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

2019-01-29

中国煤炭工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煤炭行业煤炭煤矿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7月19日,备受瞩目的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在鄂尔多斯市拉开帷幕。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总结和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煤炭工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客观分析了煤炭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对煤炭行业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标题为编者加)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煤炭行业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发与清洁高效利用水平跃升世界先进行列,供应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和社会长周期持续健康发展。今天,站在新时代新的起点上,总结和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煤炭工业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40年来煤炭工业取得的伟大成就

(一)40年来,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1978年至2017年,全国煤炭产量由6.2亿吨增加到35.2亿吨(2013年39.7亿吨),增长了5.7倍;累计生产煤炭688亿吨,占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5%左右;建成了神东、黄陇、宁东、新疆等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全国的94%左右;建成了陕北、大同、平朔、蒙东等一批亿吨级矿区;建成了大秦、朔黄、蒙冀、瓦日、集通等主要煤炭铁路运输通道;建成了秦皇岛、京唐港、曹妃甸、黄骅和南京、武汉等一批沿海、沿江煤炭接卸港口码头;全国煤炭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现代化生产、清洁高效利用体系基本形成,安全稳定供应保障能力实现了跨越式提升,支撑了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较快发展。

(二)40年来,煤炭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以引进100套综采设备为起点,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煤矿综合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随着一系列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综采放顶煤技术日益成熟,电液控制阀关键技术结束了长期依赖进口,厚煤层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实现了国产化(8.8米一次采全高综采成套装备全部实现国产化),深厚冲积层千米深井快速建井技术与成套装备、煤矿井下掘进设备制造水平大幅提升,现代煤化工成套装备制造技术、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了一批千万吨级矿井群和智能化开采工作面,建成了一批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煤炭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集约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大型煤炭企业(原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由1978年的32.5%提高到2017年的97.1%,人均生产效率提高了9倍;全国平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1978年的9.436下降到2017年的0.106;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由最高点的近万人(包括尘肺病死亡)下降到400人以下。

(三)40年来,煤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通过持续不断推进关井压产、淘汰落后、整顿关闭、资源整合与兼并重组,全国煤矿数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8万多处减少到2005年的2.48万处、2017年底的7000处左右(其中,正常生产煤矿4000处左右)。目前,全国建成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1200处左右,产量占全国的80%左右;其中,建成了千万吨级煤矿36处,产能6.2亿吨/年,在建和改扩建千万吨级煤矿34处,产能4.3亿吨/年。全国煤炭产量超过2000万吨的企业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开滦、大同两家增加到目前的27家、占全国总产量的59%;建成了目前世界上单井生产能力最大的井工煤矿——补连塔煤矿,井型规模2800万吨/年,是改革开放初期最大的井工矿 (韩城桑树坪煤矿,井型300万吨/年)的9倍;建成了年人均生产效率达到或超过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煤矿80多处,煤炭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为煤炭行业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40年来,煤炭行业从传统煤炭开采业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取得了新进展

基本形成了煤炭开采、加工利用、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矿区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多元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截至2017年底,煤炭企业参股、控股电厂权益装机容量3亿千瓦,占全国火电装机的27.1%左右。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煤制乙二醇产能分别达到800万吨/年、800 万吨/年、51 亿立方米/年、270万吨/年;多数大型煤炭企业非煤产业产值超过60%,为进一步推动转型升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40年来,煤炭行业由不完全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迈出新步伐

党的十四大以来,国务院做出了逐步放开煤价、推动煤炭市场化改革的重大决策;1992年,国家开始在徐州和枣庄两个矿务局进行了放开煤炭价格试点;2004年,开始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2005年,结束了长期以来由政府主导的年度煤炭订货制度;2012年,国务院印发 《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2〕57 号)文件,取消重点电煤合同,实现了电煤价格并轨;2013年,炼焦煤、动力煤期货成功上市。

