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神的特性及功用※
2019-01-29岳际洲岳广欣
岳际洲 岳广欣
(1 北京景山学校,北京 100006;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元神一词,最初来源道家,明代李时珍首次将元神概念引进中医药领域,此后陆续有医家引用“元神”用于阐述医理,但至今元神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学说。
《尔雅·释巧》谓:“元,始也”,“元神”即元始之神。元神是随着内丹性命之学发展而产生的,是古代内丹家在修炼实践中体验的总结。如唐·吕洞宾在《太乙金华宗旨》中明确了识神和元神的概念,在《太上纯阳真君了三得一经》《太清中黄真经》等,已见到了“元神”概念的广泛运用[1]。宋·张伯端更明确指出:“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至明·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后,“元神”概念逐渐引入到中医学中,如近人张锡纯说:“元神者,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人身神明诠》)。
1 脑为元神之府
“脑为元神之府”的提出首见于《本草纲目·辛夷条》:“脑为元神之府,而鼻为命门之窍。”道家认为脑中之泥丸宫是元神之所在。《道藏·谷神不死论》说:“是以头有九宫,上应九天,中间一宫,谓之泥丸,亦曰黄庭,又名昆仑,又名天谷,其名颇多,乃元神所住之宫,其空如谷而神居之,故谓之谷神。神存则生,神去则死”。不但说明了泥丸宫为元神所在之处,也就是丹家所说的“上丹田”[2],而且认为元神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
刘保和认为,脑、元神、命门三位一体,元神则是命门与脑所藏的物质。他通过“两精相搏谓之神”与“精成而脑髓生”的分析,认为“神”与“脑髓”本为一体,“神”藏于“脑髓”[3],即“元神”是脑与命门所藏之物。任继学也认为,脑为元神之府,神机之源,诸神皆由脑髓之精质体发出,精质体内藏元神[4]。
现代多数医家认为,脑为元神之脏,它是元气元神的发源地,它调控着五脏六腑内脏器官的生命活动[5]。
2 元神的生成
明代之前有关元神的论述,大多以“神”代之。元神为先天之神,伴随着生命的降临而来。明代《天仙正理》记载:“父母二炁初合一于胞中,……微有气似呼吸而未成呼吸,正神炁将判未判之时。及已成呼吸而随母呼吸,则神炁已判。”《灵枢·本神》描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以上描述了男女构精,和合生人的过程,父之阳精与母之阴精交媾和合,相搏成圜,循环无端,而产生元神。从这一点来看,中医对于元神的认识是唯物的,因为元神来源于父母媾精,由精气所化,没有精的存在,也就不会有元神的产生。正是基于这种观点,形成了形神合一的中医心理学理论体系。但道家认为“父母媾形而气质具于我矣,将生之际而元性始入”(张伯端《玉清金筒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元性也就是先天之精炁神,或称之为元精、元炁、元神。“心、性、神,一也。以其禀受于天,一点灵明,故谓之元神”(《真诠》)。阐述了父母的精血化生了肉体,而禀受于天的元性,也即先天之精炁神,构成了身体的灵魂的观点。因此从道家观点看,元神并非由父母精气所化,而是禀受于天。
3 元神的特性
3.1 先天性 元之本意为元始、本原。从中医学角度来看,人类的遗传物质是元精,元精化生气,元气化生元神。从元神的产生过程来看,从父母媾精那一刻始起,“元始”之“神”就出现了,然后结胎成形,神气舍心才产生生命。另外,从道家内丹性命之学来看,“欲神者,气质之性也;元神者,先天之性也”;“元性微而质性彰”(《青华秘文》)。元神在人出生之际业己存在,人出生后逐步为情识蒙蔽,遂成思虑之神,也即识神。可见,无论中医理论还是道家,都认同元神的先天属性。
3.2 自然虚灵 近人张锡纯也说:“元神者,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人身神明诠》)。道家认为元神本性虚静无为,虚灵不昧,能超越时空而长存。还有学者理解为元神是生命发展变化的内在因素及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对应的识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它以人的意志为转移[6]。与元神不同,识神居于心,占据了君位,因此其势日彰。识神过于彰显,则会影响元神功用的发挥。因此道家主张通过内丹术等炼神方法,抑制识神,使元神凝炼主事,恢复虚静无为,使之更加接近道的本性。
