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痞病的中医经典教学查房病案1则※
2019-01-29叶悟李毅平孙永顺汤健王健
叶悟 李毅平 孙永顺 汤健 王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上海 200071)
中医四大经典是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古典著作,是中医精华所在,是继承和发展中医的主要内容,亦是中医教育的核心、主要内涵。它是衡量中医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我科充分发挥病区中医传承创新理念,以胃痞病为试点开展中医经典教育,在教学查房过程中运用经典原文讲解及分析,旨在培养学生中医经典理论水平及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并加强其在临床中对中医经典的应用能力。本文以1例胃痞病的教学查房为例,以中医经典为依据,对胃痞病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进行阐述及分析,并讲解该病例的遣方用药。
1 住院病史
韦某,女,46岁。2018年9月5日因“反复中上腹嘈杂不适1年半,加重2 d”入院。患者2017年3月起因饮食欠规律反复出现中上腹嘈杂感,胀闷不适,2017年4月于我院行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胃镜病理:胃窦部慢性炎症(++),活动性炎症(+),肠化(+),HP(++)。后因症情加重6月入我科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因情志抑郁测汉米尔顿抑郁量表提示:有抑郁43分。经治胃脘不适好转出院,出院后未按时服用抗抑郁药物。近2日来,因饮食不规律中上腹胀闷不适又作,饥饿时明显,喜热饮食。患者平素体质欠佳,恶风、怕寒、畏光,时有头痛,情绪较低落,大便赖药日行,夜寐差,不定期服佳静安定片助眠,自服谷维素、参松养心胶囊,自觉可改善睡眠。病程中无腹泻发热,无视物旋转,无头晕黑朦,无恶心呕吐。刻下:时感中上腹嘈杂感,胀闷不适,情绪低落,胃纳可,大便赖药日行,小便尚调,寐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体格检查均阴性。西医诊断:浅表性胃炎。中医诊断:胃痞,脾虚肝郁证。
2 查房记录
2.1 慢性胃炎与胃痞 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类型是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黏膜浅表性炎症,病好发于31~50岁男性,主要表现为中上腹胀满或隐痛,伴有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慢性萎缩性胃炎特指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的慢性胃炎,症状类似浅表性胃炎,没有特异性,以胃黏膜活检病理为诊断标准。
“胃痞”作为一个独立的病证,其名首次见于《黄帝内经》,亦被称为“否、痞满、否塞、否隔”。《素问·五常政大论》有曰:“备化之纪,气协天休……其病否”“卑监之纪,是谓减化,……其病留满痞塞。”《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太阳之复,……,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指出了“痞”可分为“胸痞”“心下痞”,胸膈胀满,心下痞塞为其主要临床症状。“胃痞”为“心下痞”[1]。
2.2 胃痞的病因病机 历代医家对“胃痞”的病因病机认识颇多,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观点:
2.2.1 外邪客胃 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八痞候》认为:“荣卫不和,阴阳隔绝,而风邪外入,与卫气相搏,血气壅塞不通,而成痞也。”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云:“寒极则血脉凝冱,反见土化制之,故坚痞而腹满也。”寒邪致痞。《是斋百一选方》曰:“中脱停寒,胸隔结痞”,指出寒停于中焦,脾胃运化无华而至痞。
2.2.2 饮食不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食饮不节,……,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藏。……入五藏,则满闭塞……。”《伤寒论》亦云:“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指出饮食不节,食谷不化,阻滞中焦,痞塞不通,而发痞满。《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酒瘀宿食不消候》:“此由饮酒多食鱼脍之类,腹内痞满。”饮食不消,而致痞满。明《杂病广要》:“谷劳脾胃虚弱,……,是脏腑气痞塞”。
2.2.3 痰浊内阻 《诸病源候论》有云:“痰实虐者,谓患人胸膈先有停痰结实,……,则令人心下胀满,……。”痰实虐患者,先有停痰,从而导致痞满。明·戴元礼曰:“诸痞塞及噎膈,乃是痰为气所激而上,……。”认为痰气相搏,而成痞证。《兰室秘藏》认为:“脾湿有余,腹满食不化,”脾虚湿盛,痰浊内生,阻滞气机,痰气交阻,气机升降失司,致痞满。
2.2.4 情志所伤 《诸病源候论》曰:“痞者,塞也,……由忧患气积,……所致。”痞塞是由情志因素引起的。李东垣《脾胃论》中提及:“忧气结中肮,……,心下痞满,不思饮食,”忧气内结,肝气犯脾致痞。明《景岳全书·痞满》有云:“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提出七情失和可导致痞。明《外科正宗》说:“暴怒伤肝……胸膈痞连两胁,”明确提出肝气怒盛,横逆犯脾,脾土不运致痞。《外科例要》曰:“七情郁结,胸隔不利……,”清代《证治汇补》曰:“七情不快,郁久成病。或为痞满,”《类证治裁》:“暴怒损伤,气逆而痞,”均指出七情不调,可致痞。
