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惠勇:执着的“水果疯子”

2019-01-29盛玲

中国农村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果园水果

文 /本刊记者 盛玲

2001年4月,余惠勇押上了自己闯荡深圳数年间积累下的全部家底,领衔组建深圳市百果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果园)。

2002年,百果园旗下第一家门店开业。第一个月的营业额高达41万元,一举创下了水果营销店的销售新高。

2012年,百果园的第十个年头,门店总数突破300家,会员人数到达130万人。

2015年9月,百果园宣布完成了4亿元的A轮融资,专注于消费品投资的天图资本领投3.5亿元,广发信德等机构跟投。完成当时中国水果连锁零售行业最大的一笔投资。

2017年,线上单月销售额破亿,正式完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布局。2017年年收入额超过84亿,会员人数达到2800万人。

发展至今,百果园已经拥有超过2800家门店,遍布全国40多个城市,并布局了200多个水果种植基地。

数字是枯燥无味的,却拥有最无可争辩的说服力。十几年的时间,百果园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以创新的姿态深入社区、占领街边,成为水果行业的明星品牌。为什么百果园可以这么成功?其实这背后跟毕生精力致力于水果产业链和水果专营连锁业态发展的百果园创始人余惠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敢创敢做,下海弄潮

第一次见到余惠勇的人,都会被他独特的气质所吸引。余惠勇看起来并不像普通的商人,梳着辫子,多了一分艺术气息。说话语气坚定自信,不禁让人多一分信任与亲近。“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留长发,不认识的人都以为我是搞艺术的。”

1968年,余惠勇出生于江西德兴的一个农村家庭,年幼的余惠勇经常帮家里干活,勤劳孝顺,却有一颗不安分、爱闯荡的心。家中对他寄予厚望,余惠勇也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1991年,从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系农业蔬菜专业毕业后,在江西农科院从事食用菌研究和开发工作。

余惠勇天生一副敏锐的经济头脑。他工作不久,便筹资承包了单位下属食用菌研究基地。一年多时间,他就让一个原来濒临生存危机的基地变得生机蓬勃,创造出可观的利润,余惠勇也因此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深圳这块中国经济和改革开放的蓝海正吸引着无数的寻梦者的到来,迅速掀起了下海潮、打工潮。不少胸怀大志的人纷纷放弃了众人羡慕的“铁饭碗”,脱离了体制,告别家人南下创业。这时,年轻气盛的余惠勇也有些坐不住了。于是,他向单位申请停薪留职,怀里揣着十几万元资金,踏上了南下的火车,投身创业浪潮。

雄心勃勃来到深圳的余惠勇,正遇上深圳股市“牛气冲天”,他将钱投了进去。不出一年,手中的资金便被“吃”掉一半。及时止损后,余惠勇承包了一条中巴运营路线,辛辛苦苦运营了一年多,却把自己剩余的钱也给赔了进去。

接连受挫的余惠勇只好又回到原单位,却发现自己在单位已经呆不住了。一是在外闯荡的余惠勇已经不太适应体制内的节奏和思路,二是赔了这么多钱,他确实不太甘心。于是,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他毅然辞掉工作,带着自己仅剩的400元钱,二下深圳。

再次来到深圳后,余惠勇凭借着自己经营蔬菜的经验,去了一家企业担任营销部经理。在企业待了大半年,他发现这家企业的用人观念有偏差,只注重经济效益,人才观念淡薄,高素质人才根本得不到重视,企业员工的业绩和酬劳严重脱节。他认为这样价值观的公司不值得自己效力,便下定决心离开这家公司。

与水果结缘,发现市场空白

1995年, 深圳爱地集团开始涉足食品行业,成立了深圳市爱地绿色食品总汇有限公司,专门经营全国各地名优特新绿色食品。余惠勇跳槽到爱地公司绿色食品总汇有限公司担任销售经理,他在这里打响了自己进军水果营销行业的第一记“重炮”。

眼光敏锐的余惠勇开业界之先河在《深圳商报》上发布山东红富士苹果的推介广告,从种植地直接拿货,用相对较低的价格进行销售,并对消费者许诺送货上门,终于使山东红富士苹果在深圳一炮走红,供不应求。

当业界销售还在紧跟红富士销售时,余惠勇又将目光放在了高档梨上。这次,他把目光盯在了水果业的源头——种植。他负责引进日韩高档梨的种子,在山东、四川等气候相宜的地区进行推广种植,并与当地果农签订包销合同。仅用了两年的时问,中国自产的高档梨——丰水梨就一举攻占了珠三角高档梨市场。

富有前瞻性的人总是能快人一步,因为能预见未来,所以知道现在要做什么。此后,余惠勇一年主推一个新水果品种,从海南的恒泰芒果到台湾的莲雾,始终以快人一步的步调引领着深圳水果市场的走势。同时,将多种进口水果引进种植,与果农一起成功将其转为国产,并在销售上大获成功。仅2001年一年,就完成了近亿元的销售额。

