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蛮口述其琵琶艺术发展之研究

2019-01-29王安潮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琵琶音乐

王安潮

在当今琵琶演奏家中,1990年旅居美国的吴蛮是一个特立独行者。她当年选择赴美留学时就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因为她那时已经在琵琶演奏艺术上获得了较高成就,国内发展前景无限广大,而赴美后则是未知数,在崇尚多元化的美国还可能损耗其既有传统琵琶演奏技艺;加之当时美国对中国音乐的认可远非现在的状况,更无法对吴蛮浦东派琵琶艺术的发展有所帮助;而据当时已到美的一些同学说,赴美留学的困难,甚至生存问题,都无时不在影响着本就家境良好的吴蛮。吴蛮的赴美特立独行可谓令家人、师长、朋友担忧。但身处在西方音乐中的她很快生存了下来,并能广泛吸收世界音乐,融会诸法,不仅将琵琶与西方古典“对话”,还将包括爵士乐在内的很多西方民族民间音乐手法揉入其琵琶之中,“她将琵琶弹出了一种跨越东西文化的音乐想象”,实现了中国琵琶艺术被海外,尤其是美国主流音乐文化所认可,她被认为是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琵琶演奏家和文化学者,洛秦教授将其誉为“丝绸之路琵琶行”的世界音乐大使。据不完全统计,吴蛮是参加世界各地音乐节最多的琵琶演奏家,除了她所旅居的美国各州外,其足迹还遍及中国、俄国、英国、德国、丹麦、法国、墨西哥、新西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音乐节。在融合现代诸法上,吴蛮有其特定的手法,她请外国作曲家专门为其写协奏曲,挑战琵琶演奏技术在速度、音量、复杂性上的极限;她广泛探索琵琶与其他乐器的合作艺术形式,开阔了琵琶的新视界,这其中,除了西方乐器外,各国民族器乐如阿拉伯乐器、黑人民间乐器等,都为其视野所及。而她一直以来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深入关注,不仅深入采风而研讨其内涵,还将民间乐种引介到国外,以她在西方主流音乐界的地位而为这些民间音乐铺路架桥,打开了西方音乐认知的窗口,她的影响已不仅局限于琵琶领域。赵季平对她这方面的贡献赞誉有加,《波士顿环球报》认为吴蛮以其演奏和社会影响而改变了西方世界对其所演奏的乐器的认识。她获奖无数:中国器乐演奏最高奖,格莱美奖,2017年12月3日获得现代传播集团第十届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称号,甚至有人因此而称其为“奇女子”。在西安音乐学院“一带一路”音乐文化高等研究院揭牌仪式暨学术周期间,吴蛮受邀而成为学院的特聘教授,笔者与古城观众一起在“吴蛮丝路音乐工作室·西安授牌仪式暨洛秦的访谈”中见识了这位“奇女子”。当天,一身轻装的吴蛮素雅而温婉,展现了她作为杭州女子的秀气与婉约,完全让人想象不到她是一位闯荡西方的“蛮女子”,想象不到这位曾经诉讼美国航空公司的东方“图兰朵”。在笔者及其他关心其非凡艺术履历的学人面前,吴蛮口述其艺术人生的多样风采,让大家对其发展轨迹,也为中国民族乐器国际化、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为现代学子闯荡世界提供了参考。畅谈伊始,她说自己与西安有缘,从她与作曲家赵季平于20世纪末的深交开始,到她在马友友的丝绸之路音乐计划中的不断合作;她与西安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乔建中亦有深交,乔先生曾为其撰写评论[1]4-8;而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吴蛮音乐寻源之旅的重要地方,她多次来此演出、采风、访乐、探古。

