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和胃针法治疗痞满的临床研究肝胃不和型
2017-03-20赵承雅刘洋
赵承雅+刘洋
摘要:目的 本课题通过对比疏肝和胃、行气除满针法与口服中成药(加味逍遥丸),对肝胃不和型痞满的治疗前后的比较,观察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肝胃不和型痞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取疏肝和胃针刺法和口服中成药(加味逍遥丸)治疗,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疏肝和胃针刺法与加味逍遥丸对肝胃不和型痞满均有效,无不良反应。疏肝和胃针法比口服中成药(加味逍遥丸)的治疗效果更好。
关键词:痞满;疏肝和胃;针刺;加味逍遥丸
本课题研究的肝胃不和型痞满。针灸治疗是通过直接刺激体内的神经系统治疗疾病的刺激方法。服药治疗是药物被消化系统吸收体内治疗疾病的方法。所以本人通过针灸治疗组与中成药治疗组对比分析,探求出更安全、更有效果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60例患者均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年龄18~6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医辨证标准及西医诊断标准,并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合格者,按随机抽样分组原则,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中医诊断标准 ①临床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并有按之柔软,压之不痛的特点。②发病缓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病程漫长。③多由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因素诱发。
1.2.2西医诊断标准
1.2.2.1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大多为反复发作的消化不良症状;萎缩性胃炎可有贫血、消瘦、舌淡、腹泻等。体检时可毫无阳性发现,或仅有上腹部轻度触痛。
1.2.2.2胃下垂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瘦长体形者,经产妇生育较多者,消耗性疾病进行性消瘦者。有站立性昏厥、低血压、心悸、乏力、眩晕等“循环无力症”的其他内脏下垂的现象。
1.2.2.3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持续性或反复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如慢性上腹痛或不适、腹胀、易饱、嗳气、泛酸、恶心等,病程超过4 w。
1.3方法
1.3.1治疗组 选穴:内关、曲池、中脘、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公孙、三阴交。操作方法:将患者做仰卧位,暴露上臂、下肢、腹部,用75%酒精消毒穴位。留针30 min,手法为平补平泻法。1次/d,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疗程之间休息5 d。
1.3.2对照组 加味逍遥丸:成分: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牡丹皮、栀子、薄荷、辅料为生姜。主治作用:疏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疗程:服2次/d,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疗程之间休息5 d。
1.4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计算疗效指数。其公式为:(疗前症状积分-疗后症状积分)/疗前症状积分×100。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等级资料应用Radit分析。
2 结果
治疗组的痊愈为19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痊愈3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56.7%。提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见表1。
治疗前,两组间相比较P=0.975>0.05,提示:两组在分组时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经过治疗后,统计分析两组组内均有P=0.000<0.01,提示:两组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两组治疗后,统计分析两组间的差异性,结果显示P=0.000<0.01,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胃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慢性胃炎系指不同诱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慢性胃炎常有一定程度的萎缩(粘膜丧失功能)和化生,常累及贲门,伴有G细胞丧失和胃泌素分泌减少,也可累及胃体,伴有泌酸腺的丧失,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减少[1-3]。研究发现慢性胃炎还与遗传、年龄、吸烟、饮酒、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胃下垂是胃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引发胃下垂的原因,在医学界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最为常见的就是由于不良的饮食规律、不合理的饮食安排、体质等原因。器质性消化不良是由消化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如胃肠溃疡、肝胆疾病、胰腺疾病等,或因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可以说,功能性消化不良往往被描述为“消化不良”,嗳气,胀满,上腹部疼痛,或者有恶心、呕吐、胸部烧灼样疼痛等一系列症候群,但又未发现足以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病变,故本病又称非器质性消化不良[4]。
内关穴归于手厥阴心包经,为八脉交会穴之一,而通于阴维脉。阴维脉是联系全身阴经的脉络,五脏属阴,能治疗内脏疾病,所主治属本经之病和胃、心、心包络疾病及与情志失和、气机阻滞有关的脏腑器官、肢体病变。心包经络是心脏所主的经脉、心不受邪,由心包代心脏受邪而致病,凡邪犯心包影响心脏的神志病和气滞脉中、心络瘀阻所致病证皆取本穴。情志失和、气机阻滞而致肺气上逆,胃气上逆及气滞经络,气滞血瘀等病征亦属本穴主治范围。说明,内关穴可维持体内阴阳、气血平衡,以能缓解胃痛、呕吐等症状。曲池穴属手阳明大肠经,而大肠经之合穴。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疏风解表、调和气血、调理胃肠等功能。还称曲池穴为“强身健体穴”,还可和胃利肠、健身强体。中脘穴属于任脉上腧穴,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在生理上位于胃的贲门和幽门之间,因此能够帮助治疗胃部疾病。以主治脾胃病症,即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反胃,吞酸,膨胀,水肿,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胃炎,胃溃疡,胃扩张等。可帮助病人健脾开胃,解决各种消化问题。所以说中脘穴为“万能胃药”。中脘穴还是胃经的募穴,当胃有病变的时,最先发生反应,同样在此处治疗,也能有效缓解各种胃病。此外,中脘穴还是八会穴的腑会穴,也就是说,六腑的病,都可配中脘穴。说明,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马丹阳十二穴歌》: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種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能够治疗消化系统常见病(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说明,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阳陵泉穴属足少阳胆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三陷下者炙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能够治疗胆腑病症,脾阳不运、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实火等所导致的病证。说明,阳陵泉穴具有疏肝利胆,舒筋活络之功。太冲穴属足厥阴肝经,输(土)、原穴。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青盲、口喎等头面五官病证,黄疸、胁肋通、呕逆、腹胀等肝胃病证,以及肝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易怒等。说明,太冲穴具有调节肝脏,平稳情志,调理气血,平肝熄风之功。公孙穴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络穴。其运行为横向输散脾胃二经,有联络脾胃二经各部气血的作用。主治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呕吐、消化不良、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证,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临床上常配合应用,配中脘、足三里主治胃脘胀痛;配内关治心、胸和胃部疾患。说明,公孙穴具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除痞疾之功。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有联络足三阴经气血的作用。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肠鸣,腹泻,胁下痛,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不孕,遗精,阳萎,遗尿,疝气,失眠,神经衰弱,瘾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说明,三阴交穴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肝肾之功。能通利而收摄,能活血而止血,能滋阴而利湿。总结起来,内关、曲池、中脘、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公孙、三阴交穴位均有疏肝、和胃、健脾之功,能够治疗肝胃不和型痞满。
参考文献:
[1]王驰.古代医籍对痞满的病因病机论述[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9):682.
[2]王如茂.痞证及辨治浅议[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09(2):21-22.
[3]吴惠生,鲁臣溪.慢性胃炎的病因发病机理[J].新医学,1990,05(5):25-26.
[4]竹溪.如何诊治功能性消化不良[J].养生月刊,2005,08(8):19-21.
编辑/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