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与城镇儿童差异化研究

2019-01-28陈继旭常莉莉

成才之路 2019年1期
关键词:人格特征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陈继旭 常莉莉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文章基于社会生态学视角,通过对贵州某地及杭州、长兴、丽水的农村留守儿童与城镇儿童进行走访调查,对比分析了二者的同理心、主动性、自信心等人格特征及其生活的微观和中观环境,并对其成长生态进行探讨,为正确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城镇儿童;人格特征;社会生态;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40-052;G620;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1-0026-02

一、问题的提出与理论视角

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而出现。大量农村成年人前往城市谋生,其子女被遗留在家,缺少父母呵护和照顾,出现一系列身心问题。21世纪初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并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2016年民政部、公安部及教育部的联合摸底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有902万人。庞大的人口数量,极具时代烙印的特殊环境,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与教育问题成为关系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生态理论强调人作为发展的个体,是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的,个体存在的社会生态系统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微观系统主要是指处在社会生态环境中的看似单个的个人,包括影响个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系统类型,如同輩、家庭、邻里等。中观系统是指个体所处的小规模群体,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微观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学校、社区等。宏观系统指的是个体成长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及其意识形态背景。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领域,微观系统起着最直接也最重要的作用。

目前学界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较多,但大多强调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较少对比农村留守儿童与城镇儿童的异同。基于此,文章从多个角度将农村留守儿童和城镇儿童进行差异化对照,对比发现二者的异同之处,为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样本及问卷介绍

通过随机抽样,在贵州某地及杭州、长兴、丽水发放调查问卷236份,回收有效问卷234份,有效回收率99.2%。其中,城镇儿童占58%,农村留守儿童占42%。

问卷借鉴CPI量表的部分选项,分别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独立性、同理心、自信心等人格特征及其生活的微观(家庭、邻里)和中观(学校、社区)系统等进行现场调查,并实时收回问卷。然后我们通过SPSS 20.0软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为弥补问卷调查之不足,还运用访谈和个别走访等方式展开调研,总计访谈五十多人次。通过调查和走访,我们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认识更加全面、客观和深刻。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农村留守儿童与城镇儿童人格特征差异

(1)同理心。Eisenberg认为,同理心是指因他人的情绪状态、处境理解和预期而在情感上有所共鸣。同理心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统计结果的折线图来看,如果让他人伤心,农村留守儿童“有时会难过”的占比高于城镇儿童,而频次更高的“经常会感到难过”的占比低于城镇儿童,两者的总体趋势和走向不尽相同。在学龄儿童的个性发展中,父母给予的关爱和鼓励会使儿童在日常相处中逐渐习得与人交往的信任感、安全感和善于感知他人情绪的同理心,进而形成自己的人格,成为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人。而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与孩子异地而居,日常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和及时沟通难以实现,取而代之的是电话联络。这种交流形式是远距离的、间断的、较为表面的,并不能及时充分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并加以引导。其他监护人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往往不够全面,在细腻程度上也有欠缺,还有代沟问题,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缺少可以倾诉和模仿的对象,这使农村留守儿童同理心不够稳定,易随情绪变化转移。

(2)主动性。主动性是指个体源于自身的需要和动机并驱动自己去完成某项活动的动力强度。具有该品质的儿童往往积极探索外在环境,这会促进其自信心和创造性品质的形成。当面对陌生小朋友时,农村留守儿童“有时会主动打招呼”的占比为60.9%,高于城镇儿童的37.2%,而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会主动打招呼”和“总是会主动打招呼”的占比又都略低于城镇儿童。此外,两个群体在集体面前主动表现自己的能力差别并不显著。面对陌生小朋友时,主动性较强的儿童能够采取更积极的态度,反应更快,也较容易适应环境。由于心理反应的不同,农村留守儿童与城镇儿童在该情景下的态度与行为有所差异,而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方面,两个群体之间的差异并不大。可见,儿童主动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想要详细论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镇儿童在主动性上的差异,还需要更加科学、广泛的研究,不能一概而论。

(3)自信心。从自信心比较的分析结果来看,农村留守儿童“有时觉得自己很不错”的占比为65.2%,高于城镇儿童(城镇儿童占比为41.5%);“从不觉得自己很不错”和“经常觉得自己很不错”的占比要略低于城镇儿童。虽然总体趋势趋于一致,但农村留守儿童与城镇儿童的自信心仍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自信心更强的儿童往往对自己的整体认可度较高,表现在诸多方面。儿童自信心的培养,离不开其所处微观和中观系统里家长、教师和同伴的鼓励与赞扬。

