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舞蹈的若即若离
2019-01-28李思思
李思思
妈妈始终怀揣艺术之梦,但因时代际遇未曾实现。而我的降生,再次点亮了妈妈心中的梦想。于是和许多“80后”的母亲一样,她在我身上倾注了一切希望,和爸爸一起尽心尽力地为我的未来做了一系列的规划和选择,其中也包括播撒艺术的种子。从我5岁开始,她便牵着懵懵懂懂的我走入一个新鲜的世界,那就是舞蹈。
自从5岁与舞蹈结缘时起,每周一、三、五,妈妈总是准时陪我走进舞蹈的世界,风雨无阻、寒暑不误。东北冬天的寒冷无须赘述,鹅毛大雪、北风呼啸,妈妈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小心翼翼地骑着自行车,车后座上的我则被妈妈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像个粽子,连抬头、转头都十分费力。已过下班时段,街上行人寥寥,我的耳边重复着车轱辘压在冰雪上“嘎吱嘎吱”的声音,单调而无趣。雪地上那道深深窄窄的车辙,孤独而坚定。大雪卷着寒风袭来,迎风前行,脸上犹如刀割,生疼生疼——只是这种滋味妈妈从未让那时的我体会,因为并不高大的她替我挡住了凛冽的风雪。妈妈的后背成了我童年的避风港,成了寒冬中最温暖的记忆。
某次大雪漫天,妈妈照常坚持带我去上课。自行车行驶在冰雪路面上,猝不及防的打滑时有发生,妈妈尽力掌握着平衡,而我则紧抱着她。突然,车子又一次打滑,妈妈奋力控制无果,自行车不听使唤地左右摇晃。再下一秒,妈妈重重地摔在地上,头撞在了马路牙子上,而我也跟着摔落在地。妈妈不顾自己的伤,立刻爬起拥我入怀,不停地重复着:“宝贝,对不起,对不起!”那一刻,我因突如其来的摔倒大哭不止,妈妈因我的放声大哭而愧疚流泪。但我们没作太久的停留,妈妈替我拍了拍身上的雪,重又抱我上车,再度出发。那个风雪交加的黄昏,母女的相拥流泪构成了一份无法言说的对于舞蹈最固执的坚持。
一个人不谙世事的最大好处就是别无选择,能够勇往直前。而当时的我恰恰就是如此,方向明确,继而大步向前。咬牙完成每一个软开度练习,隐忍其间无数疼痛的突袭;坚持把每一个动作做到极致,不顾汗水滴落。这让我在日后的人生之旅中始终坚信,人的意志恰似钢铁,只有百般锤炼,淬火打磨,方能所向披靡。
所以,直到现在,倘若你问我:“最满意自己身上的哪种品质?”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不娇气,不放弃。”而这种坚毅正是从儿时习舞过程中无数次的咬牙、无数次的流泪、无数次比别人多坚持的一秒中收获的。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妈妈不辞辛苦地接送无歇,而我不知疲惫地坚持不懈。对从小习舞的我们来说,那时心目中舞蹈的最高学府——北京舞蹈学院附中无疑是一个梦一般的地方,梦寐以求却高不可攀。舞蹈班里有师姐考入那里,利用假期回来看望老师。她盘发梳得利落溜光,黑色练功服上印着大大的“舞”字,穿著那时看来无比时尚的黑色运动鞋,走起路来也是典型的舞蹈演员的外八字脚。从她进门的那一刻,我们的视线就未曾离开过她,仿佛她的头上顶着一个无形的光环,晃得人挪不开眼。在羡慕之余,情不自禁地于心底计算着时间,期待着升入小学六年级,自己也能考入北京舞蹈学院附中,成为凤毛麟角的那一个。
等待的时光总是显得格外漫长。日子就在我的等待中度过,我也终于迎来了北京舞蹈学院附中招生的日子。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斗志昂扬,只待一争高下。习舞多时,汗流如注,只待一朝临考,实现梦想。
对于彼时一年仅录取10人的舞蹈殿堂,众人皆心向往之,百里挑一的考试无疑是异常严格的。具体细节早已因时光飞逝而渐渐模糊,留存在我记忆里的只有独自进入考场时的孤独和离开考场时于拥挤人群中寻找妈妈身影的急切。
儿时虽也心事颇重,但面对无比新鲜的首都北京,面对只在电视和儿歌里出现的“祖国的心脏”,还是兴奋不已。考试结果早已抛到脑后,心心念念的只有多走走、多看看。动物园、颐和园、王府井……烈日炎炎,排队多时,第一次喝到了怪味的饮料——可乐,吃到了浑然不觉滋味的汉堡包,花了一张人民币“大票子”,在心满意足中结束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北京之行。
后来有一天,妈妈下班回家,二话不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随后从包里拿出了一张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纸,打开一看,6个大字赫然在目:北京舞蹈学院。我猛然抬头望向妈妈,妈妈点头微笑:“你没看错,咱考上了!”欣喜无比的我被爸妈带着下馆子庆祝了一番,当天晚上,我便将通知书无比郑重地、平平整整地压在写字台的玻璃板下,仿佛唯有如此才对得起这几年寒来暑往的努力和付出。