一、琵琶古韵的养成期

以艺术养成的历史线索来看,吴蛮谈及其早期发展是受到其出生地杭州的音乐环境及家庭艺术氛围影响。杭州是琵琶艺术活跃地区之一,而其家庭也有着浓郁的艺术氛围,其父吴国亭是花鸟画创新派领衔人物,这培养了她从小的学习氛围与动力。现在看来,其技术娴熟而全面来自于扎实的“童子功”训练,这是她在畅谈之时给我留下的印象。她说自己学习音乐算比较晚的,9岁才开始学习柳琴,12岁开始转学琵琶。曾师从邝宇忠、陈泽民、刘德海、林石城等音乐名家,是浦东派琵琶第六代宗师林石城(1922—2005)的得意门生。说起当年初入师门,她回忆说其考学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时所弹的作品其实比较简单,如《彝族舞曲》《唱支山歌给党听》等,这些现在看来低级别的曲子竟然是考学所弹。当她开始的演奏被考官叫停后,一度让她很紧张,后来,考官李光华、王范地老师告诉她,在其一抬手之时,就觉察到了其音乐感觉的优秀,所以演奏伊始即被叫停。没想到,现在自信满满的吴蛮竟然也有普通考生怯懦的经历。由上述来看,吴蛮的早期古韵养成是多方协力之功,腹有诗书气自华,江南的灵秀再融入北方的视野,成就了带有“蛮”劲的传统技艺水准。吴蛮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后非常用功,而这也使她进步快速。访谈中,上海音乐学院洛秦教授找到一张她当时略显胖嘟嘟的照片,吴蛮调侃说那是她不修边幅的“邋遢”状况,是北方女子的性格之表现,杭州女子的形象被掩蔽了,她笑称是北方白面、玉米面把她塑造成北方女孩,憨厚朴实。在北京学习使其很快跃立于同辈之中,她广泛地参与音乐实践,较早地建立了舞台的感觉。作为吴蛮同乡的洛秦说,他想获知吴蛮的消息也只有通过吴父得知,学习忙,演出多,活动频繁的吴蛮忙得很少有时间回杭州的家了。吴蛮至今记得在北京参加演出的情景,洛秦找到了一张她在体育馆里的演出照片。大量的演出实践使吴蛮较好地锤炼了技艺,也逐渐在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其中,最让吴蛮自豪的是她创造的两个第一:中国第一个琵琶硕士(1987),第一届中国乐器演奏比赛第一名(1989)。吴蛮让我们见识了不走寻常路的闯劲,适应环境的学研精神,这为其日后的开拓创新甚至抛开传统束缚之探索奠定了基调。

人生的发展常常与其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末正是对外音乐交流的时兴期,很多有抱负有追求的音乐学子选择出国再深造。1990年毕业的吴蛮面临着重大抉择,一是留校做老师,这条路可能比较舒适平稳安逸,是南方姑娘们最易选择之路;一是像其他同学一样,在留学大潮中涌向海外,探寻一条未知的、甚至还比较艰苦的道路,也是亲友们觉得她不会选择的道路。但是,很多人都猜错了,她异常决绝地踏上了赴美之路。她说:“我记得我那时候带了两把琵琶,还有吉他、柳琴、古琴等,反正肯定是7件,我一起把它们托运了。我想着,哪种乐器接受度高,有市场,我在美国就弹哪一种。”访谈现场,洛秦找到一张林石城与他儿子到机场送行的照片,令吴蛮感慨万千。虽然林先生早已故去,但记忆中的温馨场景仍令吴蛮为之动容,这让大家见识了她柔情的江南女子的一面。吴蛮还回忆起当时刘德海劝阻她的情景:为什么想出国了呢?你学的是民乐器啊!吴蛮也知道,到美国,最主要的是没有了大学里的职称,可能也没有生活基础保障,专业发展和语言沟通也会有问题。总之,到了国外什么都要重新开始。当有学生问她,需要什么程度的英语水平才能去留学时,她说自己当时英语程度很浅,连最基本的言语沟通都困难。好在平时专业上用语言处较少,她在逐渐适应生活后改善了状况。她说,当时难的不是语言沟通问题,而是她囊中羞涩无法解决看似简单的温饱问题。

