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110)长效针灸之埋线针刀技术操作规范(1)※

2019-01-29杨才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针具线体施术

杨才德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中西医结合科,甘肃 兰州 73000)

(上接第20期)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针灸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针灸疗法留针理念的延伸和发展,是长效针灸。我国埋线专家杨才德副主任医师在穴位埋线与针刀疗法基础上发明了新型埋线工具——埋线针刀,埋线针刀疗法融合长效针刺与速效针刀作用,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微创介人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目前在我国各地临床应用广泛。

《埋线针刀技术操作规范》规定了埋线针刀技术操作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适宜病证、禁忌和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本规范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1-3]。本规范的发布为我们在临床当中很好的利用这项技术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加规范、安全,有效的保障,今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埋线针刀技术操作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和禁忌。本部分适用于埋线针刀技术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15811-2016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GB 15981-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YY1116-2010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3 术语和定义

3.1 埋线针刀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and acupotomy埋线针刀是具有针刀针刃的管形针具,具有切割、埋线与注射功能。

3.2 刺acupuncture用特制的针具进入人体,进行系列操作的动作。

3.3 切cut带刃工具进入人体,在前进的过程中切割组织。

3.4 摆sway是指针具成功穿刺进入人体后,操作者以皮肤为支点,摆动针具的动作。

3.5 刃口线cutting edge line针具末端与“斜面”相平行的“面”形成的线。

3.6 纵横切摆cut and sway in transverse and vertical aspect纵横是指针具刃口线的方向和针具在平面空间上移动的方向与动作;切摆是指针具在立体空间上移动的方向与动作。

3.7 切摆cut combination sway是指先切后摆,或先摆后切。

3.8 阳性点posit ive reaction是埋线针刀操作治疗点,包括痛点、压痛点、条索、结节、异常皮损等部位。

3.9 停退改进stop and back and change and into埋线针刀刺入治疗点后,到达既定深度未触及骨面,则停止继续刺入动作,退针稍许,改变进针角度及方向,再次缓慢推进。

3.10 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术t hread doubling in rot at ion catgut embedding therapy埋线针刀不要针芯,取一段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放入针的前端,线在孔内孔外的长度基本保持相同,刺入穴位时,线在针尖处被压形成对折,在确保针孔外的线体进入皮肤并获得针感后,旋转针体360°后,退出针体。

4 操作步骤与要求

4.1 施术前准备

4.1.1 选择工具 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部位,选择8#或者7#埋线针刀和埋线。针具和线体应符合GB 15811-2016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GB 15981-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YY1116-2010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的要求。

4.1.2 选择治疗点 应患者病情选取适当的阳性点,即病变组织解剖结构的体表投影点。常用埋线针刀操作技术治疗点选择见附录A。

4.1.3 选择体位 应选择患者舒适的体位并且便于医生操作的体位。

4.1.4 选择环境 环境应为相对独立的空间,通风良好,清洁卫生。医务人员应穿隔离衣,戴一次性口罩。

4.1.5 消毒

4.1.5.1 器械消毒 根据材料选择适当的消毒或灭菌方法,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医疗用品卫生标准以及消毒与灭菌标准。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应符合GB15980的有关规定。

4.1.5.2 部位消毒 用0.5%的碘伏在施术部位由中心向外环行消毒。也可采用2%碘酒擦拭,再用75%乙醇脱碘的方法。然后铺无菌洞巾,治疗点应该在洞巾中间。

4.1.5.3 术者消毒 医生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流水冲净,再用75%乙醇或0.5%碘伏擦拭,然后戴无菌手套。

4.2 施术方法(以左手为押手、右手为刺手为例)麻醉:局部麻醉方法见附录B。

持针:押手固定进针点处皮肤,刺手持已经预穿线体的埋线针刀,刺手中指或者无名指尖支于穿刺点旁,将针具的开孔斜面面向押手,刃口线重要的组织(如血管、神经及肌腱)走行方向平行,针体与垂直于皮肤。

进针:针尖抵住皮肤,快速突破,缓慢推进到达目标深度。

留线:刺手从针尾部旋转针具360°后,再回提针具。

切摆:由浅入深切开病变组织,呈线状切开2~4刀,然后选择性地行纵横切摆手法,以针下有松动感为度。

穴位注射:将预先准备的药物或者气体(如臭氧等)的注射器去除针头,连接至针尾,回抽无回血或者其他液体后,缓慢推注。

退针:操作完成后,缓慢退出针具,用无菌干棉球(签)按压针孔。

术后:用创可贴贴敷针眼,3~4 h后去掉。术后患者宜休息30 min,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对症处理。

5 适应症和疗程

(1)应病情选择适当的疗法;(2)每3次或者6次1个疗程,每次间隔时间可为1~2个星期至1个月。

6 注意事项

(1)术前应签署知情同意书;(2)线体可干燥直接使用,亦可用适当的药液、生理盐水浸泡;(3)治疗过程应无菌操作,术后保持治疗部位干燥、清洁;(4)断针的预防和处理方法见附录C;(5)晕针时立即按照晕针处理,见GB/T21709;(6)术后线头不应露出体外,如果暴露体外,处理方法见附录D;(7)术后应定期随访,术后反应的处理方法见附录E;(8)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埋线针刀疗法。

7 禁忌

(1)应根据不同治疗部位选择适当的深度和角度,治疗的部位不应妨碍机体的正常功能和活动。应避免伤及内脏、脊髓、大血管和神经干,不应埋入关节腔内;(2)皮肤局部有皮肤病、炎症或溃疡、破损者;(3)有其他各种疾病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吸收和修复功能障碍者;(4)凝血机制障碍或有心、脑、肾脏衰竭者,或患有严重代谢性疾病者,或施术部位有重要血管、神经及重要脏器而施术时无法避开者;(5)孕妇的小腹部和腰骶部,以及其他一些忌用针灸的穴位;(6)患者精神紧张、大汗、劳累后或饥饿时。

猜你喜欢

针具线体施术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概况
以石养腧
云南省清洁针具交换在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效果及经济成本分析
基于需求分析的冲压车间规划设计方法
皮内针的优势病种及运用前景分析
针刺施术时长对脑出血大鼠急性期脑炎症反应的影响
浅谈重型承载式AGV装配线体的应用
聚对二氧环已酮线体内埋置降解情况的初步探讨
校园妖怪录,你能逃出手掌心吗
浅谈针具交换干预模式对预防HIV在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传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