2.2.5 脾胃虚弱 《华氏中藏经》:“病在内,……不及,令人中满不食……。”指出脾虚可有“中满”。《伤寒论》提到:“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太阳病误下后,里虚邪陷,脾胃虚弱,升降失职,气机痞塞不通,故有痞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虚劳心腹痞满候》指出:“虚劳损伤,气血皆虚,……,故令也腹痞满也,”虚劳损伤,气血两虚,导致痞满。《脾胃论》:“元气虚弱,……,心下痞闷。”《兰室秘藏》曰:“及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胀满,或脏寒生满病,”久病脾胃受损,虚寒内生,气化运行不利,则有胀满。《杂病源流犀浊》云:“痞满,痞病也,本由脾气虚及气郁不能运行,心下痞塞填满。”
2.2.6 湿困脾土 金·刘完素认为“湿主乎痞”。《素问玄机原病式》:“土湿主否故也……湿为枳饮痞隔,……,故中满也。”湿邪易犯脾土,脾土在中焦,痞满主要病在中焦。《脾胃论》:“时当长夏,湿热大胜,……湿胜则食不消而作痞满。”清《伤寒指掌》:“脘痞满闷,舌苔白腻……此湿邪阻于气分,”指出湿邪入里,脾土不运,而成痞。李中梓《证治汇补·痞满》曰:“有湿热太甚,土来心下为痞者,……。”指出湿热之邪,阻滞中焦,而发心下痞。
2.3 辨证论治
2.3.1 辨治胃痞 首分虚实 张景岳将胃痞分为虚痞与实痞,分证论治。《景岳全书》云:“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邪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者为热聚于胃,胃气壅滞或痰食阻滞及水蓄气滞而成,虚痞者主要由于脾胃虚弱,脾阳损伤,寒凝气滞或脾胃气虚,正虚不运而致,或“邪热有余,正阳不足”所致[2]。
2.3.2 治实痞 重在消导 《素问》有云:“中满者,泻之于内。”“泻”,即是消导之意。《景岳全书》云:“实痞、实满者可散可消,”实痞主要因外邪入侵、饮食不节、情志所伤、痰气壅塞等所致,故治疗实痞以疏导气机、化痰消瘀为主。张仲景治痞有六法:泻热消痞法,如附子泻心汤证、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和中消痞法,如旋覆代赭石汤证、半夏泻心汤证;化气行水法消痞,如五苓散证;峻逐水饮消痞,如甘遂半夏汤证、十枣汤证;涌吐痰实消痞,如瓜蒂散证;温中散寒消痞,如桂枝人参汤证。
2.3.3 治虚痞 重在补益脾胃 虚痞者大多均是因脾胃虚弱引起,其特点为病程延绵漫长,反复发作,故治疗应当重视补益脾胃。《景岳全书》云:“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若服克伐之剂,……,此脾气虚痞也,宜六君子汤”又曰:“虚寒之痞,治宜温补,……。”《外科枢要》云:“……,胸膈膨胀,脾胃虚痞也,用四君子汤。”皆说明脾胃虚弱之虚痞,宜补益脾胃。
2.3.4 虚实夹杂 消补兼施 辛开苦降 在胃痞的发展过程中,虚实寒热皆可相互转化,故而寒热错杂、虚实相兼等复杂证型亦是常见。张仲景治痞六法中,对于寒热错杂中焦之痞,治以辛开苦降甘调,和中消痞,如旋覆代赫石汤证、甘草泻心汤证、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场证[3]。如“伤寒五六日,……,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此虽已下之,不为逆,……。……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证误下后,损伤中阳,继而可见“但满而不痛”的痞证,本方证的病机是脾胃虚弱、寒热互结心下。又如“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心下痞硬而满,……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屡次误下之后,邪气内陷,阳明邪热与太阴寒、饮之气互结于心下,合为厥阴病证,治以甘草泻心汤主。
3 脉案
本案患者长期抑郁,情志不畅,肝气郁积,横逆乘脾,脾胃虚弱。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气滞于内,故见胀满;脾胃虚弱,脾不升清,胃不降浊,故中上腹嘈杂不适;食滞肠腑,大便欠畅;心脾失调,心脉失养,心神不宁,故见夜寐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可为佐证。参合四诊,患者属“胃痞病-脾虚肝郁,心神失宁证”。治拟疏肝理气,益气健脾,宁心安神。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处方:柴胡、酸枣仁、大枣各12 g,炒白芍、当归、炒枳壳、川楝子、香附、黄芪、炒白术、海螵蛸、茯神各15 g,川芎、陈皮、黄芩、姜半夏、石菖蒲、郁金各9 g,炙甘草6 g。7剂。每日2煎,每煎200 mL,温服。
按语:方中柴胡主入肝胆,功善条达肝气而疏郁结;炒白芍养肝敛阴,和胃止痛,与柴胡相伍一散一收,助柴胡疏肝;香附专入肝经,长于疏理肝气;川芎主入肝胆,疏肝开郁,行气活血;陈皮理气和胃;川楝子清肝泻火;姜半夏味辛性温,行走散通,以助脾气上升;配伍黄芩苦寒燥湿,又能遏制辛燥化热之势;二药相和,辛开苦降,燥湿和胃,消除胀满便滞;黄芪、炒白术益气健脾助之,顾护胃气;郁金、石菖蒲开窍提神、疏肝解郁;更入酸枣仁养血柔肝;茯神宁心安神;海螵蛸制酸止痛。气滞日久则血行不畅,血滞为瘀。故予当归活血养血,又配白芍柔肝养肝。甘草、大枣为佐使,补中和胃,渐复受损之胃气。全方配伍,辛开苦降甘调,泻不伤正,补不滞中,气机通畅,升降复其司职,清浊归还本位。经上方加减治疗1个月后,病情稳定出院,门诊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