在吴蛮传统技艺的养成期内,她在杭州和北京探研以浦东派琵琶为主的古韵。吴蛮从基础的点滴做起,虽然入门稍晚,但艰苦勤奋的钻研使其传统技艺的发展快速,而这种传统技艺一直是其发展并坚持的基础,从其后来录制出版发行的乐曲来看,作为第一个签约全球最大古典音乐艺人经纪公司ICM的中国民乐演奏家,吴蛮演奏了《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汉宫秋月》等20支脍炙人口的传统曲目,它们经过吴蛮的推介而为世界爱乐者所知。而她现在所擅长的即兴演奏,尤其是古典作品及其韵味的信手拈来,更是得益于传统技艺的养成之功。吴蛮经由林石城、刘德海等名师而全面继承了浦东派琵琶艺术并将其发扬光大,推向世界。她认为:“当代音乐已经不仅仅属于西方了,它属于全世界,全人类。”

二、琵琶新法的探索期

乔建中文章的压题图片是吴蛮与克诺斯四重奏组合一起演奏的剧照[1]4,这是她探索琵琶新法的最突出表现之一,与多种中外音乐形式的合作是她到美国后逐渐崭露头角并确立个性的艺术视角,而人生的所有困顿,也是艺术养成的构建之一。吴蛮说她到美国后已经囊中羞涩,她需要演出证明自己并赚钱糊口。吴蛮很快找到了一个切入口。在那时候的出国热中,广东人到美国的人多,他们在工作之余有对广东音乐的需求,吴蛮就去伴奏《红线女》等广东戏曲,这次放下身架之举,让她第一次赚了50美金。曾经留学美国的民族音乐学家洛秦深有感触地补充说,这是很大一笔钱啊!吴蛮笑着说她用这笔钱买了一双耐克球鞋犒劳自己。无心插柳柳成荫,最为重要的是,这一“混搭”式出演中国民间戏曲之举是其琵琶艺术新探扩展的重要契机,为其后来的跨界融合埋下伏笔。

技艺优秀加上频频演出,吴蛮到美国的第二年就接到了匹兹堡现代音乐节的邀请,她说这个邀请来源于她曾经与克罗诺斯弦乐四重奏组的合作。“克罗诺斯”弦乐四重奏组是美国著名的前卫音乐演奏团体,是经其中央音乐学院的校友谭盾介绍认识的,谭盾还为吴蛮与“克罗诺斯”写了作品《鬼戏》。吴蛮在作品的“综合艺术”之中将偶然音乐摆脱禁锢的创造性进行了较大的发挥[2],是其在美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演出,为其打通后来的音乐之门奠定了基础。后来,简约主义大师菲利浦·格拉斯为吴蛮和“克罗诺斯”创作了室内歌剧《声之歌》、琵琶五重奏《琵琶五行》及后来的琵琶协奏曲《猎户座》(2004),吴蛮也因这些学术影响而受邀代表中国艺术家在雅典奥运会期间公演《猎户座》。

吴蛮与中国音乐家的合作是她打开局面的又一机遇。吴蛮于1991年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十月新作品系列音乐会上首演了陈怡创作的琵琶独奏曲《点》,这是其琵琶新法探索中的又一重要作品。据陈怡的诠释,那是一首基于对中国书法“永”字八法的八种基本书法运笔过程的臆想而创作的独奏曲,是当时比较新锐的琵琶新曲[3]。那次合作使彼此留下了深刻印象,吴蛮精湛的技艺及勇于冒险的精神,在将《点》赋予一种新的音乐概念和语言,也将她所探索的融合文化理念展现开来,之后不同的作曲家、演奏家合作成为可能。吴蛮的大胆创新实践使其在现代音乐领域中不断取得成功,与上述所说的《鬼戏》成功首演(1994)后得以在世界巡演,此次跨界合作使吴蛮获得了空前的名声。

