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

2019-01-29史凤娟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理论课课程思政育人

史凤娟,丁 强

(温州大学,浙江温州 325035)

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逐步实现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多维度培育时代新人的转化,是全面深化改革在教育领域内的深刻表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的重要体现,更是为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在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务必要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价值传播中凝练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发挥价值的导向作用;务必要协调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综合素养课、专业课的关系,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育人资源;务必要提升广大教师的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之,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体现到每一门课程中,每一位教师教学活动中,形成全过程和全方位培育时代新人的大格局。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及特点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一论述推动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程进一步向前发展,随后,学术界掀起一股对“课程思政”的研究热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何谓“课程思政”呢?不同学者就有不同见地。比如:学者邱伟光就指出:“课程思政,顾名思义是以课程为载体、以各学科知识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契入点、以课堂实施为基本途径的育人实践活动。”[2]学者吴月齐指出:“所谓课程思政,即课程德育,指的是学校所有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通识课、专业课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贯穿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3]学者邱开金认为:“从词义的组合分析,课程思政不是特定的一门或一类具体教学科目或某一教育活动,课程是泛化的概念,即学校育人的所有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都渗透和贯穿着思政教育,其特点是课程为载体,思政教育是灵魂,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取向鲜明,而传统的课程边际淡化。”[4]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或者一项专门的教学活动,而是贯穿教学各环节的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协调,把教书和育人落到实处。其中,“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和载体,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育人元素就是其建设的先决条件,与此同时,要善于将我国的国情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融入到各类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思政”即“育德”,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旨归,就目前我国发展来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追求。

(二)“课程思政”的特点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呈现出综合性、全员性、稳定性及发展性等特点。

综合性。在对“课程思政”的定义中看出,高校开设的所有教学科目和教学活动都可纳入“课程思政”的范畴。具体来说,就是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以外,高校开设的其他公共基础课和通识教育课等综合素养课、哲学社会科学课和自然科学课程等专业教育课程等都是“课程思政”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远远超过“思政课程”所涵盖的教学内容。所以,“课程思政”以其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综合性而拓宽延伸了育人渠道,为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重要贡献。

第二,全员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教师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同向同行,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培育过程中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同时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教育,即育才与育德要协同推进。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枪匹马塑造人、培育人的局面,树立起全员引导学生客观全面认识我国发展道路,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观念意识,强调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责。

第三,稳定性。“课程思政”指向高校的整个教学体系,强调充分挖掘所有教学科目及实践活动的德育元素,会聚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必须明确高校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在实施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以潜隐的形式贯之于其他的课程内容当中,“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5]

第四,发展性。从发挥“思政课程”的育人主导作用到强调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强有力地解决了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5]这个根本问题。充分发挥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协同引领作用,利用“互联网+教育”进一步打通了各类教学资源的共享渠道,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彰显中国特色和气派的网络课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高等学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我国发展大势以及当前遇到的问题等做出的决策。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渗透到各方面的具体工作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才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只有把思想意识、政治观念、培养目标、道德准则等抽象的理论和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渗透到各学科各专业教学中,才能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否则就会失去依托而无的放矢。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场韧性的战斗,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全线发力,共同出击。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文化渗透和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面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重大任务,都需要教育者发挥自身优势,齐心协力,有耐心,有毅力并持续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明精神创建活动,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都需要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最后,广大青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担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大任。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要引导学生爱国,立鸿鹄志,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广大教师更要潜心教书育人,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为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而贡献力量,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总之,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都强调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每一位教师都能育人,使每一门课程都成为有灵魂的课程。

(二)“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高校忽视社会发展大环境的要求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是中国共产人的毕生追求,为实现中国梦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然而,我国某些高校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继续沿袭过去的教育模式,不能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未统筹好教师育才能力与育德能力的关系等。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分重视对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德育和美育,对教师的考核往往以学生成绩的高低为评价标准,出现“专”上到位而“红”上不足的现象,忽视了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2.部分任课教师忽视自身的育人职责

