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非遗课程的思政教育思考与实践*
——以《木活字印刷》课程为例

2019-01-29王春红王小明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技艺思政政治

王春红,王小明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 325003)

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讲话针对新世纪的时代背景和国家建设需要,提出关于中国高校思政工作的思考。要想做好新世纪中国高校的思政工作,就要建立“大思政”的教育格局,做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将思政教育寓于所有的教学活动中去,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可靠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本文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木活字印刷》非遗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教育定位、教师政治素养和思政教育能力培养、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挖掘、课程具体实施等方面,阐述该门课程在关于如何做到、做好思政教育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一、明确课程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定位,形成正确课程认知

在“课程思政”的“大思政”教育时代背景下,对于每门课程如何正确定位并发挥自己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习总书记在2016年高校思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也就是说,除思政课程外,其他课程都要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1]明确认识到应该具有的思政教育责任和担当,具备思政教育意识,将自己的教学活动融入到思政教育的洪流中去,充分发挥自己这段渠、这份责任田的思政教育作用,与思政课程携手同行,共同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培养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工贸学院的《木活字印刷》非遗课程是一门面向全院同学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讲授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传统技艺和文化。在“大思政”的时代思政教育背景下,要想充分发挥本门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也要重新对课程进行正确定位和认知。[2]第一、要从观念上深刻认识到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认识到每门课程都是当代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第二、认识到本门课程的思政教育,要与国家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相一致,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只有形成上述明确的课程定位、正确的课程认知,才能发挥《木活字印刷》非遗课程的思想教育作用。

二、提升任课教师政治素养,具备思政教育能力

要想将“课程思政”的“大思政”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切实做好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需要每一位教师去具体实施。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思政教育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注重自身政治素养的提升,具备实施思政教育的能力。关于要注重提升高校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思政教育能力,习总书记在2016年高校思政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但术业有专攻,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所以非思政课程的教师要想做好本门课程的思政教育工作,更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思政教育能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做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对于如何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思政教育能力,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第一、虚心向专业思政课教师请教、学习。因为专业思政课教师无论从专业素养、教学经验、思政教育思考、学情掌握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这都是宝贵的思政教育教学的财富。第二、注意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保持政治理论学习的及时性、正确性,能够准确学习、深刻领会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精神实质和宗旨。第三、可以通过参加定期专题培训、听讲座、集中研讨、学习强国APP等不同的方式和平台,多渠道拓展政治学习的机会。相信通过上述努力,非思政课程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思政教育能力会得到提升。

三、充分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发挥课程思政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每门课程要想正确、充分发挥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就应该对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充分挖掘,找到其适合思政教育的着力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课程的特色和优势,从而收到更好的思政教育效果。

非遗课程讲授的是异彩纷呈、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项遗产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传承历史、技艺特色和艺术魅力,尤其是每项遗产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是该类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独特优势。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所以,非遗课程要结合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实施思政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全面、深入、充分挖掘出课程蕴含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念、艺术特色等思政教育资源,进行适合当代思政教育需求的正确阐释、创新、发扬,有效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老而又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是同学们从小就了解并为之骄傲的中国传统技艺。今天,活字印刷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现状不容乐观。工贸学院将之引入高校进行传承,开设《木活字印刷》课程。结合学院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特色,挖掘的思政教育包括:第一、活字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从北宋传承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其在推动人类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方面发挥过巨大作用,以此激发同学们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对祖国传统技艺的热爱。第二、告诉同学们作为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字印刷术的传承现状令人担忧。为了使之走出传承困境,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付出一份努力,以唤醒、激发同学们对祖国传统技艺保护、传承的意识和责任感。第三、木活字印刷术作为一项传统技艺,制作过程复杂,需要付出很大的耐心、细心、静心及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动手操作和安心做事、持之以恒等品质、能力。

四、注重课程实施,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有效践行思政教育

高校思政教育的最终效果,要靠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实现。每一门课程如何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实施思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木活字印刷》非遗课程的思政教育尝试如下:

(一)精心打造教学环境,注重环境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作用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和工作,教学效果的实现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客观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作用,但客观教学环境的打造,往往成为被易于忽视的因素。