吴蛮说,她在1993年几乎打开了美国演出的市场,如当年在卡内基音乐厅与美国作曲家交响乐团的演出,音乐会由美国著名指挥家丹尼斯执棒,这位指挥家擅长新音乐,在美国有着极高的声誉。这场音乐会中,美国华裔作曲家林品晶为吴蛮而作的《惊雷》融会了爵士乐,作品以音乐描绘中国神话“雷神”和诗情画意等情境,曲中挖掘了琵琶与爵士乐的中西合璧之法,并在演奏技艺上有大胆的探索。吴蛮的琵琶演绎给人以异国情调,民族音乐的别样表达使吴蛮获得了大众喝彩。1994年,墨西哥青年交响乐团演奏了周龙改编的浦东派琵琶古曲《霸王卸甲》,吴蛮的演奏使本就特别疯狂的墨西哥演奏家们更加狂放。后来,吴蛮将爵士乐与多种风格予以融会,如与秧歌、华阴老腔等,这些探索同样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近年来,吴蛮奔走于陕西、山西等农村地区采风,她自行拍摄的纪录片《吴蛮音乐寻根之旅》旨在呼吁保护传统音乐和民间艺人,包括陕西老腔、皮影和山西道教,吴蛮说她会在明年(2018年)三月将华阴老腔等进行一次海外巡演,涉及十余个城市,她将与其合作,向国外观众介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而不遗余力。

在融合世界音乐的道路上,吴蛮是华裔音乐家马友友在1998年创立的“丝绸之路”项目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在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夏季音乐圣地“坦格伍德”(Tanglewood,2000年),吴蛮与“丝绸之路乐团”演绎了赵季平创作的室内乐《关山月》(大提琴、琵琶、笙与印度鼓)。这一成功合作,才有了后来的《第二琵琶协奏曲》(2013)之约,该曲在2013年10月底由吴蛮与悉尼交响乐团在悉尼歌剧院成功世界首演后,陆续又有多家美国、欧洲乐团以及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等相继与吴蛮合作,演出日程已排到2016年。赵季平评价说,他很钦佩吴蛮的艺术造诣,认为吴蛮是一位有着非常丰富的演奏经验且对音乐的诠释有独到见解的演奏家,特别是对东西方音乐融合(跨界)有自己的见解和多年的经验(详见《丝绸之路琵琶行——大师吴蛮的世界音乐叙事》)[4]。

谈到盛中亮作曲的新型“歌剧”《银河》(取材于《牛郎织女》),吴蛮饶有兴致,她说这是一个新的音乐形式——音乐剧场,琵琶演奏者在剧中也有戏份,扮演的是织女的形象。这种对新音乐形式的大胆涉猎使吴蛮的“戏路”越来越宽。在芝加哥与大提琴合作室内乐也旨在探索新的音乐形式,她与多个国家的音乐家合作而探索是其创新音乐的重要窗口,尤其是那些身在美国的亚裔人,常是她的合作伙伴。

谈到合作伙伴时,吴蛮说到了她珍藏的一张与大提琴家马友友在美国白宫后场演出前的合影。那是1999年朱镕基总理访美,她受邀到白宫演出时留下的,她说她是第一位在白宫演奏的中国演奏家。那次音乐会后,克林顿两度握住吴蛮的手:“我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我的感受,我只能说:精彩之极!”朱镕基接着称赞:“你用琵琶在东西方架起了一座友谊金桥。”吴蛮将其琵琶与多种乐器合作视为其重要的探索突破之一,她也因此而被赞誉为中西合璧的民乐演奏家。

中西合璧是吴蛮多元琵琶艺术的早期探索形式之一。这类的成功探索不少。2001年,吴蛮约请陈怡为美国明尼苏达室内乐协会“魂桥”项目创作琵琶、大提琴和小提琴三重奏曲《宁》,大提琴是马友友,小提琴是金英男。作品“跨界”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主题素材搭配方面对于中国五声调式和日本六声调式的“跨界”混搭,在复调技法运用方面穿梭于传统与现代领域的新老“跨界”,以及在曲式结构方面向戏剧体例的“跨界”借鉴[5]。之后,又再次与陈怡合作《上古之舞》,作品将琵琶和一套打击乐器(一对挠钹,手指钹和手鼓,日本高音木鱼,三角铁,京剧锣,吊钹等)进行组合,乐曲的三个乐章:喜、思、奇,灵感来自三首充满音乐形象感的古诗词——《早发白帝城》《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表现古代之舞的情绪分别为:欢呼——“朝辞白帝彩云间”;渴望——“床前明月光”;惊叹——“日照香炉生紫烟”[注]见演出节目单解释。。吴蛮说,此次演出还邀请著名的视觉艺术家凯瑟琳·欧文斯参与其中的创作。陈怡说其创作运用了中国书法的笔墨运笔法,行云流水的舞蹈线条和夸张的形状,用音乐在不同的质感和节奏中表达了各种情绪灵感快速线条音符像神秘而生动的上古之舞,把音乐、诗歌、书画艺术形式与视觉交织在一起。

