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璧山水诠释“无我之境”
2019-01-28杨继波
杨继波
【摘 要】崔昊的这幅湖清峰峦图为金璧山水作品,采用泥金色营造静谧闲适的“无我之境”。画家在布局上注重主次、虚实、远近等关系处理,在变化中求统一,使得自然合一。在章法上注重呼应关系的把握,塑造画面的淡雅与宁静。作品全部采用静止物象表现桃园景致,用色彩渲染空灵宝气而神秘的气韵。用宁静阐述景致的淡泊与清静。作品从章法布局到墨色渲染,一直围绕着金色佛光之气,清雅惬意挥洒笔墨,诠释了视觉审美艺术上的“无我之境”。
【关键词】崔昊 山水画 无我之境 静谧
“无我之境”是美学中的概念,相对于“有我之境”。以景为主,总体是景语,感情内蕴,以情观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诗句正是崔昊这幅金璧山水画作品的写照。表达出画家心境的宁静、闲适,摆脱了事务的烦扰,展现出恬淡的归隐田园的桃园之境。充分刻画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淡雅的情致,达到了审美境界中的“无我之境”。
一、作品章法特色
一幅金璧山水作品的成功与否布局至关重要。它的成功关系到山水画的好坏。构图必须与画面的立意相关联,与画面要表现的内容相协调。崔昊的这幅山水画,在物象的主次、远近、虚实、聚散、开合、藏露、黑白、大小等关系进行了统一,并在对立中求变化、寻均衡。
此幅作品表现“无我之境”的物象采用了山、水、云、树、房屋五种元素。大部是静态物象,这就为静逸淡雅的意境创造了前提条件。要把树木、山石、云雾等物象组合安排在画面的适当位置,既要合理,又要和谐,就要经营好画面布局。这幅画把重点放到表現山这一元素,山石在画面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几乎点整个画面的五分之四,合理布设不同山石的位置是此幅作品的关键,尤其金山的位置和形态更是重头戏。所以,金山布设在画面的上方,让观赏者一眼就捕捉到它的高大与辉煌,确定了金山的主体地位。画家借鉴了,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的奇特构图方法。把迎面而来的大山布设整个画面的二分之一,使得重山迭峰更显雄深苍莽且金碧辉煌。此画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雄伟、高大,造成空灵宝气而神秘的气韵。
这幅画还讲求物象的呼应关系。对中、近部的山石树木和远景的金山形成C形构图,它们相互呼应、彼此顾盼。金山主峰与中景山体形成朝揖之态。近景中的松柏布设成互相欹斜之姿,让山间的云雾有流动迂回之感。远处的金山陡峭高大,中景的墨绿山体低矮,近景的青绿色山石矮小突兀嶙峋,形成了大小的关系变化。设云雾的飘浮为右开,山石左合。取势、布势形成了视觉张力,给人以视觉冲击。形成了各种物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构图关系,这种呼应关系一下子把画面的结构变得灵动起来。
二、“无我之境”的艺术审美表现
这幅金璧山水画中营造了“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的清静画面。远处用石青、石绿色渲染的高山,时而在山下、山间泛起泥金色彩,桃园仙境尽在眼前。画家用泥金色勾勒出远山的形体,突破了以往用墨线勾勒山石的禁锢。萦绕的白色云雾点缀于山间,更觉得环境的静谧、安宁。石青、石绿色营造层次,泥金色勾勒金璧。这样的状物造境,让观赏者融入荣辱皆忘,得失无心境界中。展现出画家清高绝俗的情怀和出神入化的“无我之境”。
中景山丘及山丘上的松柏,画家用石青、淡墨写意点染其朦胧之感,把景物推远,与远山的形成“虚实相生”的效果,“以虚衬实”的方式来突显金山的高贵。山丘下面被树木笼罩的几座房屋静静地隐现,使得寂静小村与山景相融,这样的景致妙合无间,远离尘世纷扰。小村周围的松柏“密不通风”,岩石间的松柏“疏可跑马”。产生了疏与密、聚与散的对比效果,进而有了节奏感和韵律感,在布局中使画面更加富有了变化。
近处的梨花、杏花各色相间,岩石和松柏也映衬在泥金色彩当中,使得画面的山体有了统一色调,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萌动。山角下静静的山间泉水,水波不兴。画家用古典的白描手法,把水的波纹详尽的刻画,突显清澈静谧之美。
在这幅金璧山水画中,“无我之境”的塑造在于画面除了曲线勾勒的白云之外,其它景物均处在静止状态之中。空中没有鸟儿飞翔,地面没有人迹游走,这样自然而恬淡的清晨,把画家寻觅澹泊闲适仙境生活全部展现出来。“世外桃园金铸色,也无风雨也不晴。”淡泊清寂“无我之境”的审美情趣跃然纸上,表达了画家飘逸旷达的内心世界,塑造出“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雄壮之美,展现了画家心无旁骛阔达胸怀和“无我之境”的超然与宁静。
三、作品的艺术成就
这幅金璧山水作品,表达了画家乐居深山过澹泊闲适的思想追求。作品通过泥金色的运用,营造出人间仙境般的美景。诠释了“无我之境”的艺术审美。合理运用泥金色的渲染,让作品的意境更具感染力,让人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合一。作品突出清静淡雅的思想,让观赏者感悟世外桃园的宁静闲适。在笔法上写意出松柏、花木,白描营造出小河静泉,金线勾勒远山峭崖、云雾缭绕。整个画面清淡间升腾起金色佛光之气,黑白关系对比强烈,颇具感染力,让观赏者品味远离尘世喧嚣的惬意。把古典与现代中国画技法进行高度的融合,为读者用视觉艺术诠释了“无我之境”的美学意境。
【参考文献】
【1】崔昊.刍议艺术评论视域下中国画交流话语体系的构建【J】.中国文艺评论,2017(03)
【2】崔昊.美术学视域下的东北地域中国画研究【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