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方海光:“处处皆课堂”是未来发展新趋势
2019-01-29杨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教育信息化从基础环境建设到知识体系化建设,到学习服务的建设,会持续到2030年,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大数据的应用也会越来越深入。
人工智能使得教育场景逐渐具体化
教育大数据本身是人工智能中的一部分,随着人工智能和教育大数据的推进,其实在学校这一端,应用的场景会越来越具体化,会逐渐聚焦到一些场景的应用。如果这个场景能够具体化,未来,这个场景就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智慧城市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共同受到互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技术因素的重要影响,两方面建设逐渐呈现出相互支持的趋势。
在智慧城市的环境下,围绕着学校教育,总共有九个学习的场景,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梳理。最早期的被称作数字化课堂,逐渐发展出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随后,在翻转课堂基础上,发展出平板(PAD)课堂。当前绝大部分的中小学,甚至高校都是在平板课堂的层面。严格意义上讲,平板课堂是移动学习当中的一种类型。只是采用了平板进行教学的方式,但是很难说平板课堂就是智慧课堂。
到了2018 年,所有的课堂逐渐聚焦到了智慧课堂。智慧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能够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place)、以任何方式(Anyway)和任何步调(Anypace),进行轻松的(Easy Learning)、投入的(Engaged Learning ) 和 有 效 的(Effective Learning)的学习。
智慧课堂三种典型课堂及大数据对比
当前中国的智慧课堂大概有以下三种典型类型:
第一种是以教为主的基础型智慧课堂,“秧苗式”和“层叠 U 型”多媒体教室空间布局以及交互白板教室空间布局;
第二种是智慧型智慧课堂,“队列式”和“多组圆桌型”计算机机房空间布局;
第三种是空间型智慧课堂,3D/VR 创新空间设计以及STEAM 教育新环境。
对这三种典型的智慧课堂,我们也进行了大数据分析,采用改进弗兰德斯(IFIAS)方法,把课堂行为从传统的国外的10 种分析方式演化为14 种,对于课堂的开放程度、学生自主学习程度以及应用技术程度进行了深入细化。实际上如果这种行为过度细化的话,对于整个课堂分析也是不利的,该方法更适合我们目前的智慧课堂分析方法。
综合来看,电子白板:少技术、少互动;移动终端:阶段性、多互动;3D 课堂:强互动、多技术。不同的基础环境,特别是不同的智慧学习的环境中,它所展现出来的课堂程度,其实是千差万别的。未来发展新趋势就是“处处皆课堂”,其中有几个关键的技术点:
第一,智能学习终端是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应用的关键。传统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平台、系统、资源、空间、师生,各要素都具备,而能够将硬件、软件、人的协同应用结合起来,则需要应用依靠智能学习终端!
第二,管控是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的红线。诸多反对智能学习终端(如手机)进校园的主要问题是担心学生分散精力和玩游戏,从软件底层系统进行管控是关键,其优于学校管理措施。
第三,设备普及率和使用率决定深度应用程度。学校智能治理和科学决策依靠自然数据的采集和大数据分析,智能学习终端的普及率和常态使用是关键。
第四,个性化学习和学校科学治理是未来课堂和学校深度建设的发展方向。数据驱动教学,数据驱动决策,数据驱动治理是未来学校发展和建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