多艺术综合的成败还要大众的评点,学术界与新闻媒体对吴蛮的印象和赞誉大多表现在琵琶新法的探索上,如,美国《留声机杂志》这样评论她:“如果任何一位艺术家已成为多种艺术形式的文化大使,那个人就是充满活力的琵琶大师吴蛮。她凭借自己的力量,不仅是为中国传统音乐带来新的观众群的关键人物,更是当代给予作曲家以各种方式创作的缪斯,包括从谭盾到特里·赖利”。《纽约时报》艺术版曾在2000年用整版篇幅报道吴蛮的音乐成就。《洛杉矶时报》著名乐评人马克·斯瓦德曾评论:“吴蛮对交叉文化的音乐作品具有特殊的鉴赏力。”2013年,享誉西方古典音乐盛名的《美国音乐》近百年来第一次将“年度演奏家”荣誉给予了一位传统音乐家,那就是吴蛮[6],表彰她对音乐的贡献,这在美国是其音乐界对吴蛮之类外来音乐家的极高荣誉奖项。

吴蛮推动琵琶新法的演奏并无局限于与交响乐、重奏等传统古典音乐界,她还与爵士乐、摇滚乐及各大洲民间音乐家进行广泛合作,从而获得新的声音。她的这种革新与创举的影响力自然也不仅在学术圈,还影响到影视音乐,导演李安邀请吴蛮在其电影《喜宴》《饮食男女》中参与配乐的琵琶演奏。此外,在获得哈佛大学女子学院颁发的研究学者奖的研究期间(1998),吴蛮还接触了科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等不同领域。吴蛮在致力于给琵琶一个新的定义,引导人们对琵琶有一个新印象,尤其是非华人圈,其新法已使她不仅是一名音乐家,她吸引了包括美国总统、荷兰皇室、日本皇室、印度总理等的注意。吴蛮的理念是她不仅局限于琵琶领域,她在多领域的探索使其新法探索不断令人称奇。

三、琵琶新韵的多元化

多元化是吴蛮琵琶艺术当下的核心理念,其养成离不开传统手法的“韵”,也需要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需求中的“新”,不能是空中楼阁的虚幻想法。关于如何做“韵”,吴蛮建议学生要有抓手,她的方法是从左手上下功夫,这是她所有新法产生中没有忘记的“韵”,它仍然是琵琶演奏中的精要所在。她说很多人在意右手的快速、强音,但是吴蛮认为,琵琶演奏的左手也很重要,她现场进行即兴演奏《彝族舞曲》(王惠然曲)、《十面埋伏》等。

当谈到即兴演奏中的做“韵”时,吴蛮提到了《杨花九月飞》(2000)。她说二十多年前她就对“即兴”演奏开始产生极浓的兴趣,常与美国爵士音乐家在纽约各俱乐部中演奏取经,她很享受“即兴”给予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空间。《杨花九月飞》的灵感源于传统琵琶乐曲《灯月交辉》的音乐素材和风格,是一首在结构框架下的即兴曲,每次可根据当下状态临场发挥,由于节奏音型的变化和多次的反复,乐曲结构的改编听起来更像一首摇滚风格曲,“艺术周”期间的演奏中,她的即兴揉入了更多的蓝调因素。吴蛮将琵琶与人声的版本收录在《中国拼贴》专辑中(1995),即兴演奏版收录于《光之无限》独奏专辑中(2012)。

