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角工作制在中医药院校现代教学管理的应用※
2019-01-29易细芹邓石峰
易细芹 张 泓 谭 洁 艾 坤 邓石峰 祁 芳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AB角”制度是现代组织管理制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组织管理模式。它指一项相对独立的工作至少安排2名固定人员完成且安排的多名完成者均能够独立完成该项工作。对多名完成者中主办人员1名为A角,为该项工作的第一负责人。正常情况下该项工作由A角负责,其他指定完成者不参与该项工作。特殊情况下由B角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替代A角独立完成工作任务,替岗期间为该项工作的第一负责人,故又可以称为同岗替代制度。
“AB角”制度多见于表演中的重要角色,即同一角色安排多个演员同时担任,每次演出由其中一名演员出演。例如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那段精彩的独舞表演《丝路》的A角就是刘岩,但因排练意外摔伤最终我们在开幕式上看到的其实是由该角色的B角完成的。
近年来,随着事业单位改革深入和人事管理逐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以科学设置岗位为基础,逐步建立岗位管理制度成为各单位目标[1]。为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能,改进工作作风,以保证服务不断档、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各单位纷纷推行AB角工作制度,其中政府服务机关、综合性办公室效果最为明显[2]。中医药院校由于其自身以服务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高度知识化的特点,目前AB角工作制的探索尚未深入,笔者试着以一名普通高校教研工作者的身份对此展开探讨。
1 AB角工作制在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1.1 AB角在教研室学术秘书岗位的应用 一般在高校每个学科的教研室都会安排一名负责本教研室教学活动组织和协调人的角色,即学术秘书,一般由新进教研室2~3年的青年教师轮流担任。主要工作包括教学任务编排、教学日常事务处理、教研相关事务协调等等。这项工作任务繁杂、占用时间较多,但也是极其重要的工作。然而由于一些临时突发情况,如生病请假、外出学习、培训等,总会出现空岗或临时仓促换人的情况。如果在每年度安排学术秘书时为其安排一名B角,平时让B角熟悉A角的业务内容,并有意识、有安排地锻炼B角的能力,在A角不能履行职责的时候由B角来接替A角的工作,就能保证工作不断档。在本教研室试行1年多来看,效果良好。
1.2 学生竞赛团队的建设和管理 高校中经常会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的竞赛和表演,在学生竞赛和表演团队的队员选拔、角色安排的时候可以考虑AB角的设定。比如辩论会一辩或学科竞赛的主要参赛者都可以为其设定B角1名或多名,以A为主,B为A的替补,当A出现意外或状态不佳的时候,及时用B来代替A的角色,保证竞赛的顺利完成。同样,在代表学校的汇报演出或竞赛中,可以适当设置AB角以保证队伍的稳定性。同时,由于B角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团队内部的竞争性,这在保证团队的竞技状态和增加带队老师的调派灵活性上都是有益的。
1.3 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 目前00后已经步入大学,相对于80后以及90后来说,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自主意识更为鲜明。他们大部分人知道社会竞争的激烈,但抗挫折能力差。因此,加强高校的学生工作,从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
一般而言,学生工作包括班级日常管理、学生思想动态跟踪、党建团建、文体娱乐活动、实习就业、安全及应急处理、科技创新活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奖助贷管理、学费催缴、食宿生活、社会实践、操行评定、评优评奖、家访等等,工作内容繁多、压力大。在此情况下,各学校学生工作队伍均在专职班主任或专职辅导员之外设置了兼职班主任和兼职辅导员[3]。但由于专职辅导员人数的有限,以及要服务学生数量极多、工作责任的重大,因此,以专职辅导员为A角,在同办公室人员或兼职辅导员中选择担任其B角,明确AB角的工作内容,在A角因为开会、休假、临时安排其他重要工作或忙不开的情况下,由B暂时代替其职责开展回答学生咨询及其他工作,做好记录,在A回来后对其进行工作汇报和交接,就可以保证学生工作和思想教育不中断、持续加强学生工作。
