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
2019-01-28
一个人的成长是主客观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一个思想的产生有其实践基础和历史逻辑。读罢 《习近平在正定》(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埃及卢克莱神庙的法老像上那句铭言:“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透过书中受访者的深情讲述,我们可以切实感受到习近平同志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成长奋斗经历,触摸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酝酿时的历史脉动。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此书回答了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共产党员是用什么特殊材料制成的?
共产党员的特殊材料,来自坚定的信仰。信仰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共产党员的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因为这是“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在这一信仰的旗帜下,习近平同志在正定为了党和人民事业勇往直前以赴之、实事求是以谋之、殚精竭虑以成之。从信仰的高度,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何放弃衣食无忧、工作稳定的生活,主动要求到正定工作;为何他会坦言摒弃平庸追求,做好入“苦海”的准备;为何他能在3年多的时间内把一个“高产穷县”治理得政通人和,蒸蒸日上……只有坚定信仰,才能在喧嚣纷杂中坐稳冷板凳而不迷失方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本色;只有坚定信仰,才能不管走多远都忘不了为了初心而出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丢掉共产党员的灵魂;只有坚定信仰,才能支撑人生价值的落实和永恒意义的实现。
共产党员的特殊材料,来自群众的拥护。在马克思主义话语范式中,群众从历史的配角成为历史的主角,社会历史活动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事业。在共产党人的价值谱系中,人民群众被置于至高无上地位。近日,习近平同志“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情表达迅速刷屏,赢得广泛赞誉。这个回答并非偶然。翻开此书,字里行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与担当贯穿始终。习近平同志堪称践行群众路线的楷模。此书的封面,就是一张他在正定街头搞民意调查的照片,照片上,有个白发老大娘正在和他说悄悄话。正因他的为民情怀,友人直言他当初下基层的初衷就是要身体力行“为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为改善中国贫困落后的面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是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不妨拿习近平同志这面镜子照一照,拿群众拥不拥护这把尺子量一量。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代替人民的力量,不代表人民利益,不秉持群众观点,再雄厚的实力、再庞大的队伍,也只能是无基之台、无本之木、无源之流。
共产党员的特殊材料,还来自敢于斗争的勇气和善于斗争的本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会喊口号的“空头政治家”、只会套本本的教条主义者、只会“历来如此”的经验主义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读罢此书,习近平同志的斗争精神令人赞叹。比如他善于以问题导向解放思想。20世纪80年代,虽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还没有广泛推开、人民思想保守,但是习近平同志锐意改革,开了全省“大包干”的先河。比如,他善于把战略眼光和务实精神结合起来。他当年尽管只是一个县委书记,但是他的视野却没有局限在辖区范围。“他实际上把正定作为中国农村的一个试验点,通过在正定,把他心里的想法付诸实践。”再如,他善于调查研究。在调研农场工作时,他没让任何干部陪同,而是直接到了试验田问计问策,考察得认真细致……这些本领,依然是新时代党员干部需要不断增强和掌握的本领。前进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一马平川,各种斗争不可避免,我们必须做好斗争准备,增强斗争本领。
《习近平在正定》是宣言书、营养剂、教科书,一切想知道“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观察家,一切想在新时代作出新贡献的党员干部,都可以从中汲取信心和力量、找寻自己想要的答案。