2013年以来,在党和政府关心、重视和领导下,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推动,煤炭产需双方,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建立了产运需各方共同参与的全国煤炭交易会制度;2017年,建立了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与 “基础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为维护煤炭市场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建成了中国太原、大连东北亚、鄂尔多斯、华东等多个区域性煤炭交易中心,煤炭价格指数体系不断完善,市场发现价格功能明显增强,煤炭交易市场合作机制更加健全,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国内市场煤炭价格与国际煤炭价格基本接轨,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煤炭市场体系,市场配置煤炭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显著增强。

(六)40年来,煤炭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初期,原煤炭工业部提出了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煤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等一系列煤炭经济体制机制思路和决策;2000年以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煤炭上下游企业之间、省区煤炭企业之间、中央企业与地方煤炭企业之间开始了新一轮的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宁夏煤业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冀中能源集团、黑龙江龙煤集团、山东能源集团、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相继组建成立,提高了煤炭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和生产力水平。近年来,煤炭企业上下游深度融合不断取得新突破。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合并重组成立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煤能源兼并重组国投、保利和中铁等企业的煤矿板块,提高了煤炭产业集中度;中煤平朔、山西大同煤矿、晋能集团3家煤炭企业与大唐、中电国际、江苏国信等发电企业合作共同组建苏晋能源公司;推动了煤电一体化发展的进程,煤炭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阶段、迈上了新水平。

(七)40年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取得重大突破

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迈出实质性步伐,原煤入选(洗)率超过了60%;建成了一批循环经济园区,以神华集团、浙能集团为代表的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改造示范工程取得成功,改造后电厂烟尘、SO2、NOX排放指标,均低于天然气电厂 5mg/m3、35mg/m3和50mg/m3的排放标准。2017年底,全国燃煤电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6.4亿千瓦,占全国燃煤电厂总装机的2/3左右。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煤粉型锅炉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发展,锅炉燃料燃烬率达到98%,比普通燃煤锅炉提高28个百分点,烟尘、SO2、NOX等污染排放指标相当于天然气锅炉标准。洁净煤、节能环保解耦炉具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水煤浆、型煤、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等技术示范稳步推进、效果显著,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

(八)40年来,煤炭行业国际合作不断深入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煤炭行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煤矿综采设备、与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合作建设安太堡露天煤矿,对外学术交流、煤炭贸易、利用外资、进出口煤机装备、开展技术合作的规模逐步扩大。近年来,与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理事会、世界采矿大会、世界煤炭协会等国际组织交流合作日趋活跃。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得到国际同行认可,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展会。国家能源集团、中煤能源集团、兖矿集团、江西中鼎国际建设集团等企业,以及中煤科工集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发挥人才、技术优势,主动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项目建设,并取得了较大进展,我国煤炭工业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经过40年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煤炭行业由传统落后生产方式向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变取得了新进展;由规模、速度、粗放型向质量、效益、集约型转变取得了新成效;由劳动密集型向人才、技术密集型转变,煤炭利用方式由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转变取得了新成果,并正在推进煤炭由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煤炭工业改革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高度,迈入了新的战略发展阶段。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煤炭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煤炭行业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支柱性产业,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动能源革命战略实施,坚持不懈地推动煤炭行业改革开放,坚持不懈地推动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坚持不懈地推动煤炭行业发展方式变革,建设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

(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煤炭工业的科学发展

2016年以来,国务院将煤炭行业列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点行业,印发了《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国家有关部门、各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并着力推动实施。两年多来,在国家有关部门、主要产煤省区政府和煤炭企业的不懈努力下,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市场供需实现了基本平衡,行业效益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取得新的进展。

(二)市场价格处于合理区间,行业效益回升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向好发展态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成效突出,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市场预期稳定向好,发展信心不断增强。在宏观经济平稳向好形势驱动下,煤炭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市场价格处于合理区间,行业效益回升。

一是全国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但产能过剩态势没有改变。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17亿吨,同比增长3.9%;煤炭净进口1.44亿吨,同比增长12.6%;初步测算,全国煤炭消费量约18.9亿吨,同比增长3.1%,实现了产需基本平衡。但从产能规模看,2016年底以来,在推动煤炭去产能的同时,加大了新建煤矿核准和产能置换力度,一大批大型现代化煤矿陆续投入运营,产能释放加快。综合分析,目前全国生产煤矿产能40亿吨/年左右,在建和改扩建煤矿产能11亿吨/年左右(其中,已形成生产能力3亿吨/年左右),进口2.5亿吨左右,但与全国煤炭消费40亿吨左右相比,煤炭产能过剩态势没有改变。考虑气候变化和水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因素,部分地区受资源、运输约束可能出现时段性供应偏紧的问题。