在水果销售的摸爬滚打,培养了余惠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敢为人先的魄力。余惠勇发现由于水果营销业入市门槛低、水果的商品属性特殊,很难确立一个相对稳固的业界主体,水果的品牌效应难以凸现。市场上,有商贩、超市、批发市场等销售主体,却没有一家的水果专营连锁店。但是在当时纵观全世界,水果连锁的模式也难觅其踪。“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如果干成了,那就是一个没人干过的事,我这个人就是喜欢做有挑战性的事。”

2002年,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和准备后,余惠勇在深圳市福田区福华路开了百果园第一家门店。做前期准备时,业主甚至都不想将房子租给他,在业主看来卖水果的生意利润这么低,怎么能支撑的住这1个月1.8万的房租。

谁知,开业第一天,消费者便如潮水般将店里挤得水泄不通,门店的收益就远超1.8万元。由此开始,余惠勇和他的百果园便走上了快速扩张的道路,门店是开一家火一家。一大批竞争者试图克隆百果园的经营模式,一时间深圳街头,充斥着万果园、金果园、香果园……

责任在心不放弃,百果园涅槃重生

2007年,百果园一直开到了70多家,但问题也开始出现,加盟商私采现象屡禁不止。余惠勇的生意看似红红火火,但到了年底算账,公司却是在赔钱。此时的余惠勇急需找到扭亏为盈的方法。

“水果这么普通的产品,连锁这么成熟的商业模式,为什么就是不行呢?”不甘心的余惠勇甚至去找了香港中文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得到的回答是: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这门生意根本不会成功。面对的质疑,余惠勇依旧选择坚持。“如果我都坚持不下去,那么我的70多家加盟店肯定也坚持不下去了!”

做事情要三思而行,要有前瞻的眼光和判断,要考虑到后果是否能够承担。一个错误的决定也许一分钟就能做出并赋于实施,但当错误已经发生时,必须停止向错误的方向继续发展。余惠勇认真反思,为什么水果连锁行业在全世界都没有成功的案例?他总结了两点:行业的短板和专业人才的缺乏。行业短板在于连锁要求的标准化和水果产品的极不标准,是制约水果连锁发展的根本原因;很少有专门从事水果种植及经营的人才,只能靠培养。

而后,余惠勇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加盟店回购,改为直营。经过一段摸索之后,余惠勇发现,直营店可以盈利的。然后,对基地供应的所有水果,都进行鲜度、糖酸度、细嫩度、爽脆度、香味、安全性的“四度一味一安全”的标准体系考核。同时,对果品的仓储和运输建立一系列标准,比如仓储时不同水果要按照不同温度存放;运输草莓的车辆,时速不能超过40km……“如果我们卖的水果和外面卖的都是一样的水果的话,那我们的价值何在呢?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替顾客挑选与众不同的水果。”

随着电商的的不断发展,2008年,百果园成立了电商部门,即网上百果园。这次尝试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效益,以失败告终。最终百果园通过与大电商京东、阿里以及生活平台美团、大众点评达到线上扩张的目的,打通了线上与线下的融合。

“线上线下融合一体化才是生鲜电商的最终出路”2015年6月,余惠勇在“首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表示。2016年,百果园收购一米鲜,百果园内部掀起了一场全方位的一体化变革。短短一年时间,百果园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取得了不俗成绩:2017年7月份单月线上销售额突破1.2亿;线上会员数突破500万人;全国开设门店达到2500家,并实现了规模化盈利。

脱胎换骨的百果园,终于走上了盈利的正轨,2017年销售额突破84亿元。2018年1月,百果园宣布获得15亿元以上B轮融资,投前估值85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供应链和生态系统建设。“我们围绕整个产业链,从顾客这一端开始,一直要达到种植端。”余惠勇说。

助力精准脱贫 践行企业担

达则兼济天下,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百果园履行了作为一家企业的社会担当。

据悉,过去4年,百果园扶贫助农产业已触达102个国家级贫困县,足迹遍布17个省区52个市,共有155款贫困县水果通过百果园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往全国各地,销量达153969吨。在汶川、茂县、黑水县等灾后重建区,百果园还设立了水果直采点,采购量达2217.6吨。百果园正逐步建立上游定点帮扶、线下设立销售扶贫专区、线上电商扶贫频道等,以水果为载体,直接或间接的助力8000+贫困户脱贫升级。

2018年8月底,在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的指导下,百果园“百果百县”产业扶贫战略正式启动。

2018年9月,以“质量兴农品牌强农 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果业扶贫大会在湖南长沙成功落幕。会上,百果园获评“2018年全国果业精准扶贫功勋企业”。

余惠勇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离开体制投身创业浪潮的企业家,是中国乃至全球“水果专营连锁业态”的开创者。他坚守着“一生只做一件事,一心一意做水果”的理念,甚至有人因为他对水果的信仰和执着,戏称他为“水果疯子”。而在他心中有一个梦想——“让天下人享受水果好生活”,愿他怀揣梦想,继续走在这条甜蜜的道路上,去收获一颗颗成功的果实。

猜你喜欢

果园水果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火龙果园之行
秋天的果园
水果
果园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我爱水果
水果篇之Cherry
水果畅想曲
好看更好吃的水果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