2.农村留守儿童与城镇儿童所处微观系统的差异

(1)家庭干预。分析数据显示:在家看电视、玩游戏时,城镇儿童“不会受到家长干预”的占比为12%、“很少受到干预”的占比为15%、“经常受到干预”的占比为47.9%,农村留守儿童“不会受到家长干预”的占比为4.3%、“很少受到干预”的占比为26%、“经常受到干预”的占比为17.4%。结合调查数据和访谈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家中的一些娱乐行为与城镇儿童相比较少,看电视或玩游戏时受到家人的干预也较少。这种现象的存在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有些家庭没有买电视机,很难满足孩子看电视的需求,二是父母进城务工,代理监护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不力。留守在农村的儿童主要有四种被监护方式,分别为隔代监护、寄养监护、自我监护和学校监护。这四种监护方式各有不足之处,但总体上对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有所疏漏,这导致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期,父母榜样示范作用缺位,家庭调节与监控能力弱化,农村留守儿童也缺乏父母的引导和约束。此外,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关键期较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一旦出现负面情绪或不良想法,代理监护人无法及时察觉并给予纠正,长久放任便会致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最终会表现为一些外在行为问题(如使用暴力、沉迷网络等)。

(2)家庭培养。笔者所调查的城镇儿童中“没有参加过兴趣班”的占比为11.7%、“参加过1个兴趣班”的占比为18%、“参加过2个兴趣班”的占比为22.4%、“参加过3个及以上兴趣班”的占比为47.9%,主要集中在“3个及以上兴趣班”,农村留守儿童中“没有参加过兴趣班”的占比为26.1%、“参加过1个兴趣班”的占比为43.5%、“参加过2个兴趣班”的占比为21.7%、“参加过3个及以上兴趣班”的占比为8.7%,主要集中在“1个兴趣班”上。可见,相对于城镇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在兴趣方面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与培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渐渐丰富,文学艺术的熏陶可以使儿童获益匪浅。当前,城镇对文化教育和艺术教育尤其重视。以杭州为例,每逢周末和假期,市民活动中心总是人山人海。孩子们在各个教室里上着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家长则在休息室里一边等待孩子下课,一边处理工作或其他个人事务。而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爷爷奶奶等祖辈,疏于关注孩子学习成绩和行为方式以外的兴趣特长与精神需求。此外,农村能够满足村民需要的文化设施或场所远不如城镇完备,硬件条件跟不上也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对孩子兴趣和技能培养缺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3.农村留守儿童与城镇儿童所处中观系统的差异

(1)人际交往。当被问及在学校里和自己玩得好的同学数量时,农村留守儿童与城镇儿童在答案的分布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可见,在同伴关系方面,两种儿童群体的人际交往能力并无显著差异。

(2)家校配合。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儿童所在的学校“老师从不召开家长会”的占比为7.4%、“偶尔召开”的占比为21.3%、“经常召开”的占比为71.3%,主要集中于“经常召开”这一项,农村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老师从不召开家长会”的占比为52.3%、“偶尔召开”的占比为13%、“经常召开”的占比为34.7%,“从不召开”一项占大多数。家长会能为学校与家长提供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契机,借此,家长可以了解学生的上课环境与学习状况,寻求家校之间更默契的配合。农村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相对来说较少召开家长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存在问题。通过访谈了解到,有的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个别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引导和特殊的照顾,缺乏相应的应对措施。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出门在外,回家的次数少,时间短,且多在学生放假期间,学校召开家长会也少有重视教育的家长出席,所以家长会召开的规模小、次数少,教师难以直接就孩子的教育问题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達不到良好的配合效果,很难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进行相应的监督和指导。此外,个别农村地区教育观念淡薄,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代理监护人对早期家庭教育不够重视,且过分依赖学校教育。部分农村学校教育资源有限,教育设施投入不足,加之师资力量缺乏,校际间教育交流和培训的次数少,教师的整体素质并不高,这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

四、结论

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微观和中观环境会影响他们的人格特征,整体表现与城镇儿童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以往的较多研究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产生一些不适当的行为。此次的调查走访发现,许多农村留守儿童虽然大部分时间没有跟父母一起生活,但仍觉得父母很关心自己,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并不普遍。此外,本调查没有涉及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地区贫富程度、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不同的监护类型等。限于资金和调查广度等原因,无法一一说明以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社会层面上值得一提的是,环境-人格特征-行为问题是呈链式反应的,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某些行为问题,可采取倒推式方法,通过逻辑缜密的调查研究,追溯影响此行为问题的心理特征及有关的环境特征,共同助力于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潘跃.全国范围内摸底排查 农村留守儿童902万[N].人民日报,2016- 11-10.

[2]李铿,吴志贤,乔昆.甘肃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关系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10).

[3]师海玲,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4]向银慧.社会工作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的实践与反思[D].西北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人格特征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调查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