮肤表面的先天性血管瘤胎记。汉语中也用“草莓痣”来指代这种红色胎记。还有不少歇后语也源于水果外表的颜色,如“熟透了的桑葚——红得发紫”。
其次,水果的果皮和果实颜色搭配形成“水果语言”。“coconut(椰子)”由于外黑内白,被比喻为肤色黝黑、内心却受白人文化影响或持有白人观点的黑人。红皮白心的“apple(苹果)”比喻把白人社会的价值观当作自己的价值观的印第安人,他们的皮肤虽然是红的,但脑中的思想己是白人的了[3]。汉语里也有“香蕉人”,泛指在海外出生的华人移民后代,他们的皮肤是黄色的,然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却是美国式的“黄皮白心”[4]。
(2)源于水果的形状
英语中,“pineapple(菠萝)”由于形状和外部特征都与手榴弹相仿,因此有“手榴弹”的意思;“grape-vine(葡萄藤)”四处蔓延如同错综复杂的电话线,故被比喻为消息的传播途径;用“orange(桔子)”形容事物很圆,如“as round as orange”。而汉语却用“苹果脸”来形容圆圆的脸,小嘴儿被叫做“樱桃小口”,“梨”表示“梨形物”。
上述“水果语言”皆源于水果形状,还有一些“水果语言”源于水果自身特点。如手感较软的柿子有歇后语“老太太吃柿子——专拣软的拿”。瓜未成熟时瓜蒂难摘,产生习语“强扭的瓜不甜”。吃香蕉之前要先剥掉香蕉皮,口语也说“扒皮”,而多音字“扒”字的另一个读音又可组为“扒手”一词,故演化有歇后语“吃香蕉剥皮——吃里扒外”。
(3)源于水果的味道及口感
英语中,味道极酸的“lemon(柠檬)”往往用来指差劲的、无价值的东西;而香甜可口的“cherry(樱桃)”的联想义是美好的事物,有固定表达“a bowl of cherries”,意为“令人十分愉快的境遇或经历”。汉语中,有些水果的歇后语则充分利用了水果的味道,且往往暗含双关意,如“冬天吃山楂——寒酸”,“吃着菠萝问酸甜——明知故问”。再如“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则同时利用了水果的味道及汉字谐音,一语双关地表达了父亲与儿子生死决别时心中的酸楚难忍。
2.源于与水果相关的修辞
“水果语言”涉及很多修辞,如暗喻和提喻等,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委婉含蓄、幽默风趣。如“banana skin”常用来暗喻令人尴尬的事或隐患,“suck the orange”喻指“榨干好处”,而“a squeezed/sucked orange”喻指“被充分利用而不再被需要的人或物”。美国职业棒球赛训练地点正位于温暖的西柚种植区,因此将与美国职业棒球赛训练期相关的一切提喻为“grapefruit”。
汉语中也有用水果比喻时间的用法。每年春末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天阴有雨,正与江南梅子成熟同期,故称此时的雨水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宁吃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篓”也是源于一种修辞,用鲜桃隐喻好的事物,烂杏隐喻差的事物,指宁缺毋滥。我国古代文人吟诗咏赋时,常用赋比兴,其中就有以水果形象比喻佳人的,如形容女子美貌的“杏眼桃腮”以及描写杜十娘“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等。
3.源于风俗、宗教、历史、神话、作品和谐音等
从人类思想上层建筑的层面看,宗教、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从各个角度影响着人类语言和文化的演变。一些与水果相关的人文风俗、宗教文化、历史事件、神话典故和文学作品等,由于内容精湛、寓意丰富、流传甚广或富有代表性,逐渐演化而固定成“水果语言”。
(1)源于生活经历和风俗习惯
在人们的劳动和生活中,有一些与水果相关的句词被不断使用,最终演化为“水果语言”。英美民族的一天大多是从包含“egg(鸡蛋)”的早餐开始,到包含“apple(苹果)”的晚餐结束,后来“from the egg to the apple”便演化为“自始至终”的意思。美国人还有把水果切成小块浇上奶油的美味吃法,故“peaches and cream”便具有了美好之物的意象。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数千万操着不同口音、携带不同文化观念、有着不同宗教信仰的移民越海跨洋,从世界各个角落源源不断涌入美国[1],故用“a fruit cake”形容当今美国民族以体现这一特色。
汉语中有一大批和农业生产相关的“水果语言”,如“顺藤摸瓜”“瓜熟蒂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还有源于日常生活口语而产生的水果语言,如“仨瓜俩枣”,指一星半点、不值一提的事物或数量较少的钱。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水果也因谐音出现了新的意义,如年轻人常挂在嘴边的“鸭梨(压力)山大”。
