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与实践研究

2019-01-28方铮炀

卷宗 2019年2期
关键词:创业人才培养电子商务

摘 要:目前国内很多高职院校均开设了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一些知名的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上已取得了成功,如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松鼠班”和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电子商务)学院”。这些培养模式与实践方式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本文通过对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调查研究,目的为了解决电子商务创业与课程教学之间的衔接性问题,并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提出可行性建议,希望供本校及其他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参考。

关键词: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培养;课程;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度校级教改资助课题成果之一。

1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电子商务专业是融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学、市场营销、西方经济学、物流学等为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该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诸如《网络營销与策划》、《网店运营》、《网络广告》、《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课程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特点。作为高职院校从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教师们都会在教学中遇到同样的困惑,并积极思考和解决。

1)如何运用好现有平台和资源?

2)如何有效的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3)怎样让学生了解到最新最真实的项目与案例?

4)如何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5)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怎样培养出适应电子商务岗位所需要的人才?

6)目前在国家提出“双创”号召下,高职院校应怎样进行教学改革?如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

目前国内很多高职院校均开设了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一些知名的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上已取得了成功,如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松鼠班”和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电子商务)学院”。所以,以创业促进就业,成为笔者所在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改革的重点,电子商务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本文尝试把电子商务创业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以期为解决学生创业时不能学以致用及找不到理论技术支持、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低、创业持久度低等问题提供可行性建议。

2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困惑

目前各类高职院校都在纷纷创建电子商务创业基地,并开设相应的电子商务创业课程,希望借此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教学往往与实际创业相脱节,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在创业时需要电子商务理论知识做支撑的时候,却不能将创业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缺乏理论知识和技术支持,所以在解决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和创业型人才培养问题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关键问题:

1)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结合电子商专业建设规划和课程建设规划。

2)目前所选用的电子商务教材在编写上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常识性知识介绍,还要注重实际案例和实训项目的更新。

3)教学大纲的改进和优化,要以学生创业所需电子商务知识与技能为出发。

4)课程体系要做好知识的衔接,尤其是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并重的课程,要注重讲授和练习的结合。

5)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更多地考虑到创业型人才培养和实践相结合。

6)专业技能课程的考核需要打破常规的闭卷考核方式,可以采取实践考核方式。

7)专业发展要与所在院校的政策相结合,运用好校内与校外的实践平台。

8)实训内容的改革要充分发挥本校网商创业园在创业型人才培养和实践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3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成果

根据上述关键问题,本研究通过使用访谈调查和评课观察法对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课程、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选取以下初现成果进行汇报,以供本校和其他高职院校进行探讨,并提出宝贵意见。

3.1 专业课程教学有效实践

现以2016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开设的《网店运营与管理实务》课程为例,在教学中尝试性地使用阶梯式项目教学方法,结合创业知识,引用创业案例授课的思路进行实践探索的阐述。

2016级电子商务专业共两个班级,班级人数119人,采用分班(电商一班59人、电商二班60人)授课方式,该课程选用由肖丽平主编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该教材主要采用项目主导和任务驱动的方法,设置任务情境,强调实操,各项目均设计项目综述、项目目标、项目任务、项目总结、项目检测等,使独立、分散的知识点得到有机串接。

面对60名学生的班级,该班级里并不是每位学生都开设有自己的网店,教师在授课之前,按照网店运营实际岗位(摄像师、商品美编、营销策划、淘宝SEO工作、客服、物流等)的需要,将班级学生以6人为单位分成项目小组,每个项目小组指定负责人,由负责人以工作的身份去安排组员各自的分工。再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中,每个项目小组的成员集中一起,从理论学习到实训室操作,紧密团结在一起,按照项目负责人的安排,协商合作完成任务。

在理论讲授时,按照教材实训项目内容——网店开业、网店视觉营销、网店运营策划及执行、网店运营推广、网店数据运营分析、网店客户服务、网店仓储与物流、微信营销等内容,教师对10个项目小组安排任务,每个小组讨论、自学总结、制作PPT,然后统一进行汇报。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项目专题,汇报完毕后,教师会引用学生熟知的、亲身参与的案例,对每个小组的汇报内容进行知识点评和总结。

对实训内容的安排上,教师通过虚拟实训与真实项目相结合的方式,依托虚拟的创业平台组织学生参与经营电商企业项目的游戏,在虚拟项目中模拟网络营销,补充创业所需的店面选址、市场调研、项目可行性分析等知识技能,学生开拓创业思路,体会创业精神,扩宽创业视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创业店铺、淘宝店铺、微店等的经营中。

