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的中医妇科学教学方法探索※

2019-01-29王占利冯尧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3期
关键词:妇科月经教学法

王占利 冯尧伟

(1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2 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2)

目前大学教育的新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学生学习、探索、创新及践行等能力[1]。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也是实现优质大学教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卓越人才、打造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2]。因此,国内中医院校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和桥梁课,由于其独有的生殖器官和特有生理基础,具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因此中医妇科学虽以中医学基础理论为基础,而又有别于常见的内科疾病,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如何将中医妇科学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是教学应考虑的首要问题。

《中医妇科学》教材分三部分:理论篇、临床篇和附篇,其中理论篇主要对中医妇科基础理论的讲解,临床篇分别对经、带、胎、产、杂各常见病进行阐述,附篇为补充的现代妇产科学知识[3]。如何让教学方法既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又与学生的接受水平相适应,需要授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4]。由于中医妇科学教学内容的多样性,笔者认为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可能地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1 课堂讲授法

课堂讲授可采取板书、多媒体或两者结合的形式,但是课堂讲授绝不能按照课本内容,照本宣科,而是按照教学内容的要求搜集有关素材,归纳总结,理清思路,再将知识呈现给学生。理论篇中大部分内容可以选用课堂讲授法,以“绪论”为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绪论为本门课程的第一堂课,因此,讲授的首要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入手:(1)中医妇科学的定义。可以举例阐述常见的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等,使学生对中医妇科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2)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可以通过与现代医学的发展相对比,如中医的胎教理论、分科等都早于现代医学,从而激发学生的中医自豪感;(3)对每个时代的代表著作做简单介绍,或摘录代表语句做课堂分享,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其读经典、学经典的兴趣;(4)讲到中医妇科学发展的新时期,可加入介绍现代中医妇科名家,如罗元恺、朱小南、韩百灵、夏桂成等,推荐相关的医案或书籍,培养学生的课下自主学习能力。

2 案例式教学法

病案是按规范记录病人疾病的表现和诊疗情况的档案,中医学自古以来皆重视医案的书写和传承。汉代太仓公首创“诊籍”,其中即记载了最早的妇产科病案;后世医家通过病案的学习,探索中医,以窥其源。在教学中,选取典型临床案例,组织医学生学习和讨论可以促进学生对疾病的认知,在以后的临床生涯中对类似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深刻的印象[5]。病案的阐述除了文字外还要附带辅助检查的原始资料或相关图片,尽量将临床采集的资料还原给学生,以增强病例的真实感。临床篇的各个疾病都可以采用此种方法。

3 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将临床常见疾病的诊疗过程拆分为几个特定的情景,每个情景对应所学疾病的一个知识点,诱导学生对每个情景中的问题加以解决,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可让两个学生一个扮演医生,一个扮演患者,按照老师的剧本进行表演,或者事先拍摄成短视频,分段播放给大家,每段均提出一个问题。通过情景的模拟将临床的病例真实呈现出来,学生为解决问题主动看书、查资料,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对知识的记忆也较单纯的教师讲授记忆深刻。让学生扮演患者,学生能够真切体会到患者的痛苦和需求,可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6]。

4 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它的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在课程的实施中,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问题和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事先要将妇科常见病如崩漏、异位妊娠、不孕症等设计编写成包含教学内容的病例,并分为3~4幕,预设相关问题,分幕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给予学生查找资料、思考问题、讨论及总结的时间,得出结论后进入下一幕知识的学习。在PBL的教学中,学生获取的知识不再是教师填鸭式灌注的,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为解决问题而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因此PBL教学法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7]。

5 归纳总结法

中医妇科学知识繁多,有奠基的理论篇,也有疾病各异的临床篇,学生需要记住的知识点较多,由于分散于各个章节,如果抓不住系统性和规律性,只能死记硬背,时间长了容易混淆,甚至忘记。因此,采用归纳总结法,就是按照学习内容的类别,将所学知识系统地分门别类,形成知识网,方便学生理解记忆[4]。以“月经病”为例,月经病共有大小二十个疾病,对病名、病因病机、治疗进行归纳总结,可便于学习和记忆。月经病的病名基本遵循主要症状命名的原则,如月经周期异常的月经先期、月经后期和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异常的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对病因病机的理解和记忆要结合月经产生和调节的机理抓相同和不同。“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作为女性的性腺轴,调节女性激素的周期性变化,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异常,都可能引起月经的异常,通过现代医学的知识,也可以对月经病的分类和发现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做到知识的前后联系,为妊娠病、杂病等的理解奠定基础。

6 仿真模拟教学法

中医妇科的教学,除了理论的知识,还有技能的操作,如果不会进行妇科检查、人工流产等基础的操作,在疾病的辅助检查中将很难明白此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意义。因此,目前的临床课程多将实训的操作列入教学计划中。而实训的操作很难在真实的病人身上练习,故各类的仿真模型也应运而生。常见的妇科操作如妇科检查、反压吸引术、产前检查、宫颈脱落细胞的采取等,均有仿真模型,让学生在仿真模型上练习,将抽象的操作变得形象直观,可以反复操作,避免了与病人的直接接触,减少了医患的矛盾。学生的检查手法标准而娴熟后再接触病人,大大缓解了临床实习的压力[8]。

7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教学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深入,线上课程如慕课、微课等在全国以及世界范围内迅速开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被局限于教室内,学生通常为被动地参与教学,学习时间、地点和方式不能自主选择,因此学习兴趣不容易激发起来。由于学生被局限于特定的场所,有些学生被迫神游于课堂外,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单独的线上教学因学生缺少有效的督导,可能存在偷懒、不学或应付的心理,因此,以线上的灵活结合线下的督导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此教学法使老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逆转,学习的方式更加灵活、主动,学生参与度更高,真正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线上学习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线下的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讨论的场所,因此,课上交流时间多了,学生有备而来,参与讨论更主动,发问的层次也得到相应的提高[9]。

中医妇科学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如何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真正起到临床桥梁课的作用,教学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由于授课对象为高年级学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临床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如果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给人老生常谈的感觉,让学生兴趣索然。尤其是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明显增多,教学方法不能单一化,而要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突出每个章节的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联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人才的培养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的中医优秀人才,同时有利于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推动中医妇科学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妇科月经教学法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浅谈妇科中急腹症的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