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琵琶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
2019-01-29靖江市锡剧团214500
(靖江市锡剧团 214500)
琵琶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比较悠久的弹奏乐器,琵琶在造型上比较独特,但却并不影响它给人们带来音乐上的震撼,音域宽阔处的高音清丽柔美,中音部分也不失明亮,低音部分更是浑厚有力,这些都给琵琶带来了具有民俗特色的音质效果。就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提到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说的就是琵琶所弹奏出的音质,当然,想要完美的呈现琵琶的演奏和弹奏者对于乐曲想要释放的情感,就要演奏人员对于琵琶本身的演奏技巧和己方对于该乐曲所饱含的情感做出完美的融合,琵琶常用于伴奏且演奏方法也比较复杂。
一、琵琶在古典剧目中的应用
说起琵琶在中国古典剧目中应用也是很普遍的,例如说锡剧,锡剧是中国华东地区比较有名三大剧种之一,锡剧之前被称滩簧,是江苏、浙江一带说唱艺术的一大流派,起源于古老的吴歌。剧风具有江南特色,使听众在听觉上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之中。锡剧的伴奏乐队的形式发展在最初时是十分简单的,一般就是一把胡琴和一块板构成的,一直到近代才演变成以中国民俗的管弦乐器作为主要的伴奏乐器,其中还包括二胡,扬胡,这些乐器是近代锡剧的主奏乐器。其实戏曲音乐里不仅仅只有伴奏一个部分,还有独奏,这两者之间并没有轻重之分,戏曲中使用琵琶来做伴奏,与琵琶独奏是有区别的,它主要影响的是琵琶的主弦与其他乐器之间的协作,当然也关系到剧情中人物的变化,演奏者要尽量学会基础的聆听唱腔和与其他乐手协作的能力,适当的调整力度使得音色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一种使之融为一体而又不失为独特的效果。
二、琵琶演奏技巧的重要性
站在我国现阶段对于琵琶的演奏效果的角度上说,通过琵琶弹奏的乐曲在演奏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演奏技巧与所表达的情感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演奏者抛开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只谈演奏技巧,那就失去了使用琵琶弹奏乐曲的内涵价值。一方面,对于琵琶的演奏技巧在乐曲情感的表达上是十分重要的,琵琶的演奏方式与演奏基本功是抒发乐曲情感的重要基础,并且要在弹奏的过程中将乐曲想要表达的情感完全突显出来,利用琵琶的各种演奏方式给听众们带来悦耳的享受,与此同时也将乐曲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内涵淋漓尽致的显现出来。另一方面,演奏者完成一场成功的琵琶演奏不仅可以使听众与演奏者所演奏的乐曲产生惺惺相惜的共鸣,演奏者也可以利用演奏的技巧和所抒发的情感合二为一,使之带来一场极富有情感色彩的特色的现场音乐氛围。这也是只靠演奏琵琶的演奏者自身的演奏技巧所不能拥有的。这也是琵琶这款古典乐器所体现出的乐曲灵魂所在,可见,在弹奏琵琶的过程中的演奏技巧和想要表达的乐曲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在演奏过程中只有完美实现声乐合一,才能激发乐曲本身所拥有的情感特质,并且使其更具精神内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演奏”二个字,可以分开来解释,“演”在百度上的解释为根据事理推广发挥或者不断变化,也可以表示为把技艺当中表现出来,在琵琶这种古典乐器上它应该是结合现有技艺进行合理发挥,就像演员们要看剧本背台词,但是又不会完全把台词记住,给自己留有发挥空间,琵琶的演奏也是这样,演奏者事先要熟悉曲目并且了解其创作背景,认真琢磨并且思考这曲目中所蕴含的意义,最后形成带有自己见解的乐曲。“奏”的意义就更多样化了:按照曲调演奏乐器或者古代使大臣对皇帝陈述说明事情,就琵琶而言,“奏”的意义应该就是按照曲调吹弹乐器,这就说明手弹奏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利用手指的弹拨,打造出美妙的音乐。“轻拢慢捻抹复挑”,白居易的这首《琵琶行》就是说明琵琶的弹奏技巧甚是复杂,但是就是这种复杂才使得琵琶这独特的古典乐器流传至今,毕竟越具有挑战性的事物人们越愿意去尝试。