(2)源于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在许多民族中地位崇高,对该民族语言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英美民族的基督教《圣经》文化多在英语“水果语言”中有所体现。例如,以下表达皆源于《圣经》:“Adam's apple(亚当的苹果)”指喉结,“apples of gold in a setting of silver”指说话合宜,“apple of one's eyes(眼中的苹果/瞳仁)”意为珍爱之物,“apple of Sodom(所多玛的苹果)”意为华而不实的东西,“bell and pomegranates(金铃和石榴)”意为永存不朽,“under one's vine and fig tree(在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指安家乐业。
佛教对我国影响最大,某些“水果语言”来自佛教教义或典故。例如,源于《因果经》的“前因后果”,是佛教讲的因果关系,也可指事情的整个过程。再如“因果报应”和“因果不爽”指善因必有善果,恶因必有恶报。
(3)源于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中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或角色,在生活中不断被重温与演绎逐渐形成“水果语言”。英语中“Big Apple”指纽约市。相传有一年闻名世界的加州苹果欠收,本不盛产苹果的纽约此时解救了苹果外销的窘境,后便称纽约为“Big Apple”。
汉语中“望梅止渴”“孔融让梨”的故事作为历史典故,于教科书上代代流传。“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始于素爱穿着石榴裙的杨贵妃时期,传说众臣一见到她走来便要下跪行礼。庄子的一则寓言讲到孔子曾于杏坛讲学,故有“杏坛”比喻人才荟萃之地或聚坛讲学之所。
(4)源于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
英国历史上曾受到多个民族入侵,于是英国文化总是或多或少带有一些外来侵略民族的文化色彩,如古罗马文化和希腊文化。英语中有源于伊索寓言的“sour grapes(酸葡萄)”,也有源于希腊罗马神话的“Mercury fig(墨丘里的无花果)”。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西王母蟠桃园的桃子被视为长寿之果,至今老人做寿依然用“寿桃”作为点心。文学作品中有源于《西游记》的“孙猴子赴蟠桃宴——不请自来”,出自《答许顺之书》的“囫囵吞枣”,出自《君子行》的“瓜田李下”,出自《游园不值》的“红杏出墙”,出自《乐府诗集·鸡鸣》的“李代桃僵”,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论》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的南橘北枳,出自《长恨歌》的“梨花带雨”等等。
4.源于字词的谐音
汉语中有些“水果语言”的产生源于该水果名称的谐音,但英语中几乎没有由此产生的“水果语言”。汉语中,“苹果”一般用来象征平安,“杏”有兴旺、幸运之意,“籽”成为祝愿多子多福的象征。最广为人知的旧式婚姻习俗就是新郎新娘进入洞房,主婚人会向新人头上抛洒枣子、栗子、莲子、桔子、桃子,寓意“五子登科”,而婚床上往往布置好红枣、花生、桂圆、栗子,希望他们可以“早(枣)生贵子”。如今中国网友给欧美明星起的昵称多是根据谐音,如一提起“小李子”人们便联想到电影《Titanic》走红“Leonardo DiCaprio”。
三、英、汉“水果语言”文化意义对比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语言活动的大环境,各种文化因素都必然体现在语言文字之中。在语言活动过程中,处处都有文化的烙印,时时可见文化的踪迹[5]。由于每个民族的语言有着各具特色的文化烙印,故同一水果名称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的联想义和文化意义往往不尽相同,或同一意思在不同民族文化中借由不同的水果形象进行表述。
(一)字面义和含义皆相同或相似
英语中的“apricot(杏子)”和“orange(桔子)”和汉语中的“杏子”和“桔子”都有“杏黄”和“桔黄”这种用水果名称指代与该水果相近颜色的用法,且所指颜色色相相同。英美人把孕妇隆起的大肚子称为“melon-belly”,中国人也把孕妇分娩称为“瓜熟蒂落”,都委婉地将孕妇挺起肚子的形象比作“瓜”。英语“cut the melon”,意为分红,这和汉语的“瓜分(巨额利益)”非常相似。
(二)字面义相似而含义不同
多数“水果语言”在英、汉两民族中具有不同含义。在西方“peach”指“漂亮女子、受人喜欢的人或物”,而在中国人眼中,桃子不仅有上述含义,还是长寿的象征。此外,汉语中桃子的联想义还有美色,如“桃花运”,但“peach”却无此联想义。在“桃李满天下”这一表达中,“桃李”还有学生的意思。在英语中“peach-red”只是一种颜色,但在汉语中人们常用“桃红柳绿”来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赋予“桃红”更诗意的形象色彩。