在如何获得“韵”的感触中,吴蛮说起她当年向著名音乐家斯特恩学习的经历。她说当时斯特恩问她:“你心里唱了吗?”这一简单的启发触发了她勤奋好学之外的新的学习之路,“唱”正是中国音乐“韵腔”的基础,以此而开启了她个性学术发展的有计划准备,她想让琵琶成为一个无国界的艺术品。当人们问起其初衷是什么时,她的回答很简单:琵琶是一件很酷的乐器,丢掉了,太可惜,虽然一开始在美国时她也在音乐会上弹独奏曲,但会向吉他、曼陀铃等西方的声响概念上去靠。她说其初衷是让大家了解琵琶,至于后来的多种乐器组合形式的合作,没有现在这些“跨界”“融合”之类的新鲜名词,理论家的总结当然也使其有了新的探索境界。

关于“新”,常会令人想起吴蛮即兴演奏的《静夜思》,它是近年来较为红火的作品之一。其即兴也并非空穴来风,其曲调素材选自敦煌琵琶谱,由乐谱中提炼出音阶性的素材,在呈示之后,才通过即兴而发展为旋律片段。有人曾问其要过乐谱,她说没有谱子。在与大家畅谈的现场,吴蛮自然要示范演奏其中的音阶和框架直至全曲,她补充说,其每次演奏都有所不同或变化,这是即兴曲的特点所致,也是其创造性的“新”吸引了大家的持续关注。洛秦评价说,作为音乐家的吴蛮,其成长经历是优秀的,而艺术家赋予传统曲目以新意,并能积极投身创作,探索多元音乐文化,她所倡导的即兴演奏中实现了“韵”的多样化,值得学界为之思考。

吴蛮近年来活跃于世界各种舞台乃至成为媒体关注的人物,与一次“事件”有关。她一再说这并非其原意。2013年10月9日,《纽约时报》刊载了《珍宝乐器的再次绽放——吴蛮使用的新琵琶与哈特福特交响乐团的首演》,她说这是她扬名的又一“事件”。起因是“9·11”事件后琵琶在航空中必须托运,可是那次的托运致使其琵琶乐器的琴头摔坏了,差点酿成了演出无法进行的事件,一位华人愿意租一把琴给她用,在这场争取演奏机会的时间赛跑中,大家关注事件的进展。而其后的索赔遇到的麻烦以及吴蛮面对事件处理中的“蛮”劲,让“事件”进一步发酵。她在博客中贴了照片进行诉苦时得到了大量的声援,可能是华人的影响力增加之故吧,这时航空公司才开始慌了,并答应“私了”。执着的待人待事的积极态度,使吴蛮在事件看似无助的境况下转而成为强势。

谈到跨界中的“新韵”,吴蛮强调创意始于2004年的多媒体剧场《上古之韵》(2006年完成),作品中以琵琶与打击乐(中国的铃、镲及南美的小型打击乐)表现三首李白诗的韵味,这次大设计师凯瑟琳主导下的国际团队合作思想很开阔,音乐语言及其形式多样。精彩的演出吸引了澳大利亚的早间新闻进行了报道。在新韵的探索中,她广泛地与多样风格的艺术家合作。除了与陈怡的合作外,她与泰瑞-拉里(琵琶与弦乐四重奏,西塔尔的爵士)、瑞典民间音乐家,与墨西哥(圣地亚哥)合作,萨罗贝尔(新疆歌唱家)、坦戈伍德与赵季平和马友友、美国作曲家与演奏家等多种风格的合作,甚至还与建筑学家贝聿铭等非音乐专业等艺术家合作。她说与贝氏的交流非常真诚、深入,一次日本的演出后,贝聿铭居然到后台来祝贺。这些使其新韵获得了多样的发展空间,使其“新韵”不断扩展。洛秦说,通过吴蛮的探索甚至可以管窥美国当代音乐史发展。

“丝路风情”一直是吴蛮“新韵”的主要倚重点,新疆的民间音乐是其重要的选材之一。谈到哈萨克族的冬不拉,她想到了作品《哈萨克风情》(2013),她说这是由于多年来与中亚地区的音乐家合作,从而使其有机会听到在冬不拉上演奏的来自哈萨克的民间调子,她深有感触而将其改编至琵琶曲,将融合语境下的哈萨克族民间音乐进行了现代琴韵的发展,将这一居住在中国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游牧民族的文化特色以琵琶之声来表现曾经的历史长河中在此乐响的乐器,吴蛮希望用琵琶演奏游牧风格的曲调,在节奏和音域变化中将琵琶带回它的发源地—中亚地区[7]。

