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排水系统课程教学研究

2019-01-28成先雄李新冬连军锋龙焙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排水系统海绵城市教学实践

成先雄 李新冬 连军锋 龙焙

摘要:结合海绵城市理念,论文探讨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教学实践,提出调整排水系统课程教学内容讲授顺序、调整排水系统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规范加深学生对海绵城市与排水系统知识点的理解等教学措施,促进学生对海绵城市与排水系统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海绵城市理念的新一代城市建设者。

关键词:海绵城市;排水系统;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1-0170-02

一、引言

雨水收集与排放是《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在“海绵城市”理念提出之前,雨水管渠系统侧重的主要是“排”,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大大的扩展了《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雨水系统的教学内容,并且将原来“排”的理念放到了末位,使得开展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雨水排水系统教学研究显得尤为必要。论文从课程讲授顺序、教学内容、海绵城市相关规范等方面进行了教学研究。

二、调整排水系统课程教学内容讲授顺序

将“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置于排水系统教学内容之前讲授,增强学生对“海绵城市”理念先入为主的印象。目前多数教材将有关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设置在“雨水管渠设计与计算”章节中,内容较靠后。笔者在排水管网之前,先进行“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的讲授,大约4个课时,然后进行排水工程概述、排水规划、污水管网系统、雨水管渠系统等内容讲授。

三、调整排水系统课程教学内容

(一)水系规划教学内容调整

水系规划方面,侧重自然水系及水域、岸线、滨水区的科学划定,一是保护水系的自然排放通道作用,二是保护湿地原有自然净化功能,三是保护湖泊、坑塘的调蓄能力,四是优化水域、岸线、滨水区及周边绿地布局,并使自然水系、湿地、湖泊坑塘、绿地相衔接协调。

(二)排水规划教学内容调整

排水规划方面,加强现状水系、水体对雨水滞留、调蓄功能的讲授,并结合总体规划,在规划区增设调蓄池、塘、湖等水体数量,扩大规划区水系、水体对雨水的滞留能力与调蓄容积,与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衔接统筹起来。

(三)排水管渠系统构筑物教学内容调整

低影响开发设施包括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渗井、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雨水罐、调节塘、调节池、植草沟、渗管/渠、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人工土壤渗滤等,在排水管渠系统构筑物教学内容讲授时,侧重湿塘、蓄水池、雨水罐、调节塘、调节池等调蓄构筑物的讲授。

(四)补充渗流力学与渗透设施设计教学内容

《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其中,雨水下渗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首要措施,也是雨水消纳的主要措施,根据海绵城市相关学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道路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的特点,与“渗”相关的知识点应该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水力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中予以讲授,笔者在排水管网系统教学内容讲授时,补充渗流力学与渗透设施设计教学内容,渗透设施教学内容包括渗透检查井、渗透管、渗透沟、渗透池、透水地面、绿地渗透、干式深井回灌、湿式深井回灌等。

四、结合规范加深学生对海绵城市与排水系统知识点的理解

与海绵城市相关的规范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綠地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等10多部,笔者主要结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修订过程,进行前后对比,剖析城市内涝问题影响下,规范中雨水相关内容不断调整,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浮出水面”的过程。

近年《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进行了多次修订,修订的内容主要与“雨水”有关,具体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室外排水设计规范》针对“雨水”“内涝”进行了不断的修订完善,为与国家海绵城市建设战略相协调,于2016年修订时,在总则中第一条增加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五、结语

“海绵城市”理念改变了过去以排治涝的思维模式,强调“渗、滞、蓄”措施的海绵作用,侧重雨水收集、管渠输送与排放等排水系统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已难以与海绵城市理念相协调,这对排水系统相关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海绵城市理念,探讨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教学实践,提出调整排水系统课程教学内容讲授顺序、调整排水系统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规范加深学生对海绵城市与排水系统知识点的理解等教学措施,促进学生对海绵城市与排水系统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海绵城市理念的新一代城市建设者。

猜你喜欢

排水系统海绵城市教学实践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