某些“水果语言”在两种语言中文化义完全不同。英语中“persimmon(柿子)”寓意为“奖励”,如“bring down the persimmon(击落柿子)”意为“获奖、拿锦旗”。但汉语里“柿子”的“柿”由于与“事”的谐音,人们对其寄托了“事事如意”的心愿,属于一种民间的吉祥物。
(三)字面义不同而含义相似
英语的“As you sow,you will reap”及“You must reap what you have sown”和汉语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基本含义相同。英语的“an apple of discord”和汉语的“二桃杀三士”也有异曲同工之处。英语的“lemon(柠檬)”和汉语的“傻瓜”都有形容人傻的意思,如“I just stood there like a lemon”意为“我就像个傻瓜似的站在那儿”。
(四)在对方文化中含义空缺
这里的空缺指原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5]。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语音系统并不相同,故某一语言中词语的谐音基本无法在另一语言中找到对等含义,由此往往产生空缺现象。如“梨”与“离”谐音,“梨”便产生了“分离”“离别”甚至“生死相离”的联想义。所以,一般在汉民族文化中,朋友间、新郎新娘不吃梨,看望病人也不送梨,以免“分离”。但英语中与“pear(梨)”读音相同的是“pair(一对)”,无法像汉语中的“梨”一个词同时表达“分梨”和“分离”两个概念。
四、英汉“水果语言”的翻译策略
关于翻译的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早已提出不同的主张,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中心要旨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保持原作的风格,忠实反映原作的面貌[2]。当无法同时兼顾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或存在文化空缺现象时,首先应将深层含义表达出来。通过前文英、汉“水果语言”文化意义的比较,以下提供几种关于英、汉“水果语言”的具体翻译策略。
(一)按照字面直接翻译
按照字面直接翻译法即按照原文的词语形式和字面意义直接翻译。当英、汉“水果语言”字面意义以及所要表达的隐含意义相同或相近时,可按照字面直接翻译。此法既保留了原文的字面意义以及隐含意义,也保留了原文风格。
英语的“The tree is known by its fruit”可翻译为“看果子,就可以知道树”。汉语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译为“Plant melons and you get melons,sow beans and you get beans”,“二桃杀三士”可翻译为“Three generals were killed because of only two peaches”,“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可译为“Mr.Wang selling melons praises his own goods—to praise one's own work or wares”。有时也可以在总体意思和形式不变的基础上稍作改动,如“宁尝鲜桃一个,不吃烂杏一筐”可译为“Would rather eat fresh peach bite,not being rotted one basket of apricot”,用“bite”替换“一个”,使其更为夸张、语言更有张力。
(二)改变形象,按照深层含义翻译
“水果语言”往往通过其中的水果所暗含的形象完成联想意义。当直译会导致目的语读者产生不正确的联想或不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甚至有文化空缺时,可以考虑将源语的水果形象译为目的语读者熟悉的形象,表达其深层含义。
英语中的“The only way out is fig-leaf diplomacy.”中“fig-leaf”意为“遮羞布、维持体面”,故这句话可按照深层含义译为“唯一的出路是维持体面外交”。再如“Cut the banana oil;flatter will get you nowhere.”中,喻体“banana oil”喻指奉承拍马屁的花言巧语,这句话可直接译出“banana oil”的本体——“别再花言巧语了,溜须拍马无补于事”。
(三)套用目的语文化中的对等语翻译
当目的语中有与源语意思大致对等的表达时,可以直接套用。此种翻译方法使读者更易接受,文本表达更为地道、文从字顺、形象鲜明。但使用此法须谨慎,避免有些“水果语言”意义表面相似,实则在褒贬意味和使用语境等方面有所差异。