二是煤炭价格处于合理区间,行业效益好转,但部分企业扭亏尚未脱困的问题依然存在。在“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定价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动力煤中长期合同(5500大卡下水煤)价格始终稳定在绿色区间,上半年平均价格562元/吨,同比下降9.5元/吨。炼焦煤价格基本稳定。今年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1278.8亿元,同比增长14.8%。从煤炭企业利润分布看,利润主要集中前20家企业,多数企业盈利水平低,少数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相当一部分企业扭亏尚未脱困,个别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的现象依然存在,拖欠社保基金、税费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是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水平提升,但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截至2017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关闭退出煤炭产能5.4亿吨,2018年计划完成退出1.5亿吨,到2018年底,预计产能退出将达到7亿吨以上。但也要看到,退出产能、煤矿关闭,职工安置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职工安置、资产处置、债务处理都出现了新情况。另外,企业对退出理念的认识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有待深入研究解决。

四是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行业发展的新动力不断增强。近年来,部分大型煤炭企业结合各自优势,逐渐探索了各具特色的转型升级发展模式。全国已经建成的50多处 “有人值守、无人操作”的智能化煤矿,正在引领新时期煤炭产业发展方向;煤电一体化、煤焦化一体化、现代煤化工、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等煤炭产业链延伸发展的产业体系已经形成,煤炭由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转变取得新进展;大同、开滦等老矿区充分发挥去产能关闭煤矿成建制员工队伍优势,由探索性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已经发展形成了以对外工程承包、项目运营为主的多种合作模式,成为老矿区转型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山东枣矿集团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煤炭产品定制式生产,创新了煤炭商业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煤炭行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分析当前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形势,我们既要看到煤炭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有机遇、有成绩、有效果、有前景,也要看到发展中还存在新困难、新问题,既要坚定信心,又不能掉以轻心。煤炭行业要坚持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相关政策措施落地生根;深入推动煤炭市场化体制机制建设,控制总量,稳定煤价,保证供应,保证煤矿安全,确保矿区稳定,维护来之不易的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稳中向好局面。

三、实现高质量发展,煤炭行业要重点处理好五个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发展新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谋划经济工作的根本指针。煤炭行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为重点,要坚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建设煤炭产业创新发展体系 (深入开展煤炭开采智能化、利用清洁化、管理信息化研究);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建设统一开发、有序竞争的煤炭市场体系;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和完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绿色发展体系;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保障体系;要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推动煤炭行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开放体系;要坚持推动煤炭经济平稳运行,健全和完善煤炭产业政策保障体系;实现煤炭行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由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的战略转型。重点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控制总量和保障供应的关系

2016年以来,通过持续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发展先进产能,全国煤炭供需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受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煤炭价格处于合理区间、企业效益好转等因素影响,一些地方和企业去产能的态度和决心出现松动。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控制煤炭产能无序扩张,控制煤炭资源开发节奏,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是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煤炭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在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进程中,有序释放先进产能,坚持分类指导,优化煤炭供给结构,维护市场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提高全国煤炭供应质量和效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二)正确处理好转型与转产的关系

近10多年来,煤炭企业依托区位、资源、管理、技术、资本等优势,转型升级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也看到,部分企业以转产促转型,投资建设了一批非煤产业,但受人才、技术等制约,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据调研,部分企业非煤产业产值虽然占80%以上,但利润仅占20%左右,甚至有的非煤项目长期亏损;非煤产业规模大、质量不高、效益低的问题突出。煤炭行业要深刻认识,转型升级是关键,结构调整是重点,产能退出是前提,科技进步是支撑。转型是在现有产业基础上的升级;转产是拓展新的产业领域和发展空间,需要创新的思维和正确的选择,不要走别人走过的老路。要统筹处理好转型和转产之间的关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将推动深度转型作为实现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把转产作为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举措,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确保转型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转产贴近企业发展的实际,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加快形成新时代市场竞争新优势。