三、琵琶的演奏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现代的一些优秀的琵琶演奏者对于琵琶的演奏技艺都有着不同于过去的改良,利用琵琶这种带有民俗特色的乐器以及在情感上理解现实中乐曲的内涵,使得演奏技巧和抒发情感相融合的方式大致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是要精准的分析所演奏的乐曲作品,在体会其精神内涵层面的基础上,融合所掌握的演奏技巧把所奏乐曲想要抒发的情感表达出来。例如古典乐曲《十面埋伏》中,第三部分楚汉两军交战时,就需要演奏者深刻的感受到楚汉大军在战场上的惨烈厮杀,并运用双弦和绞弦的弹奏技巧推动整个乐曲在演奏中的发展。利用双弦、三弦并推和拉弦强奏等方法使听众产生身临其境仿佛看到战场上的残酷厮杀,给听众带来一场真正听觉感受。第二,使用琵琶来表达情感时要按照乐曲所演奏的节奏与旋律。琵琶在演奏的过程中,完美的节奏感对展现乐曲情感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所弹奏的节奏是有着很高要求的,演奏者对于乐曲本身的理解要与节奏融合在一起才能把乐曲的情感节奏和速度律动体现出来。第三,演奏者针对其所演奏得乐曲的自身理解与演奏者自身的艺术想象是否相融合也是乐曲情感表达的重要层面,不同的演奏者的不同想像可以创作出不同的演奏效果,同时,演奏风格的不同和对于乐曲所要抒发的情感的感知力也直接影响演奏过程所表达的情感好坏,所以在琵琶的演奏中融入各种情感表达要素是非常重要的方式。
四、琵琶的演奏技巧与所抒情感的融合途经
演奏者使用琵琶进行演奏就乐曲本身来说这是第二次创作,这次创作是在演奏者对于该作品自己产生的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在演奏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情感不仅仅是乐曲本身要抒发的情感,更是演奏者对于作品的自身理解所产生的情感流露。想要有好的情感流露,就要求演奏者不断的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但这只能通过加强演奏者对于音乐的理解力进行训练,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演奏者才能充分地感知在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音乐形象,使其在演奏过程中可以将乐曲中所蕴含的情感相结合,并通过琵琶的演奏表现出来。进而使得演奏者在演奏时可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使听众产生共鸣。此外,演奏者要提升自身的内涵修养,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提升。针对个人来说,可以选择收集一些世界著名的曲目,选择一些名家大作,可以先欣赏聆听,然后进行分析,接着开始模仿练习,最后是进行比较,比较出自己在演奏中所出现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名家大师是怎么处理解决的。绝大多数的琵琶演奏者在乐曲情感的表达方面都有着不用的层次,大部分来自于文化素养的不同和对于艺术的理解能力,因此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也是演奏者们的必修课之一。在这基础上接着就要提高自己的个人品味,在经过了长时间的积累后,便可拥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之后再熟悉乐谱的时候就会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在演奏乐曲时也会抒发出更多更贴切的情感,从而打造出更加优秀的舞台效果。使听众产生共鸣就是对所奏乐曲最大的尊重,一位演奏者如若不能让听众身临其境,不单单是弹奏技巧上的缺失,更是自身对于所奏乐曲的理解力的缺失。因此,提高演奏者对于艺术的文学素养也是促进演奏者在琵琶演奏中的情感迸发的一种方式,更是促进琵琶演奏事业在中国继续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结语
琵琶的演奏在中国有两千年的发展历史,从白居易著名的乐府诗《琵琶行》中,我们便可感受到琵琶的美妙性以及其历史渊源性。乐曲所抒情感与演奏技巧的结合,二者相辅相成。因此经过长时间积累的基本功可以将乐曲演奏的完美且流畅,利用演奏技巧来把握音色和力度,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去展现乐曲作品所要抒发的情感,最终实现这二者的完美融合,达到琵琶演奏的巅峰效果,与此同时不仅仅使听众能享受到一场视听盛宴,更可以产生心灵上得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