在项目网店视觉营销环节,让学生从商品图片拍摄、图片美化、商品详情页制作到网店店铺首页装修亲自参与,每个项目小组在此阶段完成任务后,由教师做出点评。在指导学生进行网店运营推广项目实践时,从网店定位、产品规划定位、淘宝SEO工作、免费推广技巧、直通车推广使用到钻石展位推广的尝试等方面给出指导。在实践网络络营销项目时,为了解决如何推广店铺、提高店铺知名度问题,从制定促销策略、淘宝宣传工作、巧用淘宝论坛、站内外宣传途径等环节为学生指点迷津。在实施微信营销项目时,要求在规定的操作时间内,学生以各自的微信朋友圈作为推广平台,将自己小组经营的“虚拟产品”,通过朋友圈宣传,利用点赞的模式得到有效交易评论,让每位学生将营销成果截图,来评价各自的微信营销成果。在电子商务安全知识讲解时,补充学生感兴趣的小技巧,从保障网店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个人网上银行的资金安全、将网络骗子拒之于千里之外等多个方面给出建议。

3.2 创业课程开设初步实施

考虑到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创业本身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了达到电子商务整体进行应用效果,初步在笔者所在院校的2016级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中开设《创业课程》,授课对象为大三学生,建议开设时间为第五学期,集中授课,总时数24节,周时数为2节。该年级的学生已在第四学期对《网店运营与管理实务》进行了系统学习和实践,所以在《创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上,让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性和自主能动性,老师充当指导作用。

教学流程大概分为主要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1-3周,对行业市场进行分析、确定好项目、正式开设网店,撰写并提交创业策划书。

第二阶段,第4-6周,选择平台(从淘宝网、天猫、京东商城、1号店等)、开设自己的网上商店,确定并选择货源(自营商品或者代理销售两种模式),成功开设店铺等。具体实践环节的考核,主要看学生的网店视觉营销技巧,诸如图片拍摄、商品图片美化、商品编辑、产品的处理和展示、店铺首页装修等技能。

第三阶段,第7-9周,利用所学网店营销技能,对网店运营活动进行策划,应用网络营销的知识,通过网店信息数据的收集,撰写网店运营活动方案;依据所学的网店运营推广技能,如搜索引擎、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微信等现在热门的网络营销推广方法去推广自己的网站和产品,提升网店浏览量和转化率,提高客单价,增强客户黏性。

第四阶段,第10-11周,在保证自己的网店逐渐进入稳定期后,学生可自行对自己的网站进行相应的维护,进入更深层次的运营,如售前客服、售中客服、售后客服等。

第五阶段,第 12周,进行成果展示,网上开店经营成果汇报和经验交流,以沙龙的形式让学生们交流他们创业过程中的困难、经验和心得,带领学生共同探讨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讨論提出解决的方案。

这种创业方式可以解决目前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电子商务创业实践教学方法的弊端,能有成效地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和可行性,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创业项目得以实现,通过实践练习提高自己的创业综合实践能力,受益多多。

3.3 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笔者所在院校实际情况,结合学院教学改革整体思路,为了满足创业型人才知识、能力结构体系的要求。在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基础上,初步设计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接下来对主要课程模块进行描述。

模块一:创业人文素养培训模块

该模块为了使学生掌握创业活动所需的必备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旨在帮助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整体素质、拥有健全的创业心理和人格。在该模块中,保留现有课程《管理心理学》、《商务礼仪》、《客户关系服务》、《公共关系》等,新增课程《经济应用文写作》、《艺术概论》、《消费者行为与心理》等,推广专题讲座授课。

模块二:创业知识传授模块

该模块主要向学生传授创业相关的内容,并围绕创业过程进行的课程设置。所能开设的课程有《企业管理》、《企业家素养》、《人力资源管理》、《商务谈判》、《国际商务谈判》、《营销策划》、《推销实务》、《品牌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

模块三:创业能力培训模块

该模块强调创业能力的重要性,为了实现创业意识和创业知识向创业能力的转化。可以采用以下形式来进行:组织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大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和意识;举行创业者系列讲座,邀请创业校友对在校生进行经验交流;开展创业实战训练,提高学生创业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

总之,在当前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大环境下,通过大力开展创业实训来改变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技能实用型人才,是当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同时在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创业实践过程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训能力,对高职院校来说,无疑也是电子商务专业一个值得借鉴的人才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洁瑾.校企合作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高校科技,2015(3).

[2]刁衍斌,张育广"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创业教育实践途径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6(9).

[3]徐蓓.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继续教育研究,2015(9).

作者简介

方铮炀,女,硕研,主要从事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创业人才培养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