(三)正确处理好煤炭与上下游产业共赢发展的关系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能源工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于煤炭电力双方互利共赢,从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煤电一体化、电办煤、煤办电,特别是,2017年以来,国家推出中长期合同制度和 “基础价+浮动价”定价机制,对于煤电互保、互利、共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保证作用。

从近两年来实际运行情况看,全国大型煤炭企业中长期合同兑现率稳步提高,已达到80%以上,价格稳定在绿色区间;2017年全年,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中长期合同价格稳定在570元/吨左右;今年上半年中长期合同平均价格为562元/吨。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三年中长期合同签约仪式即将进行,这对煤炭行业发展是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的大事,是稳定煤炭市场、促进产运销多方合作共赢的创新和探索,这也是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发挥示范效应的意义所在。在确定“基础价+浮动价”定价机制时,国家能源集团、中煤能源、同煤集团、伊泰集团发挥了很好作用,以低于市场50~80元/吨的价格为基础价,很有见地、难能可贵。实践将证明,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能达到供需双方共赢的效果。

(四)正确处理好新技术快速发展与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关系

当今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新一轮工业革命孕育兴起,现代信息技术与煤炭工业融合步伐加快,煤炭智能化开采、现代物流及煤化工、分级分质利用、产销协同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引领煤炭行业发展方向,为煤炭行业抢抓新一轮工业革命机遇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后一个时期,煤矿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对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行业要适应新时代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育才引才用才制度,完善人才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培养和吸引一大批理念先进、技术功底深厚、创新能力强、能现场操作的“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加大高端人才和行业发展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形成行业人才高地,全面提高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五)正确处理好企业效益好转与职工生活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向小康社会迈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在收入提高、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安全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煤炭行业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切实把提高职工福祉放在首位,维护职工利益,关爱劳模生活,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尊重职工合理诉求;妥善解决好去产能煤矿和国有煤炭企业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职工再就业问题;推进职工民主管理,畅通沟通渠道,维护矿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要贯彻落实近期国家煤监局召开的全国煤矿安全基础建设推进大会精神,坚持“管理、装备、素质、系统”并重,大力推进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再创新水平。特别是要抓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加强尘肺病源头治理,加大尘肺病防治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力争到“十三五”末,煤矿井下粉尘浓度大幅下降;要着力解决特困尘肺病职工医疗和生活问题,维护尘肺病职工职业健康权益。

四、构建良好的煤炭供需战略合作关系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是我国最丰富、最廉价、可洁净利用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创新、发展、进步,我国煤炭工业生产力总体水平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此进程中,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协会和相关企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制定了产运需各方共同参与的全国煤炭交易规则,搭建了交易平台、创新了交易模式,转变了营销方式、探索了新的交易机制,推动了传统的煤炭订货制度向现代煤炭交易市场体系转变。

今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砥砺前行的重要一年。希望煤炭产运需各方,要从保障全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主动作为,构建良好的煤炭供需战略合作关系,促进煤炭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

(一)要切实提高煤炭中长期合同比例

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要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煤炭上下游共赢发展理念,坚持“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定价机制,多签、签实中长期合同,深化煤炭供需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稳定生产、稳定市场、稳定价格,促进煤炭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在当前迎峰度夏期间,煤炭企业一定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要求,保证电煤和民用煤供应,为满足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提供保证。

(二)强化自律意识,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要牢固树立契约精神,加强自律,树立规则意识,履行社会责任,认真履行合同,依法诚信经营,提高合同兑现率,形成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煤炭市场新风尚,努力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现代煤炭市场交易体系。

(三)要加强煤炭交易会期间的党风廉政建设

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进一步明确政治纪律、会议纪律,切实提高守纪的自觉性,严禁在会议期间游山玩水、公款吃喝。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开启了新征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树立大局意识,超前意识,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构建煤炭供需双方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煤炭行业煤炭煤矿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全国煤炭行业迎新年摄影作品选
煤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煤炭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2017煤炭行业又将何去何从?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全省煤炭行业专项调度会召开号召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