《木活字印刷》非遗课程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实施思政教育,对上课教室的教学环境进行了精心打造。与一般教室相比,木活字印刷教室的特色在于,在满足正常教学需求的基础上,突出对教学环境文化氛围的打造。第一、积极利用墙壁空间,展示与木活字印刷术相关的内容。包括木活字印刷术的整套工艺流程图,工贸学院木活字印刷术引入几年来在创新、传承中取得的成绩,参加各类活动的宣传图片等。使同学们进到教室,不需老师讲授,就能在无形中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木活字传统文化元素,感受到工贸学院木活字印刷传承的成绩和自己能够有机会学习的欣喜。第二、配备了与木活字印刷术传统文化内涵和技艺特色相符合的典雅大气的实木桌椅、教学用具等,使同学们在上课过程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通过对教室教学空间文化环境的精心打造,不仅使同学们十分喜欢本门课程,明显提升了教学效果,而且使同学们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了解木活字印刷术的传统技艺和文化魅力,培养了对中国传统技艺和文化的热爱与自豪。

(二)注重教学内容选取,于乐学中实施思政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乐学,是有效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方式。对此,《木活字印刷》非遗课程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比如课程捡字教学任务部分,请同学们捡出的木活字,不是老师指定的内容,而是让每位同学捡出自己喜欢的具有积极向上、正能量意义的字。在具体课程开展过程中,同学们兴致勃勃,争先恐后,有的捡出的是唐诗宋词中描写中国山河之美的名句,有的捡出的是一直激励自己成长的座右铭,有的捡出的是自己特别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的一段励志的话语。这样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主动性,在宽松、欢乐的氛围中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同学们更加热爱《木活字印刷》课程,也使同学们相互间分享了积极向上的文字内容,多角度感受到了中华文化、语言的魅力,收到了思政教育的效果。

(三)于实践操作学习中实施思政教育,培养同学们的生活技能,做到学以致用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同学们动手能力强、喜欢创作的特点,在作品创作的实践中进行思政教育,同时还教会同学们一些实用的生活技能。如《木活字印刷》课程的装订教学部分,是将印刷好的内容装订成册。在装订时,是用针线由同学们亲手完成。上课时,很多同学表示现在的生活方式使大家平时都没有机会接触针线,更谈不上亲手缝制物品。老师通过手把手的教同学们装订书籍,一方面告诉大家,平时接触不到针线等传统生活技能,表明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生产进步,生活便利的新时代,我们要感谢、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另一方面也要告诉大家,传统的技能、文化不能丢。同学们通过课堂学习,不仅受到了思政教育,还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学会了一项实用的生活技能,能够学以致用。

(四)将技艺讲授与技艺伦理培养相结合,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认真思考的。中华民族的每一项非遗技艺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要想做到正确传承和弘扬,不仅要使技艺有人学,还要使学的人明白学会技艺为谁服务,后者是比前者更为重要的传承。因为使技艺有人学,仅是做到技艺层面的传承,不至失传而已。任何一项技艺存在的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其应用价值,也就是对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生产生活改善等能够提供的帮助。所以,非遗课程通过教学在做到技艺传承的同时,更要告诉同学们应该将技艺应用到什么地方,为谁服务等问题,这是技艺传承过程中,比传承技艺自身更为重要的技艺伦理培养问题。

《木活字印刷》非遗课程向同学们讲授的是中国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传统技艺。通过教学,教会同学们技艺实际操作的技法、技巧,只是完成了教学工作的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要告诉同学们,活字印刷术之所以被列入四大发明之一,得到中国,乃至世界的认同,是因为其在推动人类文化传播、文明进步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学习这项技艺,一方面在做好保护、传承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要将其运用到对当代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文明传播等有益的方面,实现这项技艺的当代价值。

综上所述,《木活字印刷》非遗课程的课程思政试行,不仅教会学生掌握木活字印刷传统技艺,还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技艺和文化的热爱、自信,以及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社会担当。这就提示高职院校教师要形成正确的课程认知,注重教师自身政治素养和思政教育能力培养;注重挖掘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发挥课程的特色和优势;注重课程实施,积极探索和思考如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有效践行思政教育,从而培养专业过硬又具文化自信、又有社会担当的当代大学生。

猜你喜欢

技艺思政政治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