1.4 学科建设和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各教研室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活动开展时,对于一门课程至少安排2名教学人员,每个班级指定一名主要负责人作为A角,平时由A角负责该班级课程正常的教学,同时设置一名B角,B角具有与A角同样的教学能力,平时AB角各自负责不同的班级,但当A角因为临时性的事情需要请假的时候,由B角来负责A角的教学和其他工作,这对于保证教学队伍和教学质量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2 AB角工作制的优越性
2.1 提高质量 有利于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有效避免了空岗现象,提高了教学和服务质量。在平常的工作中,任何岗位的人员都会遇到因休假、外出开会、出差、被临时安排完成其他重要工作而暂时离开自己岗位的情况,此时其他人员因为对该岗位工作不熟悉,无法暂时代替该岗位人员及时处理相关工作,会造成工作的断层,也会出现由于交接匆忙,沟通不够或不了解情况,导致工作衔接不好,工作脱节、断档而影响工作进度[4]。
实行AB角工作模式后,由于明确了B角在A角离岗期间代为行使A角岗位职责,及时处理相应事务,待A角返岗后主动进行交接,并将有关材料和记录移交给A角,从而保持了工作的延续性和完整性。确保不因人员的缺位、空岗,使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延误工作进度。
2.2 促进学风 有利于创建学习型组织,促进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在传统各岗位明确分工的模式下,对业务知识的学习、业务水平的提高、工作经验的积累,一般都是针对自己唯一的岗位来进行的。长期下来,就容易形成内部成员缺乏互相之间的学习交流。当出现较长时间空岗时候,一般会采取将工作任务分解暂时交由其他成员完成。但单纯的替代工作不一定能真正意义上的完成替代任务,在职责义务上往往被临时替岗者理解为帮忙,责任度不一[5]。
推行管理岗位AB角模式后,每个团队成员都同时是主管工作的A角也是其他工作的B角,整个科室成员之间形成一个多维循环,就像一个AB角网,将每个人互相紧密的联系起来。工作相互交错,日常工作中必然会增多交流机会,工作知识互相学习,工作经验相互分享,促使全体人员熟悉和掌握其他岗位的工作业务知识和流程,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和培养互帮互助的氛围。
3 实施AB角工作制的要点
3.1 AB角的工作责任要分清 要做好工作的交接 在实际工作中,AB角各自都有自己的工作,要AB角模式真正达到效果,就要对A角和B角在进行科学分工基础上,明确相应职责,用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位。要明确A角人员应主动做好本职工作,不使工作积压。A角在岗时,A角为责任人,负责完成主管工作任务,不能交由B角完成。A角人员不在岗时,应事先主动向B角人员交待不在期间需处理的有关工作事项及可能碰到的问题;B角人员应积极主动承担起A角人员的有关职责,及时处理A角人员的有关工作事务。B角也有自己的主管工作职责,不能因为代替A角的工作影响了自身的本职工作。避免不到位的工作交接,阻碍工作开展。
3.2 AB角的工作安排要科学统筹 体现B角额外工作量的绩效 实行AB角管理的最终目的是突出侧重,把工作做好。安排工作时要科学统筹、合理分工,力求AB两角都能够清楚地了解工作的要求和内容。为避免出现工作盲区和死角,AB角在工作内容上应实现交叉管理,形成互相联动、互相监督工作的落实,发现问题时应第一时间通报对方。AB角之间要不断地相互沟通,A角暂离岗位时,要切实做好交接工作,确保B角能够衔接到位。具体工作中,要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和工作规范,如此才能保证AB角在代行职责时工作扎实细致,不降低效能。同时,对于B角额外增加的工作要在年底绩效考核中体现。
3.3 不是所有岗位都需要AB角工作制 由于高校的特殊特点,不是所有的岗位都需要AB角工作制,考虑到各岗位的工作性质,AB角模式最适宜在基层事务性岗位、技术或竞赛团队的管理以及工勤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