3.3 生命本原 明代医家张景岳对元神本质论述为:“元精元气者,即化生精气之元神也。生气通天,惟赖乎此。(《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认为元神与元精元气的协同作用,主宰人的生命。人的成长和发育,生命的开始与终结,都与元神有密切关系。处于先天状态之下,元神有自我主宰之能和自调之力。通过它,人体的元气可以与化育天地间万物的元气相通,使个体人适应自然、社会的不断变化,保持着与自然发展规律与宇宙物质规律之间的一致性,形成个体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7]。因此“元神”是决定生命产生及变化的原始物质,是生命的本原,是“元始之神”[3]。
总之,元神是人最本原、最深层部分的存在,与生俱来,可视为人类适应自然、适应社会进化过程中获得的精神印记,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之神,是生命活动自存的内在机制及规律。
4 元神的作用
元神根植于精气,也能作用于精气。生理上元神驾驭精气调节各脏腑的功能,心理上,元神促进五脏神的形成对五脏神统管;另外元神还发挥元气与天地之气相通,使机体能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作用。元神的功用大体可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
4.1 生命的主宰 神对生命活动的调控分为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元神调控五脏六腑等内脏器官的自主活动,也调控着人体生、长、壮、老的生理进程,它有着既定固有的生物程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神的高级层次;何裕民[8]认为元神近似地看作是古贤对大脑皮层下调控内脏活动的生命中枢之功能的一种认识,它包括进化层次较低的内侧皮层(主要是边缘系统)以及层次更低的中脑、脑干、下丘脑等部分结构的调控作用在内。它们主要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等对内脏功能进行调控,基本上自主自律,通常较少受意念控制。贾耿[9]认为基因的调控就是元神(后基因组),它的调控决定了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元神(基因调控)是元精(基因结构)元气(基因程序性表达)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生物信息的最终反映,即“后基因组”生物学功能的最终体现。因此元神是作为决定生命力的力量而存在的,时时发挥着作用,是生命的主宰[8]。故《灵枢·天年》篇说:“百岁(人死时),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4.2 元神统御五脏神 五脏神是在元神形成之后,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在元神支派下逐渐产生和成熟的。如《灵枢·本神》篇“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歧伯回答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可见,先天元神伴随着生命的降临而存在,魂魄的形成在元神之后。人出生后在婴儿时期,懵懂无知,主要为元神支配。随着年龄增长,在元神的促进作用下,意识思维活动功能日益发展成熟,识神的功用日显,五脏神中之志意也随之形成。当五脏分化、发育成形后,神识元素通过血、营、脉、气、精的运行而入舍藏于五脏,则心藏神(心)、肝藏魂(虑)、肺藏魄、脾藏意(思)、肾藏志(智),形神合一而发挥作用,完成各种生理功能[10]。五神脏皆由脑之元神统领,但又须接受来源于五脏六腑、经络气血之信息,如此上下、内外协同呼应,神之功用方能完成[4]。
4.3 整体自主调控作用 元神对生命活动具有自主调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元神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自我调和功能的体现。其次,元神包含着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某些重要的基本属性,如与宇宙规律的一致性、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等。通过元神,人体之气可与化育天地万物之气相感相通,使机体适应内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从而具有适应环境、自我调和的功能。其三,元神对生命活动自主调控也包括自动识别和抵抗、治疗疾病的能力。当感受外邪时,机体卫气自然趋于肌表而卫外,御邪于外或驱邪外出。因此,机体的自我调和,适应环境,抗病祛邪和康复自愈能力均在元神“无思无虑,自然虚灵”的本源状态的调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