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也是吴蛮“新韵”的视野观照,她说1999年那次在白宫的美国国宴的20分钟演出中,表演的音乐中涉及三首中国民歌(《小白菜》《四季歌》《青海舞曲》,盛中亮作曲),它开启了吴蛮国外获奖的光荣之旅,如2013年年度歌剧演奏家奖(Musical America)由杜达梅尔指挥,展现了中国乐器演奏家在国际上的卓越影响,也使吴蛮担负起文化大使的角色,又如她参与创建丝绸之路乐团(1998)、传统和文化寻根、世界音乐及人文情怀等同时,吴蛮近年来关心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传统音乐,支持鼓励中国地道的传统音乐走出国门,吴蛮2009年策划老腔到美国,山西的道教音乐、侗族大歌、古琴家,而她在采风工作中,对浙江丝弦乐、老腔艺人、山西、台湾高山族,阳高吹打班(白事吹打班)王振山(白毛)、华阴老腔皮影等发掘与推动,2018年3月将在美国十个城市进行这些传统音乐的巡演。

吴蛮谈及今后的发展认为,将更加致力于琵琶与多元艺术的“跨界”融合,除了推进民族民间音乐到世界舞台上展演外,吴蛮还在致力于推动中国其他民乐演奏家与外国不同音乐领域的艺术家广泛合作。如:中国琵琶演奏家杨静与皮埃尔·法瓦(Pierre Favre)的爵士五重奏进行过合作,二胡演奏家马晓辉与美国钢琴家进行过“中西方音乐对话”。吴蛮认为,在当前世界音乐广泛交流与融合的背景下,尤其是中国文化自信的语境中,加强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多层次、多样化交融,是其走向世界,获得更大范围音乐发展的基础。因此,她希望有更多的“吴蛮”进入民乐“新韵”的发展潮流中。

吴蛮觉得,现在的外国人学习民乐已有了一点起色,但外国人的学习多是猎奇,要让琵琶能像班卓琴那样受到欢迎甚至喜爱,她还要做很多工作。她建议青年学子们学好外语,积极投身到民乐国际化的进程中。

评价吴蛮的琵琶艺术,洛秦将其与刘德海、刘天华、拉维·香卡等业已名垂乐史的三位音乐家相提并论。吴蛮也认为这三人确实对其发展影响很大,她崇尚世界上最普遍、最强烈的情感——快乐、渴望、忧愁。在笔者来看,注重传统技艺与善于开发现代新法是吴蛮琵琶艺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结 语

吴蛮是在充分发展其传统琵琶演奏技艺的基础上,才有其融会诸多并利于中国传统琵琶艺术打开美国乃至世界爱乐者的心扉的内在缘由,她的融会并非空中楼阁。而在其音乐事业风生水起之时,她始终愿意将“丝路”沿线的民族民间音乐融于世界艺术,将各民族大同的艺术观念贯穿始终,这就是令人敬佩的别样境界。我们了解其经历,更应认识其精神。近日,一本名为《丝绸之路琵琶行——大师吴蛮的世界音乐叙事》(洛秦编)的音乐人文叙事之书在悄然之间使吴蛮进入国内普通乐迷的视野。策划人洛秦说他设计时的主导思想,是想用吴蛮之类的海外华人音乐家的音乐世界观,给中国青年读者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以艺术发展之启迪,旨在将华人艺术家在海外的发展经验介绍给大家。这些正是吴蛮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所在:往本而求,向外而生——把琵琶玩到世界舞台上[8]。这是我们听吴蛮口述,并从中汲取经验所应注意的核心精神。而抓住传统艺术的精华并进而开拓创新,既是吴蛮探索的艺术内涵,也是中国民族器乐面对新时代之需,最为需要的应对观念。如此一观,耐心听吴蛮口述其艺术经历,并能从中辨析其学术精神,确是值得的学术行径。

猜你喜欢

琵琶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琵琶老店琵琶声
音乐从哪里来?
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
琵琶仙·寒窗
音乐
“琵琶”和“枇杷”
我的“反弹琵琶”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