受复杂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师尤其是各类专业课教师思想观念不纯,政治觉悟不高,育人意识不强。在教学实践中,简单地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党小组和共青团组织或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分内事,教化人、培育人的工作与“我”无关,并且认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在当前社会更具优势。甚至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大讲特讲政治理论知识,要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自身却在课堂外、网络上等公开场合发表一些不当言论,言传与身教相背离,严重忽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所担当的育人重任。

3.部分教育者忽视隐性课程的德育元素

在高校设置的众多课程中,从“育人”角度出发,可分为显性育人课程和隐性育人课程。一般而言,部分教育者往往重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显性育人功能,而忽视了综合素养课以及专业教育课程等的隐性育人功能,出现对该类课程“育人”元素挖掘不够不深的现象。比如:在物理、化学等理工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只重视专业知识的讲解,忽略此课程内含的正确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塑造等内容,使“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不遂人意。

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牢固树立问题意识,直面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全面发展联系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新时代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认真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认真贯彻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教育理念,处理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充分挖掘隐性课程的德育元素,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效果,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长足发展。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实践表明,“党的领导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根本政治保证。”[6]“课程思政”作为我国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主要体现在:

一要始终坚持高校党委的领导,明晰“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主体责任。确保我国高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证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教师队伍等都是主体责任的重要体现。而如何落实这些主体责任,关键就看领导干部对各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这就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高校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防止各种势力蔓延,维护校园稳定和谐。同时,领导干部要善于走近学生,亲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有针对性地回答和解决学生遇到的综合性问题,带头深入“课程思政”前线,积极挖掘各类课程的育人元素,亲自备课、讲课和指导“课程思政”建设。

二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各学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广大教师必须首先学好和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认识和解决问题。其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基本的内容,其他各类学科育人资源的开发就必须与此相适应,但必须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育人主渠道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其他课程的育人资源,切不可过分强调专业课的育人元素,而忽视其基本的职责。同时,可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决“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难题。

(二)贯彻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教育理念

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教育理念贯穿教学环节始终,是高校育人的基本实现形式和最具效能的实现形式,必须在这两方面下功夫:

一方面,要提升广大教师育人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7]所以,既要保证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又要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保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在教学内容上,广大教师在传授给学生基本专业知识,掌握基本实操技能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链接该知识体系背后的人文价值,增强教学感染力。比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开设的“人体解刨学”课程,不仅传授解剖技能,还启迪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从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和保护生命,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还提升了教师的职业自信;在教学方法上,广大教师要知行合一,以身作则,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8]

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隐性课程育人元素。除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育人功能外,也要重视通识教育课和公共基础课等综合素养课在培育人的过程中根植理想信念的功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浸润作用和哲学社会科学课、自然科学课程等专业教育课程所蕴藏的德育元素。实践表明,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开展育人工作,可拓展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高校教师要立足现实,发挥其他课程的专业特色,提炼其蕴含的价值元素,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活化教学形式,使有意思的专业课变得更有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在知识、情感、价值等层面的共鸣。

(三)用好网络教育平台和完善思政工作保障体系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其信息传播容量大、速度快、沟通即时化、交互化等优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许多便利。用好网络教育平台,完善思政工作保障体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用好“互联网+教育”平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比如:发挥好“学习强国”“课堂在线”等新型网络学习APP以及“微信”“微博”“QQ”等即时通讯APP等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当然也要强化师生网络意识,加强网络素养教育,重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环境中的引导作用,因为互联网不是真空地带,不应该成为随意散布不良言论,动摇人心的法外之地。

其次,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网络文化节、高校网络育人优秀作品推选展示等网络文明创建活动,遴选一批优秀作品作为师生评奖评优依据,积极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带头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9]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也有利于“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更大实效。

最后,要建立完善的课程保障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从课程方案的设计到实施再到评价都必须综合考虑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中介及环境等因素,明确各学科的功能定位和基本要求,研究制定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从整体上提升教学效果,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理论课课程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他们用“五招”育人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