英语中的“As the tree,so the fruit”和“The fruit doesn't fall far from the tree”可套用“好根出好苗,好树结好桃”“有其父必有其子”或“虎父无犬子”。“When all fruit fails,welcome haws”可套用汉语中的“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apples and oranges”可套用“风马牛不相及”。“A rotten apple spoils the barrel”和“The rotten apple injures its neighbors”可套用“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2]。汉语中的“自食其果”可套用“Stew in one's own juice”,“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可套用“To be penny-wise and pound-foolish”。
在翻译时要避免未理解某习语的文化背景便直接套用。如英语的“Don't cry stinking fish”与汉语的“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并不对等。前者意为“不贬低自己的能力,不拆自己的台”,而后者意为“说自己的东西好,标榜自己”。再如“青梅竹马”和“calf love”内涵也并不对等。
(四)增加解释的翻译
某些“水果语言”按字面直译无法令目的语读者明白其深层含义,此时便可以用增加解释法进行翻译。此法一般用于一个民族文化内约定俗成、广为人知但并非源于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或文学作品等的“水果语言”,比喻形象往往比较容易联想,稍加解释便令目的语读者恍然大悟,再增译只言片语便可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英语中“suck the orange”可译为“吸干桔子——榨干所有好处”。再如“banana belt”是“冬季避寒带”的意思,因为种植香蕉的地带向来气候温和,故此短语可译为“可以种植香蕉的地带——冬季避寒带”。汉语中“打个巴掌再给个甜枣吃”可译为“Gave you a slap and then a jujube—after some kind of damage to your interests,in turn,give you some advantage to win for your understanding,in order to continue to use later”。“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可译为“To pick up the sesame seeds but overlook the watermelons—to concentrate on minor matters to the neglect of major ones”。
一般“水果习语”具有多种翻译方法,由译者根据翻译目的、语境及需求选择处理方法。如“世外桃源”可以直接转换为源语所对应的“an ivory tower”,也可按增加解释法将其译为“The land of Peach Blossoms—a fictitious land of peace,away from the turmoil of the world”。
(五)增加注释的翻译
注释法和增加解释法有所不同。增加解释法是前半部分直译,后面增补说明源语的隐含意义,增补内容类似歇后语中起解释作用的后半部分。而注释法是指在源语文化中的“水果语言”在目的语中存在文化空缺,且其形成往往是源于复杂的历史典故或文化典籍,或者即使在目标语文化中存在对等语,译者出于文化传播的目的,可使用增加注释的方法,通过几句话进行详细描述和介绍。采用增加注释翻译法有利于源语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一般采用脚注等方法来解释源语中特有的文化现象。如下文中的例子便使用了增加注释的翻译法:
The use of car became an apple of discord①between Joe and his wife。
车子的用途引发了乔和他妻子的争端。
注释:① an apple of discord:出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掌管争执的女神厄里斯由于没有受到邀请,故意在诸神的喜宴上抛出属于最美者的金苹果,从而引发了三位女神以及两个民族之间战争,因此喻指“争端、祸根,指引起争斗的东西”。
五、结语
Munday认为翻译是受到社会文化规范限制的活动,其社会、文化特点使之不同程度地受到多种因素限制[6]。无论翻译何种语言,了解其背后的文化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语言处处体现文化,不可弃文化不顾而直接翻译语言。只有分析、比较和掌握英、汉“水果语言”的来源及在各自民族语言中的文化意义,才能选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将其所隐含的文化意义、联想意义表达出来,做到更加准确地翻译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