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全面发展条件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策略研究
2019-01-28张健
张健
教学评价是教学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学生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找准角色定位、认清自我、养成自信和激励引领等教育功能。《课标》指出初中语文教学需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做好教学评价工作。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评价理念,把激励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作为教学评价的起点和归宿。初中语文学科必须摒弃应试甄别为目的的评价方法,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鼓励和包容学生们在进步过程的错误和不足,用积极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也就是需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特别需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态度、思维、方法、能力和意识的提升。
一、关注差异,将一般性评价和个体性评价有机结合
初中学生处在青春叛逆期,而我们一直沿袭的传统评价方法仅仅局限在知识和技能层面上,这种单一评价方法培养出大量的高分低能学生,甚至导致学生的品行极端恶劣、心理素质严重低下,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学生来之不同的家庭和不同的教育环境,个性差异客观存在,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评价的针对性,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个性化、人性化的评价标准看对学生的成长进步,评价的标准需要更加科学合理,以多元化多维化的差异性评价为主。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贴近“最近发展区”,因人而异的采取个性化的评价方法,实施因材施教形式,注重学生的“三个维度”的综合评价。比如,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安排不一样的训练形式,喜欢诵读的让学生自己设计配乐诵读,喜欢信息技术的同学让他设计冬天的精美视频相册,喜欢绘画的可以让他用笔试着描绘济南冬天的风景。这样做让学生在参与和展示的过程获得知识,又能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提升自己的语文技能和素养,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共同发展。
二、关注过程,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
语文学科需要致力在强化基本技能的同时努力提升语文的核心素养。从课标的角度看,我们更应该重视学生第三维度目标的形成和提升。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需要语文教师更多关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思维创新、品质养成,而对过程中的语文要素的评价是极其重要的标准,远比应试成绩来得重要得多。因此,教师应该采取终结性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的方法,首先将学生语文学习活动进行阶段性考核评价,从信息收集、课前实践、课堂参与、风采展示、作业完成、活动拓展、考试成绩、自我反思等环节进行考评量化,让学生熟知自己在班级中所在的位置;然后教师可以利用活动和竞赛形式搭建學生自我展示素质的平台,像征文竞赛、演讲比赛、手抄报创作、读书卡片制作、美篇制作、音视频文件制作等等,都是学生形成性评价的好方法;最后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素质成长档案”,将学生的各个考评的结果进行归档,形成实物和电子档案,让学生和家长及时查阅,还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跟踪管理,已进行及时调整和激励。这样做,更多地是在引导学生重视平时的语文学习,而不仅仅关注语文成绩,这对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语文自主学习意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便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关注方式,将单一评价与多元评价有机结合
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是老师的专利和权利,其他的评价形式形同虚设。而真正有效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灵活并且被学生乐于接受的。因此,教师需要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的评价中来。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和技能,搭建学生自我评价、互动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平台,拓展评价的空间和思路,挖掘学生的评价潜能。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专题讨论、家长共读、网上评价、公众号测试等形式实行多元评价,在结合教师评价的结果帮助学生启迪思维、培养个性、获得启迪、提升素养,以形成和谐、民族、合作、共赢的学习氛围,进而达成自我探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成长目标。比如,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时,教师出示了半命题作文“那件事我真 ”。这种文题便于学生自主选择。教师首先让学生讨论你会填写那些词?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出了很多的词汇,教师在安排小组讨论,选择最贴近自己生活的几组词,让学生自己构思文章,并写出自己的写作提纲,教师再用实物投影展示出这些提纲,让学生再进行讨论评价。在学生充分自评、互评、师评的基础上,学生不断地自我调整、自我晚上、自我提升,真正促进了语文素养的有效发展。
总之,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教学评价,必须立足于学生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才是行之有效的评价形式。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从个性差异、过程发展、方式多元等方面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以促进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谐发展的培养目的,真正落实“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宗旨,推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