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当“电子人”,没那么简单

2019-01-28佚名

读者·校园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瑞典人漏洞黑客

佚名

人体芯片只是一个噱头吗

事实上,人体芯片已不再那么神秘。一块小小的芯片,很容易植入人体皮肤,上面记载着个人的资料,遇到特定的机器就可以显示芯片的内容。从技术上讲,人体芯片就是一种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开发出来的可以植入人体的芯片,里面装有天线和信息发射装置等,对应外界不同的接收装置。

不过,有人认为,尽管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但是像这样的消息,更多的只是噱头而已。因为人体芯片的应用目前只能停留在生理及病理检测层面,想真正实现芯片与人体的沟通,技术上还差得很远。

越来越近的技术新贵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人体芯片不断更新换代,体积越来越小,植入方式也越來越先进。目前公开的最早植入记录是在1998年,英国雷丁大学的凯文·沃维克教授把一枚芯片植入前臂,并通过计算机跟踪自己的位置。还有报道称,在过去的几年间,有几千名瑞典人选择在体内植入芯片,主要用于解锁门禁、刷卡乘车、购物支付等,其作用类似于国内常见的电子手环。

在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副教授辛阳看来,人体芯片更像一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技术新贵。他说,从广义上讲,人体内部特定功能的芯片植入已经在医疗领域有了临床应用,例如人工耳蜗、心脏起搏器等。近年来,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人体芯片的研究和应用正在逐渐扩展到医疗监测、身份鉴别、犯罪防控等领域。

辛阳举例说,瑞典人通过植入芯片解锁和刷卡,是人体芯片在身份鉴别领域的应用,即通过芯片中存储的信息判断用户的身份。

想当“电子人”?别着急

就目前的技术水准而言,基本上没有不存在漏洞的芯片,如果黑客找到这些植入人体的芯片的漏洞,就能轻松地入侵其中。届时,个人隐私、财产安全等均面临被泄露的危险。况且,被窃取资料还在其次,如果黑客利用这些漏洞做一些对人体有侵害的行为,甚至通过芯片控制人体,使其做一些不法行为,那该怎么办?想想都害怕。

针对人体芯片的防护不能单纯通过一两种技术来解决,而是应该集芯片固件安全加固、隐私信息保护、身份鉴别、加密存储和传输、上层平台防护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建立从芯片自身到外部信息接收处理设备,再到后端服务平台的全方位安全防护体系。同时,人体芯片相关安全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也需要及时开展,国家要对相关产业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猜你喜欢

瑞典人漏洞黑客
漏洞在哪里
独处魅力
侦探推理游戏(二)
漏洞在哪儿
呼叫瑞典
黑客传说
拿破仑三问
最黑客等3则
视频、Office漏洞相继爆发
拿破仑的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