我躺在床上,起初兴奋得无法入睡,在心底无数次畅想着如师姐一般身着舞蹈学院附中标准装扮走进练功房时的场景及身边无数艳羡的眼神,颇有些“衣锦还乡”的沾沾自喜。转而思绪蔓延至舞蹈学院附中的生活,畅快淋漓中竟也生出了一丝恐惧不安。终日与舞为伴,稍微停顿便会渐渐僵硬的肢体,唯有如永动机般不休不止,方能保持舞之鲜活。训练已然如此,伤痛更是家常便饭,恐怕唯有视舞如命、爱舞成痴之人,方能受此苦累仍甘之如饴。而我是否能够做到?无数次地扪心自问,无数次得到的答案都是缥缈不定。
人往往如此,倘若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则百般情愿且乐此不疲,并认为那就是“热爱”,甚至“钟爱”。然而一旦需要潜心钻研、扎根于此、志业终身时,便退避三舍、逃之夭夭。此时方觉此前种种绝非“热爱”,更非“钟爱”,仅仅是“喜爱”而已。
转天放学归来,我与爸妈在晚饭后促膝长谈。谈及我的犹疑,本以为风雨无畏送我习舞的妈妈会百般鼓励、打气加油,却不料爸妈相视一笑,继而妈妈开口说:“宝贝真的长大了,懂得自己权衡利弊、分析问题了,真好!我昨天和你爸也商量了一下,觉得现在读舞蹈学院附中并不合适,趁着读书的年龄还是要沉下心来好好读书。”谈及习舞的诸多付出,我心有不甘,妈妈安慰道:“别不甘心。这次拿在手上的通知书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和回报啊!放心,付出总会有回报,不在当下,就在将来。”
于是,当其他小伙伴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当众人皆认为我会顺理成章地进入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的时候,我却做了令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将自己心目中的舞蹈最高学府抛来的橄榄枝拱手让人。或许有一点心疼和不甘,有一点胆小和退缩,但更多的想法是面对未来,我需要更多的可能。小学毕业时就将人生定位,岂不是过于轻率?倘若可以留给自己多選题,那为何只做单选题呢?
如今看来,当初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放弃了康庄大道,选择了十字路口,而我也得以经历更多的转角、领略更多的风光。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谁又能对自己的每一个选择妄下定论?面对世间所有的境遇和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坚定自己的选择,是否生命就会随之呈现独有的风景?大抵唯有如此,方能在生命尽头大声地告诉自己:我曾拼尽全力,聆听内心,选择至此,无怨无悔。
那份我无比珍视的录取通知书就这样变成了一段记忆的见证,后来搬家辗转,最终难觅踪迹。如今那份关于舞蹈记忆的凭证虽已遗失,但舞蹈从未在我的生活中消逝,因为它早已深入骨髓、蜿蜒入心。
彼时习舞,老师常常会给我们灌输一种理念,并试图将其培养成我们的习惯。比如搬腿一分钟,你常常会因为中途劳累而动作失准,但即便手臂酸楚无比进而僵硬无力,也绝不能就此放弃,因为轻易放手就意味着前功尽弃。奋力坚持直到倒数的最后5秒,拼尽全力,将身体调整至最为标准之姿,如有可能,必以更高标准完成动作,完美收官。后来,我渐渐察觉,每一次的竭尽所能不再是体力上的较量,而是心力上的长进。每一次未被怯懦、懒惰击倒的考验,都是对意志最好的磨砺。
后来我读到过一段话,顿觉与当初舞蹈老师的观点不谋而合——“成功的人不是不曾想过放弃,而是只比别人多坚持了一秒”。每每静思,我总会暗暗鞭策自己珍视幼年习舞时所学会的执着与坚持,要知道,有时,在你多坚持的一秒里,什么都没有改变;但有时,一切已全然不同。
诚然,当年习舞并非出于自愿,但我至今仍然感谢妈妈当初所做的决定,因为童年与舞结伴着实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的人生充满了音符的灵动和舞蹈的从容。时至今日,偶尔于工作之时,看到美丽的舞蹈演员怡然自得并挥汗如雨地用舞蹈享受舞台、拥抱掌声,我都由衷地羡慕不已,更会情不自禁地想要融入其中。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要说:“每一个与舞结缘的瞬间,都是与时光翩跹的享受。”尽管未能终生以舞为业,但舞蹈与我的缘分未曾终止。正是舞蹈,以柔弱之姿,培育我刚毅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