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矿石中全铁含量的检测方法

2019-01-29付强辽宁省第四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

消费导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高氯酸重铬酸钾氯化

付强 辽宁省第四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

引言:含硫铁矿石在用测定全铁的常规方法(三氯化钛-重铬酸钾容量法)进行检测时,无法用盐酸和氟化物完全分解,属于“难溶”铁矿石。现有的检测技术中,测定含硫铁矿石中全铁的分析方法有硫磷混酸分解法、碱熔法、硼砂熔样法和王水溶样法等[1]。硫磷混酸法是用硫酸和磷酸的混合物将矿样在高温下进行分解,其难度在于对样品的溶解温度要求较高,若温度偏低则样品不能完全溶解,在容器底部残留焦磷酸固形物,影响实际测定结果;若温度过高则酸液挥发过快,容器中没有足够的供反应进行的试剂,同样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此外,硫磷混酸溶样法在不同的温度下产生多种副反应,不适宜在控温条件较差的实验室中进行。碱熔法是将矿样和所用熔剂过氧化钠在刚玉坩埚中充分混合,在750℃左右的温度条件下在箱式高温炉中进行熔解[2]。过氧化钠对容器腐蚀严重,长此以往明显增加实验成本,且目前过氧化钠属限制化学药剂,不易采购,使该方法在实验中受到局限。硼砂熔样法以四硼酸钠作为熔剂,同样在箱式高温炉中进行,熔融样品冷却后用盐酸浸洗,操作过程繁琐,实验周期过长。反应容器需使用铂坩埚,铂属于贵重金属,普通实验室极少配置铂坩埚,因其价格昂贵,难以实现大批量操作。王水溶样法对温度无精确控制要求,实验消耗成本也较低,是普通实验室测定含硫铁矿石中全铁含量较常用的方法。原有的王水法即王水-硫酸溶样法,在试样基本溶解后加入浓硫酸,继续加热至瓶中出现白烟,稍冷后冲洗容器壁再加热发烟直至液体全部蒸干。硫酸的主要作用是在高温下产生SO3驱赶净硝酸,防止在滴定过程中残余硝酸对测定产生干扰,然而此步骤后期,由于需要高温分解导致溶液中析出物较多,极易崩溅,致使测定结果偏低;此外浓硫酸分解过程较慢,不利于提高检测效率。

一、实验部分

(一)试剂和溶液

——硫酸:浓度为(ρL.84g/mL);磷酸:浓度为(ρL.69g/mL);硝酸:浓度为(ρL.40g/mL);盐酸:浓度为(ρL.19g/mL);高氯酸:含量为70%~72%。

——三氯化钛溶液:三氯化钛∶盐酸=1∶1。

——氟化铵溶液:称取10g氯化铵溶于100mL水中,摇匀。

——氯化亚锡溶液:将10g氯化亚锡用20mL盐酸加热溶解,用水稀释至100mL。

——钨酸钠溶液250g/L:称取25g钨酸钠溶于95mL水中(浑浊则过滤)加入5mL磷酸(ρL.69g/mL),摇匀。

——三氯化钛溶液:将市售的三氯化钛中加入等体积盐酸,贮于棕色瓶中保存。

——二苯胺磺酸钠溶液:浓度为2g/L。

——硫磷混合酸15∶15∶70:将150mL硫酸在搅拌下缓慢注入盛有700mL水的1000mL烧杯中,冷却,再加入150mL磷酸,摇匀。

——标准滴定溶液:称取2.4515g已预先在140℃~150℃干燥2h并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的重铬酸钾(基准试剂)于250mL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1000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并摇匀。

(二)实验过程

——预处理:将粉末状样品(约1000μm)在100℃~110℃条件下加热1~2h,密封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试样溶解:精确称取0.2000g试样,置400mL缩口瓶中,加入10mL氟化铵溶液、15mL盐酸、在电热板上微沸3~5min后,加入约5mL硝酸和5mL高氯酸,继续加热至瓶中出现浓厚白烟后取下,稍冷用水冲洗瓶壁,再加热发烟直至液体全部蒸干,白烟消失。蒸干溶液冷却后加入15mL盐酸,加热至瓶底固体全部溶解,滴加氯化亚锡溶液至溶解液呈浅黄色,于电热板上微沸2~3min,用水稀释至约80mL,得待测试样。

——滴定:将所得待测试样滴加钨酸钠溶液5滴,用三氯化钛溶液还原至钨蓝产生,用重铬酸钾溶液滴定至蓝色恰好消失,加10mL硫磷混合酸溶液,滴加5滴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稳定的紫色为终点,记下所消耗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

——空白试验:随同试样做空白试验,记录所消耗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0为0.05mL。

二、结果与讨论

(一)含硫铁矿石标准样品测定结果

以实验室常用的三种有代表性的标准样品:磁铁矿93-40(TFe:59.84%,S:2.61%),铁矿W-7177(TFe:40.61%,S:1.961%),赤铁矿7011(TFe:42.94%,S:0.891%)按照前述实验步骤进行测定,并计算全铁的百分含量。通过测定结果计算平均值和相对标准偏差。

(二)实验室选矿试验样品测定结果

将试样(丹东宽甸高硫原矿,资料数据TFe:57.55%,S:11.2%)粉碎至100μm的粒度,在100℃~110℃干燥1~2h,密封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之后按照上述实验步骤进行测定,实测中空白V0为0.05mL,V为41.36mL。计算结果w(TFe)=57.68%

结束语: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以高氯酸代替硫酸改进后的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偏差小,准确度高,能满足分析要求。此外在测定过程中发现,加入高氯酸反应时间比加入硫酸时间提前约两小时,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该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值得在实验室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高氯酸重铬酸钾氯化
氧化还原电位滴定法测量铀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低镍锍氯化浸出试验研究
重铬酸钾滴定铁矿石中全铁含量测定不确定度评定
酸溶-高氯酸氧化光度法测定锰矿石中全锰的含量
水质监测快速COD分光光度法与重铬酸钾法的比较
电位滴定法测定基准U3O8中铀的不确定度评定
高氟高氯酸性废水处理实验研究
对称性破缺:手性高氯酸乙酸·二(乙二胺)合锌(Ⅱ)的合成与结构
混二氯硝基苯氯化制备1,2,4-/1,2,3-三氯苯
溴氯化丁基橡胶的制备与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